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燦燦公子

    關於胤祥沒有被雍正殺害,主要有三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胤祥英年早逝,雍正還沒來得及對他下手

    小燦哥認為並不是這樣

    雍正最大的對手是八阿哥胤禩。繼位後,封賞老八為廉親王,任命為總理王四大臣之一,雍正四年,就藉機削除爵位,改名“阿其那”,九月胤禩被折磨而死。

    而胤祥是雍正八年去世,死時45歲,如果雍正想對他下手,不會在除掉老八之後,再等四年,因為當時雍正根基已經很牢固。

    另一種說法是胤祥沒有對皇權構成威脅

    小燦哥比較贊同這個觀點

    對皇權構成威脅是看有無軍權,胤祥早年是擁有軍權,如果沒有帶兵打仗,不會輕而易舉的控制豐臺大營,保障雍正登基。

    但是雍正繼位後,就交出了軍權,雍正命他總理戶部,後來治理水患,都有成績,但是沒有軍職,無帶兵記載。

    就算有點軍權那就是曾經出任過軍機大臣,當年準噶爾叛亂,他全權負責後勤保障,籌措糧草和軍費,就這麼大的權力。

    雍正是一個重視權力的人,他設立軍機處,總攬軍政大權,軍機處是皇權集權的頂峰。

    如果構成威脅,雍正也會對胤祥下手。

    還有一種說法是胤祥懂得收斂自己

    對於胤祥有無謀反之心,這個人心隔肚皮,任何人都不好猜測,當年胤禛不就是從“不爭是為爭”嘛。

    但是胤祥很懂得收斂自己,為人低調,小燦哥最認同這一觀點。

    在《雍正王朝》中,胤祥就是極為謙卑,雍正上臺前後是判若兩人,沒有當年“拼命十三郎”的英雄氣概。

    另一個“怡親王吞土”小故事,雍正為了感謝這個弟弟,曾把自己的帝陵分一部分給胤祥,胤祥是萬分惶恐,不敢接受,後來自己在帝陵60裡外選了一塊墓地,並請求雍正賜給自己,後來得到允許,他高興的讓人去抓一把土,拿到手就吃了一口,說,“則臣心安而子孫蒙福了”。這句話意味深長。這不就是收斂自己的表現嘛。

  • 2 # 歷史茶坊

    這個問題有先入為主之嫌,請問雍正皇帝是暴君嗎?如果是,那他都有哪些暴行呢?的確,雍正在位期間圈禁了八弟允禩和九弟允禟,併為他們分別改名為阿其那和塞思黑。雍正還將親生兒子弘時指給允禩做兒子並革除宗籍,也確實將立下戰功的年羹堯連降十八級之後,令其自盡。但這些事例能說明雍正就是一個暴君嗎?暴君的標準是什麼,最起碼應該有濫殺無辜,殘忍無道,荒淫怠政這幾條吧!那雍正皇帝佔了幾條呢?對允禩,允禟這種擾亂朝綱,意圖不軌的兄弟,雍正尚且只是以高牆圈禁而不興殺戮,那十三阿哥胤祥有什麼過錯值得雍正背上骨肉相殘的惡名呢?十三阿哥胤祥因出身低微,生母早逝,因此經常被其它阿哥和宮中太監欺辱,養成野性難訓,敢愛敢恨的性格。雍正看不慣其它阿哥的欺凌幼小的行為,經常替胤祥打抱不平,因此胤祥一直視雍正為嚴兄慈父,他倆是諸皇子中交情最深的兄弟。雍正登基後,封允祥(雍正登基後避諱改名)為怡親王,世襲罔替,也就是民間所說的鐵帽子王。有清一代,鐵帽子王只有開國之初立下赫赫戰功的宗室才有可能受封,由此可見雍正對允祥的感情之深。雍正還任命允祥為總理事務大臣之一,允祥感念於心,竭心盡力辦差,以償知遇之恩,迅速成長為朝廷柱石,雍正帝曾經十分感慨地說:“朕實賴王翼贊昇平,王實能佐朕治平天下。鹹謂聖王賢臣之相遇數千百載而一見,今且於本支帝胄之間得之。”雍正對允祥的信任超乎尋常,令其總管造辦處、戶部,參與西北軍事的運籌,辦理外國傳教士事務等。雍正三年(1725年),加封議政大臣,總理營田水利,領八旗禁軍,辦理胤禛藩邸、陵寢事務,籌辦軍需,代行祭祀等諸多差務集於一身,可見雍正對十三弟胤祥的充分信任。雍正與允祥兄弟君臣之間的至誠相托和忠心以報,在歷代封建王朝中也是極為少見的,世人經常用“棠棣情深”來形容二人兄弟情誼。雍正對允祥評價很高,曾說:“自古無此公忠體國之賢王!”可惜的是,由於允祥過度勤於政事,導致積勞成疾,雍正八年(1730年)五月初四,年僅四十四歲的允祥病逝,雍正萬分悲痛,令配享太廟,上諡號為“賢”,並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可見,即使允祥不是英年早逝,以雍正和允祥之間深厚的感情,對這個至誠至孝,至情至義的…拼命十三郎,雍正怎麼會降罪於他,更談不上殺害這樣的字眼了。

  • 3 # 久淺一深

    如果從小說和電視劇來分析,雍正沒有殺十三爺的動機。十三爺兩次在軍事政變的時候力挽狂瀾,沒有他,雍正的皇位不穩。十三爺跟雍正的感情,大家都知道…

    第一次是在康熙彌留之際,八爺提早佈局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建營,要不是雍正把令箭給鄔先生放十三爺出來,趕去大營,奪回兵權。光有傳位詔書,八爺黨是不服的,即便在九門提督隆科多搬出詔書,依然心存僥倖,再等自己手下帶兵逼宮。直到十三爺突然出現,八爺黨也不敢相信圈禁的老十三居然被放出來了。張廷玉看到十三爺來了,懸著的心才放下來,長舒一口氣坐了下來。他們都知道十三爺的出現,意味著京畿兵權都已掌控,那才是實打實的權力。至此,八爺黨才不得不臣服於四爺雍正。

    第二次,八爺黨打著旗務整頓再次把控兩大營的兵權,更要命的是九門提督隆科多都加入了這次逼宮!十三爺憑藉敏銳的覺察,在弘晝給他請安時的幾句話就發現了危險的局面。立馬掉頭,不然進了宮就沒機會了。再次奪回兵權的過程就不用說了。

    這兩次的出手,都達到了一錘定音的效果。康熙圈禁十年的成效可見一斑。俠王老十三已經被磨練成老成持重的國之重柱!

    這樣的拼命十三郎,尤其是最後一次出手之後更加加重病情,雍正恨不得自己折壽為老十三續命。他深知,老十三在軍政上是他的定海神針!怎麼可能去殺他。哥倆的感情就更不要說了。雍正殺人多,抄家也多,但基本都是有罪可查的。老十三走後,也少了一個替他分擔的人,最後雍正自己也是把自己累死了。

  • 4 # 待我施為地煞變

    標籤裡是雍正王朝,那隻談《雍正王朝》,不涉及歷史。

    因為雍正根本不是恩將仇報,刻薄寡恩的人。

    很多人都好說,雍正殘忍好殺,猜忌親信。但實際上是這樣嗎?看看他究竟殺了哪些親信:坎兒,諾敏、年羹堯、弘時。

    坎兒,因為吃著雍王府裡的,給八爺通風報信,十足的吃裡扒外的奸細。雍正這樣的人最容不得人背叛,所以讓人鴆殺了他。

    諾敏,向商人們借銀子放到庫裡,欺瞞雍正說半年還清了十幾年的虧空。高興的雍正連夜寫了塊匾嘉獎,還昭告各省。後來查出來是弄虛作假,狠狠打了雍正的臉。為正國法,以儆效尤,雍正殺了他。

    年羹堯,坐鎮西北,節制四省,不斷向朝廷要銀子。卻獨立安排人事,殺皇帝派來的監軍,想搞軍閥化。所以雍正奪了他的權,但仍不想殺他。可是因為年羹堯得罪人太多,眾文官聯名要殺年羹堯,雍正頂不住壓力,只好賜他自盡。

    還有人說知道太多秘密,所以雍正要殺鄔思道,鄔思道要讓自己被軟禁起來才能避禍。但雍正去河南的時候,鄔思道跑路了,雍正還是沒殺他。

    李衛也知道雍正很多秘密,非但沒被殺,還官運亨通。還有田文鏡,在河南推行新政得罪了大批文人,導致了參他的文官幾乎形成了逼宮之勢。但雍正非但不殺田文鏡,還頂住了巨大的壓力保護他。

    可以看出,雍正殺的要麼是有二心的,像坎兒、年羹堯,要麼是欺瞞他的,像諾敏。只要你忠心耿耿,雍正對你很夠意思。

    胤祥勞苦功高,對雍正忠心不二,雍正怎麼會殺他呢?

  • 5 # 妖姬的情感課堂

    十三阿哥胤祥沒有被雍正加害,當然不是英年早逝。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雍正登基,他的謀士鄔思道選擇了半隱,離開了京城。臨行時,鄔先生告誡十三爺:與君王往來,共患難易,共享樂難!他還透露,那些專門為四爺胤禛辦隱秘差事的人很快就會被雍正幹掉。

    因為鄔先生雍正是刻薄嚴厲之人。他擔天不怕地不怕的十三爺以後會觸怒雍正,不得善終,所以他讓胤祥不要接受鐵帽子王。

    但實際上鄔先生多慮了。鄔先生對胤祥的認識還停留在十年前,他不知道今日的胤祥已經不是十年前的胤祥了。

    其實,這其中的奧秘被胤祥自己說出來了。

    有一天,雍正和胤祥下棋。胤祥棋力一直比雍正高,但總是輸給雍正。雍正一生氣,把棋盤掀了,說:當年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拼命十三郎”哪去了?

    胤祥跪著說:我被皇阿瑪關了十年,頭髮都花白了,脾氣也沒了,那個拼命十三郎早就不在了。

    可見,康熙與鄔先生想到一塊兒去了。康熙知道,當時的大清吏治腐敗,如果不讓胤禛這樣的人當皇帝來整頓吏治,大清立刻會變大元。而康熙也知道,胤禛這個人刻薄狠毒,而胤祥天不怕地不怕,連康熙都敢頂撞。康熙很害怕他最喜歡的十三阿哥日用會觸犯雍正,出現兄弟相爭,禍起蕭牆的情況。

    因此康熙狠心把胤祥關了十年,一是怕胤祥出事連累胤禛,一是想磨磨胤祥的性子。他這一招很靈,把胤祥變成了雍正最忠心的臣弟。不過,胤祥的身子也因為這十年而關垮了,最後積勞成疾,英年早逝。

    而在正史中,雍正最喜歡他這個弟弟胤祥,根本沒有加害他的可能性。一次,胤祥奉旨去熱河圍獵,雍正給他發的上諭中還大開玩笑,讓他盡力發胖,就怕回京時胖的不堪入目了。胤祥(當時為避雍正的諱,已改名允祥)死後,雍正還恢復了他的“胤”字,這在諸兄弟中是獨一無二,可謂恩寵備至了。

  • 6 # 趣談國史

    雍正的性格冷酷是真的,但並非傳說中的刻薄寡恩。關鍵是,雍正並非糊塗之人,他能夠明辨是非、忠奸。

    雍正圈禁老八、老九等人,是因為這些兄弟們老跟他唱對臺戲;雍正查辦年羹堯、隆科多等曾經為他立下汗馬功勞的寵臣,是因為他們自恃功高,飛揚跋扈,不守臣道。

    總之一句話,這些人都是活該。

    但是十三爺胤祥不同。

    在雍正所有的兄弟中(包括同父同母的老十四),十三爺胤祥是和四哥雍正最親近的。這份感情,是從小建立起來的,非常牢固。

    胤祥這個人,脾氣倔,有正義感,但因為他的生母出身太低微(宮女出身),又不得康熙的寵愛,因此從小受盡兄長們的欺凌。

    這個時候,唯有比他大8歲的四哥胤禛護著他。因此,所有的兄弟中,胤祥唯獨對四哥胤禛言聽計從。

    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得康熙喜愛的胤祥甚至把胤禛當成了自己的父親,亦父亦兄。

    這份感情,雍正心裡肯定也是知道的。

    後來,在雍正奪嫡的關鍵時刻,又是胤祥替他掌控住了兵權,使他順利登基。此後,更是任勞任怨,忠心輔佐雍正。

    這些功勞,雍正心裡肯定也是牢記的。

    所以,雍正就算殺光所有人,也不會殺胤祥。這與胤祥是否英年早逝無關。

    事實上,雍正登基後,一直對胤祥非常好。

    胤祥的生母出身低微,雍正便追封她為“皇考皇貴妃”,並把她與康熙合葬。這是一種至上的榮光。此前,只有皇后才有資格與皇帝合葬。

    胤祥生前,雍正不但冊封他為怡親王,而且冊封他為“鐵帽子王”,世襲罔替。這也是一種至上的榮光。

    胤祥死後,雍正悲痛萬分。此前,為了避諱雍正的名諱“胤禛”,他的兄弟們都要把名字中的“胤”改成“允”。比如胤祥,就改成了允祥。但是允祥死後,雍正又下旨把他的名字改回了“胤祥”,不必避諱。

    這又是一種至上的榮光。

    雍正對胤祥的葬禮非常重視,採用親王的最高禮儀。祭祀時,三阿哥允祉因為沒有表現出悲痛之情,雍正大為震怒,事後把他圈禁於景山。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雍正對十三弟胤祥的感情之深厚。

  • 7 # 酒翁

    我們都知道十三爺胤祥應該是算是雍正這幫兄弟們裡最得善終的一位了,但雖說胤祥沒有遭到雍正的清洗,但胤祥卻在年級輕輕的時候,就去世了,而對於胤祥的去世,在一些歷史學家的眼裡,還是存在著一些變數:

    一,胤祥的死與雍正究竟是否有關係?

    之所以持這個說法,最大的原因還是對雍正的不信任,為啥不信任?我們都知道在雍正即位之後,雍正開始了一番大清洗,先是囚禁自己的親弟弟老十四,看守皇陵去了,緊接著在讓老九去軍營沒多久,就開始讓老十出遠差,在得知老十在出遠差的過程中偷奸耍滑之後,更是一紙將老十安排在外地,不得指令不允許回京。好嘛,曾經風光無倆的八爺黨,被雍正清晰的四分五裂。

    除去八爺黨被清洗,對於雍正登機的功臣們也都遭到了打壓,例如年羹堯,隆科多。正因如此,歷史學家們開始猜測雍正對老十三的心,在登機之後是否改變了。老十三是否是雍正給害死的?我們不妨來看看時間,老十三是在雍正徹底清洗完八爺黨之後的四年,才去世的,也就是說,如果雍正想清洗掉老十三,為什麼這兩撥人之間要隔著這四年呢?四年時間可不短,可做的事情太多了。由此可見,老十三的死與雍正關係不大。

    二,胤祥的死是活活累死的。

    對於胤祥的死,我是完全站在這邊,我們都知道胤祥是一個俠肝義膽的俠王,拼命十三郎可不是浪得虛名的,可就是這麼一位可以帶兵打仗的阿哥,卻在太子廢立之事上栽了大跟頭,以至於被康熙活活幽禁了十年,正是這十年,不僅磨掉了胤祥的脾氣和稜角,也磨壞了十三爺的身子骨,試想想,幽靜能有啥好地方,別說十年,就是半年一年的,長期在那陰暗潮溼,暗無天日的地方,身子骨早就被廢了,更別提這十年了,再好的身子骨也都被磨壞了。

    雍正當道後,胤祥成為了雍正的堅決的支持者,當雍正提出改革時,胤祥無條件支援,可以說用日理萬機來形容都不為過。可就是這樣,曾經鐵打的漢子,最後終於倒了下來。

    從雍正對胤祥死後給與的哀榮上就可以看出,雍正對胤祥的喜愛程度:世襲鐵帽子王,不避諱皇帝的名諱,將允改回了胤,這在大清朝可是頭一次,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在當時,可是一種無上的光榮。

    所以,由此可見,雍正完全沒有理由殺害胤祥,相反,兩人之間的感情非常深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股線錦綸和滌綸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