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與君論史
-
2 # 歷史柒點半
宋朝農作物單位面積產量相當驚人。據蒙文通先生考證,唐時平均每畝產量約1.5石(唐比漢代高50%),而宋代平均每畝產量約2石,比唐代高約30%。經濟作物無論種茶、種棉、種植甘蔗、栽桑養蠶均產量高於唐。生產分工也很仔細,其主要表現在經濟作物上,比如宋代的茶葉生產,在秦嶺兩淮以南的地區出現了以專門種植和加工茶葉為生的園戶,而且產量頗豐。而農產品種類也有明顯增多的跡象。
-
3 # 脫離組織的仙人掌
宋代雖然在中國古代各王朝裡,是商業經濟最發達的一個,但中國實際上還是一個傳統農業國家,王安石那些超前,時髦的政策,根本沒有實施的基礎,下面我們就舉幾個例子分析看看。
首先一個,叫青苗法,說白了就是現代的小額農業貸款,王安石,計劃讓地方政府給農民發放貸款,農民能購買禾苗播種,等秋後莊稼成熟了再歸還貸款,這樣官府可以獲得一部分利息,而農民也不至於餓死。這個想法看上去是很不錯的。可是當時,宋代的中國既沒有銀行信貸系統,民法法律,衙門裡也沒有近代的會計核算制度,所以執行起來簡單粗暴,官府也不統計每個村莊的具體需求,就把貸款整體發放下去,勒令他們秋後連本帶利償還,有的地方官員個人品德不好,就串通地方土豪,做假賬,貪汙貸款,提高利息。有的地方窮,官府自己庫房裡現金都不足,只好借錢放貸,再提高農民的田賦。結果,一項立意非常好的政策,因為太超前,農民非但享受不到好處,還背上了額外的負擔。
第二個,我們來看看“市易法”,這項措施本意也很好,也很現代化,就是透過政府在市場上集中出售,或者購買物資,來調節市場,穩定物價。但是宋代中國哪裡有現代的市場物價指數資訊,也沒有成型的批發交易機制,商人們,由於缺乏私人財產保障的法律,也不敢和官府直接做大宗物資交易,搞得官員們,一個個赤膊上陣,親自到市場上叫賣各種商品,賣水果賣冰棒。當然了,由於缺乏監管,部分官員就透過價格剪刀差,謀取暴利,損公肥私,“市易法”的施行,讓宋朝政府的年收入增加了一點,不到一百萬貫,錢並不多,但代價是讓市場上的物價指數更加動盪紊亂,搞得民怨沸騰,可以說得不償失。
再比如方田均稅法,本應該透過重新丈量和登記土地,讓稅收更加公平,但老百姓當時頭腦裡哪裡有這種現代經濟觀念,結果民間謠言四起,就說這是要加稅,大家紛紛抵制。而且中國當時農村人口已經暴漲,人均耕地面積少,而且因為買來賣去,造成了一種什麼局面呢,一戶人家名下那一畝三分地,可能被分成了十好幾個地塊兒,散落在這個村子四周各個地方。再加上宋代,還沒有現代專業的統計機構,一個縣衙門,除了縣官,就是幾個文書,十幾個衙役,哪怕累死累活,這個工作進度,可能還趕不上轄區裡農業土地產權和麵積的變化速度呢。
當然了啊,別說那時候的老百姓,就是王安石,司馬光這些官僚士大夫,甚至皇帝本人,都不會有這些現代社會經濟學常識,找不到真正的理由,那就只能走人身攻擊一條路,互相攻擊對方是壞人,司馬光攻擊王安石是從老百姓兜裡掏錢的壞人,王安石攻擊司馬光是老頑固,蓄意破壞,抹黑變法。而真正的教訓是什麼呢?就是現代資本主義的誕生,是要有一系列條件的,包括社會的,經濟的,文化上的。北宋的商業經濟固然很發達,但還沒有發達到能夠取代農業,成為整個國民經濟支柱的地步。而且,對於私人財產的保障,金融信貸,保險,貨幣政策,和政府現代化,這些資本主義能夠順利發展的條件,北宋一個也沒有。所以我們只能說,王安石確實生錯了時代,他太高瞻遠矚了,以至於他的時代和資源,不能承載他的夢想。
-
4 # 歷史小記者
我們肯定會想到宋代是中國歷史最為富有的朝代,那麼他的農業發展水平如何呢?中原政權都是以“農業為立國之本”,所以朝廷為農業發展十分重視!
因為作為中原大國的宋朝,繼承和改良了前代的農業基礎設施。宋代政府非常鼓勵百姓發展水利設施,大面積開墾荒田,對農耕用具也進行大範圍的發明改造。
熟知田地形成於宋朝大家熟知的很多地形都在宋朝形成,列如:沙田、梯田、架田、淤田等。農業農田大力增加,這也大大增加了宋朝耕地面積和政府農業財政收入。北宋至道二年,宋朝全國耕地面積已經達到3125200頃,並且耕地面積隨時間推移還在不斷增加!
農業工具的改進發明在宋朝南方地區,已經出現了筒車和新式水車龍骨翻車,並且出現了代替牛耕的鐵犁,用於稻田插秧的鞍馬等。其他農業工具也在不斷提升發展,宋代農田農作物產量也大幅度增長。
跨區域農業物種的改良引進北宋真宗年間,政府為保障國家糧食的不間斷供應,併為適應本地水文條件。特別從占城引進耐旱,早熟的稻米(別稱占城稻),分給江淮地區的百姓進行耕種。不僅如此,南北稻種也跨區域交流傳播,北方的粟、麥、豆開始往南方遷移發展。棉花在福建,廣州等地廣泛種植,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南宋時期,太湖地區稻米產量甚居全國之首(蘇湖熟,天下足)
宋朝農業還因氣候、交通、技術等條件,於是出現了專門種植經濟作物的農戶大主,形成了經濟作物的專營區域
影響宋朝統治者明白深入耕種制度的升級,只有透過廣大百姓的共同努力,宋朝農業才能迅猛發展!正是由於農業工具改進和農業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民眾耕種政策受到國家扶持,所以宋代農業非常發達,原本貧瘠的土地,都成為了一片良田!
-
5 # sunjin6278
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這是南宋詩人范成大《村景即事》詩,描寫了當時江南四月人們種田繁忙的景象。一提起宋朝,我們就會感到是一個弱弱的朝代,無論面對遼、對西夏、對金、對蒙古,都顯得非常軟弱可欺,讓人覺得無比的抑鬱,是個非常不被看好的朝代。但是,有資料表明,宋朝除了在軍事上軟弱外,在農業、手工業、文化、科技發明等方面都遠遠超越了以前的任何朝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這裡我們著重介紹下宋朝農業生產的發展情況,之所以宋朝農業得到超越以前任何朝代的發展,主要得益於以下幾點:一是宋朝政府重視農業生產。宋朝歷任帝王都不斷地頒佈勸農詔書,招流民復業、開闢荒地、興修水利、設定農官、勸導農桑、推廣農業新技術、獎勵種樹和種桑麻、設定常平倉和義倉,這些措施對農業的發展起了相當的促進作用。在王安石變法期間,國家組織民力治理黃河、漳河等江河,在關中疏浚鄭國渠,在東南沿海修築長達500餘里的海塘和錢塘江堤等工程,在太湖流域築石堤以防水患,使江浙地區成為兩宋最為重要的產糧區。二是自由的土地買賣制度。宋代由門閥私有制和國家分配土地制轉變為土地自由買賣和契約化,導致世族門閥的消失,使魏晉以來盛行的"莊園制度"為地主制度與小農耕作所取代,佃農從此更加自由了。至於國家方面以減輕土地兼併調節貧富不均來施政,避免了非常化的惡性迴圈。宋朝的土地政策是“田制不立”、“不抑兼併”,國有土地雖仍存在,佔全部土地的小比例,是允許土地自由買賣的,國家只收登記費用。自由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均田制也隨之徹底瓦解。私人地主土地所有制逐漸發展已成為主要的土地佔有制,形成了“千年土地八百主”的局面。至於租佃的契約則多半由私人之間決定,非常自由。租佃制普遍發展,這種情況和體制一直被延用到清朝末年,可見其先進性。三是佃農地位有所提高。政府基於財政的考慮把全國居民分為“主戶”與“客戶”。也就是說,只看財產不看身份。擁有財產的主戶直接承擔各種賦稅,沒有產業的客戶則不直接承擔。在農村客戶是指佃農一類的人,他們不再是世族地主的“私屬”,而是直接編入國家的戶籍,在城市主戶身份並不以房地產之有無為唯一標準,也包括有無店鋪庫房以及從事經營的資本等等標準。可見內容是相當細緻的。客戶則是僱員或房客。四是農作物跨區域的交流推廣種植。宋代以前,北方以種植粟、麥為主,南方以種植水稻為主。北宋時期南北農作物品種得到交流,北方的粟、麥、豆等傳到南方,南方的優良稻種傳到北方;自越南引入的占城稻,從福建推廣到江淮流域。占城稻原產于越南中南部,北宋之初傳入中國福建地區。占城稻有很多優點,以耐旱生長期短適應性強著稱。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2年)江淮兩浙大旱,水田無糧可產,宋真宗便遣使於福建取占城稻種三萬斛(舊量器單位容量為10鬥)分給江淮兩浙地區播種。不久河南河北一帶也種上了占城稻,南宋時期占城稻遍佈各地成為早秈稻的主要品種,也成為了廣大農民常年食用的主要糧食。在長江以南的丘陵地區,則大規模推廣種植粟、麥、黍、豆等糧食品種。到南宋時,江南的不少地方都形成了稻麥兩作制,提高了土地產出。經濟作物的栽培也有很大發展,農村中開始出現專門種植桑蠶、茶葉、蔬菜、漆樹、花卉、果樹、甘蔗等經濟作物的專業戶。棉花種植在閩廣地區逐漸盛行,並向江淮流域推廣。茶葉種植在秦嶺和兩淮以南已經十分普遍,出現了專門種植和加工茶葉的園戶,有的園戶年產茶數萬斤,茶稅已經成為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宋代的農業發展水平還存在地區之間的不平衡性,四川及江浙地區講究精耕細作,糧食產量較高,在全國所佔比重不斷提升。五是生產技術提高了。宋代的農業生產技術也發生了變革,出現了專門除草用的彎鋤,碎土疏土用的鐵耙,安裝在耬車上的鐵鏵等等,這都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效率。在水利灌溉方面主要出現了龍骨翻車等工具。六是手工業的快速度發展。農業生產的發展,也極大地推動了手工業的發展。宋代的手工業的生產規模、技術水平、產品質量都遠遠超出了前代,最具代表性的是絲織業、制瓷業、造船業、造紙業等行業。宋代絲織業以四川和兩浙水平最高,南宋時期,兩浙地區的絲織產品工藝精美,圖案多彩多姿。宋代形成了四川、兩浙等著名的產紙區,湧現出許多各具風格的著名紙品。宋代是中國製瓷藝術的大發展時期,其中以河北曲陽定窯、河南汝州汝窯、河南禹縣鈞窯、河南汴京(開封)官窯、浙江龍泉哥第窯、江西景德鎮景德窯、福建建陽建窯等七大瓷窯最為著名。景德鎮是後起的制瓷中心,燒造的影青瓷滋潤細膩,有"假玉"之稱。南宋詞家李清照《醉花蔭》中有"玉枕紗廚"詞句,"玉枕"即指色質如青玉一樣的青白瓷枕。各窯所產瓷器有很大一部分都透過海上絲綢之路遠銷海外。宋代的造船技術高超,造船數量也十分驚人。據統計,在宋太宗期間所造的漕運官船就有3000多艘。海船最考驗造船技術,宋徽宗年間出使高麗的"神舟",船身長10多丈,寬2.5丈,深3丈,造型"上平如衡,下側如刃",並且有隔離艙裝置,可載重物,可抗大浪。
宋朝農業生產的發展,推動了各行各業的發展,也助推了經濟大繁榮。北宋末年,人口達到8100萬,據有人統計,按1990年美元為基準,在公元960年後(趙匡胤建立宋朝),華人均GDP為450美元,至北宋末達600美元。而處於中世紀黑暗中的歐洲,僅為422美元。1840年鴉片戰爭失敗後,中國經濟一蹶不振,1870年GDP人均530美元。由於民國時期內外戰爭,到1950年,華人均GDP僅為439美元,還趕不上宋代初的450美元。1952年達537美元,但仍低於宋末的600美元,而當時的歐洲卻已達4963美元了。
宋朝的財政收入巨大,但並沒有影響到人民的負擔。宋朝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兩個沒有爆發過全國性的農民起義的小型王朝之一。明朝的財政收入僅僅是北宋最高收入的四十分之一,南宋二十五分之一,儘管這已經是南宋滅亡的300多年之後,儘管明朝的國土要遠遠大於宋朝。清朝的財政狀況比明朝要好一些,國家初定的順治7年(1650)歲入1485萬兩。咸豐年間(1850前後),歲入約為3000至4000萬兩。數量仍然遠遠小於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時中國的人口已經超過3億,估計為宋朝人口的2-3倍以上。直到清朝末年,國家歲入才達到了宋朝的水平。 宋熙寧10年(1077年)北宋稅賦總收入共7070萬貫(一貫相當於一兩白銀),其中農業的兩稅2162萬貫,佔30%,工商稅4911萬貫,佔70%。這個數字說明,構成國家財政收入主體的,已經不再是農業,而是工商業了,農業社會已經在開始向工業社會悄悄邁進了。宋朝獲得龐大的財政收入並不是靠加重對農民的剝削,而是國民經濟飛速發展,工商業極度繁榮,生產力水平提高的結果。作為一個傳統的農業大國,對大量小自耕農直接徵收農業稅一向是國家統治的基礎,像宋朝這樣的情況實在是絕無僅有,直到清朝末年,工商業收入才再一次超過了農業稅。
本人常常想,如果宋朝周邊沒有敵國,沒有戰爭,那麼宋朝的經濟會更繁榮,人民的生活水平會更高,也許宋朝會率先進入資本主義的工商業國度。遙想一下,六、七百年前的宋朝,在沒有戰爭的時候,城鎮、村野是何等的恬靜美好。這裡我想起了辛棄疾的《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一詞: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但美好終歸要被無情的狂風暴雨所打破,諸多的美好也難敵鐵蹄的踐踏,三百二十年的宋王朝也為我們時時警醒,經濟的繁榮,富裕的生活,還要配上能維護自身權益的最強硬的鐵拳才行。(悟空問答,不得不答,但本人經濟知識缺乏,只能參考百度上的宋朝經濟,有缺漏不到之處,敬請師友們批評指正。)
-
6 # 愛點頭的螞蟻
感謝邀請。宋代農業發生的變化首先是種植的面積擴大,任何一朝農業的變化都離不開“面積”這個關鍵詞。其次是農耕工具的變化,我們知道面積一旦擴大,人們就要想法子生產更加便利的工具,以更好地投入生產。第三是引進的新品種增多,在宋代,各類作物趨於完善。
回覆列表
唐朝之後,經濟重心就由南向北移動。無論是土地的肥力還是生產力,北方開始進入下降階段。到了宋朝的時候,經濟的重心依舊在南方,土地的耕種澆灌有了長足的發展。另外土地的耕種和商業的繁榮也是存在著聯絡的。宋時期的商業文明進去高度發展的階段,商業繁榮的背後帶來的就是農耕文明的退後。雖然在生產力上得到了發展進步,但是人員的減少使得宋朝的農業產量並沒有多少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