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秦鐵鷹劍士
-
2 # 史蠹
白起在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一生幾乎戰無不勝,被後人稱為戰神,也有因為他殺人過多,稱之為殺神的。當然,白起有足夠的戰功撐起“戰神”這一稱號。
秦昭王十四年,白起為左更,是秦國軍功爵位中的第十三級,帶兵攻打韓、魏,斬首二十四萬,還俘虜了敵方將領將公孫喜,佔領了五座城。
僅僅一年後,白起被升為大良造,是秦國軍功爵位中的最高階,掌握秦國的最高統兵大權。以後白起就開始橫掃各國。迅速拿下魏國垣城,攻佔趙國光狼城。過了七年,白起又攻下了楚國的鄢、鄧等五城,第二年把楚國國都郢攻克,燒掉了夷陵,秦國把郢設為南郡。白起因此被封為武安君。
秦昭王三十四年,白起攻魏,攻佔華陽,打跑了將領芒卯,而俘虜了趙國將領,斬首十三萬。和趙軍將領賈偃做戰,將俘虜計程車兵二萬人趕到河中淹死。昭王四十三年,白起攻打南韓的陘城,佔領了五座城,斬首五萬。秦趙長平之戰,趙軍大敗,四十萬人投降了白起。這四十萬人中,除了年紀太小的二百四十人,其餘全部被坑殺。此次戰役,前後共消滅趙軍四十五萬人。史載“趙人大震”。
此後應侯范雎擔心白起功勞過大,以建議秦軍休息為由令白起撤軍,白起知道是針對自己,於是稱病不出。後來秦國計劃攻打魏國的邯鄲,白起認為秦軍攻戰時間太長,人員損失也很大,應該休息一下,但秦王堅持出兵,結果被楚國和魏國聯軍打敗。白起很得意:我早說了不能打,不聽我的,吃虧了吧?!秦王聽到這冷嘲熱諷的話大怒,強制要求白起出來帶兵。白起推脫自己病重,無法帶兵。應侯范雎也來求他,白起依然不為所動。於是秦王一怒之下,將他貶出咸陽,遷之陰密。後來秦王又聽到傳言白起不服,於是派人送他劍自裁。白起臨死感慨,自己因為何罪就至於死了呢?
如果說白起的功勞是削弱了其他國家,王翦的功勞就是徹底拿下他們。秦始皇十八年,拿下趙國。十九年,拿下燕國。回來的路上順便拿下了魏國。楚國出兵攻擊秦軍,也被打敗。之後秦國的主要對手就是楚國了。
此時秦王和秦國將領都志得意滿,覺得楚國也可以輕鬆拿下。於是秦王詢問年輕將領李信,給你多少人能拿下楚國?李信非常自信,二十萬人足矣!秦王回頭問王翦,老將軍覺得給你多少人能拿下楚國?王翦說,少於六十萬是不行的。於是秦王嘲笑王翦說,將軍真是老了啊!這麼膽小!於是派李信帶兵二十萬攻打楚國。王翦就以回家養病為由告老還鄉了,秦王也沒挽留。開始的戰役還很順利,秦軍勝利了幾場,但隨後被楚軍追著打,一敗塗地。秦王才發現自己錯了,於是找到王翦道歉說,我不聽老將軍的話,導致今天打敗,希望老將軍能出馬。王翦說,我老了,請您另找高明。秦王說,秦國就是靠你了,你不用多說了。王翦說,一定要用我,我必須要六十萬人,不然我不幹。秦王說你說什麼都可以。
於是秦王送王翦出兵,到了灞上,王翦和秦王提要求,自己要很多豪宅良田。秦王說,老將軍將來立了大功,還擔心沒錢嗎?王翦說,給您當將軍,有功勞也得不到封侯,還不如趁著您現在看我順眼,多要一點東西,給子孫留一點家產。秦王聽後大笑,答應了。王翦帶兵快出關時,又多次派人跑回去和秦王要土地賞賜。有人和他說,老將軍你這有點過分了吧,怎麼能趁著大王依賴你就貪得無厭的索要好處啊!王翦說,你知道什麼!大王疑心很重,不輕易相信別人。我如今幾乎把全國的軍隊都帶出來了,我不多要點東西讓大王認為我還是會回去秦國的,還是要長久在秦國待下去的,豈不是讓大王懷疑我嗎?王翦到了楚國,嚴守不出。楚國多次挑戰王翦都不為所動。王翦還故意讓士兵放鬆,每天做遊戲玩。楚軍於是開始撤退,秦軍立刻追擊,大破楚軍,殺了楚國將軍項燕。最後拿下了楚國。
二人結局不同的關鍵原因白起忽略了真正決定他的命運的是秦王,而不是他的戰功。當他被秦王認可的時候,戰功才是功勞,不被認可時,以往的戰功都是功高震主的“罪證”。
王翦很明顯早就想通了這一點。他從來不顯示自己戰功卓著,軍事才能無敵,而是給秦王謹慎、貪財好利的印象。謹慎就能讓秦王放心把軍隊交給他,貪財好利是缺點,但有缺點才好控制。對君主來說,沒有什麼是比沒有缺點還能力超強的人更可怕的了。
當然,白起還告訴我們一個教訓:管好自己的嘴。本來就被懷疑的人,還大放厥詞,就是自己斷自己的活路了。
-
3 # 鄧海春
武安君白起,一生征伐山東六國,屢立戰功,無一場敗績,“趙楚懾服,不敢攻秦,使秦業帝”;武成侯王翦,是繼白起之後秦國的又一顆“將星”,在秦國統一戰爭中,除了最先的滅亡南韓王翦沒有參與外,其他五國,要麼為王翦帶兵所滅,要麼為其子王賁攻克而亡,可以說王翦是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最大功臣。兩人都有滅國之功,還都是手握精兵的重臣,為何王翦能夠告老還鄉、安度晚年,而白起卻含恨自刎呢?
一、長平之戰將相失和、赫赫戰功難平國君怨氣
白起,楚平王之孫白公勝後代,少時喜好軍事,與秦昭襄王的舅舅穰侯、母親宣太后關係要好,並得到秦昭王重用。秦昭襄王十四年(前293),伊闕之戰中,白起率軍擊敗東周、魏、韓的聯軍,一舉成名,此後白起又經過多年征戰,不論戰績大小,均無一敗。史書有云白起:“能撫養軍士,戰必克,得百姓安集”,遂被封為武安君。一時間天下震動,或驚恐、或崇拜,白起成為萬人敬仰的存在,直到長平之戰的到來。
長平之戰的起因乃是上黨之爭,秦昭襄王四十五年(前262),白起攻佔南韓野王,上黨郡被秦軍隔斷,南韓國君命上黨郡守馮亭把上黨郡獻給秦國,但馮亭不願降秦,將上黨獻給趙國趙孝成王,於是上黨之爭便成了秦趙長平之戰的導火線。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秦國攻韓,秦將王齕奪得上黨後率兵攻趙,初期趙國慘敗,但好在名將廉頗老成持重,堅守不出,成功將秦軍壓制在長平城外。但打消耗戰,秦國耗得起,趙國卻被拖垮了,趙國朝堂一片喧譁之聲。再加上秦國反間計和小人讒言的遊說下,趙孝成王決定鋌而走險,任用趙括為主將替換廉頗,決心與秦軍決一死戰。
只可惜趙孝成王“一舉殲滅秦軍”的美好想法,都是秦國應侯范雎的陰謀,“臨陣換將乃兵之大忌”,趙國換上滿腹戰略經綸,但只知道“紙上談兵”的趙括,秦軍這邊秦昭襄王可是把白起這個大殺器秘密派出,孰勝孰負一目瞭然,結果是趙括力求決戰,以身殉國,白起詐降趙卒,坑殺四十五萬之眾,趙國上下人心惶惶而秦境歌舞昇平,白起的聲望登上頂峰。范雎暗導一出反間好戲,白起深藏不露,避實擊虛,本是精彩的將相配合,卻因為范雎忌憚白起功勞高於自己,處處給白起“穿小鞋”,將相因此失和,也為白起身死留下伏筆。
當秦軍的鐵騎再次席捲趙境,一路奔向趙國都城邯鄲,秦昭襄王原以為這是一場沒有懸念的“屠殺”,然而他太小看趙國的韌性、趙人的血性了。五大夫王陵攻邯鄲,損失慘重,秦王又發重兵增援,但毫無起色。無奈之下,秦昭襄王只能請來大病初癒的白起。但當白起聽說國君要自己進攻邯鄲,便搖了搖頭,分析其利弊,秦昭襄王並沒有聽進去,只是換了王齕為主將繼續攻趙,結果依然是大敗。當白起聽聞後不禁感嘆:“秦不聽臣計,今如何矣 !”這句話不僅是秦王不聽自己的話而導致大軍損失慘重的炫耀,更是含沙射影指出:“當時王上聽從范雎之言不讓我進攻邯鄲,現在後悔了吧!”秦昭襄王勃然大怒,強令白起出兵,白起稱病婉拒。後來秦昭襄王讓范雎來請也同樣被白起拒絕了。秦王得知後冷笑:“既然你不想去,就賜你一死吧!”一國之君,竟然像個孩子一樣蠻橫無理,奈何君命難違,白起只得仰天長嘆,含恨自刎。
二、雖有滅國之功,不敢居功自傲
王翦與白起同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也是少時好武,是繼白起之後的秦國第一大將。但與白起不同,王翦處事圓滑,善於心計,懂得左右逢源。此人聰明到什麼程度呢?說來好笑,王翦知道白起之死的罪魁禍首是應侯范雎,也清楚范雎是秦昭襄王身邊的紅人,這個人並非是個君子,但“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王翦怎麼“巴結”他呢?只是略施小計,未費秦國一兵一卒而得魏齊之首,解了相國范雎多年的心頭之恨,應侯一高興,自然會在秦昭襄王面前美言自己。王翦的平步青雲之路跟範睢關係很大,王翦因此得到秦昭襄王的賞識。
不僅如此,在舉六十萬大軍攻楚之時,王翦還三番兩次向秦始皇索要良田豪宅、金銀財寶,外人不解,認為他過於貪婪,但此舉卻解了秦始皇心頭之患,為何?王翦還未得戰果便求田求地,這是給秦王一個臺階下,等到大勝歸來,秦王也有“提前賞賜過”為藉口,不再賜給他爵位;其二便是王翦自賣一個破綻給秦王,“金無赤足人無完人”,王翦這是想要王上安心:自己是個可以被金錢控制的人。也正因如此,王翦有赫赫戰功,但始終讓秦王認為自己“是可控制的”,才免了因功高震主引來的殺身之禍。
三、國君雖賢、但人心難測
秦昭襄王與秦王政,都是賢明的國君,然而他們也只是人,“所謂人心隔肚皮”,他們一方面在保持自己的神秘感,不輕易讓他人揣摩出來,另一方面又提防著自己的臣子有無覬覦之心,時間久了,是個人都會磨出心病來。秦昭襄王因為白起不從自己的命令,一怒之下殺之,難道他不明白這樣一位良將的死亡是整個大秦的損失嗎?可能在他心裡,還有一座大山堵在心中,那便是自己的舅舅魏冉,秦昭襄王能穩坐王位,不就是自己舅舅的支援嗎?甚至自己即位後好幾年都是自己的母親與舅舅把持國政,而白起又和兩人關係很好,誰能保證白起不會變成第二個魏冉呢?
相比之下,秦王政登基後,在王翦等臣子的幫助下,平定了成蟜之亂、剷除呂氏,這幹老臣重臣功不可沒。這可能也是秦始皇念及舊恩,不殺王翦的一個原因吧。
白起為將已久,個人聲望已是如日中天,然而他雖善統兵征戰,但可惜不查君王之心,還居功自傲,最後含恨而終;王翦位極人臣,經歷與白起相似,當李信率二十萬秦軍伐楚失敗,秦王請他出山時,他沒有像白起那樣冷嘲熱諷,在堅持自己觀點的同時不忘賣個面子,有白起這個“前車之鑑”,王翦處處小心做人,不貪功、不自傲,懂進退,才能夠保全自己,得以善終。
-
4 # 躍馬吟鞭
武安君白起和武成侯王翦都是秦國名將,軍事才能不相上下,論軍功也是旗鼓相當。要說他們為什麼下場會決然不同,用現在比較時髦的詞說,只能說是白起情商低,王翦情商高!白起自從昭襄王聽從了應侯范雎之言,沒有讓他趁長平勝戰之勢一鼓作氣拿下趙國後,就一直和昭襄王慪氣,到真正需要他出馬的時候還稱病不出,耍小孩子脾氣,昭襄王多次派人去請仍拒不出山,最後落得個被昭襄王賜劍刎頸的下場。反觀王翦情商就高多了,為了防止秦王猜忌,行軍前數次請田(王翦請田的典故大家都應該知道),最後把秦國的幾乎全部軍力60萬大軍都帶去攻打楚國,秦王(滅六國後才稱始皇帝)也完全放心,這就是王翦的高明之處啊!現在不是有個說法,成功70%靠情商,30%才是智商麼!武安君和武成侯都是傑出的軍事將領,戰國四大名將有其二,他們的軍事才華(智商)應該是不相上下的,差就差在情商啊!
-
5 # 第一軍情
在大秦王朝統一六國的過程中,有兩個軍事奇才功不可沒,那就是白起和王翦。白起作為中國歷史上消滅敵人數量最多的統率,戰功自然比同時期的王翦更高。可是為何白起在最後竟落得個被逼自殺的下場,而王翦卻能安享晚年?一句話總結原因就是:性格決定命運。
白起是武行出身,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官職一度達到秦朝的武安君。但是透過以下這件事後,他的命運被定格。當時是秦昭襄王執政時期,秦王派遣白起去攻打趙國邯鄲,可是白起從實際情況考慮後,認為此時不適合向邯鄲出兵討伐,所以謊稱自己身體有恙,拒絕了此事。
於是秦王又另尋其人,結果戰敗,且傷亡慘重。正當秦王因此事惱怒之際,白起心直口快的埋怨秦王,因為不聽自己的勸解,釀成大禍之事。秦王隨即讓白起出兵援助,白起卻使性子,遲遲不肯前往,可是在白起拖延的期間,秦軍接連失利。此時的白起還未意識到君王的怒意,認為只有戰敗才能讓秦王明白自己的決策失誤。可是人家畢竟是帝王,哪怕是錯了,也不會將原因歸結到自己身上。從帝王的角度來看,這就是他白起不聽聖命造成的後果,所以等到白起慢慢悠悠帶兵啟程時,秦王的忍耐已到達了極限,於是下令讓白起立刻自刎。白起就因為缺乏謀略,性子太直,作了秦王洩憤的替罪羊,死在了行軍途中。
而同樣的事情也讓王翦遇到了。秦楚之戰,同樣因為戰略失誤,秦軍節節敗退,秦王希望王翦出兵援助,王翦立刻帶兵出發。同時為了向秦王表明自己的衷心,請求秦王賜其土地,意思就是說,我帶60萬大軍不會造反,只是想戰後告老還鄉,打消了秦王的後顧之憂。秦統一六國後,他為了自保就辭官隱舍,最終得以善終。
-
6 # 歷史茶坊
王翦是繼白起之後秦國又一大名將。戰國四大名將,就有兩位出自秦國,一個是殺神白起,另一個就是戰神王翦。王翦和他的兒子王賁是秦王朝一統天下的功勞最大的人物之一,秦始皇消滅的六國當中除了南韓之外,其他五國都是他們父子給滅掉的。可以說,沒有王翦父子,秦王朝的統一不知道要拖延多久。
但是白起最後的結局是被迫自殺,而王翦卻能夠功成身退,得以善終,這跟王翦洞察人心,深刻明白伴君如伴虎的道理是分不開的。下面透過一個故事來看王翦是如何做到令秦始皇深信不疑的:
秦國滅亡五國之後,準備攻打楚國,一統天下。嬴政先問將軍李信:“取楚,如派將軍,需兵多少?”李信說:“二十萬足夠了。”嬴政又問王翦,王翦回答:“非六十萬不可。”嬴政道:“王將軍老矣!為何如此怯敵?”嬴政當即決定由李信、蒙恬率大軍二十萬伐楚。王翦於是請了病假,回老家頻陽(今陝西富平)養病去了。
李信、蒙恬出兵之初,連戰皆捷。當秦軍深入楚境,被拖得筋疲力盡時,楚軍一個反攻,李信幾乎全軍覆沒。嬴政聞報大怒,親自來到頻陽見王翦:“寡人不聽將軍之言,李信果然使秦軍受辱。將軍能忍心看著不管嗎?”王翦說:“我病了,大王另請高明吧!”嬴政說:“行啦,別說這些了。”王翦說:“必不得已而用臣,非六十萬人不可。”嬴政說:“就聽你的。”
王翦率軍出發,嬴政送至灞上。王翦說:“得勝之後,望大王多賞些好房好地。”嬴政笑道:“放心吧,你還怕受窮嗎?”王翦說,我這是為子孫後代著想啊!嬴政大笑。王翦率軍繼續前進,到關口後,又五次派人回見秦王以求良田,希望照原數再增加五倍的賞賜。有人勸王翦說:“太過分了吧?”王翦說:“大王用人,易生疑心。他現在把全國的軍隊交給我,我只有表明胸無大志,斤斤計較於房子和地,才能避免被疑,招來殺身之禍。”王翦的遠慮是有根據的。看看戰國時期其它將領的結局,李牧被殺、白起遇害、樂毅伐齊功虧一簣而被迫出走,不都是建大功後而發生的悲劇嗎?
王翦的用意也是很明智的。他透過“養病”不出,和“要房要地”的舉動,不僅免除了嬴政對他的懷疑,也擺脫了嬴政對他在戰役指揮上的干擾,使他能按自己的作戰意圖行事。他先是堅壁不出,反客為主,讓部隊以逸待勞。直到楚軍銳氣殆盡,糧盡兵疲,倉皇撤退之際,他才揮師一擊而全殲楚軍,順利地完成了統一大業。
楚亡之後,秦王嬴政統一了中國,並建立了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秦王嬴政便是始皇帝,被稱為“千古一帝。”王翦在滅楚之後,馬上交出了兵權,再不過問世事,過著隱居生活,悠遊終老。當然秦王嬴政也未食言,不僅兌現了對王翦的全部許諾,而且還拜王翦之子王賁為大將,子孫五代世襲。
作為一代名將的王翦,在秦王嬴政統一全國的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由於他文武兼備、剛柔相濟,在戰爭中,善於捕捉戰機,時機不到,靜如處子,時機到時又能動若脫兔,知已知彼,穩操勝券。同時,又能機智地處理自己與秦王嬴政的關係,才能求田地賞賜,功高不震主,最後避免了受讒被殺的悲劇,安然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壽終正寢。相比之下,殺神白起雖然勞苦功高,但卻沒有王翦這份洞察人心的智慧,最後落得被逼自殺的悲慘結局。
-
7 # ZSM1314940324
我覺得和他們本身沒有關係,結局不同就在於遇到不同的君主,白起要是在始皇帝期間,肯定也不會最後被逼自殺。白起那是被賜死,不是因為心裡抵抗力差而自殺的。始皇帝期間,就呂不韋是自殺的。什麼原因就不知道了,史記也不知道能不能信。畢竟史記是漢朝寫的,可能會有點貶低前朝皇帝的作為。
-
8 # 當代屈原
1:秦國戰神白起,外號(人屠,他一生殺敵一百多萬)如果秦國沒有白起,哪國統一等於未知數,真實,性情,就是情商較低。
2:秦國名將王翦,外號(人精,我給他取的)擁有傲人的戰績,王翦如果做宰相,絕對也是名相,王翦情商特別高,所以善終。
-
9 # 有好奇心的老頑童
在封建王朝做名將又想善終,一,有功歸皇上和皇上派來的親信耳目的,有過歸自已。二,自已家族不要有太大勢力。三,歸朝就放權。要謙虛謹慎,不要自大張揚。四,有點小過錯,小缺點讓皇上知道。五,讓朝中對立面經常告自已點小狀。六,不結黨。
回覆列表
武安君白起、武成侯王翦皆大秦名將,兩人都是戰功赫赫之帥,生平百戰無一敗績,對秦國統一華夏有著居功至偉的作用。兩人結局不同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秦昭襄王的胸襟沒有秦始皇寬闊;其二、白起沒有王翦精明圓滑;但是導致結局不同的主要原因還在第一點上面。一國最高領導人的氣魄決定了骨幹大臣的最終結局,這是永不改變的真理。
秦昭襄王雖然當了56年的秦王,但是他實際主政的時間只有15年,其它41年都是他母親宣太后在主政。因此秦昭襄王對於個人的權威十分看重,他說的話不對你要執行,他做的事不好你也要執行,只要執行了就沒有問題,不執行就有生命危險。長平之戰後,白起力主趁勢滅趙;但是範丞相認為不妥,故秦王下令搬師。趙國緩過氣來後,沒有履行割讓六城給秦國的協議,秦昭襄王認為趙國君臣耍了他,故他執意要滅趙。
白起對於邯鄲之戰有分析,他的結論是趙國恢復了部分元氣,其餘五國有援趙的意圖;秦軍休整才一年,還沒有完全恢復過來,此時伐趙必敗,當擇機再戰。秦昭襄王認為秦軍戰無不勝,只要白起出戰,則五國的烏合之眾必敗;就算白起不出戰,只要有勇將帶領,長時間之下亦可滅趙。故發動了旨在滅趙的邯鄲之戰,結果如同白起的預言一樣,趙國哀兵必勝,魏楚皆援趙,秦軍戰死三十餘萬;魏無忌又聯合五國之師伐秦,將秦國在函谷關外的領土全部佔領。
邯鄲之戰與河外之戰使得秦國數代東出的成果化為烏有,秦昭襄王怨恨白起不出戰,將戰敗之罪強加於白起之身,依法賜白起自盡。如果秦昭襄王心胸寬廣些,就不會不聽白起之言,自然沒有戰敗之恥;如果秦昭襄王心胸寬廣些,自己主動承擔戰敗之責,也不會賜死白起。白起如果有王翦這麼精明圓滑,他就會帶兵伐趙,就算不勝也不會慘敗,魏無忌也無法攻佔秦國河東郡,白起也不會死於非命!
嬴政就比秦昭襄王大度得多,他認同韓非子說的:人臣有大罪則人主有大失!伐楚之戰時,嬴政為了減少國家支出,採納了李信的意見,讓他領兵二十萬伐楚,結果秦軍大敗,戰死七萬餘人,糧草輜重損失無數。但是嬴政自己承擔了這次戰敗的責任,並沒有處死李信,而是讓李信繼續為將。最終李信在滅燕、滅齊大戰中戰功卓著,嬴政封李信為隴西侯。可見嬴政比高祖父秦昭襄王要胸襟寬廣得多。最後一點則是王翦為人精明圓滑,他出兵作戰就問嬴政要土地錢糧,以示他追求的是個人財富,而不是軍權;據說王翦還將自己的小女兒嫁給扶蘇公子為妻。從這兩件事上看,王翦真是一個人精,殺他都沒有理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