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良人執戟2

    既然提到是什麼心理?顯然與精神活動有關。

    人是萬物之靈,靈就靈在他具有豐富而複雜的精神活動。

    社會是五顏六色的大家庭,由社會人和現實人構成,心理狀態、生活方式、風俗習慣、行為規範是各不相同的。

    在談論文學作品,比如巜三國演義》時,由於和歷史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其中的人物幾乎都是有名有姓的。

    我自從歸納到歷史領域後,可能回答了至少100道關於漢未三國時期的題,既有文學作品的《三國演義》,也有正史的巜三國志》巜後漢書》等等,我感到並不矛盾。

    (龐統和蔣幹,巜三國志》繡圖)

    在我接觸的《三國演義》迷中,有個別人是不習慣旁人用正史評價文學作品中人物的。比如關羽,在文學作品、戲劇、宗教中,關羽被塑造成仁義大哥,從文學作品和正史來看,差別不大,但是陳壽作為國史人物傳記撰寫者,也提到關羽的驕傲自大,以至荊州失去而導致蜀漢政權衰落。

    陳壽的心理是極為正常的。

    但是在公開場合是不能批評關羽的,否則將引來一片噓聲。

    尤其是清代以來,關羽被捧上與文聖同等的地位,比如大軍閥吳佩孚,他崇拜二個武聖人、關羽和岳飛,他的中軍帳必須懸掛兩聖的肖像,他也以二聖為激勵,我認為很正常。

    而民國時期的青紅幫和四川袍哥則信奉關羽為偶像,他們推崇的關羽是一位雖然受到曹丞相"上馬銀、下馬金"的禮遇,外套錦衣卻舊袍不脫的"千秋大義"。

    當然,如果只是侷限於談論巜三國演義》的人物形象,那就大可不必用正史來糾正、䃼充,因為文藝作品允許棌取"無中生有,移花接木,張冠李載"的手法。

    當然,雙方由於文學作品與歷史資料發生不愉快的爭論就大可不必。

    正常的,與心理無關。

  • 2 # 尋味兒之旅

    事實上,這是一個由來已久的問題,因為明清時候,人們就沒把《三國演義》當小說看,而是當成用來補充史書的東西,要知道《三國演義》那會兒可是用來“羽翼信史”的,這就有點把它抬到裴注的地位上的意思了,不信看張尚德怎麼說的:

    “史氏所志,事詳而文古,義微而旨深,非通儒夙學,展卷間,鮮不便思困睡。故好事者,以俗近語, 檃括成編......是可謂羽翼信史而不違者矣。”

    這種情況其實不奇怪,因為古代人在史書、稗官野史和小說之間本身就沒有那麼清楚的概念,不信看看李贄是怎麼給書籍歸類的:

    宇宙五大部文章:《水滸傳》、《杜子美集》、《蘇子瞻集》、《李獻吉集》、《史記》

    李贄直接把小說、詩詞集和史書歸到一塊去了。包括今天的四大名著,其實原來都不叫四大名著,叫四大奇書,而且四大奇書的形成過程也是很坎坷的,有一段時間經常有人把史書混進來,後來人們才慢慢覺得小說應該和史書區分開來,到了李漁那兒才正式提出了“四大奇書”的說法。

    出現這樣的情況,有幾種原因。這裡列一種:

    實際上,古時候看史書的人絕對是不少的,起碼比現在多,但是因為史家春秋筆法微言大義以及種種原因,導致史書連古人看起來都不是那麼順暢,拿《春秋》來說,要沒《左傳》佐著看,很多事情還真不是那麼容易看得懂的,所以歷史上關羽喜歡看《左傳》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好理解嘛,總比干巴巴地看《春秋》好得多。

    不容易懂,古人就會尋找別的方法來理解史書,臆測也好,道聽途說也好,這種時候,《三國演義》的誕生就有必要了。

    但是到了現在就不一樣了,因為現在的人太閒了,對這些事上頭的人越來越多,很多人看完《三國演義》以後,道聽途說了一些有關正史的內容,開始覺得自己被《三國演義》欺騙了,認為《三國志》說的才是真的,才值得去深入,開始批判《三國演義》的不真實性,指責其他看《三國演義》的人,似乎道聽途說過一些有關《三國志》的東西后,內心就油然而生了無限的成就感,急於要表現自己——我瞭解的是歷史的真相,你們看的都是冒牌貨。

    這才是關鍵所在,現在的人太喜歡為人師表,殊不知自己也是一知半解。

  • 3 # 野草的沉思

    這也是我自己有時要問的問題。

    正史是正史。小說是小說。這兩者各有各的功能,不應該混淆。

    《三國志》固然更真實一點兒。但為什麼又有《三國演義》出世呢?而且喜歡《三國演義》的人,明顯比讀《三國志》的人要多得多呢?

    我自己是絕不敢去批評別人的。因為我知道,我即不如陳壽,能寫出《三國志》,也不如羅貫中,能寫出《三國演義》。

    那些動轍以正史去教訓別人的人,大概以為自己即不低於陳壽,又高於羅貫中吧?

    當然那些認真的並不以高傲態度教訓人的,而純是為了善意的印證二者的人,不在此例。

    其實老百姓是願意有真知卓見的專家學者給他們普及一些歷史知識的。

  • 4 # 綠野萍蹤01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人羅貫中所著,這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一部沒有著作權糾紛的古典文學鉅著。羅貫中根據《三國志》、《世說新語》、《後漢書》以及宋元話本,創作了這部白話小說。羅貫中最先給這部小說所定的名字叫《三國志通俗演義》,因而,其主要取材於《三國志》基本無疑。

    不過,羅貫中的原著並非我們現在看到的通行本,而是經過明末清初毛宗崗父子的潤色的。經過毛氏父子(主要功勞應歸功於其父毛綸)修理文辭,增補內容,增強了這部文學作品的藝術性和思想性,更加凸顯了貶曹尊劉的正統思想。

    因為本於正史,而且絕大多數人物、故事、詩文等等都是有據可查的,很容易讓人把這部著作與正史聯絡起來,放下《三國演義》,便去查閱《三國志》,想對號入座,找到原型人物的事蹟。這種現象很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有這樣幾種心態。

    閱讀的好奇心

    很早以前,綠野老道家中只藏有兩部半書,一部是《忠義水滸傳》、一部是《西遊記》,還有半部就是《三國演義》。大約是五六十年代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那種版本,繁體豎排,便於躺在床上捲起來閱讀。這半部書大概分為上下冊,我家的是上冊,從黃巾起義到張松獻圖,恰好六十回。讀完這半部三國,後面就沒有了。而當時古典文學基本上不出版,想看也沒有地方去找。

    後來,義務做學校管理員,從塵封的倉庫裡找到了《三國志》,因為有日思夜想的“三國”二字,便囫圇讀了起來。當然,最先讀的就是《蜀書·關羽傳》。因為老父親熟讀《三國演義》,曾講到關鬍子被東吳人殺害了。所以,想一探究竟。也是從這時開始,便喜歡邊看羅貫中的故事,邊從陳壽那裡求證,看看那些文學人物與歷史真實有多大的差距。

    這種閱讀的好奇心,影響到後來的文學情趣,寫東西總要去考證,或者驗證所寫的東西是否真實可信。後來,讀金大俠的小說,也是想去歷史中找到其中的真實。這樣讀書似乎很累,但從一本喜歡的書出發,輻射更廣的知識面,卻也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抬槓者的專屬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說是一個賣油翁挑著一擔油上街賣。經過一個所在,一群人正圍著樹下坐著的老人談三國,賣油翁便站在一旁聽。正講到入巷時分,賣油翁忽然大喝一聲:“曹操明明是帶了八十三萬人馬下江南打孫權,你怎麼講只帶了八十一萬呢?還有兩萬人哪裡去了?”

    老者抬頭一看,見是一個鄉下賣油翁,有點不屑,說道:“我說八十一萬就是八十一萬,不信,你翻書啊。”賣油翁當然不服氣,嚷道:“你欺負鄉下人不識字是嗎?告訴你,我爺爺就是教書先生,是他說的,曹操帶了八十三萬人馬去打孫權的。”

    就這樣,兩人你一言我一語,誰也不肯相讓。試想,一個鄉下賣油翁哪講得過識文斷字的說書先生呢。這賣油翁爭著爭著就急眼了,油桶擔子一撂,擼袖上前與之理論。看熱鬧的人一見,急忙叫道:“老師傅,你的油潑了。”那賣油翁竟然也不回頭,徑直擠到樹下,便擠嘴裡還叫嚷:“曹操的兩萬人馬都沒了,老子這一擔油算什麼。”眾人一聽,盡皆大笑。

    此時,走過來一個讀書人,聽見眾人起鬨,便好奇的問了問狀況。書生一聽啞然失笑,上前叫住爭著爭論的兩個老漢:“你們兩個老先生都不要爭了,當年周公瑾火燒赤壁,曹操帶的人馬不是八十一萬,也不是八十三萬,沒這麼多,最多隻不過二十萬人。”一聽這話,兩個老者不幹了,一齊調轉矛頭,跟書生大聲理論起來。這三人各據其詞,互不相讓,一直吵到天黑。

    這三人屬於典型的抬槓型大師,兩個老者是《三國演義》的忠實擁躉,而書生則是半桶子《三國志》迷。大概是書生平日讀《三國演義》,又去翻看《三國志》,與人爭辯就拿《三國志》說事。雖然書生的話更有道理,但場景不對,跟《三國演義》迷哪講得這個?!

    這也是《三國演義》深入人心,才有這樣的場面。有人說:不讀《三國志》沒遺憾,不讀《三國演義》特遺憾。也正是有了羅貫中,陳壽才有很大的名氣,《三國志》也得到了很高的評價。感謝那些抬槓者吧,他們才是《三國演義》最忠實的傳播者。

    歷史學家們的較真

    抬槓書生是半桶水,而歷史學家卻是精通《三國志》的人,考證是其必修課和看家本領,必須以嚴謹的態度做學問,有三分證據才能說一分話。

    問題就出在這裡,羅貫中當初寫的是《三國志通俗演義》,簡單地說把高大尚的文言文傳記體《三國志》貫通成故事,以便於閱讀。但羅貫中的著作有不同於“史通”之類的歷史著作,除了“通”而外,更強調一個“俗”,而且是演義。這樣一來,就難免在歷史真實的前提下,有作家虛構的元素了。因為俗,而且進行了文學加工,就無限擴大了受眾群體,一般識文斷字的人能看得懂,沒有文化的人聽得懂。因為《三國演義》無限接近歷史,久而久之,最廣泛的讀者群就真的把它當做歷史了。

    即便是以閱讀興趣去《三國志》中找原型,也是以《三國演義》先入為主,即便也時常拿正史來說事,但主流觀點還是《三國演義》。歷史學家正好相反,是拿《三國志》的真實來看待《三國演義的虛構》,歷史與文學就這樣打架了。

    文史原本就不分家,聽歷史學家講講正史,也能為更好的閱讀、理解《三國演義》以幫助,從中還可以學到很多意想不到的知識。易中天先生在《百家講壇》品三國,引經據典,聽來也是津津有味。易先生粉絲眾多,說明隨著時代的進步,國民素質提高,《三國志》已不再是高階讀物,它也透過文史這條通道,進入了更為廣泛的閱讀群。

    歷史學家們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藉助名著與大眾分享,這原本也是一種傳播文化,弘揚中華文明的一大善舉,不再是綠野老道故事中所講的抬槓的層面了。因而,我們不妨接受這樣一種方式,打通一條又一條通道,去探尋更多更大的知識寶庫。

  • 5 # 穿越中的書生

    其實,就一史源如何運用的問題。就像一部紅樓,有人看見了愛情,有人看見了變革,看見了易,有什麼關係?就歷史本身而言,都是過去式,絕對公平與客觀的歷史,其實,真沒有,就算遷兄再世,亦難以達到這一境界。有考證愛好的,大可去深讀《三國志》,有市井情趣,也大可海吹《三國演義》。屠狗之輩多仗義,負心總是讀書人。所以,別誰也噍不起誰,沒那個必要,黃蟮魚鰍一樣長。

    真三國,假西遊,亦真亦幻讀紅樓。就像歷史小說一樣,沒必要去太較真。畢竟,不是正史,是小說。

  • 6 # 響箭6

    跟歷史有關係的名著,不戲說不好看。《戲說乾隆》為什麼好看,只因為它是戲說;而《三國演義》為什麼不好看,因為它太拘泥於原著、拘泥於早已被戲說了的三國史。結果是,看過原著的,感覺跟書裡面寫的一般無二,總感覺味同嚼蠟。而沒看過原著的,因為電視劇的資訊量太大、而且編劇有藉助於觀眾讀過原著這樣一個前提;結果就使得沒有讀過原著的人,很難得到要領。再結果就是,編劇導演費勁巴力整的一部電視劇,並不被普遍看好。

  • 7 # 何丹7

    說起三國演義,可能是大家最早接觸的三國題材作品了。但是很多人都把三國演義當成了正史,因此,讓很多人產生了誤會。今天就要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演義是什麼意思:以一定的歷史事蹟為背景,以史書以及傳說的材料為基礎,增添一些細節,用章回體寫成的小說。 為什麼那麼多人把三國演義當正史,你還要被網文騙多久 你會相信周武王是在一群神仙的幫助下打敗了同樣又一群神仙幫助的商紂王麼?你不相信吧。你會相信玄奘是在一隻猴子一隻豬還有一個吃人的妖怪的保護下取得了經書麼?你也不相信吧。那你怎麼就相信描寫了張角能呼風喚雨,關羽追魂殺呂蒙,諸葛亮五丈原借命的三國演義是真實發生的故事呢?雖然說隨著後人的修改,三國演義中出現跟神仙鬼怪有關的劇情越來越少,但是不可否認,這些劇情還真是三國演義中沒辦法完全刪除的東西……或者說,三國演義中出現的已經算少了,其他朝代演義中出現的比例可能更大。 為什麼那麼多人把三國演義當正史,你還要被網文騙多久 《三國演義》不會騙人什麼,作為家喻戶曉的名著,它只會通俗易懂地向人們介紹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真正會騙人的,則是網上四處流傳的“真正的三國其實是這個樣子”,預設立場、斷章取義、張冠李戴甚至胡編亂造。誰和你有經濟利益的關係,誰才會去騙你。 為什麼那麼多人把三國演義當正史,你還要被網文騙多久 一位網友表示:初次認識三國,就是喜歡敢愛敢恨,敢作敢當的英雄武將,佩服著運籌帷幄的軍師謀士。但當我初中真正去認識歷史,你更多地看到更深層次的東西,不再是僅僅表面上的兒女情長。你會去感嘆,會去流淚,會去替他們悔恨。我不認我《三國演義》是一種欺騙,相反,我對三國曆史的興趣更加濃厚,我去書店買《三國志》讀,去買《後漢書》,哪怕僅僅是跟三國有關的後代記錄史書,我也會去讀其中的篇章。就像我支援蜀國,羨慕大漢的正統思想,後來卻也會覺得魏國的思想也絲毫不差,只是他們各有自己的信仰追求。得以天下歸一,百姓歸於安樂,三國也就落下了帷幕。或許我們應該抱有一種認識: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三國,正史讓我們認清了歷史的軌道。所以,多去了解真正的歷史,讓你心中的三國,更加真實。 為什麼那麼多人把三國演義當正史,你還要被網文騙多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緻密耐火磚理化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