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ake影菌

    歷史服務於統治階級的同時,也服務於儒生。

    這就是他們被黑的原因了。

    第一個“暴君”:秦始皇。

    這是中國著名的一位皇帝,祖龍,被稱為千古一帝,但歷史書上留給我們的,更多的是這位皇帝暴虐無道,政法嚴苛,沉迷享樂的感覺。

    為什麼?第一,始皇大興土木,確實給人民造成了負擔,法家律令嚴格。

    第二,焚書坑儒。儒生後來掌管國家政治,不在前朝的始皇頭上動動刀,實在對不住孔子,始皇被黑了3000年。

    第二位昏君暴君:隋煬帝。

    這位哥們兒的故事多了,什麼幾徵高句麗,開鑿大運河,弒父殺兄,涉嫌將他父皇的妃子變成自己的妃子,數不勝數。

    看著份簡歷就知道,唐太宗不黑他一把,對不住哥們兒做的事兒。

    可隋煬帝冤啊!

    征討高句麗是為了國家安全,開鑿大運河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業,隋朝糧食儲量可以供全國啥都不幹白吃十年,開創科舉,讓寒門子弟能透過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生。

    但他太急於求成,導致國家實力的衰退,死後,還被人黑了一把。前朝君主不昏庸,怎麼能凸顯出本朝皇帝的英明神武?

    第三位暴君昏君:朱厚照,明武宗。

    給皇帝的諡號是“武”大抵有兩種:1.開疆拓土的皇帝2.荒唐昏庸的暴君。

    明武宗,明褒暗貶的諡號。

    這位哥們一生愛自由,喜歡孕婦,青樓,還喜歡征戰。最不喜歡的,是上朝。

    幾位輔政大臣動不動就要派人去找皇帝。

    他不在紫禁城住,他建立了一個豹房,裡面有老虎豹子,還有太監美女。

    這個豹房就成了他的黑歷史。

    他還想戎馬天下,自己跑到邊關,和當時一直騷擾明的小王子幹了一架,殺了16敵人,回朝了。

    幾十萬人拿刀子幹,明軍在武宗的帶領下殺了16個敵人。

    幾乎所有歷史學家都認為這段歷史被人黑了。演習都死人,十幾萬人的戰爭殺了16個。

    他的皇祖母去世了,那天下雨,地上都是泥,他怕大臣磕頭時被泥汙染,免除了跪拜,在歷史上留下了不忠不孝的罵名。

    他縱馬要跑到邊關,可關卡守將不讓過去,他這樣的昏君,殺了守將過去該多方便?他讓太監打聽守將何時有事,不在關卡,跑了出來。

    有一次和大臣吃飯,下人給皇帝大人少放了一隻筷子,這是大罪!但雷霆之罪沒有降臨,他只是一笑置之。

    這就是著名的昏君暴君,朱厚照。他不輕易殺人,與皇帝這個身份不同的是,他是一個有血有肉的人。

  • 2 # 攀登的岩羊

    昏君趙構,其實他並不昏庸,他能創立南宋那個半壁江山後人並堅持一百多年,證明他有過人之處,他開創的南宋在政治經濟上都是不錯的,就算軍事也讓蒙古打了近半個世紀。比起那個南明政權就維持了十幾年強多了,暴君朱元璋,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底層人民和自己權利服務,殺貪官和不做為的官吏和一些不利於政權鞏固的文臣武將,他並不傷及百姓,反倒為百姓做了不少益事,促進農耕社會的進步,使人民生活得到提高發展。

  • 3 # 千歌

    說到暴君,讓人最先想到的兩個人是秦始皇嬴政和隋煬帝楊廣。

    秦始皇

    秦始皇被詬病的幾點:1.秦法嚴苛,這是秦國強大的根本原因,但這並不適用於全天下,否則六國早已依法炮製秦國變法,秦國沒有同化六國百姓便強行推廣秦法,操之過急。2.勞役過重,萬里長城、馳道、阿房宮、靈渠、始皇陵……秦始皇在位期間完成了許多龐大的工程,尤其是長城,屹立2000多年,以現代的科技來說都是一項浩大的工程,無法想象2000多年前人們是如何建造出如此工程,這項工程給人民造成了多大的負擔。(中國基建狂魔的基因源遠流長)3.焚書坑儒,為了儘快統一文字、文化,銷燬秦國以外各國的書籍,導致秦朝以前的許多歷史無法查證。

    秦始皇的功績毋庸贅言,統一全國,不僅是軍事上,還有文字、錢幣、度量衡等等各個領域,即文化上的統一。那些龐大的工程許多都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弊在當代功在千秋。

    隋煬帝

    楊廣主要被詬病的地方是兵役和勞役過重。

    在位期間北拒突厥,南並琉球,東征高句麗,西討吐谷渾,東征高句麗更是成為隋朝滅亡的直接原因,但這也讓隋煬帝成為史上開疆拓土面積最大的帝王之一。

    勞役上開鑿大運河,同樣是一項巨大的工程,在演義中這一行為的目的被黑成是為了乘船下江南,但這是不可能的,水路相比陸路唯一的優勢就是載重量,開鑿運河的目的明顯是用於運輸,主要用於南糧北運,理解這一目的便能理解隋煬帝可謂高瞻遠矚。這條運河延用近1500年,至今仍在使用。

    另外隋煬帝修改隋法,修訂《大業律》,寬刑輕典,從這一點來看,他並非一位暴君。

    這兩位帝王都有雄才大略,但都有一個毛病:操之過急,一代人想完成幾代人的事,最終欲速不達。

  • 4 # 鑫然說歷史

    我可以負責任的說一句,基本上都有出入,為什麼這麼說呢?

    每次改朝換代後,為了證明自己名正言順,常常會讓史官抹黑前朝君主與朝廷。而這一般都是末代君主遭殃,都亡國了,肯定不是什麼好皇帝。比如商紂王,是歷史上有名的暴君,其罪行罄竹難書,人神共憤。實際上這當中真有一些不解之處,特別是紂王和夏桀的罪行如出一轍,難道他倆商量好了的,還是紂王是夏桀轉世,連行事風格都一樣。

    孔子的大弟子子貢就曾說:帝辛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意思就是商紂王的不善,不如傳說的那樣嚴重。因此,君子非常憎惡居於下流,一旦居與下流,天下的一切壞事(壞名)都會歸到他的頭上來。表明紂王可能在為政上有一定的過錯,但還不至於列入暴君之列。

    毛澤東也曾說:將商紂王、秦始皇、曹操等看作暴君是不對的,商紂王其實是個很有能力、能文能武的人。他經營東南,把中原和東夷的統一鞏固起來,在歷史上是有功的。紂王伐徐州之夷,雖打了勝仗,但損失很大,俘虜太多,消化不了。他的俘虜政策做得不夠好,周武王乘虛進攻,大批俘虜倒戈,結果商朝亡了國。

    而抹黑紂王的人主要有五類。

    第一類,當然是生死仇敵周人,周王季歷在位時,就開始圖謀反商了,大肆擴充疆土,帝文丁有所察覺,將季歷所殺。周文王即位後,更是變本加厲,帝乙二年,周人伐商,可被打敗。但周文王並不甘心,還加快了征伐擴土的腳步,紂王察覺。一種說法是紂王在黎進行軍事演習將周文王抓住(另一種是周、商戰於黎,周文王被擒),後被紂王所殺(亦說有條件的被釋放)。兩代周王的命運,使商、周結下了大仇,但周人忌憚紂王的威名,畏懼他的能力,於是不顧一切的抹黑、詆譭紂王,已達到振奮軍心,贏得天下擁護的目的。

    第二類,商王朝曾經的中堅力量一元神教的神棍們,商朝至紂王時,歷經四代君王都在強化君權的統治,在君權與神權的博弈中,君權逐漸佔據上風。到紂王時,神棍們更加無法撼動強勢的紂王,便聯合外敵以達到自己的目的。紂王罪狀中的“郊社不修、宗廟不享”“昏棄厥肆祀”、“弗敬上天”等就是神棍們的抹黑“傑作”。

    第三類,商朝皇族之人,此類人或是紂王的兄弟、或是紂王的叔伯等。本來這類人按照商朝以前“兄終弟及”的傳承方式,是有機會繼承王位的。可紂王將帝祖甲禮制改革,傳承方式變為了嫡長制,致使這類人離王位越來越遠,面對強勢的紂王,這類人沒有辦法,也只有投靠周人,抹黑紂王。

    第四類,商朝的貴族階層,帝祖甲禮制改革,不但確立了嫡長繼承製,而且廢除了帝位繼承和國家大事中的貴族公議制,使商王朝徹底泯滅了酋邦制的最後殘餘,完成了從酋邦制向國家、帝國的轉進,在國家形態上邁進了一大步。但這就剝奪了貴族階層的利益,君權與貴族的矛盾日益激化,再加上紂王的強勢,一部分貴族也倒向了周人一邊。

    第五類,就是戰國諸子,他們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證明自己的政治主張,就將紂王作為反面教材,極盡抹黑之事。這種事情有了第一次,後來者對於滿身是髒水的紂王,當然不介意在多潑一瓢了,逐漸的就造就了“千年積毀”的商紂王。

    像紂王這樣被抹黑的帝王可以說很多,都是歷史原因和自身需要促成的,人誰無過錯,不能以偏概全,更不能只聽一方之言,是否為暴君,就見仁見智了。

  • 5 # 西風濁酒

    現在的定義的昏君暴君有一部分確實無能昏庸;而另一部分所謂的昏君暴君只是後世的朝代為了抹黑前朝,或者是一些人因為家仇國恨將有些皇帝抹黑。

    但看待歷史本就應該客觀,應該知人論世,以兩面性地辯證地看待那些君王、朝代。皇帝的是非功過應該分開理解,過錯不能無視,功勞也不能忽略。

    被後人誤解最多的暴君當屬“千古一帝”的秦始皇了,這裡就談談歷史上真實的他是個什麼樣的皇帝,又有什麼文治武功。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吒風雲、富有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贄譽為“千古一帝”。

    秦始皇建立的中央集權制,三公九卿制,開創了歷史的先河,漢朝的體制就是照搬秦朝的;秦朝實行的郡縣制,在中國延續了兩千多年,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秦始皇還削弱了貴族的權利,提升了平民的地位,實行了土地私有制,只要有軍功就能授爵位。

    而對於文化,秦始皇統一了文字,那些精美的隸書、篆書更是我們民族的寶貴財富;對於經濟,統一了貨幣,加快了經濟的發展,國家的強盛;對於社會,統一了度量衡,使得工商交易、測量……有統一的度,延續到了現在;在交通上實行“車同軌”,使得政令施行暢通無阻。

    這些都是劃時代的創舉,都是影響到現在的,無疑是改變並加快民族程序的,不愧稱為一個改變中國和世界歷史的皇帝。

    秦始皇對外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使國土面積加大,修築萬里長城,抵禦外辱,使邊疆關內不受欺擾;對內修築靈渠,溝通水系,方便了百姓的勞作生產,使國家政權空前集中和強大。秦朝時的制度、文化的發展為漢朝的強盛奠定了基礎。

    而秦始皇開創性的功績,對於中國和世界歷史的影響,無論漢武、唐宗、宋祖都不能比擬的。

    另一位被人們廣泛認為暴君的皇帝,便是那位隋煬帝了,連諡號都是“煬“,可見後代的評價。

    而真正的楊廣卻是這樣的:

    隋朝第二代皇帝楊廣(569年-618年),他文武雙全,軍政全能,堪為不世之奇才,一時之罪魁,卻留下千秋功業,能遺惠於萬世。功比漢武帝,開創了五百年未有的偉大盛世,因此是中國歷史地位最重要的君主之一,談及隋唐盛世時永遠繞不過去的名字。

    楊廣初為晉王,“美姿儀,少聰慧”,頗有才能,十三歲任武衛大將軍,進位上柱國。後來二十歲的楊廣統軍興兵滅陳,為隋朝的大一統和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

    後公元600年太子被廢,楊廣被封為太子。

    604年楊廣繼位,從此這位雄才偉略的皇帝開始了自己短暫卻極為輝煌的統治。

    政治上:

    隋煬帝繼位後改官制,增設殿內省,與之前已有的尚書省、門下省、內史省、秘書省共同成為五省。隋煬帝還增置謁者、司隸二臺。分太府寺為少府監。改內侍省為長秋監,國子學為國子監,將作寺為將作監,並都水監,總為五監。隋煬帝修訂了《大業律》,並營建東都,遷都洛陽。

    在軍事上:

    隋煬帝南平林邑、西吞吐谷渾,隋朝疆域進一步擴大。陸續攻滅交趾、林邑、契丹、琉球、伊吾諸國,更親自率軍遠涉海拔數千米的高原,而他攻滅吐谷渾,征服了半個西域和整個青海,亦是華夏王朝首次將青海高原劃入版圖。

    在人才方面:隋煬帝始典定科舉制度,建進士科,恢復國子監、太學以及州縣學,削奪高門士族權勢,提拔平民人才。開科取士為後世推崇,並一直踐行,產生了深遠廣泛的影響。

    而隋煬帝最為出名的,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舉措便是修了隋朝大運河,大運河對隋唐時期南北經濟、文化交流,維護全國統一和中央集權制的加強,都起了促進作用。

    大運河在中國的歷史上產生過巨大的作用,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創造的一項偉大的水利建築工程,也是世界上開鑿最早、規模最大的運河。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隋煬帝不光是軍事家,戰略家,更是詩人,文學家。

    楊廣就和魏武帝曹操、梁武帝蕭衍、唐太宗李世民這幾人一樣,同屬於在政治、軍事、文學、詩詞、領域,均分別達到當世一流水準,同時配得上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之名的天才。

  • 6 # 探秘歷史

    首推隋煬帝。這裡將他與唐太宗進行幾方面的比較,便能力證其並非無能昏君。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甚至在很多史學家的眼裡,隋煬帝都是一個揹負罵名、遺臭萬年的亡國暴君,而唐太宗則是治國有方,為歷代所歌功頌德的千古明君。但實際上,在政治才能、治國方略等方面,隋煬帝曾經和唐太宗非常接近,甚至在見識上更勝一籌!

    隋煬帝20歲時,任隋朝兵馬都討大元帥,統帥51萬大軍平定南朝陳國,結束了南北朝分裂割據的混亂時代,完成了統一大業。而唐太宗也是一代少年英主,他自幼熟讀兵書,之後巧計逼李淵晉陽起兵,對唐朝的建立立下了開創之功。

    但在見識和治國行動上,隋煬帝有比唐太宗更勝一籌的創舉。隋煬帝登基之後,開始主張修建大興城、大運河以及隋馳道等大規模工程,雖然濫用民力和過度奢靡鋪張一直被後世所詬病,但不可否認,這些大工程加強了南北城市間的溝通,鞏固了中原地區的統治,也促進了沿海城市的經濟發展,對後世有著深遠影響。

    而隋煬帝的另外一大功績,則是創立了選舉人才的科舉制度。科舉制度影響了中國千年之久,雖存在一定的弊端,但其重才能輕門第的選舉方式,為寒門學子提供了參政機會,同時也成為了選取人才的重要渠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底盤的重要性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