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獨秀文苑
-
2 # 長島男爵
從結論上來說,有軍功封公封王的,並不是最高封侯,只是後世王公的含金量急劇下降,只相當於西漢的侯而已(甚至還不如)。
無論怎麼封,都是以不威脅王朝安定統治為標準的。對朝廷還說封越少越好,單個諸侯越小越好,否則會威脅王朝的延續。
後世分封是以西漢為參照的,西漢開創了中國最大規模的分封,把超過一半的土地都分出去了,由此表生一系列問題,雖然是迫不得已最後也解決了,但足夠讓後世警醒。
自西漢以後,分封規模越來越小,而且還由實封演變成虛封,封臣只吃租稅,不治理封地,成為純粹的經濟利益。
比方說西漢有一大批萬戶侯在,但是到了唐朝,3000戶就可以封王了,唐朝的王也就叫起來比較威風而已,實際上含金量不高。
-
3 # 沉墨I方之城
中國古代軍功最大的是封王,隨著皇帝對爵位封賞越來越控制,後來的很多朝代才把軍功最高封賞為候了。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西漢時期的李廣一輩子最渴望的就是可以憑軍功封侯,可惜臨到死,李廣都沒有得到侯爵的封號,封侯成了古代所有職業軍人最高榮譽了。
其實,在西漢初年,憑藉軍功最高榮譽是封王,王爵被高祖劉邦封賞給諸多戰功赫赫的將領,比如齊王韓信,九江王英布等,這些人都是憑軍功封的王。
王爵和侯爵登基相當的大,侯爵無論如何的榮耀和顯赫,始終是皇帝的臣子甚至是奴才,但是王爵對於皇帝來說,從傳統的爵位意義來講,是平起平坐的。
王和候的爵位登基源於周朝時期,是周禮的一部分,爵位封賞有著嚴格的登基制度,到了漢朝時期,王爵和侯爵依舊是一種實際封賞,比如齊王韓信,他的封地就在山東一帶,他不但有實際的封地,有自己的王宮,而且還有自己的丞相和屬下、衙門等等。
這樣的王爵幾乎等同於天子,只是在名義上歸屬於漢朝,尊漢朝皇帝位天下宗主。這樣的封賞對於郡縣制王朝來說傷害非常大的,讓這些王擁有自己的實際封地和等同於天子的權力。
而侯爵就完全不同了,侯爵在西漢初期時期就是頂級的爵位和榮耀,但是沒有王爵那麼大的實際權力,侯爵更多的像是朝廷種的一種高等級的官職。
漢朝初期這種實封王爵對王朝的威脅越來越大,不但是異姓王頻頻造反,而且很多同姓宗室王都想顛覆中央王朝,漢景帝時期就有七國之亂,而且都是劉姓宗親被封為王爵者起兵造反。
景帝和武帝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剪除了諸侯王對王朝中央政權的威脅,從此對於封王非常的慎重,最多的功勳爵位變成了候爵,這也是職業軍人能夠達到的最高榮譽頂峰,這就是為什麼在漢武帝時期李廣夢寐以求的就是能夠封為侯爵。
隨著時代的發展,封建王朝對於王爵的封賞越來越慎重,至東漢後期,曹操逼著漢獻帝封自己為魏王后,後世王朝基本對王爵就管理得相當的嚴格,就算是到了明朝初期,朱元璋封自己的幾個有能力的兒子為王,他的主要目的其實是利用兒子鎮守邊疆,王爺的實際權力遠遠比不上西漢初年那些實權王侯。
自漢以後,王爵其實是朝中對皇室宗親的一種榮譽封號了,不但沒有實際的權力,甚至連朝中的官職都撈不了一個。
綜上來看,封建王朝對於王、候爵位的封賞和管理,都是基於一個原則:確保皇權不受威脅,把王爵變成榮譽稱號,把侯爵變成軍功封賞爵位頂峰,一切都是為皇權服務。 -
4 # 奕天讀歷史
在古代,憑藉軍功,最大封侯不封王,這個說法實際上並不嚴謹。特別是歷朝開國之初,都有因軍功獲封王爵的將領。
先秦時期,商王、周王是最高君主,諸侯通常封公、侯、伯、子、男爵。只有楚國,因不滿於爵位太低,不尊周王和禮法,擅自稱王。然後,華夏諸國一起開了一個會,將楚國開除出了華夏籍。楚國自此成了蠻夷之邦。到了戰國時期,周王衰微,諸侯們才開始紛紛稱王。
戰國時期,七雄爭霸,秦始皇統一了六國,自稱皇帝,開創了歷史的新紀元。秦始皇在李斯的建議下,實行郡縣制,取消了分封制。秦朝還是延續了秦國商鞅變法時,制定的二十功爵制度,這裡面並沒有王爵。所以,終秦朝14年的國運,包括皇子在內,都沒有封王的。
西楚霸王項羽時期,項羽因為缺乏得力的謀士,實行了分封制。他一共分封了十八路諸侯,全是王。這明顯有問題,因為從名義上少了絕對的統治者。這種境況下,項羽很快滅亡也就很正常了。從項羽分封諸侯王的結果,就可以看出,王是不可以隨便分封的,會造成整個國家的不穩定。
漢朝開國沿襲了秦朝的軍功爵位制度,所以,武將通常情況下,最高是侯爵。
西漢初期,因為項羽封王的原因,劉邦雖然實行了郡縣制,但還是分封了八個立有戰功的異姓王,其中就包括最有名的楚王韓信,另外還有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燕王盧綰、趙王張耳、韓王信、長沙王吳芮。
漢初的異姓諸侯王是具有封地行政、兵權的諸侯國國王,大權在握。這讓劉邦很擔心他們會不會造反的問題。到最後,八大異姓諸侯王之中,只有長沙王吳芮在40歲時病逝,得以善終,其他七人都被劉邦夥同呂后所殺。
劉邦為了避免異姓諸侯王的問題,在白馬之盟中約定,“非劉氏而王,天下共擊之”。所以,從漢高祖劉邦時期開始,都儘量避免加封異姓諸侯王。換個說法就是,僅憑藉軍功的異姓將領,不封王,甚至連公爵都很少封,到侯爵基本上頂天了。
漢朝對於異姓諸侯王如此,對於同姓諸侯王,同樣防禦備至。漢武帝劉徹為了削藩,施行了較為緩和的“推恩令”,逐漸削弱了同宗藩鎮的實力。但是,即使已經是千防萬防,漢朝還是沒能避免同姓諸侯王發動七國之亂。冊封有實權的諸侯王的弊端,再次顯示出了強大的破壞力。
到了東漢末年,曹操受封魏王。而曹魏時期,司馬昭效仿曹操,受封晉王。兩次封王,都為後來的篡位打下了基礎,後世的王朝都會借鑑,極力避免。
唐朝,開始時封王較少,越往後所封的王越多,幾乎到了隨便封著玩的地步。為什麼?因為唐朝的王爵基本上就是個品級而已,即沒有封地,也沒有食邑。既然沒有什麼實際消耗,就是一個名頭,那就隨便封唄。
諸如大唐初期,涼州賊帥李軌降唐,受封涼王,後來李軌又自稱天子,造反了。和州義軍杜伏威降唐,受封楚王,“秦、晉、齊、楚”可是頂級王爵。大家熟知的評書中的英雄羅成,雖然不是真實存在的人物,但是其父羅藝歷史上卻實有其人,受封燕郡王。唐朝特別是經歷安史之亂後,只要有大功的,全部封王。
李唐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喜歡賜姓,然後封王。所以,軍功不封王的說法,在唐朝,完全不成立。
宋元明三朝,則吸取了前朝的經驗,冊封異姓王較少,但還是有。特別是明朝,基本上貫徹了生前不封功臣為王的原則,而是死後追諡。
宋朝時,在世時封王的,基本上是柴宗訓、劉繼元這些亡國之君,死後因戰功追封為王的,有名的有韓世忠、劉光世、岳飛等。明朝時基本上差不多,徐達、常遇春等人都是去世後追封為王。平時,封王的只有本朝宗室,立功的大臣、將領最多到公爵,已經是頂天了。
清朝時,基本上沿襲了大明的制度,所封異姓王也極其的稀少,但還是有的。比如開國時有功的漢朝將領吳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仲明、孫可望等人。相對更多的王爵則是封給了蒙古、回部等各部落的首領。
冊封具有實際封地和行政管轄權的王,最大的風險就是容易引發叛亂。康熙為了削藩,就又導致了三藩之亂。
因此,在宋朝及之後,對於立功的將領,都採取了比較保守的態度,通常是生前最高加封到公爵。如果功勞確實非常大,則會在死後追封為王,以避免發生叛亂,造成不必要的動盪。
-
5 # 保家衛國兔
漢朝除了開國異性王,後邊的大將軍是候爵,
南北朝,隋唐是國公,柱國公。郭子儀郡王。
唐末為了籠絡節度使,給王爵。
五代十國,,,,,,武將當了王也就快稱帝了。
宋武將基本就是候,死了追封王。
元,不瞭解。
明:開國有公,後邊的都沒有大爵。
清,傅恆算武將的極限了吧。
袁世凱時期:最高武將為武義親王。平常的含金量比較高的就是x武將軍。
-
6 # 豹眼看歷史
這個問題是非常不準確的,在古代封王很難,但也是常有的事。
在夏商周時期,最高的君主稱作王,就是天子,也就是後世的皇帝。在之下,各諸侯國的國主,不稱王。
在戰國時期,也出現過楚國自立為王的事,這個就無法說啦。類似於袁術自立為帝的情況,這個就與本題無關啦。
在周朝時,把諸侯國分為公、侯、伯、子、男五爵。但都為諸侯,稱作國君。
軍功封侯,那是秦始皇之後的事。秦朝廢除分封制,改為軍功封爵制度,按照軍功分為二十等級。最高為徹侯,後稱作列侯,又分縣、鄉、亭侯三等。
秦末戰爭,項羽分封諸侯,自立為西楚霸王,另外分封了十八諸侯王。這是按照軍功的大小分封的諸侯王。
劉邦建立漢朝之後,消除異姓諸侯王的同時,又分封了劉姓諸侯王,這個就不是按照軍功大小,而是按照血親關係來分封的,這是之後封建王朝的慣例。
劉邦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臨終與周勃等大臣白馬盟誓,非劉姓不得為王,非有功不得封侯,否則天下共誅之。
這可以看出,劉邦對於異姓封王的深惡痛絕。
但這僅僅是劉邦的一廂情願,劉邦死後,呂后專權,就大量分封呂氏為王。
但劉邦臨終留下的這一誓言,在之後的歷朝歷代,還是帝王們基本遵守的準則。
但在非常時期,帝王迫於無奈,也還是屢有封異姓諸侯王的情況。這個除了特殊的軍功以外,還有一些匡扶朝廷的情況。
異姓封王是歷來忌諱的事情,但不得已的情況下,也是最好的穩定政權的辦法。
-
7 # 焚劍煮酒
古代爵位一般分為“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而子爵與男爵不常使用,歷朝代也有根據實際情況而增設爵位,如秦朝共設二十級爵位,而漢朝在沿用秦朝爵制的情況下又增設了王爵。再如明朝時規定:“非社稷軍功不得封爵。”下面,我就明朝開國封賞情況來分析一下古代軍功封賞最大為何不是封王。
明朝封爵情況明朝開國後,首次授封了最高六位公爵,分別是開國元勳“魏國公徐達、南韓公李善長、鄭國公常遇春(身死,由其子常茂受封)、曹國公李文忠、衛國公鄧愈、宋國公馮勝。”而王爵只有朱元璋的子孫專享,如朱棣被封為燕王。
再如藍玉,藍玉本為候,而捕魚兒海一役的大勝將藍玉推向了與徐達、常遇春等人相等的高度,所以藍玉又被加封為涼國公。前面也已講過,只有朱元璋的子孫才可以封王,大臣位列公爵已是極點,如果再有大功,就是加封一些如太傅、少保這樣的虛銜了,那為何不給他們封王呢?我想主要是這二點原因。
1、避免封無可封
就如明朝,只有立有軍功者才能封爵。這次封伯,下次有功就封候,再有功就封公,這樣的一個順序既可以讓臣子們感受到皇帝的聖恩,也可以讓武將更加賣命。如果說封王,要是他再有大功勳如何辦?而且武將常年統兵,萬一造反又如何辦?
2、時局穩定後的重文抑武
如第一點所說,首先是避免封無可封的情況,第二個便是重文抑武的決策。有一句話叫“打天下要在馬背上打,治天下也能在馬背上治嗎?”所以歷朝歷代君主在開國建元后,均會重用文臣而削弱武將勢力,如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再如朱元璋為何大肆屠戮開國功勳,因為這些人都成了驕兵悍將,即使他們有再大的功勞,但他們也成為了嚴重的不安定因素,特別是威脅到了皇權。所以軍功最大封為候,這是為了抑制武將勢力過大。
所以一般封王的物件只有宗室子弟,即使如清朝吳三桂被封為平西王,也免不了受到皇帝的猜疑而被削藩,這與吳三桂造不造反是沒有關係。再如東漢末年,皇權微弱至極,而曹操自封為魏王,用的是天子儀仗,而他的兒子曹丕就直接逼迫漢獻帝讓位了。
這就是為何軍功最大而封不得王的原因,
其一、就是“避免封無可封,”
其二、就是“重文抑武的政策。”
-
8 # 棲鴻看紅樓
誰說的?
郭子儀知道嗎?唐朝平息安史之亂的前敵副總指揮(總指揮是皇子),幾度浮沉,後來被封為汾陽郡王,福祿壽考。
當然也有不得善終的。像清朝初年的“三藩”,雲南平西王吳三桂、廣東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都是因軍功而封王。至於後來叛亂被滅,是另一回事。不能因為殺身滅門,就否認他們曾被封王爵吧?
另一個著名的例子是韓信,也因軍功而封王,先是齊王,後是楚王,再後來被降為淮陰侯,走出了由高到低的不同尋常的人生路。
最逗的是北宋的童貫,一個太監,誤打誤撞,貪天之功,居然也被封為“廣陽郡王”。
誰說軍功不能封王了?
回覆列表
王是有封地的,皇帝都喜歡把權力集中到中央,並不喜歡分封王。封王一是國家制度不完善控制不了這麼大的疆土,比如最早的夏商周。二是開國元勳勢力大,皇帝壓不住,典型的就是劉邦,都是靠封王來拉攏人心的,等建國後再一個個收拾,又定下了異姓不封王的規矩,但同樣的有了七國之亂。到漢武帝定了推恩令把封地越傳越小來解決封地的煩惱。 晉代同樣有八王之亂,唐也是節度使權力和王沒什麼兩樣,安祿山更是兼了兩省節度使。所以後來軍功只能封侯封公,王只能皇室成員封,而且也沒那麼大權力。 後來除了朱棣再沒有哪個王成功造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