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空六航

    1.圍困柏林

    2.布拉格之春行動

    3.阿富汗戰爭(蘇聯)

    4.南斯拉夫內戰與科索沃戰爭

    5.海灣戰爭美國主導的多國聯軍入侵伊拉克推翻伊拉克當權政府

    6.第一次車臣戰爭

    7.第二次車臣戰爭

    8.阿富汗戰爭(美國)

    9.烏克蘭內戰

    10.敘利亞內戰

    以上均為個人見解,如有不足之處,請多指教。

  • 2 # 楓丹白露211735932

    那麼,什麼是區域性戰爭呢?

    泛指敵對國之間,在某國或某一地區(其中包括陸、海、空)發生的較持久,有一定規模的戰爭。其次,它對世界政治、經濟、科技與文明產生較大影響。也就是說,國內的宗教、派別、武裝集團之間在本國或地區發生的武裝對恃與交戰,均不屬於區域性戰爭。例如,北韓戰爭,越戰,阿富汗戰爭,均屬典型的區域性戰爭。

  • 3 # 炎黃軍武

    如果筆者沒記錯的話,二戰後歐洲並沒有“哪些”區域性戰爭,迄今為止戰後歐洲只爆發過一次區域性戰爭,就是南斯拉夫內戰/科索沃戰爭。

    從這一角度講,歐洲的運氣可真好,二戰打完就基本遠離戰火了。

    為什麼說歐洲運氣好,歷史上的歐洲,打仗什麼的可是家常便飯,公元前、羅馬帝國的一系列戰爭太久遠就不談了,哪怕中世紀至今,名義上由教廷把持的歐洲也戰事不斷,普法戰爭、七年戰爭、北方七年戰爭、三十年戰爭、百年戰爭、兩次反法同盟大戰、俄土戰爭、一戰、二戰……

    以上時間不分先後,總之大家要有印象,明白歐洲歷史上戰禍不斷就可以了。

    至於說,二戰後的歐洲為什麼一直沒打仗,九十年代才爆發南斯拉夫內戰呢,根本上還是沾了冷戰的光。

    冷戰,美蘇之間的一場較量,歐洲地處前沿,如果不是“冷戰”是“熱戰”,歐洲肯定會倒大黴,但“冷戰”就不一樣,美國和蘇聯在中歐佈置重兵,二線國家也設立軍事基地,屯駐軍隊,部分替代了歐洲國家的防務,而且為拉攏小弟,也會對歐洲國家進行扶持。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可以說,二戰後的歐洲會不會爆發戰爭,完全由美、蘇說了算。

    歷史上,忌憚核武器的恐怖平衡,兩個超級大國明爭暗鬥了幾十年也沒真動手,歐洲也就安享了幾十年的和平。

    蘇聯解體後,東歐集團土崩瓦解,各國局勢動盪自不必說,長期執行逆向XX主義的南斯拉夫情況最糟糕,不僅很快解體為五個大大小小的國家,還陷入了長期的內戰,積累已久的種群矛盾一下子爆發出來,1999年又因內戰“暴行”而遭到北約的空中打擊,時間上綿延很久,根源上都是一個。

    時至今日,前南斯拉夫地區的局勢,仍然一片混亂。

    以史為鑑,可以明志,南斯拉夫的結局令人唏噓,希望有些國家引以為戒。

    ——

  • 4 # 中匡史化

    我個人因為受年齡限制,一度以為世界真的是和平的,雖然有區域性總是爆發衝突,但是一直覺得爆發戰爭,還是離我們很遠的,但是最近看了許多資料,尤其是前一陣世界盃,看到了一個建立只有27年的國家—克羅埃西亞,查閱資料,竟然發現,二十世界九十年代竟然還爆發了南斯拉夫內戰。

    18年莫斯科世界盃,“你知道盧卡·莫德里奇吧?他小時候曾在隨時可能有地雷的地面上帶球。”一個17歲的克羅埃西亞球迷大聲說。莫德里奇,本屆世界盃金球獎得主。他所效力的國家20年前剛從戰火裡走出來,如今仍然沒有走出戰火的記憶。同時也深深地震撼了我!

    一、鐵托時代落幕

    鐵托時代的南斯拉夫,可以說是,還能維持平靜,因為鐵托超強的政治手腕,以及獨特的個人領導魅力,讓由多個民族多個共和國組成的南斯拉夫,能夠在二戰後獨立前行。

    在鐵托領導的時代,雖然南斯拉夫內部,種族派系林立,但是從未爆發真正的衝突。

    實際上1945年二戰勝利後的世界主要由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國家和蘇聯為首的東方共產勢力國家兩大集團對立而開始冷戰。南斯拉夫因為鐵托是共產主義者所以屬於東側的陣營,但是和波蘭、匈牙利或是羅馬尼亞等東歐諸國相比不同的是,南斯拉夫並非成為蘇聯的附庸國或是衛星國家,而是發展成為具有獨立自主地位的社會主義國家。 由於鐵托是領導著南斯拉夫人民軍,誓死抵抗了納粹,自己拼搏出來的勝利,實際上,二戰後蘇聯雖然領導著南斯拉夫,但實際上南斯拉夫在鐵托的領導下還是很有話語權的。

    1980年鐵托在沒有指定繼承人的情況下死去,蘇聯國內也在戈爾巴喬夫的指導下進行經濟體制的改革,羅馬尼亞尼古拉·齊奧塞斯庫也在鉅變和動亂中被處死,南斯拉夫社會體制也因此由社會主義成為了資本主義,組成南斯拉夫的各國已經開此醞釀脫離南斯拉夫這個架構。此時,前南各共和國的民族主義者開始掌權。

    南斯拉夫在二戰後曾經是一個獨立且經濟不斷髮展的國家,而在冷戰結束、國際局勢劇變、鐵托去世、民族主義政黨上臺等一系列事件的作用下,曾經繁榮和平的南斯拉夫滑向了內戰的深淵。

    時代的演變,強人的落幕,種族關係緊張,都是導致南斯拉夫內戰的因素,1991年戰爭開始了。

    二、血腥的種族屠殺

    我始終認為,當人類文明進步到一定程度,物質生活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得到滿足,這種情況下是不具備爆發戰爭因素的,可是就在不到30年前,人類文明已經相當進步,物質生活也能得到相應的滿足的時候,還是爆發了令人震驚的種族屠殺,還是令我相當震驚的。

    1990年12月23日,斯洛維尼亞進行全民公決,88%贊成獨立。1991年6月25日,斯洛維尼亞正式宣佈獨立。南斯拉夫米洛舍維奇政府隨即派兵向斯洛維尼亞宣戰,但十天內便在斯洛維尼亞的抵抗中撤退,雙方基本沒有傷亡,史稱十日戰爭。

    1991年6月,克羅埃西亞宣佈從南斯拉夫聯邦獨立。巴爾幹半島上的武裝衝突迅速升級,這個歷史的火藥桶變得一觸即發,最終在1991年末爆發了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

    長達三年的硝煙讓克羅埃西亞的人口減少了約35萬,比起那些耳熟能詳的戰爭,這個數字似乎並不算大的。但要知道,這片土地在戰前也只有不到500萬的居民,人口減少超過7%。

    當矛盾變成仇恨,曾經共處在克羅埃西亞人和塞爾維亞人開始互相廝殺。而在同一時期的波黑,南斯拉夫內戰的另一塊土地,“種族清洗”這個詞第一次被人類使用。戰爭閒暇的時候,雙方狙擊手,竟然以射殺平民為樂,直到2011年,竟然黑塞哥維那、波斯尼亞和羅加蒂察附近的小村子裡發現了被無辜殺害的超過一萬人的穆斯林平民。

      1995年11月21日,前南地區三方最高領導人:南聯盟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米洛舍維奇、克羅埃西亞總統圖季曼、波黑總統伊澤特貝戈維奇經過兩週的艱苦談判在美國俄亥俄州代頓簽署了波黑和平協議。

    戰爭從來都是殘酷的,讓無數人無家可歸,流離失所,就像克羅埃西亞的那個足球運動員一樣,還有一位個性卓絕被譽為“行為藝術之母“的藝術家瑪瑞娜·阿布拉莫維克,她在回答自己來自那個國家時,竟然令我感動不已,她說“我來自南斯拉夫,一個已經不存在的國家”。

    南斯拉夫內戰,帶來了大量平民開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讓無數無辜居民喪生在屠刀之下,同時也葬送了鐵托一手締造的南斯拉夫,我個人始終認為,為了民族獨立解放事業奮鬥,是沒有錯的,包括採用武裝暴力措施實現獨立自主,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戰爭能夠向平民動手,能夠剝奪平民的生命。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5 # 奧國那些事兒

    1991年6月,前南斯拉夫開始解體,爆發了歐洲二戰後最大、最殘酷的區域性戰爭,這場戰爭由於波黑、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三個主要民族發生嚴重分歧,三個民族信仰不同的宗教。波黑屬於穆斯林,同時主張脫離前南斯拉夫聯盟獨立,建立中央集權國家,克羅埃西亞信奉天主教,也同意獨立,但是主張建立聯邦制國家,而信奉東正教的塞爾維亞則堅決反對獨立。不同的宗教信仰,難以解決的民族矛盾,讓本是自家兄弟的三個民族爆發了戰爭。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波黑在塞爾維亞族議員的反對下宣佈獨立,歐洲共合體和美國相繼選擇支援並承認波黑,塞爾維亞族則隨即宣佈成立“波黑塞爾維亞共和國”,脫離波黑獨立,1992年~1995年12月,三個主要民族圍繞領土劃分進行了激烈的戰鬥,大約20多萬人參戰,波黑400多萬人口中有27萬人在戰爭中死去,200多萬人淪為難民,聯合國派遣美國、德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組成的調停小組試圖調停,但收效甚微,這場戰爭還受到了外部勢力的干預,北約的軍事幹預對戰爭結局也產生了巨大影響。今年世界盃的亞軍克羅埃西亞在20多年前還飽受戰亂之苦。

    1995年11月21日,南聯盟塞爾維亞、波黑、克羅埃西亞三國總統在美國俄亥俄州代頓市達成《波黑和平框架協議》,並於1995年12月14日在法國巴黎正式簽署。宣告著戰爭的結束,同時三個新的國家的誕生。卻建立在無數死傷之上。

  • 6 # 執斧談史說事

    二戰後歐洲雖然處在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和以蘇聯為首的華約對峙下,可是雙方之間只是在冷戰並沒有爆發哪怕是區域性的熱戰,直到前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解體後其境內發生了一系列的區域性戰爭,而最近俄羅斯和喬治亞和烏克蘭都爆發過區域性戰爭。

    事實上在前蘇聯解體前歐洲地區雖然嚴重對峙可是由於大國均勢和平還是有一定保障,而隨著前蘇聯的解體世界各地包括歐洲許多被壓制的矛盾都暴露出來了,前南斯拉夫聯邦實行民族自治的這個多民族國家和像蘇聯一樣和轟然解體了。南斯拉夫解體

    各民族因為搶地盤和積累的民族仇恨已經在國際勢力干涉下衝突被點燃,爆發了斯洛維尼亞獨立戰爭、克羅埃西亞獨立戰爭、波黑戰爭和科索沃戰爭等一系列戰爭,而俄羅斯人的盟友塞爾維亞無疑是損失最大的一方,不僅變成了內陸國連其發祥地科索沃都要被北約國家大力支援的阿爾巴尼亞人移民分離出去了。野蠻的北約

    後來北約繼續不斷東擴進一步蠶食了俄羅斯的戰略生存空間,終於又在喬治亞和烏克蘭爆發了局部戰爭,其中喬治亞雖然屬於亞洲國家可是和它交手的卻是歐洲國家俄羅斯,而烏克蘭則不僅被俄羅斯兵不血刃拿下了克里米亞半島,甚至在俄羅斯的大力烏克蘭東部叛亂組織的情況下其東部也可能不保。沙俄的野心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現在歐洲發生的區域性戰爭幾乎有一半都是和俄羅斯有關,總得來說隨著北約國家的步步進逼歐洲在未來不排除繼續爆發區域性戰爭的可能,所以波蘭等國家也是戰戰兢兢要求美國駐軍提供保護,所以說只要美國和俄羅斯這兩大強權國家繼續踐踏它國利益歐洲就很難真正太平。

  • 7 # 森林狼6

    二戰後歐洲都有哪些區域性戰爭?二戰後歐洲有區域性戰爭,主要區域性戰爭是圍繞俄羅斯,每場區域性戰爭背後都有個影子,目的是消費俄羅斯國力,另其軍事和經濟停滯不前,好一步一步達到其想要的目的。西方一直對俄羅斯都是暗中冷戰思維,無論俄羅斯站在那裡都覺得他是個威脅。這個影子是誰呢?

    波黑戰爭

    二戰後第一場區域性戰爭是波黑戰爭,發生在1992年4月至1995年12月,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亞當時簡稱波黑,三個主要民族圍繞波黑的前途和領土劃分等問題而進行的戰爭。二戰後歐洲爆發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區域性戰爭。

    科索沃戰爭

    科索沃戰爭,狗咬狗,是一場由科索沃的民族矛盾直接引發、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推動下,發生在20世紀末的一場重要高技術區域性戰爭。其持續時間從1999年3月24日至1999年6月10日。

    科索沃戰爭以大規模的空襲為作戰方式,美國為首的北約憑藉絕對的優勢的空中力量和高科技武器,對南斯拉夫聯盟的軍事目標和基礎設施進行了連續78天的轟炸,造成1800人死亡,6000人受傷,12條鐵路被毀,50架橋樑被炸,20所醫院被摧毀,40%油庫和30%的廣播電視臺受到破壞,直接經濟損失總值2000億美元。

    科索沃戰爭是一場背景深刻、影響廣泛的現代局戰爭,對世紀之交的國際戰略格局和軍事理論的發展均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戰爭結束後,俄羅斯徹底被擠出在東歐的原有勢力範圍。

    喬治亞戰爭

    俄羅斯與喬治亞戰爭,2008年8月8日至18日,喬治亞和俄羅斯為了爭奪南奧塞梯的控制權而爆的戰爭。

    在國際各方的調停下,喬治亞和俄羅斯分別於8月15日和16日在停火協議上簽字,俄軍在8月18日開始撤離喬治亞,戰爭結束。

    這次戰爭共造成喬治亞軍隊215人死亡,1469人受傷,4人失蹤;俄羅斯軍隊74人死亡,171人受傷,19失蹤,以及約1600人南奧塞梯平民死亡。

    喬治亞在蘇聯時期分離主義傾向一直非常嚴重,斯大林雖然是喬治亞人,也是一直對喬治亞進行嚴厲的鎮壓。蘇聯解體的時候喬治亞就是一隻帶頭羊,喬治亞一直非常支援北高加索地區的分離主義勢力,特別是車臣。喬治亞一直是車臣外勢力援助的重要渠道。

    烏克蘭衝突

    烏克蘭衝突,是由烏克蘭親美勢力,幕後美國政府支援下演變的示威運動,後透過街頭抗義活動,以及烏克蘭軍方倒戈,由俄羅斯扶植的烏克蘭的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逃亡俄羅斯。

    2014年4月,烏克蘭東南多個州地區,當地俄羅斯人和烏克蘭親俄勢力在俄羅斯政府的煽動下爆發示威抗議運動,抗議烏克蘭親美勢力政變推翻亞努科維奇政權。而烏克蘭親美勢力與極端右翼分子則鎮壓示威者。在西南地區,製造流血事件,導致50多名俄族示威者死亡。

    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多年來一直在蠶食俄羅斯周邊國家,基本還是冷戰思維,無論俄羅斯是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西方不願看到這個國家強大,像是天生大個子,往那裡站別人都覺你的威脅。

    西方開始聯合制裁俄羅斯,造成俄羅斯的經濟直接跪地不起,其貨幣一夜之間大副貶值,人們瘋拋售盧布兌換外幣,這對俄羅斯經濟直接要命,幸好東方大國出手及時(購買石油,預支付俄羅斯25年150美元),俄羅斯才倖免再次解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黑帆女主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