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謝二先生拉呱
-
2 # 那山那石那鄉音
如果把種植的糧食推向市場,糧食就是商品,價格由市場供需關係決定,供大於求,價格就下降,供給不足,價格就上漲,國家為了保護農業生產,制定了最低保護價,價格最低要有限度,必須保證農民不能賠本,價格在此基礎上可以向上浮動,下降不得超過最低保護價。國家的最低保護價僅包括主要糧食,玉米、小麥、水稻等。
-
3 # 相隨心轉5
主要由市場行情決定。大氣候的影響因素有:國際間的農產品貿易往來(進出口順逆差)。年景的豐收與欠收與廠家企業的需求關係。國儲量的大小與干預(拍賣)。氣候的影響(交通丶運輸)。中間商的成本與利潤。國際政治與貿易戰。等,本人非專業人士,以上言論屬個人體會,謝邀。
-
4 # 小吳說農村
中國糧食的價格其實是國家市場駕駛,國家掌舵的這麼一個情況。每年的糧食價格確實是由市場來定的,但是如果持續走低那麼就會出現國家干預的政策。
其實國家的干預,目的就在於保護農村的基本利益。題主說,提高糧食價格,增加農民收入,在一定程度似乎可行。但是如果價格很高,農民大量種植,那麼這麼多的糧食國家將如何處理,最終將會打破整個市場的平衡,那麼就不僅僅是糧食價格提高的問題了,而是整個社會經濟的問題。國家有宏觀、微觀的政策去調節,就是為了整個環境的良好執行。
如果把糧食全部推向市場,也就是完全由市場來決定,國家不予保護,那麼最終吃虧的還是農民,某種糧食貴了,第二年大家都去種植,那麼價格會低很多,農民可能連最基本的保本都做不到。
-
5 # 琉荇459
直觀地看,交易價格由交易雙方分別在交易行為中的供給和需求博弈決定,即討價還價,但這麼說過於寬泛粗疏,影響供給和需求的因素都有很多,它們會調節供需兩方面從而間接影響交易價格的最終形成。從供給方來說,最終交易的賣出價格可以粗略分成兩部分:即成本和利潤。成本包括生產成本、資金成本、運輸成本、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等等,利潤即交易達成後供給方扣除成本後的收益部分。這個比較容易理解。從需求方來說,最終購買的價格也可大致分為兩部分,即基本價值和附加價值。需求方購買產品就是看中了產品的價值願意出錢購買以實現其價值,基本價值就是購買方認可的該產品可滿足自己需要的基本部分,附加價值則是購買方同樣認可的該產品可以實現基本價值之外的其他附加部分。這個稍微複雜點。
就農產品來說,從供給方也就是農民立場來說,其成本主要是土地、種子、農藥、肥料、人工等成本,而利潤就是農民賣出糧食等農產品後除去成本能落下多少錢。因為這裡面的人工成本居高不下,或者說就單個農戶或每畝耕地的期望利潤相對提供的產品來說也不低,就決定了農產品的最終售價不可能很低,與國際糧價相比沒有競爭優勢。從需求方也就是農產品最終購買方來說,看重的主要還是農產品滿足熱量攝入等人類的基本需求和一部分工業原料,對於農產品的附加值比如綠色概念有機概念什麼的不是很看重,尤其是大田作物。
-
6 # 賒店種植園
糧食種植一直是我們農村人的傳統產業,也是我們農民生活保證的基礎,一直以來,儘管我們年年豐收,可糧價卻不見漲,導致種了一年地還不如出門打工。
隨著市場經濟和全球化的發展,糧食價格也是跟著市場供求來定價格,當求大於供糧價就漲,當供大於求就會降,由於糧食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必須品,生活安定的基礎,所以國家就出臺收購保護政策來穩定農民收入,但是我們國內人口眾多,土地分佈零散,不能規模化種植,造成生產成本過高,糧價高於國際糧價。加工企業為降低成本紛紛去進口國外糧食。
國家糧食儲備壓力過大,由於近年連年豐收,又實行了保護收購價,國家臨儲糧食過多,慢慢的會把糧食市場開放,去年國家就試點取消了玉米收購,以後糧食價會有市場說話。
-
7 # 農村南哥
糧食的價格都是市場來定的,但是近幾年價格浮動有變動,此時也不得不影響農民伯伯的收益。 為促進糧食生產,稻穀最低收購價政策於04年首先出臺,06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政策公佈,其後玉米 土豆 菜籽也實行了臨儲收購。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的出臺給農民吃下一顆定心丸,有效的保證的種糧的收入,激發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慢慢的就出現了年年的豐收。 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可以調動農民種地積極性。但另一方面,水稻、小麥價格都上去以後,糧食製作的成本就提高了,這部分成本最終還是我們自己出。就農村人而言,我也希望糧食價格能再漲一漲,但糧食價格上漲的負面影響,需要全面考慮。儘管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但是糧食充足的情況下,糧食有賣給了販子,國家優惠政策並沒有讓農民享受到。 就目前中國糧食的價格已經高於國際價格,現在已經沒有競爭力了,這種無市無價的情況有將發生。隨著年年的物價上漲,成本提高,漸漸農民的收益越來越少,有將面臨難關。 最終糧食價格該怎麼定,這有是個深思的問題,畢竟國家有宏觀 微觀調控政策。怎樣才能保證糧食的生產平衡以及農民的收益了?
-
8 # 趕牛車逛街
糧食市場開放以後,其價格就走向市場定價。過去因為農業生產技術水平低,單產低;機械化水平低,耕地經營人力投入高;化學除草技術不行,管理難度大。基於以上原因,糧食總產量低與需求量存在差距,人們考慮的是吃飯問題。吃飽飯就是頭等大事。
-
9 # 無吳五
糧食現在的價格還是市場來決定的,大家都知道國家有糧食最低收購價這樣一個政策。目的就是為了使老百姓種地能掙到錢,讓他們安心的種地,不要有後顧之憂。
去年隨著國家取消玉米的最低收購價政策,玉米的價格讓市場去調節,結果玉米的價格下跌的很嚴重,很多的農民損失慘重。很多的農民都放棄了今年種植玉米的計劃。還有我們那裡去年的水稻收購價格也不是很好,很多的農民家裡都囤積了很多水稻。
雖然有最低收購價的政策,但是我們哪裡的農民多數還是把農產品賣到販子的手上,價格跟最低收購價相差還是沒有什麼區別的。但是去年的價格波動還是很大的。現在國家的糧庫多數都是飽和的狀態,價格一交給市場就有很多的不確定性。就像在販子手中一樣,他們佔主導權的,挑毛病壓價錢。使得農民很受傷。
現在的農業應該向著精品農業發展,打造地域農業品牌,讓高品質的農產品去贏得市場的歡心。不能再出現低價傷農的事情了,還有農產品滯銷的情況。
-
10 # 有來有去
這個問題其實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
我也是來自農村,從小跟著父母去地裡幹活,基本上北方農村地裡的活兒我都幹過。比如,春天時候,耕地,種花生,栽紅薯,那時候老家人們還種植烤煙,也去地裡栽烤煙。到了夏季,就該收麥子,種玉米,然後夏季沒什麼別的活兒了,可是還要每天去地裡,因為要去玉米地裡,花生地裡除草,要去紅薯地裡翻紅薯蔓,也要除草。
到了秋天,收穫的季節,也是一年中快樂又忙碌的日子。玉米要先趕著收,因為還要種麥子。花生也要趕著收,因為收的晚了,花生就脫離花生棵,掉到地裡去,還要費勁找挖出來。收穫紅薯最累人,因為你要一直彎腰把紅薯從地裡拿起來。
所以,農民確實是非常辛苦的。可是農民的收益卻不高。因為什麼呢,因為農產品價格不高。隨著物價上漲,糧食上漲的不大,可是化肥農藥等成本上漲很快,農民種地的成本很高,所以種地的農民也越來越少了。
這個問題應該引起關注才對。
農民種植莊稼不掙錢,所以現在有很多人已經不種地了,都選擇出去打工,導致了很多留守兒童和老人,糧食和住房,教育,醫療一樣都是剛需,住房、教育等剛需都可以漲價,為什麼糧食不能漲價,從而讓農民種地的收入高一些,解決遠走他鄉出去打工的一系列問題!
回覆列表
中國是市場經濟,糧食價格有市場決定。你是知道的,由於中國糧食連年豐收,光靠市場決定價格,註定會使糧食價格一路走低,造成“穀賤傷農”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以保證農業種糧積極性,把飯碗端在自己的手裡。
糧食最低收購價是柄雙刃劍。按照你說的,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可以調動農民種地積極性。但另一方面,水稻、小麥價格上去以後,糧食加工企業的成本就提高了,這部分成本最終還是要轉嫁給我們所有人。作為一個農村人,我也希望糧食價格能再漲漲,但糧食價格上漲的負面影響,也是需要全盤考慮的。
儘管實行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但由於大多數糧庫都是滿的,農民的糧食其實大多賣給了販子,最低收購價並沒有惠及到農民。目前,中國的糧食價格現在已經遠高於國際價格,如果還是持續大幅提高最低收購價的話,那麼我們的糧食將毫無國際競爭力。糧食供大於求,最終賣給誰,又會傷到誰?
另一方面,今年的農資成本上漲幅度較大,水稻和小麥的最低收購價均比2017年有所下調,農民種田收益減少。如何解決這些問題,考驗著大家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