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太極之源

    中華文明具有悠久的歷史,然而真正有文獻記載年代的“信史”卻開始於西周共和元年(前841年,見於《史記·十二諸侯年表》),此前的歷史年代都是模糊不清的。司馬遷在《史記》裡說過,他看過有關黃帝以來的許多文獻,雖然其中也有年代記載,但這些年代比較模糊且又不一致,所以他便棄而不用,在《史記·三代世表》中僅記錄了夏商周各王的世系而無具體在位年代。因此共和元年以前的中國歷史一直沒有一個公認的年表。

    正是在這個基礎之上,1995年底,國務院就召開會議,成立了夏商周斷代工程的領導小組。這個領導小組由國家科委、自然科學基金會、科學院、社科院、國家教委(今教育部)、國家文物局、中國科協共七個單位的領導組成,會議聘請了歷史學家李學勤、碳-14專家仇士華、考古學家李伯謙、天文學家席澤宗作為工程的首席科學家。到了1996年5月16日,國務院召開了會議正式宣佈夏商周斷代工程開始啟動。這一科研專案,涉及歷史學、考古學、天文學、科技測年等學科,共分9個課題,44個專題,直接參與的專家學者達200人。

  • 2 # 星火辰

    商朝的每個王都被考古的甲骨文所證明了,周朝的存在就更不用說,唯一就是夏朝還缺乏考古的文字證據,但其實,以有些考古遺蹟來看,中華的王朝歷史恐怕比夏朝還要久遠得多,僅僅是沒法發現成體系的文字證據而已。

    一、按照史記的描述,舜帝時期的官職已經比較完備,甚至哪個人當哪種官都是有明確記載的。

    舜帝在夏朝之前,但西方人看不到實物證據(還非得是文字)就不認同(考古那個時代不缺實物,只是沒有見到成體系文字而已),其實管他們認同不認同,畢竟這是我們華人自己的歷史,自己認同才最重要。

    二、夏朝歷史簡說。大家都知道不用細說,說說大家不知道的細節。

    1、大禹治水。其實,夏朝聖王大禹和舜帝的關係頗為微妙,舜帝代堯帝執政時期,處死了大禹的父親鯀(說是因為鯀治水不力),結果又讓大禹去治水(這個安排,不能不讓人浮想聯翩,腦補情節),當時的大禹極力推脫,但卻不被允許,只得擔下這個重擔。此後,大禹治水十多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真的只是因為大禹憂勞民艱嗎?還是背後懸著什麼?),採用疏導的辦法,終於平定了洪水,立下了絕世大功。其實,與大禹同時競爭的還有數人,大禹功勞最大,因此被大家推為舜帝的繼承人。

    2、夏啟的家天下。大禹之子啟,憑藉大禹的巨大影響和夏部族的實力,排除了益(可能是東夷部落的人)的繼承權,開始了夏的家天下。夏朝的王並不稱王,而稱為“後”,據說是因為大禹當過司空,是三司之一。啟將司字反過來寫,造了後字,就是王的意思。夏啟死後不久,夏朝的大權就被后羿奪去,史稱太康失國(此事,史記沒有記錄,但在其它很多資料裡有記錄)。

    3、后羿的故事以及少康中興。后羿趕走太康,成為夏人的後,因此後是王的意思,不是後面的意思。后羿射日的故事流傳得很廣,他的結局大概也和傳統故事類似,被奸臣害死,這個人還娶了后羿的妻妾,成為了夏人的王。到少康時期(太康弟弟的後代),正統的夏後終於打敗篡位者,復興了夏朝。

    4、夏桀亡國。夏朝時間挺長,故事卻並不太多,傳說夏桀無道,被湯打敗,夏朝滅亡。

    三、商朝歷史簡說

    1、商湯。按照玄鳥生商的說法,商部落應該來自東方,傳說商湯捕鳥只張一面網、放空三面,仁義及於禽獸,因此天下歸心,打敗夏桀,建立商朝。

    2、太甲和伊尹。商湯死後不久,輔助他開創商朝的賢臣伊尹即放逐了商王太甲,據說是因為太甲昏亂。傳統說法是,後來太甲改正了,伊尹又把王位還給了他,太甲治理很有成效,被尊為商朝的太宗。不同的說法是,太甲偷偷回來,殺掉伊尹而復位。

    3、商朝幾度興衰,幾度遷徙,直到盤庚遷殷,在那裡待了二百七十多年,直到商朝滅亡,因此商朝又稱為殷商。河南安陽便是殷的所在,盤庚之後,商朝高宗武丁讓商朝一度極為強盛。

    4、商紂亡國。商紂的故事很多,關於商紂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是有爭議的。

    四、周朝歷史簡說

    1、在周武王、周公時期,中國已經開始了兩京制。武王伐紂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也不必多說。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周武王滅商後,便讓周公等人營造成周(古洛陽城),其實相當於周的東都。中國並非是隋唐才有西京、東都之說。

    2、周厲王防民之口,結果造成華人反叛,進入共和時期。共和到底是周公、召公(此時是周公、召公的後代)共同行政,還是共伯和來攝政,這是不明確的。但共和之年,中國開始有了明確的歷史時間記錄。

    3、周宣王短暫中興,接著就發生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西周滅亡。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這件事兒可不可能是事實,這也是大有疑問的。總之,西周的都城被犬戎(到底是什麼種族?)攻破,不但如此,其實整個關中地帶都落入戎人之手,周平王被迫東遷洛陽,東周開始。

    4、周平王東遷,建立東周。平王東遷,把原本在關中的鄭國等國家也改封到了中原(因為那時候關中是戎人的天下),同時,平王把平定關中的重任交給了秦國,並且許諾,秦國打下週朝的岐豐故土,都交給秦國來治理。於是,本在甘肅天水一帶的秦國,逐漸向東發展,血戰建國,最終形成了後來的秦朝。

    5、春秋、戰國。春秋的說法,大概來自春秋這本史書,其中有春秋五霸。而戰國,是三家分晉開始的,於是有戰國七雄。東遷後的周王室,越發成為一種符號,各諸侯互相吞併,最後到秦國一統天下,周朝最後的王,居然混到藏起來躲債的地步。秦國滅周,其實是個誤會,周朝到最後衰落到被滅只是個形式而已。

  • 3 # 卡塔庫力

    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綿延流傳,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個傳承下來並未中斷的文明古國,這是值得驕傲的事情。我們雖然宣稱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歷史,但最初的兩千年卻沒有“信史"來支撐,即沒有相關文獻流傳下來。這段歷史就是夏商周時期。真正有文獻記載的確切“信史”始於西周年間,在公元前841年。此前的歷史文獻殘缺,夏商及以前時期的歷史都是模糊的。

    關於商周兩代,地下出土的甲骨文和金文基本可以證實,但由於年代太過久遠,最早的夏王朝的存在受到許多人的質疑,有部分學者不承認夏王朝在歷史上的存在。

    中國學者也在不斷的考察研究那段歷史,國家也發起“夏商周斷代工程”,最終將中國開始年代推到約公元前2070年左右 即中國歷史最早始於公元前2070年,這也是我們現在教科書上所教學的。

  • 4 # 田明茂

    約在公元前二千二百年左右,是中國歷史上夏王朝的開始。《尚書·召誥》:“我不可鑑於有夏,亦不可鑑於有殷”,《詩·大雅·蕩》:“殷鑑不遠,在夏後之世。”所以說夏的存在是不容懷疑的。

    夏是中國奴隸社會的開端,從公元前21世紀到公元前16世紀,共傳14代17王,夏,原本是一個部落聯盟的名字,以後才成為王朝的稱號。據《史記·夏本記》所載,這個部落是由夏后氏、有扈氏等十二個姒姓的氏族部落組成的。據古書記載,夏興起崇山,夏禹之父鯀也封於祟。

    大禹因治水有功,得到了眾部落的擁戴和舜的信任,繼舜之後擔任了部落聯盟的首領,塗山之會標誌著大禹王權的確立,今河南嵩山到伊水、洛水流域這一範圍是夏人活動的地區之一。古書上說禹又都於安邑、平陽,西周初年,這一帶還被稱為夏墟。夏後曾建都於帝丘,則夏的範圍,東面一直達今河北、河南、山東交界處。

    傳說禹曾設官分職,並作贖刑。《左傳》說:“夏有亂政,而作禹刑”,這反映出夏代已經形成了國家,並制定出最早的刑法。

    夏禹死後,他的兒子啟率兵打敗了伯益,並殺死了伯益,由自己繼承王位,從此王位禪讓制轉為王位世襲制,這是一個重大的歷史變革,它是家庭、私有制、階級和階級剝削已經存在的標誌,就是“天下為家”的階級社會。後有扈氏部落不服,起兵反對,啟率兵打敗了有扈氏,其部落成員全部淪為奴隸。隨後,眾部落首領於“陽翟朝會”臣服,夏朝正式建立。

    夏朝建立之初,,政權並不鞏固,曾經發生“太康失國”的事件。少康死,子杼繼位,杼曾“徵於東海”。夏的統治到杼的時候才趨於鞏固,因此夏人對杼十分的崇敬。

    夏朝的農業生產工具仍以石器為主,夏代人喜歡飲酒,說明夏代的穀物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青銅鑄造有一定的規模。天文曆法知識有了相當進步。

    從孔甲時起,夏王朝內部矛盾日益激化。夏桀是一個暴君,當時的人們咒罵夏桀說:“時日曷喪,予及汝偕亡”,大家寧肯與夏王朝一起同歸於盡,表示出人民對這個政權的無比痛恨,夏王朝就在內外矛盾中滅亡了。

    商代直接著夏,約在公元前十六世紀到十一世紀,商起於黃河中下游的一個古老部落,傳說商的始祖名契,契母簡狄是有娀氏之女,吞玄鳥卵有孕而生契,《詩·商頌·玄鳥》有“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詩句,就是傳頌的這個故事。它反映商族是以燕子當作自己氏族圖騰的。反映了商族在契以前還未脫離母權制氏族的歷史階段。從契開始,商族才有了以父子相承為主的世襲,商族進入父系氏族社會大概就在這時。契傳十四世至商湯,商湯乘夏亂翦滅夏的許多屬國,以擴大自己的力量,《孟子》所說:“湯始徵,自葛載,十一徵而無敵於天下”。公元前十六世紀,滅掉夏朝,建立了商朝。《詩·商頌·長髮》:“韋顧既發,昆吾夏桀”,正是商人歌頌湯滅夏的史詩。

    商湯建都亳(今河南商丘府近),後多次遷都。盤庚在位時,遷都至殷(今河南安陽小屯村),所以歷史上稱商王朝為殷朝或殷商,商代,農具基本上都是木、石製成的。已出現青銅器物。農業中仍保留著大規模的簡單協作,奴隸是商代農業勞動的主要承擔者。卜辭中所見的眾或眾人所指就是奴隸。農業收入是商王國的主要財源。出現於卜辭之中的穀物名稱有:禾、黍、麥、秜(稻)等。也飼養有牛、馬、豬、羊、雞、犬等家畜。其青銅容器主要供奴隸主貴族使用,製作講究,且有淺浮雕花紋,如饕餮紋、雲雷紋、風鳥紋等。重達875公斤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代表作。澆鑄這樣大的青銅器需要數百人協作。

    商朝的文化發展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在小屯村出土的十多萬塊甲骨上發現單字約有5000多個。漢字的基本結構,如象形、形聲、會意、指事、假借等在甲骨文中都已具備,甲骨文中有天文現象的記載和完整地運用干支記日的方法,並已懂得用置閏月的方法來調整太陰曆和太陽曆相信差的天數,為中國傳統曆法發展奠定了基礎。

    商朝最後一個國王是紂王,他是繼桀之後又一個出名的暴君,好酒淫樂、大修宮殿,蒐括財富,濫施酷刑,引起人們的強烈不滿。渭河流域的周部落在武王姬發的領導下,起兵伐商,商大批奴隸也“前徒倒戈”。紂王兵敗自焚而死,商朝傳17代30王,從公元前16世紀建國,到公元前11世紀中期滅亡,延續約600年左右。

    從公元前十一世紀末到八世紀,是中國史上的西周時期,從這時起,中國的歷史就進入了封建社會的初期階段,出現了封建領主制的國家。

    周是興起在渭水中游黃土高原上的一個古老部落。周的始祖稷,名棄,其母姜嫄,有邰氏女,出野,踐巨人跡,感而生棄。姬棄作過農官,稱為“后稷”,尊為農神。文王姬昌做了部落首領後,廣求人才,擴張勢力,為滅商作了準備。文王死後,武王姬發繼位,在孟津(今河南孟津縣東北)大會800諸侯,第二年興兵滅商,武王死後,成王繼位,因年少,由武王弟弟周公旦攝政。周公輔助成王採取一系列措施來鞏固奴隸主的統治。西周初年分封71個諸侯,姬姓佔53個之多。在分封制基礎上,建立起以周天子為首的奴隸主貴族統治。宗法制和配合宗法制制定的禮樂和刑罰,成了維護周朝統治的支柱。西周前期統治秩序穩定,已實行“井田制”,開始使用鐵製農具,青銅鑄造是手工業生產的重要部門,製作技術比商代有所發展,產量也比較多。西周共傳十二王。第十個王周厲王統治時,壟斷山林川澤之利,還監視華人的活動。公元前841年,華人舉行暴動,把周厲王趕跑了,由周公和召公臨時主政,稱為“共和行政”。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端。周宣王統治時期,封建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日益深化。宣王子幽王繼位第二年,關中大地震,人民因災荒而到處流亡。嚴重的自然災害加速了周的滅亡。同時,西北諸遊牧部落的入侵更加嚴重,後幽王立褒姒所生的伯服為太子,引起了申侯的叛變。公元前770年,申侯與繒侯引進犬戎,入攻西周,殺死幽王於驪山下(今陝西臨潼附近),西周滅亡。這一年是公元前771年。第二年,幽王的兒子周平王繼位,把都城東遷至洛邑(今河南洛陽),史稱“東周”。從此周王室的王權逐漸衰落,各諸侯國乘機爭霸、兼併,進入了春秋戰國時期。到公元前256年,延續了800年的周朝終於被秦國所滅亡。

  • 5 # 醉哪吒

    姒夏、子商、姬周,是教材的「三代」說法。

    唐堯、虞舜、夏禹,是南懷瑾的「三代」說法。

    虞夏商周,是《尚書》的「四代」說法。

    其實,都是「掐頭去尾」的不完整說法^_^

    2100年前,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感覺《山海經》太荒誕、太誇張,說不敢採信裡面的怪獸,只挑了一些比較靠譜的資料。

    其實,隨著2003年「人類基因組」序列測序完畢,分子人類學/祖源血統學誕生,《山海經》已經破解。

    (圖右下角:Q1匈奴3.5%)

    匡算,夏朝開始於4000年前,商朝開始於3700年前,周朝開始於3000年前。

    周朝開闢「封建諸侯」制度,是革命性的,敲定了周天子的較大權威。周朝以前的狀態,只能叫「部落盟主」。從4500年前開始,華北中原的盟主,依次是:軒轅、顓頊、帝嚳、唐堯、虞舜、夏禹、殷商。

    歷經250年的戰國時代,秦朝又比周朝更進一步,開闢了「集權、郡縣」制度。也就是說,4500年來,華北中原的霸主,經歷了「盟主、天子、皇帝」3個階段^_^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蘇德戰爭中,被解除職務的莫德爾,為什麼僅用4個月晉升為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