回覆列表
  • 1 # 東西縱橫彈

    這一戰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鄴城之戰,這一戰後,實際上唐軍已經沒有在戰場上消滅河東軍閥的實力了。

    鄴城之戰的背景:

    鄴城之戰,實際是三方的鬥智鬥勇,唐軍在鄴城圍住了安慶緒軍,史思明儘管和安慶緒有矛盾,但還是自魏州率兵前來救援。按照一般的戰術,安慶緒在鄴城實際上只有防守的能力,並不足畏,應該圍城打援,以擊敗史思明軍為主要戰略目的。但唐軍雖然圍住鄴城,雖然兵力強大,但各軍由九個節度使分別統御,本身卻沒有一個總指揮,基本是各自為戰,由魚朝恩一個太監代表皇帝作為總監軍統一管理,確認了以防禦史思明,不惜代價攻破鄴城捉拿安慶緒的戰略。

    其實這個時候鄴城內部已經出現了崩潰的跡象,但城中想投降的人都不知道該找誰報告,還有個黑色幽默就是因為積水太深都出不了城,雙方不得已在城內外苦戰,唐軍大將李嗣業還在一次攻城戰中戰死,死的毫無價值。

    史思明在這一戰中體現了一個軍事家的卓越素質,他兵力不強,但將自己的精銳騎兵分為若干組,裝作唐軍不斷去襲擊唐軍的糧道,在鄴城之戰前,唐軍在軍糧上已經遭遇了很大的損失,60萬的軍隊已經出現了缺糧的跡象,導致軍心不穩。

    鄴城之戰的過程:

    決戰在公元759年3月展開,史思明帶精兵5萬奇襲,唐軍有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四軍先行出戰,這個時候雙方還殺得難解難分,但魯炅中箭後導致唐軍局勢稍有不利。正當郭子儀準備將後軍投入戰鬥,一舉制勝之時,突然起大風,天昏地暗,狂沙吹起樹木急襲而來,人在咫尺之間都分不清敵友,雙方都損失慘重。於是唐軍向南逃,史思明軍向北逃,但唐軍人數太多,前軍潰退直接衝向了中軍和後軍,導致了不可控制的潰敗,這跟淝水之戰是何其相似!!!

    鄴城之戰的後果:

    這一戰,唐軍戰馬萬匹,僅剩三千,甲仗十萬,糧食七萬石全部損失殆盡,失敗的軍隊為活命甚至沿路搶劫,兵不如匪,已無力再戰。最後史思明獨得大功,順手還滅了安慶緒,成為了最大的贏家。雖然兩年後史思明死於其子史朝義之手,史朝義自殺後,卻還是留下河朔三鎮這個巨大禍患,根本不受中央控制,直到唐朝滅亡都無法收復。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鄴城之戰的失敗,在於唐軍沒有統一的指揮,戰略失誤,而史思明雖然是叛軍,但其軍事藝術其實是值得讚賞的,而且同樣是遇到意外情況,損失要少得多。

  • 2 # 詳侃歷史

    我談談我的看法。

    題主問的應該是乾元二年(759)滏水之戰(又稱安陽河之戰)。下面我具體分析一下。

    一、圍困鄴城

    乾元元年(758)九月,唐朝派出九節度使共20多萬兵力(對外號稱60萬)向安慶緒所部發動進攻。九節度使具體為:

    朔方郭子儀、淮西魯炅、興平李奐、滑濮許叔冀、鎮西、北庭李嗣業、鄭蔡季廣琛、河南崔光遠、河東李光弼、關內、澤潞王思禮。

    其實,從上述九節度使的名單可以看出,唐軍雖然有20多萬人,但是,裡面真正能戰的,只有郭子儀、李嗣業、李光弼等軍而已,其餘各軍,多為安史之亂後臨時組建,遙壯聲勢尚可,正面與安史叛軍硬抗就不行了。

    剛開始,唐軍打得還不錯,渡黃河北上以後,先攻克獲嘉,然後攻克衛州,並擊敗前來增援衛州的安慶緒叛軍,然後唐軍追擊到鄴城,在愁思岡再次擊敗安慶緒叛軍,前後斬首三萬級,捕虜千人,唐軍乘勝包圍鄴城。安慶緒只能向河北北部的史思明求救。

    圍城之後,唐軍還引漳水灌鄴城,圍困至乾元二年(759)春天,鄴城糧盡,已經眼看要攻下來了。不過這段時間,唐軍也有一個重大損失,此前與安史叛軍作戰屢立戰功的鎮西、北庭節度使李嗣業中流矢,不幸陣亡。

    就在此時,史思明率軍南下,增援安慶緒。

    二、史思明增援

    當時,史思明的總兵力約為13萬人,當然,這裡面也有充數壯聲勢的,後來與唐軍決戰時,史思明出動的是精兵5萬,可見,這13萬叛軍,大部分也是遙壯聲勢的,史思明的基本兵力大約也就5萬人。

    史思明南下後,先是與唐軍對峙,並不斷派兵襲擾唐軍,打擊唐軍運糧通道。而唐軍則缺乏有效的反制手段,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唐軍雖然集中了九節度使、20多萬軍隊,但是卻沒有設定總指揮官,而是派了宦官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處置使,魚朝恩無統帥之才,再加上並不是名正言順的主帥,因此,唐軍九節度使實際上處於各自為戰的狀態,沒有統一部署,沒有有效的應對措施,導致唐軍對史思明的襲擾無可奈何。

    時間一長後,唐軍糧草將近,只能出兵與史思明決戰,是為滏水之戰(安陽河之戰)。

    三、滏水之戰(安陽河之戰)

    乾元二年(759)三月,唐軍主力號稱60萬(實際上也就20多萬),陳兵於安陽河以北,與史思明5萬叛軍決戰。

    唐軍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等四節度使的軍隊在第一線,郭子儀的朔方軍等佈置在其後。

    剛開始,唐軍與史思明叛軍交戰不相上下,此時忽然颳起一陣妖風,“大風忽起,吹沙拔木,天地晝晦,咫尺不相辨”(《資治通鑑》),於是,唐軍與史思明叛軍都發生了潰亂,唐軍往南跑,史思明往北跑,一場決戰,就以這樣的戲劇性的方式結束了。

    實際上,滏水之戰,就戰鬥本身而言,唐軍說不上大敗,損失也不大,史思明也沒佔到太大便宜,颳了妖風以後,史思明並未乘機追擊,而是也撤退了,半年以後,直到當年九月,史思明才再次南下。可見,滏水之戰,並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樣,唐軍慘敗,史思明大勝,這次所謂的決戰,實際上是不分勝負。

    既然如此,那為什麼此後平叛局勢發生了逆轉呢?唐軍由進攻再次轉為防禦了呢?

    我認為,主要是唐軍內部固有問題以及唐朝戰後處置失當。

    四、唐軍轉入防禦的原因

    (一)唐軍內部固有問題

    這裡的問題主要有兩個:

    1、朔方軍與河東軍的矛盾

    唐軍河西隴右軍於至德元年(756)六月在靈寶之戰中全軍覆沒後,唐軍的平叛主力,主要就是朔方軍和河東軍了,但是很可惜,兩軍之間存在深刻的矛盾。朔方軍代表人物郭子儀與曾經擔任朔方節度使的安思順關係比較密切,河東軍代表人物李光弼與曾經擔任河西隴右節度使的哥舒翰關係比較密切。而哥舒翰與安思順關係很不好,安史之亂後,哥舒翰趁機陷害安思順,當時朝廷正在重用哥舒翰,最終殺掉了安思順。受此影響,郭子儀和李光弼的關係也存在芥蒂,杜牧對此有詳細的記載,《新唐書》新羅傳也有引用。當然,二人關係尚不至於勢如水火,但是畢竟不是很融洽。

    如在平時,情況明朗的時候,可能影響還不大,但是滏水之戰時,突然颳起大風,一時情況不明,這種影響就顯現出來了,唐軍互相之間不信任,最終出現大潰逃。

    2、朔方軍內部矛盾

    主要指的是唐軍主力之一朔方軍的內部矛盾,那就是蕃漢將領之間矛盾重重。朔方軍有大量蕃將,例如僕固懷恩、李懷光等人。安史之亂髮生後,漢將與蕃將之間的不信任感和矛盾明顯增加。據《通鑑考異》記載,滏水之戰的時候,出現了吳思禮事件,就是這種矛盾的集中體現:

    邠志曰:

    史思明自稱燕王。牙前兵馬使吳思禮曰:“思明果反。蓋蕃將也,安肯盡節於國家!”因目左武鋒使僕固懷恩。懷恩色變,陰恨之。三月六日,史思明輕兵抵相州,郭公率諸軍御之,戰於萬金驛。賊分馬軍並滏而西,郭公使僕固懷恩以蕃、渾馬軍邀擊,破之。還遇吳思禮於陣,射殺之,呼曰:“吳思禮陣沒。”其夕,收軍,郭公疑懷恩為變,逐脫身先去。諸軍相繼潰於城下。

    據此看,當時,趁著颳大風,情況晦暗不明,僕固懷恩趁機殺掉了對自己有偏見的漢將吳思禮,並因此導致郭子儀懷疑僕固懷恩有變,被迫先走,導致了朔方軍的潰散。

    可見,當時唐軍主力朔方軍和河東軍之間、以及朔方軍內部,都存在極大的矛盾。

    (二)唐朝戰後處置

    上述矛盾,雖然嚴重,但畢竟存在已久,如果唐朝處置得當,應該還可以挽回。我認為,當時的辦法,不外乎盡力安撫蕃漢將領,厚加賞賜,一切等到平定了安史之亂再說。

    但是,朝廷並沒有這麼做,沒這麼做也就罷了,維持原狀也行呀。可朝廷連出昏招,同時毀了朔方軍和河東軍:

    1、分裂朔方軍

    乾元二年(759)六月,朝廷將朔方節度使拆分為朔方和邠寧兩個節度使,從而削弱了朔方軍的兵力。

    2、用李光弼代替郭子儀

    滏水之戰,郭子儀確實有自己的問題,但是,郭子儀在朔方軍時間很久,蕃漢諸將都很擁護,如果能讓郭子儀繼續留在朔方軍,朔方軍整體戰力將會得以保全,史思明也就未必敢南下。但是,朝廷在乾元二年(759)七月,朝廷讓李光弼取代郭子儀擔任朔方節度使,此舉同時毀了朔方軍和河東軍。

    對於朔方軍,蕃漢諸將都是不歡迎李光弼的,李光弼為了立威,殺掉了左廂兵馬使張用濟,要知道,滏水之戰後,首先提出據守河陽的就是張用濟,可見此人是有水平和能力的。李光弼殺掉張用濟後,朔方軍很可能出現了大規模逃亡現象。三月滏水之戰後,朔方軍尚有數萬之眾,但是,等到當年九月史思明再次南下的時候,經過半年整補的朔方軍居然只剩二萬人,胡三省因此推測,當時應該有大量朔方軍將士逃亡。

    對於河東軍,李光弼在河東軍多年,是河東軍的靈魂人物,他走後,王思禮接任河東節度使,王思禮此人,治軍很不錯,後勤搞得也非常好,但是,領兵打仗的能力一般。他接任河東軍以後,河東軍的表現與李光弼時期相比下降很大。

    試想,假如仍然維持郭子儀和李光弼原來的任命,且不說史思明很可能不敢貿然南下,就算史思明再次南下,郭子儀率領朔方軍在河陽抵擋住史思明,李光弼率領河東軍趁機東出河北,襲擊史思明後路,情況會好很多。

  • 3 # 伊耆角木

    天災本質上都是人禍。鄴城之戰60萬大軍星流雲散,就是因為肅宗任命沒有軍事經驗的宦官魚朝恩以觀軍容使身份統帥大軍,指揮不力,各部人馬互相沖撞導致的。

    先交代一下鄴城之戰的背景。當時,安祿山已被其子安慶緒刺殺,安慶緒自立為帝。但是,安慶緒無論軍事能力還是治國能力都遠不如其父安祿山,而唐軍郭子儀、李光弼等連戰連捷,最後,安慶緒退守鄴城,把軍政事務委於心腹大臣高尚和張通儒,自己則縱情聲色。高、張二人為了專權,殺害與自己不合的將領。後期,安慶緒又將兵權交給剛愎自用的崔乾祐,將士更加不滿,離心離德。

    這種情況給了唐朝機會,乾元元年九月二十一日,肅宗頒佈詔令,命朔方節度使郭子儀、河東節度使李光弼、北庭節度使李嗣業、關內節度使王思禮等九大節度使,共集結步騎兵二十餘萬人,即日起從各個方向向鄴城進發,準備一舉殲滅安慶緒。後又有數十萬人馬人馬先後趕來,總計號稱六十萬大軍。

    但是,肅宗居然沒有給這六十萬大軍設一個統帥,而是創造了一個新的官職,觀軍容宣慰處置使,由宦官魚朝恩擔任。也就是由他代表天子,調遣九大節度使進行作戰。肅宗的行為也不是沒有邏輯,因為九大節度使都是功臣元勳,軍事實力強,又戰功卓著,誰統領誰也不合適,更重要的是,如果有一個武將掌握了六十萬大軍,幾乎是當時唐朝的全部精銳,如果反戈一擊,唐朝必然危亡。所以,肅宗實在不放心,就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親信宦官。但是,一個久居深宮的宦官,即使有能力,也沒有軍事經驗,怎麼能打好這樣一場大仗?

    大戰開始,一切都順利。郭子儀率先渡過黃河,攻克獲嘉,並在隨後用神箭手埋伏,以佯裝敗退的方法引誘安慶緒大軍來攻,最後弓箭齊發,叛軍倉皇敗退,郭子儀攻下鄴城外圍重要據點衛州,幾十萬大軍將鄴城圍的水洩不通。

    危難時刻,安慶緒以讓出皇位為條件,向駐紮在范陽的史思明求救。史思明率軍南下,坐山觀虎鬥。李光弼建議分兵北上對付史思明,卻被魚朝恩拒絕,他認為滅安慶緒已經不費吹灰之力,滅安慶緒後再去攻打史思明遊刃有餘。就這樣,唐軍圍攻鄴城半年多,卻一直攻不下。而史思明以逸待勞,看著唐軍和安慶緒打的精疲力盡,自己只是時不時派兵化妝成唐軍模樣劫奪糧草。由於唐軍數量實在太龐大,又分屬不同節度使,導致根本無法防範假唐軍劫糧,弄的軍心渙散。

    最後,當安慶緒幾乎支援部住時,史思明出手,率五萬精銳抵達鄴城。唐軍六十萬大軍全部出動,在安陽河北岸佈陣,因為看見對方兵少,以為根本不是史思明主力,完全不放在心上。史思明率先發起進攻,唐軍的李光弼、王思禮、魯炅等人率部接戰。一開始,雙方不分勝負,傷亡大致相等。不久,魯炅被流箭射傷,倉皇率部後撤。郭子儀的朔方軍剛好在他身後,一下子被衝亂了陣腳。

    就在這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變得一片漆黑。緊接著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天昏地暗。就因為這場大風,原本已經亂了陣腳的唐軍也好,史思明的燕軍也好,都不敢戀戰,掉頭逃跑。逃跑過程中,雙方的軍馬、糧草、鎧甲、武器和輜重被扔得到處都是。燕軍本來人少,所以損失小,唐軍就不得了了,根據資治通鑑記載:“戰馬萬匹,惟存三千,甲仗十萬,遺棄殆盡。”

    九大節度使,只有郭子儀冷靜,害怕史思明穩住陣腳以後會攻打東都洛陽,於是率先撤退進駐河陽,加以防範。李光弼、王思禮率軍有方,撤退時井然有序。其他六家軍紀全無,敗兵在逃走路上一路劫掠百姓,長達十幾天時間,各州郡官民苦不堪言。

    此戰,唐軍好不容易集結的六十萬大軍星流雲散,讓剛剛恢復元氣的唐王朝再度蒙受巨大打擊。遺落的糧草輜重全部被史思明、安慶緒獲得。而魚朝恩回朝後為了逃避責任,稱戰敗全因郭子儀率先逃走。結果郭子儀被解除了全部職務,魚朝恩沒有受到任何牽連。實際上,這種情況的產生,完全是因為魚朝恩沒有能力對九大節度使進行統一指揮,統一調遣,以至於互相沖撞,損失慘重。就這樣,唐軍錯失了平定安史之亂的大良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設計專業負責人和甲方施工的專業總工,哪個工作內容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