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D寶媽媽

    最簡單的方法反而是在於日常,比如:不要寶寶自己思考怎麼玩一個新玩具時,急於去教他怎麼做;不要寶寶玩一個玩具正來勁的時候,讓他去玩其他更好玩的;不要寶寶做什麼事到一半的時候,讓他去做你認為該做的事(如果不重要的情況)。讓寶寶慢慢培養耐心,是對一個東西專注度的開始。

  • 2 # 寶寶小影片

    “法國生物學家喬治居維葉說到:天才,首先是注意力。”不說天才,回到普通人,義大利教育家蒙臺梭利也曾說: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最基本的是注意力集中。

    毋庸置疑,專注力與一個人的學習,工作,成就息息相關。當今社會,什麼樣的人能成功?有人說,除了善於跨界整合資源的人,還有一種人——那就是具備工匠精神的人。

    曾經國內有一份調查顯示70%的中國孩子入學後存在注意力不集中(專注力差)的問題並導致各種學習問題的產生。的確,我和一個在小學任教的朋友聊天時,她也提到同樣的感受,苦惱於很多孩子無法集中注意力聽講。

    我甚至有一種直覺,除了創造力,專注力才是孩子未來最核心的競爭力之一。

    相比於創造力,我們更容易做到的是讓孩子具備專注力。因為支撐孩子的創造力離不開家庭的經濟能力與父母的眼界,而專注力的培養卻不需要很多物質投入。

    孩子與生俱來都是具備專注力的。嬰兒正是從各種專心致志地觀察開始構建自己的思維,慢慢了解世界的。我們要做的就是不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1 什麼是專注力?

    專注力(也稱注意力)指人專心於某一事物或活動的能力,同時能夠抑制對無關事物的注意。

    這個定義有兩層涵義:一是專心致志在一件事情上;二是能夠排除干擾。

    當孩子在一件事情上專心時,意味著它具有持久的耐力(恆心);具有傾聽他人的能力(比如上課時);獨立思考的能力(專注時能有深度思考)。

    當孩子能夠排除干擾時,意味著他具有較強的自控力,能夠抵擋外界不相干的誘惑。

    由於孩子大腦細胞神經元連線的特點,孩子的注意力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變化。

    2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孩子會專注力不足?

    仔細回憶一下,你的孩子在年齡越小時(6歲以前)是不是經常重複做一個動作?重複問一個問題?在孩子幾個月大時,你對他講話,他是不是總是一副專注的神情注視著你?好像一直在聆聽?你的孩子在2歲以前學習新事物時是不是要觀察很久後某一天突然表達出所觀察到的?

    是的!我加孩子剛學會玩滑梯的時候,可以在滑梯上推了十次。那一刻,他是專注的!對於當時的他來說,專注代表重複的動作,而他也具備持久的耐力來回推車。很可惜,孩子這種“專注於活動”的表現被理解為“好動”,大人也立馬上前阻止了。

    還有,懷抱4,5個月大的嬰兒時,當你與孩子四目相望,對他講話時,你感到孩子聽得很認真似的,也帶給你無限的滿足感:你說的話他好像都懂似的。那一刻,他也是具備傾聽能力的。到後來孩子開始學習語言表達時,我們成人卻按耐不住地打斷孩子,不能做很好的聽眾。

    上親子課時,當孩子專注地觀察思考老師的動作時,身後的你覺得孩子反應慢了,不由自主地催促起來。這時,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被破壞。

    可以說,成人的打斷才是孩子初始專注力的天敵!

    而除了語言動作的打斷,破壞孩子專注力的場景無處不在。

    作息規律的打斷——睡眠不足或不規律影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

    沒有清靜的空間——過多的干擾(聲音,雜物等),年齡尚小的孩子還無法自己剔除。

    沒有提供獨立思考的機會——只被動接受資訊,不主動思考,如看電視。

    心理壓力過重——如家庭矛盾給孩子帶來的心理壓力無法讓孩子安心專注於事情本身。

    做自己毫無興趣的事——強迫孩子專注於某一事情。

    3 如何改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現狀?

    ① 避免孩子長時間看電視、玩電子遊戲

    我們不提倡孩子長時間看電視、玩電子遊戲,為什麼?

    你可能會說會孩子玩電子產品對眼睛不好,玩網路遊戲會沉迷其中!其實,這些負面的影響只是附加的,其中對孩子影響最深遠也最恐怖的一項是,長時間看電視或者是玩電子遊戲,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喬布斯回答:“他們沒有用過。我們限制孩子們在家裡使用智慧產品。”

    聽起來是不是怪怪的?iPad之父居然不允許自己的孩子用iPad? 感覺就像是毒販不允許自己的孩子吸毒一樣....

    無獨有偶。在矽谷,很多高科技公司的高層和工程師裡面,開始流行不讓自己的孩子接觸智慧科技產品。他們甚至把孩子們送到傳統的,完全沒有智慧和科技產品的Waldorf學校,在這個學校的校園裡根本就找不到電腦!

    美國兒科學會和加拿大兒科組織表示,0-2歲的嬰兒不應該接觸科技,3-5歲的幼童每天應該接觸不超過1小時,6-18歲的孩子應該限制在2小時以內。接觸超過4-5倍以上建議的時間的孩子和年輕人,經常有很嚴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後果。

    例如:0-2歲的嬰兒,大腦的體積會增大2倍(其實人類一直到21歲大腦都在迅速發展)。大腦的早期發展受制於環境的刺激,或者缺乏刺激。過度接觸科技產品(手機,網路,iPad或電視)對大腦會造成刺激,使小寶寶出注意力不集中,認知延遲,學習能力低下,容易衝動以及不能自律。

    高速的媒體內容可以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因為大腦將神經推向前腦。無法集中注意力的孩子是無法學習的。

    有一項研究指出,電視對孩子專注力的影響:電視是以快速運動的影像和鮮豔的顏色引起孩子們的注意力,在同一種條件的反覆刺激下,大腦的潛力就會匱乏。短時間內,孩子在看電視後不容易集中精力完成另一項任務。長期如此,則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而電子遊戲的刺激更要高於電視。

    這就像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當孩子經歷過、知道有一項活動特別有趣好玩,而且還不用耗費大腦思考時,他會漸漸的沉迷於這種狀態,進而對其他的一般性活動喪失興趣。

    因此,適合孩子看的電視,可以在家長的陪同下觀看,便於時時互動,促進孩子思考,並嚴格控制看電視的時間。而一些刺激性強的純娛樂性電子遊戲,則要儘量杜絕孩子接觸。尤其是要杜絕讓電視成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背景音,即使孩子沒有觀看,這種電視噪音對孩子的專注力也有極大的影響。

    ②不要讓你的關心變成干擾

    當你集中精力思考一個創意時,如果有人一會兒問你渴不渴、一會兒問你餓不餓,沒過多久又覺得空調可能開大了,問你冷不冷,要不要添件衣服,這時你會有什麼感覺?

    對待孩子也一樣,有時我們對孩子的關心過了度,就變成了一種打擾。有意無意中,很多家長經常會好心做壞事地“打斷”孩子:

    孩子蹲在地上,認真的觀察著一棵小草,這時,我們細心的看護人走過來關心地詢問,寶寶你在看什麼啊?渴不渴,來,喝點水吧……

    孩子自己吃飯吃得好好的,媽媽在一旁不斷地提醒:小心,別把湯碗碰灑了;拿筷子的姿勢不對哦;坐好了吃飯,別晃來晃去的;吃完飯的時候記得擦一下嘴哦……

    孩子正在拼積木,看護人在旁邊不停的指導,這樣拼才好看……

    當孩子將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集中在某一事物上時,家長的間歇性參與,只會使孩子無法全身心投入。

    我們要給孩子單獨探索的空間,如果期間孩子確實有些地方做的不對,可以等孩子的活動結束時,給予提示,或者在下次活動開始時給予提醒即可。一旦孩子投入一件事情時,建議家長不要過度“參與”。

    與整潔的環境相比,雜亂的環境更容易使人注意力無法集中,情緒暴躁。

    週末去朋友家小聚,進門,門口的鞋架上散亂地放著一家人的鞋子,孩子的玩具橫七豎八地躺在地上或是桌子上不同的地方。朋友感嘆地說道:看,家裡有個孩子給亂的,等孩子大一些就好了。

    在客廳裡,我看到朋友忙碌地穿梭於廚房與客廳之間,而躺在地上的一根鉛筆,孩子會巧妙地邁過鉛筆,朋友也會巧妙地邁過鉛筆,卻沒有一個人彎腰把它撿起來。是什麼導致了大家對這根鉛筆的視而不見?

    當地面乾淨整潔,如果有一個碎紙屑或者其他的物品,我們會很容易發現並且會順手把它撿起來歸位,如果房間裡一片狼藉,那麼,地上躺著一根鉛筆,也就變得不那麼引人注目了。

    如果孩子一直生活在這樣的一種雜亂無章的環境中,可想而知,對於孩子的觀察力以及專注力會有多麼大的影響。我們常常說一個人眼裡沒活,就是由於缺乏對生活、對細節的觀察與思考造成的,而一個“眼裡沒活”的人,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很難做到乾淨利索!

    ④ 絕對的安靜對於孩子來說並不一定好!

    為了培養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專注力,很多家長會努力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比如不開電視,不大聲說話,有些家長為了不影響孩子,在孩子寫作業或者睡覺期間,做什麼都是躡手躡腳的。

    其實和太嘈雜的環境一樣,太安靜的環境對孩子的專注力養成也並不是什麼好事。

    有一個表妹,她一直是一個人帶孩子,家裡除了孩子就是她,整天靜悄悄的,孩子很乖,但是異常的敏感,睡覺時哪怕是一個很輕的開門或者關門聲,都可以驚醒。

    什麼意思呢?如果孩子習慣了家長營造的這種“絕對安靜”,那麼這種情況下培養起來的專注力,一旦有點風吹草動,很容易被破壞。這就像是一個在無菌環境下生存的孩子,把他放到正常的環境中,一些正常的無害細菌,對於他來說都會是致命的。

    我們不僅要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還要培養孩子鬧中取靜的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當孩子專心在做一件事情時,只要保證周圍不開電視、不過分嘈雜,沒有人時不時打擾孩子說話和分神就可以了,並不是說爸爸媽媽不可以做家務、聊天,做什麼事情都要躡手躡腳靜悄悄!

    ⑤超前的學習,也會造成孩子的專注力不集中

    與以上的四個原因相比,這個原因的存在感就稍微弱了一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一個原因。

    如果孩子在學齡前接觸的書本知識太多,進入小學後,就會發現老師講授的都是自己知道的知識點,這種情況下,就很容易導致孩子不由自主地注意力不集中,一旦形成習慣,當老師進行新知識點的傳授時,孩子也很有可能會錯過新知識的獲得。

    對幼兒來說,他的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受其興趣和情緒的控制。因此,為了保護孩子的求知慾和興趣,我們一般不提倡對孩子進行超前的知識教育。

    4 幾個小遊戲幫助孩子提高專注力

    遊戲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有效手段,接下來分享幾個在家庭中簡單易操作的專注力訓練小遊戲。

    ① 我做你學

    適合年齡:1歲以上

    家長自己可以設計一系列的動作,動作的難度要在孩子會做的範圍內。家長做什麼動作,就要求孩子跟著一起做什麼動作。

    ② 拼圖遊戲

    適合年齡:2歲以上

    可以選擇孩子熟悉喜歡的卡通或者動物形象等,從最初的幾塊開始,對照著完整圖形進行拼搭。在玩的過程中,家長可以提醒孩子注意圖塊拼接處的特點,讓孩子自己拼。當孩子拼得足夠好時,逐漸增加拼圖的塊數。當孩子完成一幅拼圖時,要及時表揚。

    適合年齡:2歲以上

    簡單的兩幅圖,請孩子找到兩幅圖中的不同之處。根據孩子的能力,可適當的增加或降低圖片的複雜程度。

    ④什麼不見了

    適合年齡:3歲以上

    選擇一些孩子感興趣的物品,一一擺放在孩子面前,比如:鉛筆、橡皮、削皮刀、小貼紙……讓孩子矇住雙眼,家長取走其中的一樣物品。睜開眼後,請幼兒猜一猜,哪樣物品不見了。

    根據孩子的水平,增可加或降低難度。比如:可以用不同類別的物品進行遊戲,也可以用卡牌進行遊戲,物品的數量可是3個、4個,也可以更多。

    ⑤唱反調

    適合年齡:4歲以上

    家長說出一項指令,孩子要按照指令的反義詞去動作。比如:家長說“坐下”,孩子就做“站”的動作,家長說“向前一步走”,孩子就要做“向後一步走”的動作。

    這些遊戲由於要做到口、耳、心並用,因此能讓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時也鍛鍊了思維快速反應能力,而且這種遊戲氣氛活躍,能調動人的積極性,孩子玩起來,樂此不疲。

    專注力是一切學習的開始,是孩子最基本的適應環境的能力。專注力培養,從我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

    測一測孩子的專注力

    ·孩子總是一項活動還沒完成,就想去玩另一項活動。如:還沒畫完畫,就想去踢球;或者飯吃到一半,就想去玩某個玩具。

    ·孩子寫作業時總是拖拉墨跡,邊做邊玩。

    ·孩子每次作業總要寫到很晚,沒有家長陪著就寫不完。

    ·當跟孩子說一件事情時,孩子就像聽不到,開始說另外一件事情。

    ·孩子總是缺乏耐心,做事情容易虎頭蛇尾、半途而廢。

    在這裡要特別提示家長,每個孩子大腦的發展水平、年齡狀況不一樣,專注力水平也不一樣。

    大部分孩子2歲以下,更多時間是無意識的專注,也就是說孩子很難自主控制自己的注意力。3歲,專注力只有5分鐘;4歲,專注力會提升到8分鐘。5歲,專注力也只有10分鐘;7歲左右學齡期的孩子,專注力能持續20分鐘就已經達標了。因此,跟孩子一起玩遊戲時,一定要注意勞逸結合哦!

  • 3 # 雪辭jghyufdvbn

    第一 在娃娃小時候 就在他做事情時不能去打斷他 讓他自己一個人安安靜靜的玩耍不能一會兒又去問他喝水不 吃水果不 也不能老去說這個該怎麼玩 那個不能玩 只要沒有危險 安全的都可以讓他自己玩

    第二 吃飯時不能邊看電視邊吃飯

    第三家長做好表率 認真做事情

    第四 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不能三心二意 大人也是這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羊角蜜能不能和綠寶石種在一個田裡?需要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