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村波比
-
2 # 怡庭農業
玉米價格持續走弱,農民2019年種植結構是否需要調整?
近段時間玉米價格走勢較弱,國內玉米的平均價格,已經從今年的最高峰的2006元/噸,降到了現在的1958元/噸,部分地區得跌幅甚至達到了100多元/噸,眼看著前半年好不容易上漲去的價格,在短短兩個月內基本上跌倒了原點,而臨近年底又到了一年總結的時間,到底明年該種玉米還是大豆?玉米價格持續走弱,2019年的種植結構是否需要調整?首先對於種植結構該不該調整?我認為就目前來看,不管是種植玉米還是大豆,都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去操作,從價格和利潤上來看,對於我們農戶來說,目前還是種植玉米比較划算。因為雖說大豆補貼力度有所加大,但是大豆目前的價格並不高,尤其是隨著中美貿易關係緩和過後,進口農產品的預期還在談判之中,預示著進口大豆的力度可能會繼續加大!其次由於今年中美關係的冷淡,加大了巴西,阿根廷等國家的大豆進口額度,這些國家在嚐到了巨大利潤之後,不斷加大了大豆的種植面積,國外大豆種植面積的擴大,產能的大幅提升,導致近期國外大豆價格的大幅下跌,所以今年中國產大豆的價格也受到了較大的影響,直到現在價格也沒有上漲的現象,我們不排除明年國際大豆價格,還會有下跌的可能,到時候中國產大豆的價格估計也不會特別理想,所以就目前來看,玉米雖然價格走低,補貼力度減少,但是總體利潤要比大豆好上一些。另外為了保護國內玉米的種植安全,目前進口玉米是受到一定限制的,每年的進口玉米採取的都是配額制,而明年的進口玉米資料已經公佈出來,和上年保持不變,還是維持在720萬噸左右,所以進口玉米對國內玉米價格造成的影響有限。最後要說的就是,目前根據有關部門預測,中國玉米在18/19年度之間存在3000萬噸左右的缺口,並且還有一個好訊息就是,國內庫存壓力已經降低在8000萬噸左右的局面,對於當前的玉米局勢來看,國內玉米目前處在一個非常健康的供應狀態,玉米價格上漲回暖的可能性較大。綜上所述,雖然當前玉米價格持續走弱,但是這只是暫時性的市場調節,從長期來看,玉米的種植優勢還是比較明顯的,至少目前來看,種植玉米要比大豆大豆划算的多,當然排除一些大豆種植補貼力度較高的地方!關於玉米價格持續有所,2019年種植結構是否需要調整?你是怎麼看的?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
3 # 微塵微視界一、2019年玉米價格還有上漲空間
雖然近期玉米價格走勢不理想,利空訊息偏多,比如年前售糧高峰期,市場供應量加大,而採購需求未明顯增加,還有非洲豬瘟導致飼料需求減弱,再加上玉米及其替代品進口問題,諸多因素都不利於玉米價格上漲。但不代表2019年玉米價格將一直如此,目前的行情可以說是黎明前的黑暗,熬過去就是一片光明,2018年臨儲玉米已達到去庫存的目的,不會像之前那樣如有大山壓著,再加上深加工領域不斷在拓展,特別是主產區引進的相關企業明顯增加,將有利於玉米本地消化,當然玉米價格也會有所好轉。玉米不像水稻、小麥,在深加工領域玉米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整體市場需求量在增加,容易促使玉米價格上漲。
二、種植結構調整是大勢所趨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是大方向,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種植玉米也是如此,適合種的地方可以種,不適合種植的地方就不要種。像2018年年初時,貴州地區不建議農民種植玉米,因為在當地種植玉米產量不高,農民收益較低,建議種植大棚蔬菜、中藥材等,當時爭議也不小。但仔細想想,上面也是用心良苦,本身那裡山多耕地少,靠種植玉米很難實現脫貧致富,只有走非常規路線才可能實現彎道超車,讓農民的日子富起來。現在種地不像以前什麼都種,得講究經濟效益,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土壤環境等做到因地制宜,這樣整體收益才能提高,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是大勢所趨,不僅要調整玉米,還有水稻、小麥等。
三、如果有合適的調整方向,也改種其他經濟作物是完全可行的同樣的地塊,種植不同的東西產出的收益差別很大,比如種玉米,畝產1200斤,價格按1元/斤算,毛收益只有1200元/畝,這還算很不錯的。而如果種植金銀花,目前的價格在248元/公斤,畝產在150—200公斤,毛收入為37200—49600元/畝,這樣的價格相差很大,這也是這些年選擇種植中藥材越來越多的原因。不過中藥材價格波動明顯,趕上行情了收益可觀,錯過了就容易賠錢,如果自己有這條件和資源,改種其他經濟效益更好的完全是可行的,當然最關鍵的銷路問題要找好。
四、種地也得算經濟賬現在農民種地也呈現多元化,有的種植瓜果蔬菜,有的種植中藥材,還有的種植糧食作物,但在種子、農藥、化肥、人工等費用不斷上漲的情況下,農民在選擇種植時也得算經濟賬。同樣的一畝地,有的農民可以讓它產出萬元,而有的只有產出1000元,這麼大的差額農民也得思考,如何才能提升畝產收益,而這就牽扯到農業種植結構調整的問題,比如像玉米這樣的糧食作物的,畝產收益達到1000元還是有可能的,但如果是像達到萬元,想都不用想,直接是沒希望。
總之,在玉米價格不是很理想的情況下,從經濟效益角度考慮,非優勢產區的確得調整種植結構,找到適合當地種植的經濟作物。種植結構調整實際上也是個動態的過程,也是需要根據市場情況不斷變化,而農民要做就是順應市場需求,種植經濟效益更高的作物。
-
4 # 農信互聯
2008年中國臨儲政策執行開始,玉米種植面積及產量一直處於持續上漲狀態。根據調整後的《中國統計年鑑2018》資料顯示:2015年中國玉米種植面積已經達到38119千公頃,相比於2008年收儲政策最初施行的29864千公頃增長近30%;2015年玉米產量也達到歷史高點2.65億噸。意識到中國玉米供需格局嚴重失衡,政府開始進行臨儲政策改革。2016年開始玉米種植面積及產量連續三年下滑,2017年分別降至42129千公頃及2.59億噸。
2018年11月,統計局將2006年以來玉米種植面積、產量做了相應調整。從調整的結果來看,產量上調的原因是主要是玉米的面積做了大幅上調,單產則沒有明顯變化。具體來看,2017年中國玉米產量為25907萬噸,較調整前提高4318萬噸或20%;2017年中國玉米播種面積為4240萬公頃,較調整前提高695萬噸或19.6%;中國玉米單產為407.35千克/畝,較調整前提高1.35千克/畝或0.33%。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國統計局不僅調整了玉米產量,還上調了肉類總產量水平,進一步說明此次調整的合理性。
前兩年中國玉米供過於求狀況十分明顯,自政策改革至今,玉米產量持續下滑,總需求量明顯回升。資料顯示:2016/17年度玉米剩餘量已經由上一年度的7059萬噸降至-387萬噸,對2017/18年度的資料預測更是出現2221萬噸的供應缺口,2018/19年度玉米市場在產量及需求量增長的情況下,供需缺口下滑至1625萬噸。
2018年臨儲玉米去庫存超出預期,對2019年的供應造成壓力。2019年臨儲去庫存接近尾聲,去庫存任務或將完成,雖然明年的下游消費預計將會繼續提升,但是透過對比供需情況,我們認為2019年的玉米供給仍大於需求,且供需壓力大機率高於今年,壓制玉米價格,明年玉米價格總體或將震盪偏弱執行。農民可根據自身條件繼續選擇種植玉米。
-
5 # 我的故鄉科爾沁
其實以後玉米價格不會再高的,不在會有頭幾年的9毛到1元的時代了,這都不是關鍵。關鍵是提高單產,以前都是大面積種植,單產非常低,只不過價格高,所以才堅持的住。現在內蒙古通遼地區價格在0.75元左右吧,不是水澆地的產量大部分還在1000--1200斤左右,一畝收入在750--900元,如果深耕土地,合理科學的種植提高300斤,就多225元的收入。
政府其實在這方面應該加大對農民培訓的力度,目前現在有一些高學歷的農民,確實想多學學真正的技術。隨著玉米價格和其他農產品價格不好,一些農民把土地流轉出去打工,這就給想做大農業的人一個能流轉更大土地的機會。希望政府或者更大的企業能和農民垂直溝通……
-
6 # 龍百曉生
玉米價格持續走弱,農民2019年種植結構是否需要調整?
在過去的2018年裡,受各方面因素影響,小麥和玉米價格都比較偏弱,並且去年受氣候變化影響而雙雙遭遇了不同程度上減產,按理說繼續種植小麥和玉米並不看好,但其實對於目前影響農戶種植結構調整的因素其實並不完全在農作物產量和價格方面,還會受農產品市場穩定、農業生產時間成本和農業收入佔比多少等因素影響,下面就結合我們這邊農村的新變化簡單聊一下:
2018年玉米產量和價格都偏低,但市場相對穩定。雖然2018年秋收玉米時遭遇了減產,而且玉米價格也不盡如人意,但相比其他農產品的市場供需和價格變化影響,其實玉米市場變化幅度還是比較偏小的,這樣就會利於農產品市場的穩定,不會出現大波動,自然種植風險就會微乎其微!就拿種植玉米和蘋果來說吧,雖然玉米價格持續下跌,但目前還是有一定利潤空間,而且銷售環境穩定,不會出現滯銷,而對於蘋果等農產品則不同了,今年產量相比往年更多,價格就會越便宜,同時也造成很多地方出現了蘋果滯銷現象,因此,這樣看來,種植蘋果可能還不如種植玉米的農戶收入可觀!
玉米生產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有利於增加打工收入!對於農戶來說,由於自己也就幾畝農田而已,要想守著這點土地發財致富是比較困難的,為此,現如今村裡越來越多的農戶選擇外出打工,或者在當地最近上班打工,像我們這邊村裡很多中年農戶會去鎮上或縣城的工廠打工,一年收入要比種地來錢快,也會更多一些!
尤其是這幾年,隨著玉米播種機械、玉米打藥機、玉米收割機的大量應用,對於我們這邊農村來說,農戶只需要在播種時擠佔半天、澆水和打藥時擠佔兩三天,而玉米收穫時擠佔兩三天就足夠了,其他時間則可以去打工掙錢為主,這樣一來,一季玉米會有一定收入,而打工上班也會有一部分收入,像我們這邊一個農戶在鎮上三個月就掙了一萬多元,要比一季玉米收入高很多!
-
7 # 小希時間
玉米價格持續走弱,農民2819年種植結構是否需要調整?
玉米價格“過山車”式走勢十分恰當,從之前的一路上漲,再到如今的普遍下跌,如果後期能持續下跌,那麼玉米第二次的漲勢將全部回吐。當前在東北地區玉米每斤在0.7--0.88元之間,華北等地收購價每斤在0.9-1.03元之間,華南及西南等地每斤在0.95-1.1元之間。
根據18年的實際情況來看,玉米價格上漲與玉米的市場供需關係有關,一年來兩次大幅度的漲價均有需求大增的因素顯現,近期的玉米價格上漲編者認為並不是趨勢性的下滑,應該是上漲途中的下跌調整期,多個地方玉米價格下滑是19年1月份出現的,近日仍舊處於其中。
對種植的農戶而言玉米價格下跌會出現兩種情況:
首先,一般情況下玉米價格下滑其種植收益會降低。比如在華北地區玉米畝產量在1500斤左右,按照市場出售價每斤0.95元價格計算,一畝地收益約1450元。而在東北地區呢?由於地理位置偏北,產量與華北相比偏低僅達到1350斤左右,售價也偏低每斤才0.85元左右。不過在東北地區玉米有種植補貼,黑龍江從17年的每畝補貼130元左右降低至30元以內,這樣玉米的綜合收益降低了。
也就是說東北地區的種植戶會積極調整農業結構。降低了玉米的種植面積,提高大豆的輪種面積。
而在華北當地,今年的玉米價格不錯,極大的提高了農戶種植玉米的積極性。
根據玉米的價格,種植農戶積極調整農業結構有自身的因素,也有客觀政策方面的因素,綜合而言,玉米的價格對種植結構的影響還是挺大的。上述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回覆列表
玉米價格持續調整,農民2019年種植結構是否需要調整?根據國家政策調整,去年東北地區種植補貼進行了相應的調整,其中黑龍江玉米生產者補貼標準為25元/畝,大豆補貼標準為320元/畝,而其他地區玉米補貼也在大幅度下降。這或許對於今年會極大的降低了農戶種植玉米的積極性。大豆大方面,根據統計顯示,2018/2019年度,中國大豆種植面積為8400千公頃,比上年度增加155千公頃。而大豆產量為1600萬噸,也比上年度增加72萬噸,增幅在4.7%。儘管如此,中國大豆缺口仍然十分龐大,中國每年都會向美國、巴西、阿根廷進口數量龐大的大豆。而國家透過增加大豆種植補貼力度就是為了提高農民種植大豆的積極性,同時減少大量依賴進口大豆滿足國內需求。因此,從這方面來看今年中國玉米種植面積將會大幅度減少,而下半年玉米供需偏緊將會凸顯。從目前來看,中國玉米價格處於持續走低,企業庫存相對充足,因此收購意願不夠強烈。再加上年關將近,農戶惜售有所鬆動,玉米新糧上市步伐也逐漸加快,但是整體玉米上市高峰並沒有到來,後期玉米市場壓力仍然比較大。而對於影響玉米價格的另一個因素就是非洲豬瘟,由於豬瘟發展的不確定性,從需求來看,豬瘟對於養殖行業來說影響比較大,同時也減少了養殖戶對於生豬養殖的積極性。這在也就間接的影響以玉米作為飼料的市場需求,玉米市場消費也將大幅度減少。但從整體來看,中國玉米供應缺口仍將存在,而今年種植結構調整來看,玉米種植面積預計將會減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