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八零後一點清風

    蒙古民族是重視禮儀的民族。從《長春真人西遊記》中可以看到,成吉思汗肇興於朔漠之時,各種禮儀已經整然有序。成吉思汗為了表示對客人的尊敬,遣侍臣劉仲祿“如朕親行”的虎頭金牌去迎接邱處機。邱處機所到之處,蒙古族群眾皆以稽首禮夾道歡迎。到元代,蒙古族的禮儀又有新發展。元初,衷從本俗之禮(即蒙古族禮儀,見《元史·禮樂》),至元六年,忽必烈又“稽諸古典,參以時宜”,豐富了蒙古族的禮儀。

    十三世紀出使蒙古草原的柏朗嘉賓說,蒙古人非常講究禮儀,“十分尊敬別人,互相間不論誰都是友好的”。蒙古族這種尊敬別人的風尚,至今仍能到處可見。在今日草原上,蒙古人見面必互相致問候,即使邂逅相遇的陌生人也要問好。如是平輩熟人則互問:“賽音白努?”(意為你好)接著互相問全家好,草場好,牲畜好,最後互問“索寧尤白那”(意為有什麼趣問,或有什麼新聞)。如客人需要到家裡敘談,主人則前邊引路,行至蒙古包或板升(房子)門前,主人站在門外西側,右手放在胸前,微鞠身軀,左手指門請客人先進。進入室內落座後,則用奶茶相待(農業區則用紅茶待客)。當客人離開時,主人則送至路上,然後互致“白日太”——再見。

    成吉思汗制定的大札薩中說,行路時經過用餐人的旁邊,要下馬與之共席用餐。這是蒙古族傳統的禮俗之一。據《蒙古秘史》說,朵奔蔑兒幹獵於脫豁察黑溫都爾山林中,遇見兀良哈歹人殺三歲鹿而燒其肋髒者,朵奔蔑兒幹說:“朋友,將分子肉來!許之。”兀良哈歹人自己把鹿身上象徵福氣的部分和皮子留下後,就把鹿肉全部分給了朵奔蔑幾幹。此事說明款待行路人,是蒙古族的傳統美德,並沿襲至今。行路熱在與用餐人共席用餐時,也必須對主人特別敬重,如不是特別飢餓,略作共餐的表示即可。

    古代蒙古人見面時有互贈皮條之俗。後來,哈達傳入蒙古地區後,為蒙古人所吸納併成為蒙古族最上之禮敬用品。凡遇喜慶佳節,賓客迎送,或朋友見面,首先互獻哈達表示慶賀。同時也是喪葬時表示哀悼的敬謁禮品。哈達的質料分絲綢、或絹紗及用白布製成的普通品。以白色為主,也有藍、紅、黃、綠色的。蒙古族歷史上則注重藍綾哈達。其長短不等,一般禮尚往來所用者為一尺三寸至三尺,特別重大禮儀時才用三尺以上的哈達。至今蒙古族仍把哈達作為重要禮敬用品,敬獻哈達時,獻者躬身雙手託著遞給對方,受者也躬身雙手接過,並表示謝意。獻哈達分敬獻和互遞,朋友相見則互遞,專門拜訪某人或對政治、宗教界高階人物則敬獻哈達,其質料也上等。

    哈達原為藏族的禮敬用品。據《馬可波羅遊記》記載,擬指哈而言。但哈達成為蒙古族人民日常交往禮節中的禮敬用品,當在明末及清代隨著喇嘛教的盛行,廣泛流行起來。據說,北京崇文門的別稱“哈達(德)門”,就是因為清代蒙古人進京拜謁時多為蒙古族的歷史文化現象,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由於在清代鼻菸壺風靡一時,大約從乾隆初年開始,“料煙壺之制”興盛(見《道鹹以來朝野雜記》)幾乎官商所必備,在蒙古地區也流行起來,朋友見面,第一件事互贈鼻菸,以示敬意。此俗在內地雖於民國以後漸衰,但在蒙古族中仍盛行。特別是在伊克昭盟地區,一直到本世紀五六十年代,鼻菸壺仍是人們見面時的必備之物。無論貧富,也不分男女,平時都以一個精美繡花小口袋裝上鼻菸壺,懸於左脅下,在會客時,彼此取出互遞鼻菸壺。遞鼻菸壺也分長幼,即長者向晚輩遞鼻菸壺時,只上身略屈,以右手遞過去就行了。但晚輩必須一腿彎曲雙手接受,恭敬的嗅一下後躬身奉還。晚輩向長者遞鼻菸壺,也必須一腿彎曲雙手奉上,長者接過後略表笑意即可。 現在這一習俗漸衰,除在民間婚禮和喜慶之日仍有使用外,已不多見,基本上為互蒙紙菸所代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樓夢原著,劉姥姥在大觀園,在瀟湘館、秋爽齋都有話說,為何在衡蕪苑一言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