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博士的世界論

    我來回答下這個問題,希望給大家一點啟發。

    一、周朝的禮制和衰敗

    周朝是歷史上最長的朝代,從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西周和東周兩個時期,共傳30代,歷經37王,統治790年之久(西周275年,東周515年),國家實行分封制,類似於美國現在的聯邦制,不同之處除了有自治權,還有外交和軍權,歷史上分封制反而比郡縣制更持久,可能分封制更利於諸侯之間的相互制衡。

    周朝自周公施政以來,一直實行禮制(周公與其父周文王一同完成了《周易》,周文王作六十四卦,周公作六十四卦的爻辭,根據周易測算小滿卦是288年,大滿卦是576年,西周275年,東周515年,歷代朝代都在卦象內)。周公禮制天下,就有了“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直到周幽王開始禮樂崩壞,導火索就是著名的“烽火戲諸侯”,周幽王只是為了博女人褒姒一笑。周幽王荒淫無道,國家動盪,連年災害,人民飢寒交迫、流離失所。各路諸侯見此狀,自知周朝衰落開始,大家開始屯兵養士,犬戎推翻西周,東周建立,遷都洛陽,周天子名存實亡,開始了諸侯爭霸,禮制時期各種思想也會被打壓,禮制衰敗也標誌著各種思想開始萌芽。

    二、春秋時期開啟“諸侯爭霸”

    百家爭鳴不過是諸侯爭霸的產物。百家爭鳴是形容詞,一般指七家或九家,最多的時候也不過十二家。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著名的“春秋五霸”“戰國七雄”,諸侯爭霸都需要有自己的旗號、施政理念,就會收養很多名士,給自己出謀劃策,天下名士躍躍欲試,開始出山,名士要想施展自己的抱負志向,必須要擇良木而息,如:莊子見魯哀公、孟子見梁惠王等等,都足以證明百家爭鳴就是諸侯爭霸的產物,彼此相伴而生,就連孔子想要實現理想還要周遊列國,可惜沒有君主認同,就失敗了,可見名士沒有君主支援,很難實現治理天下的理想。所以亂世出英雄,英雄也需要名士打理天下,亂世自然也出名士。不管是三國時期還是民國時期,都會出現大量的英雄和謀士,英雄需要謀士輔助自己,謀士都在英雄輩出的年代,後世的謀士為什麼沒有有名思想,成為一家思想,因為後世的思想都是源自百家,雖有自己的一些創新,也不能稱為一家之言。

    三、《周易》產生的思想文化思潮

    為什麼百家思想會在春秋戰國時期形成,主要的原因是源自《周易》的思想啟蒙,帶來了文化思潮。《周易》是群經是首,也是群經之始,《周易》的帶來了大量的文化思潮,周朝是禮制,禮制穩定時期各種思想會被打壓,思想家也只能做隱士,老子、孔子的思想都受到了《周易》啟蒙。禮制衰敗,國家動亂,諸侯崛起,隱士就聞風出動,各種思想也就壓制不住了,你方唱罷我登場,名士都開始宣揚自己的學說,隨著諸侯爭霸的開始,百家爭鳴也就開始了。

  • 2 # 檸檬17Clannad

    辯證唯物主義的歷史觀指出:不是人們的社會意識決定人們的社會存在,相反的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社會意識。一個人具有什麼樣的社會意識,既是由他的社會環境所決定,又與他個人所處的社會地位,所處教育有關。

    百家爭鳴是指春秋戰國時期知識分子中不同學派的湧現及各個學派圍繞自然、社會、人生的爭論,進行批評,選擇,融合的局面。由此可以獲取兩條重要的資訊,一是知識分子,二是各個學派。

    經濟因素:

    中國是世界農業發展的起源地之一,農業發源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距今一萬多年前。最原始的農業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種,人們需要透過石刀等工具把樹木砍到,曬乾後進行焚燒,再用石犁翻土播種。土地耕種一兩年後,地力下降,人們不得不經常遷徙。

    人們為了生活,首先得解決吃喝穿住等問題,第一個歷史活動就是生產滿足這些需要的物質生活資料。所以說,生產活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基礎,人們在生產活動中形成的生產方式決定了社會的性質和麵貌。

    商周時期,人們發明了青銅農具,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從頻繁遷徙開始走向定居。春秋戰國時期,鐵具牛耕的出現和逐步推廣,加上了興修水利,農田施肥等措施,大量荒地得到開墾,生產關係對生產力具有反作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直接促進了土地私有制的確立,進一步削弱了人身依附關係,引起社會階級關係的變化。自耕農的出現分解了舊貴族的勢力,進一步地解放了生產力。

    馬斯洛認為動機是驅使人從事各種活動的內部原因,人類在充分解決了生理需求和安全需要,則會進一步考慮社會需要和尊重需要更高的需求層次。政治因素:

    在經濟生存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諸侯國又開始為自己的改革做準備。經濟基礎的變化,對上層建築提出了新的要求,弱國無外交,春秋時期的戰爭主要是爭霸,而戰國時期的戰爭則以兼併為目標。公元前4世紀,長期以來扼制秦國發展的大國晉國已經分裂為魏韓趙三國,中原地區的勢力也開始擴散開來,眾多士人紛紛遊說各國,追求建功立業,來實現自我的價值。

    諸侯國考慮到後備的力量,打破以往的世襲制,以選賢任能、獎勵軍功來改革世卿世祿,以實行俸祿製取代封邑制。這些大刀闊斧的革命,使得原本地位極低計程車階層,在社會中開始活躍起來,他們代表著自己階層的利益和要求,提出了自己的主張。

    文化因素:

    政治和經濟的大變動,導致教育和學術領域也相繼發生了變化。貴族的壟斷教育被打破,文化出現下移,就連平民百姓也開始接受教育。《呂氏春秋.察今》中提到了--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國君為何不取法先王的制度呢?不是因為它不好,而是後人無從取法於它,其實這強調的是一個以人為本,要明察自己才可推知他人。

    這篇文章是當年支援郡縣制的激進派對分封制保守派的反駁,然而《孝經》提出--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哪怕是當時主張“仁愛”的孔子都尊古復古。儒家常言的“有教無類”跟墨子所說的“兼愛”最大的區別在於,墨家主張消除親疏貴賤,主張同等地愛所有人,但儒家所說的“仁”本意不在“有教無類”而在“克己復禮”。控制自己的私慾,禮樂有序,該有的禮樂制還是得有。這兩種思想雖然指的都是以德治民,愛惜民力,但所代表的階層不一。各種階層的矛盾,進一步催生了春秋戰國時期的思想大解放。

    綜上所述,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環境孕育了這場思想的改革,其實也包括當時天文學、數學、地理學等科技領域的進步。至少這場思想大爭鳴為何沒有被任何時代所超越?或者說是唯一的?

    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春秋戰國的大動亂和大改革維持了近四百餘年,是後代任何一個王朝無法衡量的;另一個則是社會進步越大受到的阻力越大,人們從中獲得的資訊價值則更高,其實也可以說是如果沒有諸侯國的改革,別於貴族的其他階層,也不會這麼短的時間內得到支援和擁護,並順勢激發了他們所處地位對社會思想的選擇,正是因為有矛盾有反抗又有社會氛圍,思想才能在這之中得到最大最完整的解放。

  • 3 # 泉陽子

    學過歷史的都知道,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各種思想學說層出不窮,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也是群星璀璨,星光照耀古今萬代!

    很多人就想不通了,為什麼百家爭鳴會出現在春秋時期,而不出現在其他時候?那個時期到底發生了什麼?那個時代為什麼會匯聚了那麼多人類精英?

    不光如此,其實那個時代更是世界的軸心時代,思想家哲學家基本上都是出現在那個時候,是人類歷史上的“文化之根”的發展鼎盛時期。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兩千多年以前,有一個軸心時代,中國出現了孔子、老子,印度出現了釋迦牟尼,古代希臘出現了蘇格拉底、柏拉圖,以色列出現了猶太教的先知,他們各自創造了文明,這個文明影響了現在兩三千年。”

    根文化的產生與發展,離不開天時地利人和。我們也從這三個方面主要從神州大地大致探討一番。

    1、天時

    中國古代有干支紀年法,我們稱之為“老黃曆”。以黃帝繼位那一日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而當時正值冬至,天象是“五星連珠”,意思是五星象穿在同一條線上的珠子,這種情況是極少出現的。據記載,從公元前十一世紀到明嘉靖間歷二千八五餘年,總共出現八次五星相聚的現象。有的人對黃帝發明甲子存有疑惑,但是據天文學家依星象排列逆推,在黃帝繼位那個時刻確實發生了五星連珠現象。到了帝堯繼位的時候,又出現了五星連珠的現象,這一天定為甲辰年。後來,邵康節的演算法以及後世一般的演算法,都是以這個干支為標準的。將這第一個六十年定為上元,名叫上元甲子,第二個六十年為中元甲子,第三個六十年為下元甲子,一共為一百八十年,然後再擴大,第一個一百八十年為上元,第二個一百八十年為中元,第三個一百八十年為下元。三元九運是從黃帝時第78個花甲子開始計算的,此時正當堯之期。三元共計180年,這180年按八卦的九個宮,每宮管二十年。即一坎宮,二坤宮,三震宮,四巽宮,五中宮,六乾宮,七兌宮,八艮宮,九離宮,週而復始不停地運轉。

    其實說到這裡,我們的干支紀年法絕對不是一二三四的數字那麼簡單,暗含天時變化,氣運流轉。我們一般認為春秋是從公元前770年(辛未年)周平王東遷洛邑開始,本人認為應該從公元前707年(甲戌年)“祝聃射王中肩”開始。還記得西遊記的開頭就是邵康節的理論,先是“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歲為一元。將一元分為十二會,乃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會該一萬八百歲。”後面又說到“譬於大數,若到戌會之終,則天地昏蒙而萬物否矣。”而甲戌年射王中肩正是天地昏蒙之時。

    正因為上運已終,下運未至,天地昏蒙,所謂蒙,一則看不清,二則必須啟蒙,才出現了各種思想的碰撞,而萬物否,必須重新來過,才能否極泰來。

    2、地利(地不利)

    春秋之時,平王由鎬京遷都洛邑(今洛陽)。相傳3000年前,周公在陽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測度日影,測得夏至這一天午時,八尺之表於周圍景物均沒有日影,便認為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謂之中國。而洛邑也算是天下之中。天子在中,萬國如群星拱月,本是太平盛世。奈何大周本為西周金地,金經火煉方能成器,當時鳳鳴岐山(鳳乃火精),正是火鍊金明,今入中土,土多金埋,王令不同,政令不明。

    平王為什麼要遷都,歷史記載也是語焉不詳。《史記》說是“闢戎寇”。這當然是事實,但堂堂一個大國,為什麼對付不了犬戎呢?如果沒有平王東遷,驪山一役,雖然以幽王身死宣告結束,但周天子管轄下的各諸侯國依然存在,沒有傷筋動骨,只要他們團結起來,實力依然十分強大,對付一區區犬戎是小菜一碟,不在話下。犬戎的目的並不是要滅你周國,而是為了掠財。再說畢竟那是王室經營了數百年之久的基地,比起雒邑那塊新的處女地,誰更適合做都城,一眼便了。這可能與幽王繼位之初,發生了川竭山崩的天災,在當時的天命觀念下,認為“天不弔周”有關。

    3、人和(人不和)

    鄭國曾在平王東遷時立下汗馬功勞,一直得到周天子的寵信,到了平王的孫子桓公繼位的時候,鄭國實力更加強大。正所謂“秀恩愛,死得快”。蜜月期一過,兩家反而互相不順眼,終於發生了祝聃“射王中肩”的故事。這一箭絕對具有劃時代的意思,這一箭射掉了周天子的光環,射散了周天子的天威,射塌了周天子最後一點象徵意義的形象,也射斷了周禮最後的一點約束。從此,周天子威嚴不在,諸侯國互相征伐,周王室日益艱難,甚至最後出現了“債臺高築”(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這段歷史)。

    周禮的轟然崩塌,思想上極度混亂,一切都付諸於武力,使得當時的社會沒有制約,正所謂“朝秦暮楚”。此時,急需思想上一盞明燈,來照亮當時人們迷亂的心境。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大批的思想家也在那時產生。

    4、“百家爭鳴”實為“百家論道”

    老子,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老子的《道德經》不過五千言,卻是中國傳統文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他總結了上古以來的“道”的文化,把伏羲易道、黃帝四經修治、周易等都濃縮在區區五千言中。正因為當時的天時地利人和的變遷,他闡明瞭道的無限性、超越性、自然性和普益性,使道徹底擺脫了感性色彩,上升為最高哲學概念,使其思想理論具備了獨立雄健、傲視全球的理論形態。君不見,現在明白一件事還叫“知道”,別人認同你的觀點也叫“有道理”,這才成就了“老子天下第一”。

    儒家創始人孔子追求的最高真理是“道”。孔子自己極力提倡的“仁”處於道下的隸屬位置。孔子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論語·述而》)。”他理想的社會是“天下為公”,是大道實行的大同社會,但迫於當時的形勢,只能先實現小康。小康目標也是道,故而他說“齊一變至於魯,魯一變至於道”(《論語·雍也》),魯是周公所封之國,禮樂制度最接近西周,故而孔子這樣說。他想恢復西周初年的社會秩序,扭轉禮崩樂壞的頹勢。孔子以學道、弘道、行道為已任,終生奮鬥不已,認為人生的價值就在於得道,所以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

    法家本無哲學,其思想的集大成者韓非,系大儒荀卿弟子,由儒而轉法。正因為法家無哲學,韓非就想從老子那裡借光,借道家而為法家打點思想根柢。韓非自己不但認真讀了《老子》,還寫了兩篇解讀文章,《解老》和《喻老》,表示法家重道。其《解老》說:“道者,萬物之所然也,萬理之所稽也。”齊國法家管仲學派的著作《管子》,其《內業》說:“凡道,無根無莖,無葉無榮,萬物以生,萬物以成,命之曰道。”《心術》又說:“道在天地之間,其大無外,其小無內”。

    當然,很多很多例子,比如什麼“兵者,詭道也”、《孫子兵法·計篇》中說到五事:“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等等。這裡就不多做論述了。

    5、小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一些固態星球都沒有大氣層?為什麼會有氣態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