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812519571160
-
2 # 使用者2503169701984
出自姜姓,為炎帝神農氏的後裔。相傳炎帝后裔有四支,屬於古羌族的四個氏族部落。其中一支是烈山氏。古時烈與厲通,又音賴、故烈山氏、厲山氏、賴山氏皆同。
古時的烈山氏居住在山西汾水流域,後有一支東遷,於商代在河南厲鄉縣建賴國,依附於商朝。周武王伐商時,賴人南遷,後來接受周武王的子爵封號,為賴子國。春秋魯昭公四年,楚靈王滅之,其族人遷至鄢地,其後裔以國為氏,稱賴氏。是為湖北或河南賴氏。
1、源於滿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滿族賴布氏在清朝中葉以後,後多冠漢姓為賴氏、欒氏、布氏等。
2、源於其他少數民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在今臺灣省土著少數民族中有賴氏族入分佈,其來源大多是在明、清時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羈縻政策及改士歸流運動中,流改為漢姓賴氏,或內地賴氏族人因避戰亂逃至臺灣省後融入土著族,或長者賜姓為漢姓賴氏,世代相傳至今。
擴充套件資料:
據《姓氏考略》所載,最早的賴姓家族,居於古代潁川一帶,為周武王之弟叔穎後裔。秦漢時期,賴姓已有遷居南方者。
《元和姓纂》中即載:“漢有交趾太守賴先,蜀零陵太守賴文。”這一時期,居於潁川的賴姓發展最旺,是為“潁川郡”。
魏晉南北朝時,賴姓加人了為躲避紛亂由北方而南遷的隊伍之中,今江西、福建、湖南、浙江、江蘇、廣東等省均有賴姓足跡。宋元時期,賴姓又有大量南遷者。明朝末年,賴氏在臺灣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