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國通海外顧問經理Andy

    感謝相邀,你好,這是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看到過類似這樣的問題,我摘抄下來:

    對英國和歐盟來說,短期都面臨巨大的負面影響。英歐關係的不確定性,以及對歐盟前景的缺乏信心,都會影響投資者的判斷。

    具體來說,對英國的最終影響可能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從負面角度來看,由於歐盟是英國的最大貿易伙伴,佔英國整個貿易的50%,脫歐將使英國貿易下降、投資減少,金融中心地位下降,引發經濟衰退,將來英國是否能夠進入歐洲的自由貿易單一市場將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貿易環境將顯著惡化。由於移民政策將更加嚴格,有可能使得倫敦的房地產價格下跌。

    但是從積極的角度看,脫歐也使英國節省了巨量的歐盟會費,同時也免受歐盟經濟的負面影響,貨幣政策更加自由。英國的就業率將得到提高,同時,英國的金融業優勢是長久以來積累的,有全球通用的語言、穩定的法律體系、靈活的就業市場、健全的金融體系以及比多數歐洲國家更低的企業稅,這些優勢並不會隨著脫歐而改變,如果英國經濟繼續保持穩定增長,英國的前景將看好。因此,脫歐對英國來說,正反面都有,但是從中長期來看,實際影響也許不大。

    對歐盟的影響將比較負面。

    以下是我個人做的行業領域來看待這個問題,也是有幾點:1、英國政府為了 保住自己原有的高福利,英國想單方面 提高對移民人口的的標準,歐盟不允許。

    2、歐盟裡有太多的國家 經濟並沒有到達高標準,卻要在自己國家 實行高社會福利,無異於增加其他國家負擔(英國承擔了不該承擔的)。

    3、移民人口越來越多,為了保證社會福利,政府的壓力越來越大(政府不好做)。

    4、歐盟並不是英國的親生的,它是由德國以及其他幾個國家聯合創立的,英國後來才參加進入歐盟(既然不是我親生的,又不聽話,哼)。

  • 2 # 阿拉伯的歐麥爾

    英國脫歐應當放在一個大的歷史和國際政治視角中觀察理解,才能更清楚英國脫歐的經濟選擇。

    英法百年戰爭,失地王約翰喪失了英國在Continental的絕大部分領土之後,英國版圖正式退為一個島國,從此奉行“光榮孤立”的政策,對Continental冷眼相觀,不過多介入,但確保不會出現一個統一Continental的絕對強國。因此,英國從未真心的將自己視為一個要融入歐洲大家庭的一員。

    二戰後,丘吉爾更明確的指出了英國的三環外交,核心是英美戰略同盟,第二換是英聯邦國家紐帶,最外層的才是與歐洲各國的關係。因此。

    可以說英國與歐盟一直離心離德,當歐洲遇到經濟危機後,英華人自認為分的經濟紅利銳減,又將承擔更多的責任,無論是經濟援助還是難民收容等問題,因此動了脫歐的念頭。

    總的來說,歷史和地緣政治原因造就了英國對歐洲一體化的疏離,缺少內心的認同感,因此當遇到一定的危機和挑戰時就會動搖,只是這次是經濟危機。

  • 3 # 陳振生1

    謝謝邀請!我個人認為英國拼命脫歐是與法國,德國獲得利益和承擔責任方面有衝突,這裡面有美華人的挑唆,出現裂痕,從近期有關報道來看,在對待美國與伊朗在伊核問題上態度,英國又上了美國的賊船,與法國,德國公開反對對伊朗動武,繼續石油貿易,態度截然不同,裂痕增大,拼命脫歐,與美華人同穿一條褲子,也就不足為奇了。

    英華人脫歐向美華人靠攏,挑戰世界公平正義,短時間可分得一杯羹,屈膝投降,也是鼠目寸光,眼光之淺,令人厭惡,英華人也跟美華人一樣,歸還了中國香港,懷恨在心,耿耿於懷,動不動也是在香港問題上對中國妄加指責,干涉中國內政,不怕走錯門,就怕選錯人,如果英國一意孤行,緊抱美國大腿一直走下去,與世界人民為敵,將與美華人一樣,下場好不到哪裡去!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評論!

  • 4 # 菲長食光

    英國,對於歐盟不信任一直存在。他們認為歐盟內部政策有可能損害英國的利益。懷疑之心加快了脫歐之心罷了。

    這讓其他歐盟國家人民表示日漸不滿。雙方的信任降到歷史低點。

    這個傳統強國,正在逐漸喪失其在歐盟的地位和參與權利。

    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脫歐也是。有好處,也有壞處。

    好處是英國可以不用繳納歐盟會費。可以擺脫歐盟制定的生產標準和監管法規束縛。可以減輕對歐盟援助的義務。英國政府可以不用為來英國上學的學生提供貸款。英國可以不必要接受其他歐盟國家人民的移民。

    壞處也有。會降低國家影響力。不再受到歐盟的保護。英國的科研專案將無法獲得歐盟的資助。英國不能和其他歐盟國家自由貿易。英國需要和歐盟重新達成貿易協議。歐盟可能會限制英國答應一些限制條件,貿易變得沒有以前自由。

  • 5 # 而知而行的歷史

    英國是一個海島國家,曾經一門心思嚮往大陸(英法百年戰爭),最終被掃地出門,在海島上小國寡民的過日子。因為英國孤懸海外,所以封建勢力的大網在英國那裡留了一個薄弱地帶,英國的大封建主脅迫國王完成了君主立憲的國家制度的建設。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英國開啟了世界近代史。

    (英國修建了第一條鐵路)

    英華人雖然有英吉利海峽與大陸聯絡,但是並不容易受到Continental爭霸戰爭的影響,所以英國盛行“經驗主義”價值觀,他們更務實,相信眼見為實,重視實驗精神。這與Continental國家的“大陸法系”的“理想國”有很大不同,因為Continental國家在生存競爭下,要求用最快的速度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思辨推理邏輯下的理論體系更符合君主們預期的目標。

    所以,英美與法德,雖然同屬西方國家,但是在思想和價值觀上,完全是兩種不同的路數。英國、美國可以被理解為自由保守主義,而法國、德國卻是保守自由主義。

    (法德相愛相殺)

    自由保守主義,指的是那些堅持堅守19世紀自由主義傳統的思想流派。更準確的稱呼應該是保守的自由主義,他們反對20世紀以來的一系列違背19世紀自由主義傳統的政治思潮。他們反對凱恩斯主義,比如他們反對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反對國家干預的社會福利,他們提倡經濟的完全自由。

    這種對傳統自由主義的保守,體現了保守自由主義的保守性。保守主義在不同的語境下,或者不同的歷史階段,擁有不同的含義,但它們的本質是相同的:“保守”,堅持傳統,反對激進變革。

    所以,英國仍然有女王,很少有革命。只有在心窩口溫潤的傳統,才能把自由和保守結盟的思想流派——“自由保守主義”,目前而言,這隻有經驗主義的英美做到了。

    歐洲大陸的保守主義則是在保守的過程中剔除自由成分。他們由於歷史的慣性,習慣於要用傳統“保守”自由,至於能不能做到,如何做,這些都在一廂情願的吶喊中失落了。

    他們提倡有序自由,認為自由與秩序是緊密聯絡在一起的,不是一種無政府狀態,而是在一個法律和制度運轉良好的社會中得到生存和發展的。他們認為的自由是一種有著明確內容的社會自由,如政府法治秩序之下的自由, 而不是一種如個體道德優越感下的意志自由。

    英美和歐洲大陸之間進路差異甚大,一個是在步步為營地前進,一個是疾步狂奔的“夸父追日”,在地上奔行,還以為是在天上飛翔。

    我們中國是哪一種傾向呢?作為大陸國家,我們在思想上天然親近Continental大國中的法、德,崇尚社會秩序,有著歷史厚重感。所以,我們看到法國、德國在為著歐盟統一的事奔走呼號,會自我代入為秦始皇一統華夏的故事。因為他們都是在為“書同文、車同軌”在奮鬥。

    所以,我們看英華人在歷史上的選擇往往出人意料,不理解英國為什麼每每充當攪局者的角色?這是因為根植在英華人的思想裡的思維習慣造成的。

    (英國脫歐)

    英華人熱衷於自由主義,反對激進變革,這是英國施政方略最大的特點。所以,英國政治保守,但是穩定。在其他大陸國家政治局勢不穩時,英國會成為資本的避風港。

    所以,英國在本質上認可歐洲分裂為小國寡民的狀態,反對歐盟統一歐洲經濟,因為這會讓歐洲出現激進的變革,甚至是革命。不同於法華人有革命的傳統,英國懼怕革命,怕出亂子,所以英華人喜歡過自己的小日子。

    歐盟是歐洲經濟一體化組織,主張財政權統一。在希臘財政危機中,希臘被德國勒令進行財政盈餘政策,否則不予財政支援的威脅,這讓英國看到了自己未來可能面臨同樣的問題。英華人可不希望被德華人來管。

    英國雖然現在不是“日不落帝國”了,但是畢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仍然是五常之一,在全球各地還有相當強大的影響力,且祖上闊過,遠非法、德之流可以比擬的。所以,大國傲嬌的英國對歐盟在事實上被法、德操控不滿,退出歐盟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所以,英國拼死退出歐盟的原因即是理念不同,且門不當戶不對。

    至於退出歐盟對英國有多大影響?

    只能說,英國家大業大,又有大表弟美國這個大市場,即使丟掉了歐盟這個市場,好好過日子還是綽綽有餘的。至於歐盟裡的法、德等國,歐盟組織裡少了英國這個“二五仔”,他們也清淨了不少。

    哎,強扭的瓜不甜,該哪樣就哪樣吧!

  • 6 # 天翼使用者5978620750676

    從政治和經濟兩方面,英國和歐洲不是像德,法等那樣關係密切的。而英國和美國,澳洲卻因種族等關係比較密切。因此在國際關係上:如對中國問題對伊朗問題比較緊跟美國,而歐盟其他國家就主張獨立些。尤其德國。在經濟上這些年英國有點停持,地理上只有二個半島嶼。資源少,是穿著華麗服裝的破落戶。但是一貫是大國派頭。在歐盟中分到的負擔仍然是多的。感覺有些吃虧。尤其難民問題要分攤數額。脫歐可以誠少經濟負擔。由於這兩方面原因促成他的脫歐願望。

  • 7 # 西府趙王爺

    拼命脫歐談不上,當時公投結果也就差不多一半一半,差距不大。

    影響肯定是有利有弊,不然不會如此糾結,這也是目前為何英國協議脫歐的程序停滯的根本原因。

    歷史君認為,如果現在實現硬脫歐,弊肯定大於利,不管是對歐盟還是對於英國,不算是什麼好事兒!

    英國有脫歐想法的時候,也就是他們公投的時候,已經是3年前的事情了,那個時候有五成以上的投票者釋出資訊:他們想看到英國脫離歐洲。公投經過9個月的發酵之後,英國跟歐盟的公投協議開始真正地啟動,這個時候英國的首相已經換人,從卡梅倫換成了我們熟悉的梅姨,特雷莎。

    可是,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拖延、爭論、糾葛之後,特雷莎也經不起這般折磨,2019年5月,她宣佈會辭去首相之職,因為自己想要讓位給有能力的人來坐這個位置,至此,脫歐進展被蒙上了更濃厚的陰霾。

    由此可見,“脫歐”是個燙手山芋,誰來都不好使。

    英國之所以有人想要脫歐,是基於兩個方面的考量,第一是歷史因素,第二是利益因素。

    先說歷史因素,咱們都知道,英國是個島國,一直以來和歐洲大陸處於一個不和諧的狀態。特別是英法之間,從百年戰爭到拿破崙時代,英國一直扮演的是一個操盤手的角色,平衡歐洲大陸。只是到了近代,因為種種原因,比如二戰、冷戰,英國才和歐洲大陸走到了一起

    許多英華人認為,自己並沒有意願去理會歐洲發生了什麼天大的事,就算是他們歐洲內部亂成了一團,也跟英國無關。因此,有些人開始有了脫離歐洲的想法,自然,這些人會去遊說英國高層。

    而從利益因素來說,就是我們從看到的會費問題,英國作為發達國家,所以一直以來都是貢獻者,而不是什麼享用者。特別是歐盟裡面出現了一些拖後腿的,比如希臘,國家都破產了。這些都得歐盟去幫忙填補虧空,有些英華人覺得自己虧大了,他們覺得憑什麼要用我們的錢去養外華人?於是,他們有了脫歐的想法。

    既然說到了利益,其實這種利益是雙向的,也就是說,英國就算是脫歐了,也會在好處之下,承受某些壞處。首先,我們來說一下好處:

    第一,當然是不用再承擔會費,雖說不是很巨大的開銷,但是事關錢財,能省一塊是一塊。

    第二,就是貿易談判的問題,脫歐之後的英國,在跟歐盟以外的國家地區進行貿易談判之時,就用不著再受歐盟制約了,貿易的自由度,自然也就更高了。

    第三,是難民問題,脫歐之後的英國,他們就用不著去履行接收一部分難民的義務了。當然,相關的國家利益還有很多,細節上我們不可能全部瞭解。

    至於壞處,咱們也一點一點來講:

    第一也是跟經濟有關,前面我們說到了貿易談判的自由,可是,脫歐之後的英國,在經濟風險方面就需要自己承擔了。

    第二是影響力的問題,脫歐之後的英國,就不是歐盟成員了,也就是說,它有獨立性,但也失去了跟其他國家地區交往時的影響力。

    第三跟資源共享有關,英國不繳交會費,脫歐之後自然也享受不到歐盟共享的這部分資源。舉個例子,在英國脫歐之前,許多跨國公司的總部都設在倫敦,因為那裡是歐洲的經融中心。

    然而在英國脫歐公投之後,他們都搬了,因為他們的主要業務還是在歐洲,或者說歐盟範圍內,這對於英國的影響很大,許多人會失業,出入境也會受到影響,甚至於物價都可能會隨著關稅的改變而增加。

    所以,從綜合利弊的這些東西來說,我覺得脫歐並不是很明智的行為,特別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一個合作體,絕對比單打獨鬥來的要更加強大。

    所以我們就看到了現在英國脫歐程序陷入停滯的狀態,這方面在未來還會有所變數,不過,也不排除最終英國會硬脫歐。

    當然,說不定也是件好事兒,脫歐後英國可以再無牽掛的走上美國的“賊船”,安安心心當小弟兒歐盟也了個“內奸”,穩穩當當的求發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關閉聯想T420筆記本觸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