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j菸嘴
-
2 # 科學重口味
靈神星是一顆非常另類奇異的小行星。
首先,它很大很重,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太陽系中質量最大的一顆小行星,是小行星中的“老大”,它處於小行星帶,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繞太陽執行。
其次,它的構造與其他小行星迥異。小行星帶的行星多數都是石質或者冰質的,但靈神星卻幾乎是全金屬的。
靈神星的想象圖。這顆小行星直徑約241公里,距離大約是從北京到山東的距離,這麼大的塊頭,95%以上都是鐵和鎳,另外還有金、鉑、銅等,它的構成跟地球核心的組成類似。
第三,靈神星面貌“醜陋”,表面各種坑坑窪窪,顯然經受過不少的撞擊。
為什麼要探測這顆小行星,正是由於靈神星上面的三個特徵。
靈神星若能開採,那金屬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科學家們相信,靈神星的前身是和地球一樣的大行星,但是在太陽系形成的初期,一片混沌,各種撞擊非常的常見。可憐的靈神星很可能在形成後遭收到了嚴重的撞擊,以至於它的“表皮”在撞擊中完全丟失,只剩下現在的金屬核心。
人類如今上天容易入地卻難,我們腳底下的地形藏著什麼樣的秘密,我們幾乎一無所知。而對靈神星的探測,有機會幫我們揭開這一秘密,同時靈神星依然保留著太陽系初期的一些證據,等待我們去發現。
目前,NASA的目標是探測器2022年底前發射,並在飛行四年後於2026年底前抵達靈神星。
讓我們翹首以盼吧!
-
3 # 千辰澯海天文宇客
NASA探測這顆靈神星距離地球3.7億千米,它的直徑約,200千米,上面有著十分豐富的金、鉑、銅、鐵、鎳等礦產資源。NASA聲稱,光是上面的鐵就價值1000億億美元,足以令全球經濟崩潰。
但NASA並不計劃運回它的資源,只對它的早期形成階段進行層狀分離探測。
在2017年,美宇航局NASA就宣佈了這個重大訊息:原來計劃在2023年發射探測器,不過他們現在將計劃提前,預計在2022年發射,在2026到達主行星帶。由於探測器技術的改進,躲開了炎熱的太陽,節省了隔熱材料;新計劃的飛行路線縮短了,讓飛行時間縮短了4年。
靈神星是1852年3月由義大利天文學家加斯帕里斯發現。它位於火星與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有豐富的鐵、鎳,含有相當可觀的金、鉑、銅等稀有金屬,直徑約200千米質量約有小行星帶的0.6%。據NASA分析,僅是上面的鐵,就足以讓世界經濟形成衝擊。
-
4 # 不入流的大劉
NASA探測的這顆神靈星距離地球3.7億公里,直徑只有200公里。
這麼看似乎是名不見經傳。
但,它有兩個顯著的特點:1.太陽系中到目前為止發現的質量最大的一顆小行星。2.金屬資源豐富,金、鉑、銅、鐵等都非常豐富。由於其位置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所以其實距離地球沒那麼遠。靈神星的資源可以成為:
地球人類在向宇宙探索的第一個踏板。什麼意思?就是以靈神星為資源儲備站。在木星、火星周邊建立空間站、人造衛星甚至太空城的時候,這裡的資源豐富,且比地球運過來要划算很多。
而且,據NASA稱,靈神星上的金屬資源,保守估計加起來是地球資源的4倍以上。所以只要有能力,對於這顆靈神星資源的開採,並不會造成國際的矛盾。
另外,對於這麼一顆大型金庫的探究,也會探索:這種金屬為主的行星,其內部的構造。
-
5 # 科普大世界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宣佈開啟對靈神星的探索計劃,可能很多朋友都沒有聽說過這顆星球,不知道它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值得美國航空航天局專門對它進行探測。
靈神星是太陽系小行星帶中的一顆巨型小行星,直徑約241公里,與其他小行星不同的是,天文學家們認為這是一顆巨型全金屬小行星,主要由鐵鎳元素組成,與我們地球核心的元素構成很相似。靈神星被認為是太陽系的“醜大富”,“醜”是說這個小行星外表比較古怪,上面有很多隕石坑,其中最大的兩個非常顯眼,乍看上去視覺上會覺得不舒服,不過若把它們看作兩個大眼睛的話,也可以說它還是比較萌的。
“大”說的是這個小行星比較大,直徑達到了241公里,是小行星帶中質量較大的小行星,其體型已經近乎球體,且它的質量也比較大,佔到了整個小行星帶質量的0.6%,有天文學家認為它是小行星帶中最大的M型小行星。
“富”說的是這個是個全金屬小行星,上面有很多金屬礦藏,其中以鐵元素最多,因此也有天文學家認為它是個太空中的巨型“鐵疙瘩”,此外還有不少金、鉑、銀、銅等重金屬元素,甚至可以說它就是一個太空中“飛行的金屬礦藏”。
關於它的起源,一般認為它很可能是某個大型星體被撞擊之後剩下的核心,因此對它的研究還能夠探究太陽系早期行星形成時期的一些狀況。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美國航空航天局決定將靈神星作為探測物件,目前已進入前期的籌備階段,預估探測器將於2022年8月左右發射,2023年中到達火星,2026年1月左右到達靈神星。探測器將攜帶三大儀器探測靈神星,其中磁力計用於探測和測量靈神星的殘餘磁場;而多光譜成像儀將提供高解析度影象以區分靈神星的金屬和矽酸鹽成分;伽瑪射線和中子光譜儀將測量和繪製靈神星的元素組成和電磁場的精確讀數,從而幫助科學家們確定這顆小行星的年齡以及其形成方式是否與地球相同。總之對這個小行星的探索,將幫助人類解開太陽系早期形成的天體和演化情況,並且評估小行星上的一些礦產等可用資源。
此外,任務還將測試一種名為“深空光通訊”的新型複雜鐳射通訊技術,美國航空航天局想透過該系統利用鐳射對資料進行光子編碼而非無線電波編碼,其將使深空探測器與地球之間的通訊成為可能,如果成功的話,這種方式的傳輸資料將明顯多於傳統的通訊方式,從而開啟深空探測資料傳輸新模式。
-
6 # 星光之霖
這事我們還得從頭說起。
1766年德國天文學家提丟斯偶然透過一個數列,計算出幾大行星與太陽的實際距離。也給太陽系的構成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援。
在1781年,波德提出在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還有一顆行星。 但是當人們用一切手段去尋找時,只發現了一條滿是小行星的行星帶。
1801年,西西里和皮亞齊在例行的天文觀測中偶然發2.77 AU處有個小天體,即把它命名為穀神星。
小行星帶的形成原因還沒有最後的結論。小行星帶裡的智神星、婚神星和灶神星的直徑都超過400 公里,它們是帶內最大的小行星。小行星帶中有唯一的一顆矮行星~穀神星,直徑為950公里左右。主帶內的小行星分三類:碳質、矽酸鹽,金屬。
2006年,天文學家在小行星帶內發現了彗星,並提出地球上的水“由天上來”(極有可能來自這些彗星)。
還有第三類的小行星,總數約佔10%的M-型小行星。從光譜分析中可以得出這類含有類似鐵-鎳的譜線,顯白色或輕微的紅色。M-型小行星推測是來自於核心以鐵-鎳為主母體經過毀滅性撞擊形成。在主帶內,M-型小行星主要分佈在半長徑2.7天文單位的軌道上。 那裡有成因相同的金屬質小行星,當碰撞凝固後成為鐵鎳小行星~其中最大的那個就是靈神星!
美國製定龐大的計劃要探索靈神星。
與利益脫不了干係:靈神星一上面的鐵和鎳比地球上所有的鐵和鎳加起來都要多。一顆巨大的,滿是鐵和鎳以及貴重礦物的小行星遠比一顆由鑽石構成的行星,來的更實用。
勘察靈神星可以幫助人類瞭解太陽系的形成與演化的關鍵點。如果小行星帶的諸多小行星確實是來源於一顆主母體的大行星。那麼靈神星就可以認為是來自於和地球金屬核心極為相近的該行星的核心。如果真是那樣,那麼靈神星上應該存在比我們預估的鐵鎳之外,更寶貴及更多樣的礦物。
提升國際影響力:探索靈神星需要尖端的科技,會對其他國家產生震攝效應。靈神星上的礦物的儲藏量巨大,如果開採的話會引起人類經濟社會的崩潰。正因如此,勘測靈神星成為了美國要強佔的星際採礦研究的制高點。
美國已經率先邁出了星際採礦研究的第1步。
-
7 # 兔斯基聊科學
美國航空航天局為什麼要探測靈神星?因為這是太陽系中最富有的一顆小行星,價值1000億億美元。
靈神星是太陽系小行星帶中的一顆小行星。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靈神星距離地球大約有2.5個天文單位,也就是約3.7億公里的樣子,直徑大約200公里。為什麼說靈神星是太陽系中最富有的小行星呢?原因就在於這是一顆由金屬組成的小行星。靈神星的主要成分是鐵和鎳,另外還有一些稀有金屬,像金、鉑和銅等等。看看靈神星的組成成分,是不是很吸引人呢?
圖示:靈神星
科學家初步估計,靈神星的礦產資源僅鐵礦的價值就有1000億億美元,要是再加上鎳、黃金、白金以及銅等資源的話,這顆小行星的價值真的是不可估量。說它是太陽系中最富有的小行星一點都不為過。
因此,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計劃在2023年發射探測器到靈神星一探究竟。探測器預計會在2030年抵達靈神星,對靈神星上面的礦產資源展開探測。科學家認為如果將靈神星上的全部礦產資源運到地球上的話,這些價值連城的礦產資源會讓全球價格體系發生紊亂,甚至會導致全球經濟崩潰。
圖示:靈神星表面
不過我覺得科學家有些危言聳聽了。靈神星距離地球有3.7億公里。這麼遠的距離如何去開採這些礦產資源,再如何運回地球都是現在的人類解決不了的難題。即使人類從靈神星上運回一公斤的鐵礦石。這一公斤的鐵礦石成本要遠遠超過一公斤黃金的價值了。
圖示:靈神星的金屬表面
因此目前來講,NASA對靈神星的探測只限於科學研究。開採上面的資源對於現在的地球人類來講是不現實的。
-
8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美國航空航天局為什麼要探測靈神星?這個星球有什麼特徵?
靈神星是義大利天文學家安尼巴萊·德·加斯帕里斯在1852年3月17日發現的,其實從發現以來並令人矚目,但隨著技術的進步與觀測的深入,逐漸發現對於人類來說,靈神星簡直就是一個謎,因此在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天文學家對它的興趣大增!
一、靈神星可能是最大的M型小行星,其質量佔到了小行星帶的0.6%
二、其幾乎都有鐵鎳質構成!
三、從構成分析來看,如此大的直徑(241千米)的鐵鎳質天體,極有可能是某個天體的核心!
其實大小和材質這些都不是關鍵,但這些特徵另天文學家極度懷疑它原本就是某顆行星的核心,結果因為某種原因直接將核心暴露在外,這種外力應該不外乎劇烈的撞擊,那麼原來它應該是什麼模樣呢?它又有如何的經歷?這些都是天文學家迫切想了解的!
一、NASA最新的探測計劃
美國宇航局的靈神星探測計劃將在2022年8月份發射,預計在2026年抵達!此次任務是人類首次探測一顆幾乎是全金屬的天體,旨在揭示這顆看上去有些恐怖的小行星的成份組成,繼而最終將為太陽系的形成的早期的狀況做資料補充!探測器將搭載三大儀器:
1、磁力計與多光譜成像儀
前者將測量靈神星的殘餘磁場,後者將提供高解析度影象,用於分析靈神星的金屬以及矽酸鹽比例!
2、伽瑪射線和中子光譜儀
測量和繪製靈神星的元素組成以及磁場強弱分佈圖
3、驗證深空鐳射通訊技術
這是新一代深空高速大容量通訊技術,靈神星探測器將為NASA驗證這項技術!未來中國的UNICON深空探測通訊中繼衛星星座方案也將採用深空鐳射通訊!
UNICON深空探測通訊中繼衛星星座方案!深空鐳射通訊的容量和抗干擾能量都要強於無線通訊方案!
二、靈神星的軌道與表面特徵
靈神星位於小行星帶,在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當然這是一片廣袤的區域,從火星2.2億千米的軌道半徑開始到木星軌道半徑超過7.4億千米之間大約有將近5億多千米的空域都是小行星帶!儘管成為小行星帶,給人的感覺是密密麻麻的小行星,但小行星帶的天體平均距離都超過50萬千米以上,這地月距離還要遠得多!
這個兩隻眼睛一樣的巨大撞擊坑是靈神星的標記,很多朋友可能會感到不適,但其實只是比較湊巧的兩個撞擊而已!其表面的顏色表示其不同元素的分佈!
表面巨大的落差以及整體外觀上並不是十分規則,這也許和它的質地與遭受的經歷有很大的關係!
靈神星的外觀特徵,跟各位大致球形的形狀相去甚遠,這也符合兩次掩星觀測是的不規則形狀結論!
三、靈神星的幾個有趣可能猜測
靈神星的起源是天文學家最好奇的,最大可能推測是形成早期被劇烈撞擊,將原行星外殼摧毀,僅僅留下了高強度的金屬核心,這在太陽系內是絕無僅有的!如果屬實,那麼它的來歷將為太陽系遙遠的過去提供一個時間視窗!
另一個好奇的具體的成分比例,據當前的推測,靈神星的鐵鎳佔比達到了95%以上,這顆直徑241千米的天體都是鐵鎳質,各位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我們要製造恆星級宇宙飛船,除了向這些小行星天體索取資源外其他的方式是無法比擬的!
當然這對於當前來說還比較遙遠,但誰又能知道人類未來會以一個如何的速度發展呢?
回覆列表
小行星帶裡面有這麼顆星!一般認為小行星帶原本有一顆與火星地球差不了多少的星球!可能是太靠近木星的原因也有可能發生了致命性災難導致了這顆原本內太陽系第五大行星被“撕裂”了!歐美日本研究小行星帶或許是想“檢視”類地行星內部結構吧!主流認為像類地的行星內部是存在一個有鐵質組成核心!外層是地幔也就是流動的岩漿層之後才是底殼!瞭解一顆行星內部結構最理想的方式是尋找已經被撕裂的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