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默韻

    如果剛接觸投資理財的小白使用者,建議選擇基金投資為主,因為基金是等於你把錢交給有經驗的基金經理,讓他們去幫我投資。

    基金投資如何投資?

    對於沒沒多的投資理財只是的小白使用者,可以採用定投的方法分散風險。另外基金品種不要固定一個,可以同時持有多種,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合適的基金品種。

    如何選擇合適的基金進行投資?

    可以根據基金3年的業績進行排序,篩選排名前100的基金,再根據當前100只基金分析其在熊市時相對全部基金平均值的情況,篩選出表現比較良好的基金。

    總結

    基金投資建議是用閒錢進行投資,而且做好長期持有的準備。

  • 2 # 雷子談投資

    個人認為80後現在屬於即將邁入中年人的行列,資金來源也相對穩定同時也有部分積蓄。這種情況下,建議一部分資金放到風險投資裡,主要以股票,期貨等。同時資金大部分比例放到理財產品中,也要做好隨時可以提取資金的打算,因為80後的老人都步入到老年期,身體健康及突發情況較多,已被不時之需。

  • 3 # 大山裡的投機者

    首先得了解一定的理財專業知識,其次就是如何根據自己開支與收入進行合理分配。

    人往往都擅長高估自己,風險意識不夠強,起初還是要量力而行。

  • 4 # 朱小觀

    從年齡來看肯定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齡,這個年齡段理財會考慮的更加全面。

    比如要考慮孩子的教育問題、父母的養老、健康問題、自己是否每個月扣商業保險等問題。

    建議從四個方面來考慮以後再進行理財投資的規劃。

    第一,孩子的教育問題。孩子目前處在上學階段,她的興趣班費用,教材費用,生活費用每個月肯定不低,並且要做好孩子未來三到五年的教育基金的規劃,這就決定你每個月要拿出¼的工資來準備。

    第二,父母的養老、健康問題。父母有保險還好。如果沒有保險那要準備一些父母的養老、看病的錢,畢竟他們年齡大了身體要比年輕人弱,這個還是需要非常注意的。老人一生病,全家的現金流就會很緊張,所以要提前準備,或者購買一些老年保險來進行風險控線。

    第三,個人以及妻子的保險費用。現在年輕人普遍壓力比較大,工作比較辛苦,或多或少的都會有亞健康問題,這就需要我們提前購買部分商業保險。如果發生意外,也會對家人最好的保障。

    第四,就是家庭的日常花銷,還完房貸車貸以後到底剩餘多少,這些再重新進行規劃。

    建議按2:3:5的比例進行投資理財。百分之二十的資金作為流動資金放在貨幣基金裡,可以隨時存取。

    百分之三十的比例進行一些風險性產品的投資,比如基金、股票等,關於基金投資可以檢視我寫的文章,這裡就不贅述了。

    剩餘的百分之五十進行風險相對較低的投資理財,去銀行理財一年收益率在5%-6%左右。

    還可以投資一些保險公司的投資連線險,收益時間一般在三到五年,收益率6.8%左右,收益一般,好在安全性高。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請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理財投資。

  • 5 # 明亞保險經紀保師姐

    80後正是中堅力量的時代。對這一代人來說,理財和錢多錢少沒有關係,它應該成為像吃飯睡覺一樣自然的事。

    所有人都知道收益和風險是相掛鉤的,高收益一定等於高風險,但是高風險並不一定會帶來高收益。

    投資理財有三性(圖一):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這三者往往沒法集中在一個產品上。

    比如說餘額寶,隨存隨取,流動性很好;馬爸爸兜底,安全性也不錯;遺憾收益太低的。和它類似的還有銀行存款。

    比如說投資性房產,安全性至少70年內還是可以的;收益性時好時壞,目前來說還算高;可惜流動性差,不能隨時變現,或者變現有難度。

    比如說股票,收益可以達到很高;買進賣出容易,流動性也可以;可惜安全性不好說,分分鐘能讓人跌骨折。

    因此,想要讓自己的家庭財富既安全又靈活還能保持較高收益,就應該做一個組合理財方案。

    我們來看下著名的標準普爾現象圖(圖二)。

    一個安全穩健靈活高收益的家庭資產配置,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要花的錢:家庭日常開銷需要隨時花的錢,保證了流動性。

    2、保命的錢:用以購買保險來解決突發的大開支,以小博大,專款專用。

    3、生錢的錢:這一部分是整個家庭的賺錢擔當,擔任著高收益的重任,自然風險也是比較高。

    4、保本的錢:這部分錢是不管有沒有、多還是少,都一定要花的。因此安全性穩定性必須是最好。

    且不說比例是否合理,道理是共通的,即雞蛋不應該放在一個籃子裡。

    要花的錢,我們可以選擇流動性好的餘額寶、銀行存款、貨幣基金等工具。

    保命的錢,只有保險能解決。醫療險報銷住院花的錢,重疾險緩解大病後不能繼續賺錢的苦惱,壽險讓你實現站著印鈔機,倒下人民幣的責任,意外補充殘而不死的各項支出。

    生錢的錢,可以考慮股票、基金、房產等手段。但是切記投資≠理財。投資是為了讓錢去生錢,而理財更多關注資產的最優配置。同樣,我們要牢記,高收益=高風險。

    保本的錢,是關於人生規劃,是用來解決只要人生順利發展,就一定會發生的事,且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要用。我推薦年金險。有人會質疑年金險的利率太低了。4.%的預定利率看起來確實很低。但別忘了,年金是複利計息。有位名人說過,世界上最厲害的東西不是原子彈,而且時間+複利。

    圖三:從優先順序來說,保命的錢,屬於底層保障,是整個家庭財務配置的基石,應該優先配置。避免因為一場大病或者意外,一病返貧,別提收益高低了,可能連本金都跟著進了醫院的賬戶

    之後逐層向上疊加。

    知道了以上的配置規則後,我們就可以開始著手理財了。在這之前,問問自己

    1、我希望得到多少的收益?

    2、我能承受多少的損失?

    3、這筆錢大概什麼時候要用?

    4、大概會用到多少?

    然後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和具體規劃,去配置最適合自己的理財方案。

    有人看到這兒的時候,可能會哀嘆一聲:道理都懂呀,就是沒有錢呀。

    那我建議您,從現在,這一刻開始,強制儲蓄,哪怕一天一塊錢。

  • 6 # 海螺008

    80後的歲數

    80年出生的,現在39歲,89年出生的,現在30歲,的確是大力理財的積累期。

    上班族理財的時間表

    筆者認為,30歲以前不需要做太多理財,只要有理財概念和理財的接觸即可;應該把更多的精力用於選擇自己的職業賽道,謀求各種有利條件,積累各種技能。

    30、31、32歲開始,工作和家庭都穩定下來,這時就要有計劃地開始理財了。此時是最忙的時候,是最花錢的時候,但也是信心滿滿的時候。堅持理財計劃吧,不要把錢都花了。

    到了45歲前後中年危機時,必須有足夠的理財收益,理財的收益要能與工資收益可比。這意味著,你從31、32歲開始,就至少每年要有20%左右的薪資收入存入理財賬戶,而理財的年化收益率還要達到10%左右。

    到了60歲退休以後,不靠退休金,僅用理財收益應該能夠滿足自己一家人的日常生活。

    這個時間表要求很難,但沒辦法,現實就是這樣的,否則你就會過得不坦然。

    不過,對很多人來說,這個理財要求太低了,沒啥難的。

    上班族理財的利率和風險

    一般理財收益與風險相對應,高收益-高風險,低風險-低收益。 我們當然想要高收益,但上班族能承擔的理財風險往往也很有限。所以,要選擇適當的利率。這一點,筆者已經在以前的問答中回答多次。

    筆者認為,利率可以用市場上無風險利率來劃分,當前的無風險利率,也就是國債和貨幣基金的收益率,約3.6%/年,計做A。我們上班族的長期理財年化收益率最好控制在2A~4A之間,即7%~15%之間,太低追不上貨幣貶值,太高風險上升,把控難度加大。

    一般,在初期30歲時,因資金少,人也年輕,可以選擇4A附近的,比如股票基金。到了退休前,因理財本金加大,人上了歲數,抗風險能力下降,應該選擇2A附近的理財方式,比如債券基金或偏債的混合基金。而退休以後,最好完全走低風險的道路,比如國債,銀行理財,部分債券基金,少量混合基金。

    上班族理財的目標

    前面的內容看來,好像理財是為了財務自由,但最後好像沒有實現財務自由,只是一般生活改善而已。

    其實理財不是為了財務自由,理財也很難實現財務自由。理財有兩個主要作用:

    1,應對職業生涯的收入變化

    2,應對家庭開支的變化

    一,應對職業收入變化

    我們30多歲時,正是企業裡的中堅力量,因為自己被周圍需要,所以,沒有危機感,只是對自己能否有更高的位置和更高的收入著急。

    中年危機

    可是,到了中年危機也就是45歲左右時,如果企業發生變化,或者個人小環境發生變化,再找工作是困難的,這時恐怕不是著急而是悲涼了。如果這時有一筆理財收入能達到工資水平,(至少是工資的一半),那麼你的底氣要好很多。

    那中年會不會危機呢?是個機率問題,但這個機率還是比較高的,恐怕80後這代人會超過一半。

    我們的公司發展很快,淘汰也很快,如果公司下滑了怎麼辦呢?

    社會上的各種技能也是一樣,不能說當下會某種技能,10年後你還是有技能的人。比如各種自動機械,自動統計的軟體,自動診斷的專家系統,恐怕就是用來淘汰你這種有技能的人的。

    而45歲以後,你自己的體力下降很快,連加幾天班馬上就投降了。42~55歲是發現各種中老年慢性病的時候,大概近一半的人在體檢時能發現點啥。所以,這時你還要分心處理這個問題,或自己的,或配偶的。

    45歲時候,也是孩子高考衝刺時候,你敢折騰嗎?你敢不花錢嗎?45歲時,也是老人開始去醫院的時候,可能還沒啥大事,但你能不花時間,不花精力嗎?

    這些看得見的麻煩,我們多數家庭都是能應付的,其實都是對人心態上的折磨,有沒有積蓄,有沒有理財收入,心態就區別很大了。

    退休

    60歲或者65歲退休後,退休金夠嗎?其實是不夠的。

    我們的工資收入在提高,早晚要與國際接軌。接軌後工薪族差不多是年薪4.5w美元,即33w人民幣。不要以為那是工資提高了,全社會都高,所以物價也高,各種花銷也高,你如果只有10w年收入,恐怕生活比現在下滑很多,因為你與社會平均水平相差太大。就像手機費每月50元,可能很多人都沒太在意,但對於收入只有本市平均水平1/3的人來說,他就可能非常敏感。

    問題是,我們是在年收入10w時存的養老金,到了領取養老金時,社會水平已經到年收入33w了,請問你認為養老金夠用嗎?當前多數退休的人,退休金只有在職時的一半多點(低工資的人,養老金替代率稍高,高工資的人,養老金替代率稍低。)。所以,完全依靠養老金是不夠的。退休以後開始幾年還是輕鬆的,因為沒有了工作勞累,還有大量時間可以支配,但後面就會有各種開銷上來,比如看病。我們看病的費用高的驚人,如果一般性地經常往醫院跑,就算有醫保,恐怕年開銷也要與一個上班族的年收入的一半相當了,也就是每年5w左右,將來更是15w左右,這還沒到癌症呢。

    二,應對家庭開支變化

    家庭的開支,除了日常的,還有某些不經常性的開支,而這些往才是捉襟見肘的時候。比如遇到了一次官司,某次摔傷,企業改制入股,孩子轉學等等,這些時候如果沒有資金,小災難會變大。

    當然,我們未必需要都用理財金,也可以買商業保險。不過性質是一樣的,只是這筆錢是自己打理還請人打理。如果可以,我建議買點保險,但不要多。保險總體來說是30~45歲之間購買合適。太早,資金佔用太多,而風險機率出現不大,不上算。太晚了,費率就高了,也不上算。之所以不要多買,是因為保險的利率太低,幾乎沒有國債高。我們買保險,只有風險出現時給了賠付,算賬才是上算的。而自己理財,長期看還是能達到10%的年化水平的,這就比保險強太多了。

    三,年收入中需要有多少比例劃撥給理財賬戶

    用Excel算算吧,我覺得工薪族最好劃撥25%給理財賬戶,最少也要有15%,這個只能根據你的收入和支出來考慮。

    理財收益率爭取做到12%/年,不超過15%,太高容易出事,而投入精力去把控,又會影響自己的其他工作和生活。

    然後看,40、45、50、60歲時,你的理財收益與年收入水平的比例。注意超過50歲最好降低理財收益率。

    悲哀和飛翔

    上面的敘述可能讓人悲哀,算下來怎麼都不快樂,做好了只是減少了痛苦。我想凡是年輕的人,沒有喜歡這種算計著死去的計劃書。我們都想要一種象飛一樣的人生。

    但是,很多事情應按騎驢找馬的思路來進行。做一定的保障,然後在沒有太大後顧之憂的情況下,謀求冒險和精進。

    飛翔的生活不能靠理財,理財應該是一種平穩的方式,不應該是驚喜的方式,驚喜的方式往往也會帶來驚嚇。

    飛翔的人生主要靠創業,包括開公司,也包括髮明專利、寫一本學科專著、獲國際大獎等等。如果喜歡交易,也可以炒股、炒期貨、炒外匯等,爭取做中國的巴菲特、索羅斯,但顯然需要投入足夠的精力,它也必須成為你的第一職業。

  • 7 # 天意之真我風彩

    將收入分成三個板塊,積少成多,長年累月下來也是相當可觀...

    1 生活費60%

    2 銀行存款20%

    3 風險理財比如股票等20%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醫藥代表未來十年的發展趨勢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