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拉布拉卡剪輯

    下面所選擇的十部影片或許不是最優秀的外星人電影,但是卻涵蓋了外星人電影的最主要型別,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科幻世界,探索人類心中潛藏著的對外太空的恐懼與希望吧。

    1986年斯皮爾伯格與《E.T外星人》的超級粉絲羅納德•里根總統(Ronald Reagan)夫婦。

    《E.T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

    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Steven Spielberg)

    上映日期:1982年6月11日 美國

    在你那甜蜜又單調的童年裡,如果能像小男孩艾里奧特一樣,遇到一個意外走失的大頭大眼睛的外星人,並且成為它最好的朋友,是不是很美妙?

    這是一部小清新並且充滿溫情的科幻片。講述了十歲的小男孩艾里奧特與走失的小外星人E.T劃破時空隔閡,建立純真友誼的故事。一部技術性、娛樂性、思想性都不佔優勢的電影靠什麼吸引觀眾且老少通吃?只是一股質樸乾淨打動人心的情感力量。而童真、友誼、神秘現象、超能力,完美的組織在一起,衝出了“硬科幻”之圍,感動了幾代觀影人。

    影片的種種細節都在講述著每個人不同程度的孤獨感,無論是受到離異母親忽視的小男孩艾里奧特,還是落難在地球無助的小外星人E.T,他們的童年並不都是甜如蜜糖。而影片透過潛移默化,讓我們自己體會到童真和愛是消除孤獨和隔膜的最好方式,當小艾里奧特騎著單車載著小外星人和夥伴們甩掉了大人們的追捕,一起飛過夕陽下的森林,飛向大大的黃月亮時候,這一刻很多人難以忘記的美好畫面。

    《星際迷航》(Star Trek )

    導演:J•J•艾伯拉姆斯(J.J. Abrams) 上映日期:2009年5月8日

    2009年,《星際迷航》系列的第11部電影在美國上映,除了它前面的10部電影,此外還有7部電視劇,而此時距第一部電視劇播出已經43年了,是什麼讓這個虛幻的世界如此長命?

    “宇宙,最後的邊疆。這是星艦進取號的航程。它繼續的任務,是去探索未知的新世界,找尋新的生命和新的文明,勇敢地航向前人所未至的領域。”這是每一集《星際迷航》電影和電視劇都會出現的一句話,也是《星際迷航》精神核心。就像約翰-肯尼迪在1962年所發表的演講:“我們要登上月球。我們選擇在這個十年內就登上月球不是因為它簡單,而恰恰是因為它的艱難。”《星際迷航》從上到下都烙滿了那個激盪年代的印記,進取,探索,新的邊疆,無論結果是和平還是戰爭,是掠奪還是結盟,是征服還是被征服,都成了那個繁榮而浮躁的六十年代得以釋放激增的荷爾蒙的絕好方式。而《星際迷航》中探索宇宙未知的那種激動和執著,想必與500年前大航海時代人們對新大陸的嚮往,和上世紀60年代肯尼迪決定啟動阿波羅登月計劃的決心,源自同一個動力。

    《2001年漫遊太空》(2001: A Space Odyssey)

    導演: 斯坦利•庫布里克(Stanley Kubrick) 上映日期:1968年4月6日 美國

    除了擔任導演外,斯坦利-庫布里克還常常擔任電影的剪接、攝影、音效等工作。

    除了擔任導演外,斯坦利-庫布里克還常常擔任電影的剪接、攝影、音效等工作。

    這部電影令人難以言說。關於導演,有這樣一句話:在電影神殿的最高處,上帝的下方,坐著斯坦利-庫布里克。關於電影本身,也有人這麼說:這不是一部電影,而是上帝創造出來的展示人類探索宇宙的最偉大的幻燈片。

    作為學院派的必修教科書,電影走的很概念化,但每一個鏡頭和每一段配樂都完美的無可挑剔。該片的靈感來源於一篇科幻小說,講具有高智慧的外星生命在地球上留下了一塊黑石。人類發掘到它頭部的時侯就是文明的開端,當發掘到它的尾部時亦是文明的終結。影片共分為四個章節,分別講述人類文明的開始、文明的末路、舊人類的滅亡與掙扎和新人類的自我救贖與進化。而庫布里克擴充套件了這個意義,透過人類進化的史詩俯瞰並預言人類的命運。

    當然,這部號稱史上最晦澀難懂最具哲學意義的科幻片,非常挑戰你的耐力和思考力。對於想找樂的觀眾而言,無異於酷刑。但如果你能堅持中途不睡著看完這139分鐘的話——試試看吧,那會是什麼滋味。

    《第五元素》(The Fifth Element)

    導演: 呂克•貝松(Luc Besson) 上映日期:1997年5月7日 法國

    號稱一生只拍十部電影的法國導演呂克-貝松一向風格多變,既能玩轉法式電影的細膩和浪漫,轉向好萊塢後也絕不含糊。少年貝松曾在課堂上做了一個夢,夢裡的未來世界華麗怪誕,色彩旖旎,麥當勞的視窗開到了雲端,飛船已成了人們的代步工具……而《第五元素》也正像這夢境一樣天馬行空。

    23世紀的未來世界,一股宇宙惡勢力妄圖統治地球,陷人類於萬劫不復之地。地球人在另一派善意的外星人的幫助下,集齊“土、氣、水、火”四大元素神石,並重構了象徵人類精神的第五元素——紅髮姑娘莉露,經歷重重波折,最終用愛拯救了頹敗地球。

    都說這部電影很好萊塢很商業,也令不少常年追隨貝松麾下的文藝青年們黯然魂銷。但是當你投入去看的時候,你不得不注意那迷人的風格迥異的插播音樂、那瘋狂的由高緹耶設計的未來時裝、那點歐洲式的尖刻又令人莞爾的小幽默,那個用愛和真情拯救世界雖爛俗但依然打動人心的結尾。作為科幻片,他至少給你一次很舒服愉悅的觀影體驗——“就像看別人踩到香蕉皮那麼單純的愉快。一切都那麼似曾相識,也還是那個呂克-貝松。

    《第九區》(District 9)

    導演:尼爾•布洛姆坎普(Neill Blomkamp) 上映時間:2009年8月14日美國

    如果你看過卡夫卡的《變形記》,那麼這部電影會給你帶來似曾相識的感覺。落難地球的外星人們被人類隔離在南非貧民窟,也就是“第九區”。政府特工威庫斯在抓捕外星人的任務中,不幸被外星生物武器所感染,變成了一隻巨大的外星甲蟲,面臨著入駐“第九區”的命運。如何眾叛親離?看看卡夫卡筆下的格力高爾和《第九區》中的威庫斯便知。格力高爾最終絕望而死,而威庫斯決定直面慘淡人生,拯救外星難友,衝出“第九區”。

    《第九區》告訴我們,科幻片不全是靠高科技和視覺衝擊,它也可以很人性很內涵。面對外星人,人類持續抱有“被害妄想症”,所以關於外星人入侵的電影一直是主旋律。而本片中的外星難民則慘遭隔離和歧視,“禁止外星人使用”的標語明晃晃地張貼在公共場所,難免令人回想到1994年種族隔離制度廢除之前的約翰內斯堡。電影裡展現的貧民窟和鬥爭場面和現實並沒有太大差別,當然,人類對待異類和對待自己也沒有太大差別,如果你願意留意時事新聞的話。

    或許,導演並沒有想把一部科幻片拍成政治隱喻片,但是尼爾-布洛姆坎普本人也說“電影表達了我對世界的感覺”,大家不妨也感覺一下。

    《地球停轉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Still)(1951年版)

    導演:羅伯特•懷斯(RobertWise) 上映日期:1951年 美國

    作為科幻史上最經典的里程碑電影之一,《地球停轉之日》以當時的“冷戰”為背景,外星人成為善良與和平的象徵,千里迢迢來到地球是為了警告正處於冷戰中的各國首腦,必須珍惜和平,遠離核武器威脅。反戰與反思的深刻主題,我們所熟悉的《音樂之聲》的導演羅伯特-懷斯的智慧火花,以及希區科克

    (AlfredHitchcock)的御用作曲大師伯那德-赫曼(BernardHerrmann)陰沉的配樂,更重要的是,有2008年重新翻拍之作的強烈對比,這一切,都告訴你這是一部還不錯的老電影。

    如今科幻片中已經司空見慣的威力無邊的機器人、穿銀色宇航服的外星人以及倒扣盤子似的飛碟,大多源自對這部電影的參考和引用。除此之外,它所傳遞的和平理念,對戰後政治的直接發言,對人類本性陰暗面的洞察,以及特徵的點到即止和敘述的乾淨利落,都使它獨立於同時代其他科幻片之上。在盛行視覺轟炸的科Phantom片中,不可否認看完這部電影需要些許耐心,但是值得。

    《獨立日》(Independence Day)

    導演:羅蘭•艾默裡克(Roland Emmerich) 上映日期:1996年7月3日 美國

    話說美華人正準備慶祝七月四日國慶節之際,外星艦隊竟大舉包圍地球,並對幾大重要城市展開了致命攻擊,目的是消滅全人類,佔領地球。智勇雙全的美國總統比爾-蓋爾曼號召各國共禦外侮,並親自掛帥第一線,帶領人類開展自衛反擊戰,將七月四日變成地球的獨立日。

    重溫這部老電影也許會令你發狂。人類與外星人不再遮遮掩掩,終於公開對峙了,先看那宏大的特技場面:機關重重的巨型UFO、城市被摧毀、人類陷入混亂,視覺感上令人目眩——當然,見多識廣的你可能不會為這種小伎倆動容;接下來,你會陷入經典美國英雄主義大片的轟炸中,月球上的星條旗、英勇無畏的美國飛行員、誓死要與自己人民在一起的美國總統、還有最後在美國領導下的全球大反擊,當然少不了總統最後那段慷慨激昂振奮人心的演講。當然,由於電影對細節恰到好處的處理,至少你能感覺到導演對觀眾智商的尊重。從電影院出來,你的內心依然洶湧澎湃,並且竟也生成一種與美國友人們同仇敵愾的崇高使命感——你不自覺地淪陷了,也許主旋律的最高境界莫過於如此了。

    《天外魔花》(Invasion of the Body Snatchers)

    天外魔花預告片中的一個鏡頭。

    導演:唐•西格爾(Don Siegel) 上映日期:1956年2月5日 美國

    有一天你回到家鄉,一切看起來皆如往昔,但是你還是感覺到了異樣:每個人都變得麻木、毫無感情和自我意識,好像被什麼東西換了腦子,他們渾然不覺,你拼命的呼救卻只能越來越被孤立,被大家看作瘋子……想象一下那種令你脊背發涼的孤寂感吧。

    這部經典的科幻片並沒有很高調地急於展示外星人入侵的破壞性大場面,而是採用一種靜悄悄的、滲透式的心理恐怖法,盡顯“黑色電影”的本色,讓你在不動聲色的壓迫感下心理決堤直至抓狂。

    既是50年代的入侵型科幻片,那麼其意識形態傾向難免會被提及,有人說它是宣揚“麥肯錫主義”的反共電影。然而導演本人意圖也許另有指向,唐-西格爾本人曾在訪談中明確表達,1950年代的美國社會籠罩在小鎮式“完美生活”的烏托邦世界之中,舒適平靜、沉悶平庸,本片寓示的就是這個沒有激情、毫無個性、不可忍受的社會“同一化”的蔓延,人們照著廣告推銷的生活方式去實現廣告的許諾,追求跟別人一樣的東西,被社會和其他人同化,這才是到處傳染的噩夢。

    《異形》(Alien)

    導演: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上映日期:1979年5月25日 美國

    誕生於冷戰時期《異形》是一部大獲成功的恐怖科幻片,在一個核戰爭一觸即發的年代,精神和身體都處於高度緊張狀態的美國民眾需要一個宣洩壓力的出口,電影院裡人滿為患,人們願意花錢買驚嚇,因為至少可以暫時忘記日常生活中的恐懼和不安。

    導演把影片的環境設立在了外太空的飛船上,以太空的靜謐和飛船的逼仄來製造經典的幽閉空間恐怖感。這個狹小的空間裡,發生變異的外星生物在暗處出其不意的襲擊人類,為你營造只有在噩夢中才真正體驗過的孤立無援的絕望感。被稱作“異形”的怪物,它們在蛋中孵化,侵入人體在其中做繭,長成後破體而出。長大後是兇狠敏捷的怪物,而且血液是強腐蝕性的酸液。當熒幕上那個呲牙咧嘴的小異形從驚恐萬分的宇航員胸口破腔而出的時候,這個影史上最著名的驚嚇鏡頭著實令很多人脊背發涼,汗毛直豎。而影片中的真正的恐懼來自於內心,來自於孤獨境地中的無助,來自於面對未知強大力量的無力,來自於面對同類相殘的齒冷和絕望。

    如果你看過雷德利-斯科特後來的影片《末路狂花》的話,你就會理解他那明顯的女權主義是如何的一脈相承了,《異形》中的孤膽女英雄西格尼•韋弗

    (SigourneyWeaver)憑藉此片,成為當時與史泰龍(SylvesterStallone)齊名的動作巨星。此外,繼《異形》之後,還有三部系列續集,不管是由詹姆斯-卡梅隆打造的好萊塢經典《異形2》,抑或大衛-芬奇(DavidFincher)那悒鬱世界的縮影《異形3》,還是讓-皮埃爾-熱內(Jean&bull

    ierreJeunet)那透著黑色幽默的《異形4》,都不會令你失望。

    《阿凡達》(Avatar)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 上映日期:2009-12-16 美國

    詹姆斯•卡梅隆在好萊塢星光大道自己的星形獎章上。

    2009年末,《阿凡達》來勢洶洶,詹姆斯-卡梅隆磨劍十年重出江湖,IMAX-3D的視覺革命驚倒一片,成為劃時代之作。有好事者妄言:從此科Phantom史上只有兩種電影,《阿凡達》之前的,和它之後的。好萊塢電影真的藉此開啟了全新時代?

    《阿凡達》真的是影史的新起點,還是又一個輪迴?或許,當新技術營造的空前視覺迷霧浮現於電影地平線之際,觀眾們厭倦了深沉的後現代藝術探索,悠遠的民間傳說和感人的愛情故事被高科技包裝後重新登場,你的眼睛劫持了你的心靈,而一個疑似全新的電影時代就此徐徐展開。

    是不是還沒看夠,這些影片之所以備受關注,是因為披上了外星人這一神秘而恐怖的色彩,而位於美國的51區更是這類片子的票友們關注的焦點。而有一部電影叫做《51區俠盜團》,講述的是東北仙人跳美國51區遇到外星人的故事,該影片正在愛奇藝網路院線,絕對滿足你對這類科幻電影的追求與期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初次從事天麻種植生產,應該以多大規模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