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樂翔

    從入行第一天開始,我就一直在想這個問題。直到我工作將近七年,我還依然在想,累的時候,真的很想,辭職算了。而且我還發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現象,與我同齡的人也都在思考這個問題。看著身邊的老熟人,一個個的離開,自己也按耐不住內心的躁動。

    但是每次一問到這個問題,便會打退堂鼓,從銀行辭職我還能幹什麼?

    在我所在的二級分行,四十歲以上的員工是穩定性最高的,也就是60後、70後那代人。他們對工作的認同度最強:萬般皆下品,唯有銀行高。

    一般情況下,如果一名員工能在國有銀行幹到三十五歲,那麼他多半是不會再跳槽了,應該會在這家銀行一直幹下去,直到退休,哪怕乾的還是最基礎的櫃員工作。

    只有35歲以下的員工最不安定,流動性頻繁。尤其是最近兩三年入行的新行工。而且我還發現,就流動性來說,支行網點>二級分行>省行,越是到基層,離職的人就越多。

    1

    銀行員工為什麼想離職

    很多人在校園招聘時報考銀行,是看中了銀行的高收入,以為進了銀行就能從事高大上的金融工作了,從此衣食無憂,過上比較幸福的生活。所以大學生畢業,擠破腦袋都要進銀行。

    但是現在受網路支付以及其他電子金融的衝擊,銀行也已經失去了原本的優勢,壓力大,勞動強度也大,基層工作者苦不堪言。

    如果是做櫃員,每天重複勞動,沒有周末,每週晚上都要開會,培訓,加班,時時刻刻還要提防服務檢查。做個人客戶經理,天天就是打雞血,貼著臉,打著電話,“辦信用卡不?買理財不?”

    做對公客戶經理,每天加班寫著材料,應酬,喝到雲裡霧裡,找不到方向,動不動還要被審計,背處分。當然行長也不輕鬆,壓力全在行長身上。

    自從銀行開始用校園招聘,招募行員之後,銀行基層網點的本科生研究生越來越多了起來,這也意味著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了。直到現在,國企銀行已經擴招了近十年,現在基層網點的那些年輕人至少都是本科畢業,還有一些是名校研究生。

    人才越來越多,然而人才的晉升渠道卻依然狹窄,上面的位子也很少。我所在的支行,還有一個清北畢業的研究生,一直在櫃檯工作了五年。曾經想離職,但是最終還是沒有走。

    為什麼想離職?因為銀行的工作一方面工作壓力大,重複著勞動,個人能力得不到提升,另外一方面是看不到晉升的希望。

    2

    銀行員工的晉升之路

    通常來說,經過校園招聘進來的員工都會分配到網點,基本上從最基礎的櫃員開始做起,通常銀行的晉升之路只有這兩條。

    第一條路:

    先從櫃員開始工作,正常情況下,研究生工作一兩年就能轉崗到大堂經理、理財經理、對公客戶經理。本科生的話,需要花費時間就更多。當然不排除有關係,上面有人,三個月就能上岸的同志。

    做客戶經理三年左右,就有機會競聘支行副行長,成為最初級的管理幹部(副科級),這一段路你一定要走好。我給你算一下,研究生畢業大概25歲的樣子,櫃員兩年,客戶經理三年,也就是說30歲的時候有機會上升為副科級幹部。假設再耽誤個兩年,那就是32歲。

    如果你在這個歲數還沒晉升到副科級別,那今後的道路就非常難走了,因為35歲是一道坎。

    然後從網點副行長,做到支行行長,這個怎麼說也要五年吧。35歲當上科級幹部,在銀行才有可能繼續上升。再往上走就是副總經理級(副處)。

    曾經有個不成為的規定,不提拔40歲以上的幹部。也就是說支行行長(正科級),在40歲之前沒有提拔,以後就很難提拔了。

    總得來說這條路非常難走,一般情況下沒有過硬的GX,想要靠自己努力升上去那會非常非常難,越往上走,越困難。有的副科級到了四十歲還是個副科級,有的副科級幹了三年就轉正,成為支行行長,年輕幹部,後備人才。

    而且每走一步都要踏準節奏,否則耽誤了,就很難上位,因為後面還有更年輕更優秀的人才在競爭。

    以上這條上升路徑是管理類的,也是大多數人走的路。話雖如此,支行網點的工作現在也越來越難做了,越來越具體,營銷產品種類多,績效考核標準越來越嚴,服務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

    基層網點的員工,從櫃員還是行長,壓力也都非常大。如果總行給省行下100%的任務,省行會給二級分行下130%的任務,二級分行給網點下150%的任務。只有你完成150%的任務才算完成任務,才有獎勵。

    第二條路:

    進入銀行工作後,無論你之前是在櫃員崗、客戶經理崗,你總有機會參加內部的招聘考試,如果你被錄用,你就能夠直接進入省行部室工作,剩下的就是熬時間了,等到把你的直接領導熬走了,你就能坐他的位子。

    一般來看,在分行部室裡的員工,所有人都是有希望當上組長的(相當於支行行長,科級),但想當副總(副處級)的話,也跟支行行長一樣,非常難。但是進入省行機關有個好處,沒有任務壓力,你只要把任務分配下去就可以了。

    年輕人進銀行,在沒有資源關係的情況下,參加分行部室的內部招聘考試,直接進分行工作,這應該是最好的發展路徑了。銀行的分行部室和銀行的基層網點,那完全就是兩種工作狀態。

    部室做的才是銀行的金融工作,而網點做的只是銀行的流水線工作。

    可是現在這條路也已經很窄了,畢竟打招呼的人太多,你能PK過筆試,但是你能PK過面試嗎?

    3

    從銀行辭職你還能幹什麼?

    透過校園招聘進了銀行工作,如果你被分到網點,而且一直網點做基礎崗位的工作,那麼五年左右,你就只能吃學歷的老本。因為你的專業技能基本已經完全荒廢了。

    如果辭職出去重找工作,基本上找不到多好的工作。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在網點工作的人,就淪為了考核指標下的機器,對於專業知識已經麻木不仁。就好比說電子交易指標上不去,那就透過自己手機銀行來回操作來增加交易量,上班也做交易,下班也做交易,有時候你都不知道花這麼時間做這個有什麼意義,而每天又必須要完成這麼多量。

    網點工作的人就好比是流水線上的工人。

    想想看,櫃員每日重複操作者電腦,給客戶辦業務,這種工作狀態和車間的流水線工人有區別嗎?那些理財經理追著客戶營銷理財產品,又跟商場賣衣服的有何區別?

    對公客戶經理寫著報告,又跟質檢有什麼區別?所謂的業務技能和營銷技能,那其實不能叫技能,只是一個流水線工人應該展現出的工作狀態而已。

    即使現在辭職出去也找不到什麼像樣的好工作,畢竟自己沒有別的專業技能。

    這也是大多數人即使每天上班如上墳,滿腹怨氣牢騷,也依然不從銀行辭職的原因所在,因為他們也明白,辭職容易,重找工作不易,尤其是找一份更好的工作。

    這些年來,我發現:身邊從銀行辭職的那些人,除了考入公務員事業單位的,或者家裡特別有關係去了地方國企的,其他大多數都還是跳到了另一家銀行工作,很少有跳出這個圈子。去什麼非銀行金融機構、創業的幾乎沒有。

    而且我也發現一個現象,從銀行辭職去了另外一家銀行的基本上每兩三年就會換一家股份制銀行,在不同的銀行間來回跳槽。

    別以為股份制銀行工資高,如果你從一個國有行網點跳到股份制網點,未必就會好,現在的股份制銀行招聘非常現實。曾經不少銀行給我拋來橄欖樹,但是我都拒絕了。

    因為他們要我來,看中的是我的資源,實際上相當於做一場利益交換,你提供你的資源,把存款營銷過來,他們給你開高工資,供著你,舒舒服服。但是第二年,考核加碼,除非你能帶來持續的資源,否則,在考核機制下,很有可能就會被降薪降職,逼著你走。

    那是否有可能跳去其他銀行省市分行呢?基本上不可能,人家省市分行的一個崗位,下面網點不知道多少人在盯著,何必還要從外部招人呢?各家銀行也有內聘制度。

    那麼是否有可能跳出銀行業呢?比如跳到基金、證券、保險的崗位上去。當然有這個可能,不過那些好崗位一般不會屬於網點基層員工,基本上都是分行部室那些有一定專業技能的人跳過去。當然,如果你在分行部室,你也就沒有跳槽的想法了。

    那能不能乾脆就跳出金融圈子,轉行做別的工作呢?當然也可以,但是幾乎不可能,因為你沒有專業的技能,你有的僅僅是你的學歷老本,研究生畢業待了五年就是快三十歲的人了,用人單位招聘新人,就是需要能快速上手的,不會再給機會來培養,比你年輕的工資還要求低,還有幾年工作經驗,你說你有什麼優勢?

    以上這段文字說的很殘酷,但這就是現實,如果你在銀行網點工作五年以上,那麼你的專業技能基本已經完全荒廢了,基本上找不到工作了。

    所以我建議那些進了銀行門的同學,如果你沒有相當的資源關係,想要在基層網點脫穎而出是非常困難的。既然如此,不如及時止損,特別是厭倦了銀行櫃檯工作的人。要想離職的話,一定要趁早,最好不要超過兩年。一旦你就這樣麻木工作五年,想再調整方向那就很困難了。

  • 2 # 陳穀子懶芝麻

    銀行狗一枚,大學畢業後就一直在銀行,近5年的時間裡,周圍的同事換了一大半。接下來說說這些離職的同事都去了哪裡。

    1.還是銀行。說真的,銀行幹久了,別的真的不會了,辭職了還是去幹老本行,無非是換個環境,換個領導,改變下薪酬待遇或者級別。

    2.證券公司。現在證券公司也做很多負債、理財等業務,零貸、理財客戶經理、業務經理可以考慮。

    3.網際網路公司。這類企業好公司不多,一般去的都是在銀行幹得特別憋屈的,或者是去當風險經理或者領導。

    4.公務員和事業編。進去的人後悔的不多。

    5.老師。近些年很多職業學校擴招,門檻低,待遇也不錯,很多學習有財經課,只要專業對口就可以報名,在銀行期間還算工作經驗。

    6.自主創業。有做微商的,也有去開店的

    總歸,趁現在年輕,能蹦躂就蹦躂會兒吧

  • 3 # 龍城之影

    當你考慮離職時,“跳槽後還能幹什麼”這個問題本質就是“跳槽後你還能不能吃苦?還有沒有學習能力?”如果都沒問題,那其實不必擔心跳槽後還能幹什麼的問題。畢竟,任何一個行當,勤奮+學習幾乎就等於成功。

    我們這個時代,一個特別好的地方就在於,只要肯幹,總能找到一碗飯吃,並且大機率總能混得還不錯。所以,要感謝這個時代。

    最後再來說說銀行。畢竟,題目除了說離職,還說了從銀行離職。說到這裡,從銀行離職和從其他機構離職有何不同呢?

    最大的區別不在收入,也不在行業前景,而在鐵飯碗上。一直以來,在銀行上班不僅僅一份工作,更是一個鐵飯碗,是一種體制內的工作。所以,當銀行人考慮是否離職時,不僅僅是換工作的問題,更多地其實是“是否願意拋棄鐵飯碗”、“是否願意擁抱變化”的問題。

    若你沒有體制內工作經驗,只是從一個市場機構跳槽至另一個市場機構,你要考慮的也許只是“是否能吃苦”、“是否具備學習能力”;但你從體制內離開時,還要考慮與“鐵飯碗”、與“穩定的預期”告別的問題。

    我也是銀行人,也有過離職經驗,更是看到或經歷過不少同事離職或想離職的狀態。多數情況下,大家只是抱怨下現狀,憧憬下離職後的情景,然後也沒有然後了。我想,也是止步於“離職後還能幹什麼”的這種質疑。

    在我看來,絕大多數銀行人的吃苦精神和學習能力都沒有問題,好多人的這種“離職後還能幹什麼”的自我質疑,並非對未來的恐懼,也非對新崗位的恐懼,實質上是對“變化”本身的恐懼。

    不過,現在這個時代,“擁抱穩定”才是最大的不穩定。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行業興衰,兩年一小變,五年一大變,而你的企業卻一直很穩定,你的人生卻一直很穩定

  • 4 # 羅玉鳳她哥羅玉龍

    對你這個問題,首先我不是要回答你,我覺得先有必要糾正一下你的用詞,你用詞是錯誤的!你應該說:“銀行離職出來能做什麼”?而不應該用“跳槽”這個詞,你從銀行出來連做什麼都還不知道,怎麼能用“跳槽”這個詞呢?“跳槽”指的是從一個具體的單位轉移到另一個具體的單位或者有明確目標的另一個單位,才能說“跳槽”,你連出來做什麼?進那個單位都不知道,談何“跳槽”?只能說“離職出來能做什麼”!

  • 5 # 東西南北山東人

    銀行工作四十年,一直目睹銀行的發展和變遷。

    我們這個年齡段的打從考幹進的銀行後,就沒有打算跳出去幹別的,對企業的忠誠度如同對家庭和愛人一般,忠貞不二。

    後來隨著銀行的改革,慢慢的身邊有的同事開始對外面的世界嚮往,開始不滿意自己所處的環境職位,再後來就突然有一天發現,某個同事不上班了,原來跳槽去了新建的股份制銀行。甚至讓我們驚歎不已的是某個支行分行領導昨天還在全行大會上義正言辭的發表要對銀行的改革創新貢獻力量,今天卻義無反顧的投入到其他銀行的懷抱……

    這世界變化就這麼快。當身邊九零後的財經大學金融專業的大學生,紛紛湧入銀行的時候,我們這些老銀行員工發現,跳槽已成為常態!

    壓力大跳,崗位不滿意跳,和領導吵了一架跳,無法忍受經常加班跳…總之,跳槽成了最常見的事件。

    此處不留爺另有留爺處!國有銀行壓力大我就去股份制銀行。大多數熟悉業務的前臺櫃員,跳槽去其他銀行都可以有個營業網點業務主管,手裡有資源的客戶經理信貸員可以有個行長助理或副行長等著用你。

    另有一部分人跳到了自己喜歡的專業,比如律師(法學專業畢業有資格證書),比如老師(師範學院畢業有教師資格證),有的考上了事業編公務員,進了公安進了政府部門。還有的進了會計師事務所稅務師事務所,審計所等等相關單位。

    有的人離開了銀行自主創業,開公司做電商微商的,也都做的風生水起。

    總之在銀行工作過已經跳槽到別的行業的人們,仍在為自己的生活前途理想忙碌拼搏,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銀行工作是一段難忘的也是美好的回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論語》中記載了孔子的言語,真正是誰所著?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