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碼農養雞老吳

    紅麻病害已知有40多種。中國已發現28種,其中真菌病害21種,細菌病害1種,病毒病害2種,線蟲病害3種,缺素症1種。以炭疽病和根結線蟲病對產量的損失最大。

    簡史

    紅麻1908年自印度引入中國臺灣種植,1912年臺灣臺北地區首次發現紅麻炭疽病為害。1927年美國哈特利(C.Hartly)在印度尼西亞西爪哇也發現炭疽病和根結線蟲病為害。20世紀50年代以前,世界紅麻種植面積較小,紅麻病害研究侷限於一般調查。自50年代開始,隨紅麻面積擴大,病害為害加重,特別是炭疽病大流行,才引起人們重視。50年代初,美國、古巴和厄瓜多都有專人研究。1953年美國佩特(J.B.Pate)提出種植抗病品種防治炭疽病。與此同時,中國陳鴻逵、司權民等都先後對該病作了研究,並提出溫湯浸種和種植抗病品種等防病措施。

    種類和分佈

    苗病類中國有11種。分佈廣,為害重的有炭疽病(Colletotrichum hibisci Pollacci)、立枯病(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和R.cerealis Van-der Hoeven)、炭腐病[Macrophomina phaseoli(Maubt.)Ashby]、白絹病(Sclerotium rolfsii Sacc.)、莖基腐病(Fusarium spp.)、苗枯病(Alterinaria tenuis C.G.Nees)、疫黴病(Phytophthora nicotianae Breda和P.parasitica Dastur)等。引起爛種、爛芽、苗腐和葉斑等症狀。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華南麻區均有發生。其中炭疽病、立枯病和炭腐病遍佈世界紅麻主產國。

    根病類主要有炭腐病,可使麻株枯萎。南方根結線蟲(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爪哇根結線蟲(M.javanica Chitwood)和花生根結線蟲(M.arenarla Chitwood)引起的根結線蟲病,可致麻株根系產生許多瘤狀物,引起葉黃,株矮,生長髮育不良,並易遭病菌侵染引起根腐。此外,

    白絹病可造成根部和莖基部腐爛。

    莖病類中國有10種,分佈廣,為害重的有炭疽病,可致嫩莖腐爛。炭疽病,可致麻株枯萎。斑點病(Cercospora malayensis Stev.et Solh.)、灰黴病(Botrytis cinerea Pers.)和腰折病(Helmintho-sporium sp.)等可使莖部產生大小不同的病斑,莖稈易折斷,留種麻種子產量損失更大。

    葉病類中國有11種,分佈廣,為害重的有炭疽病、疫黴病、斑點病、灰黴病、葉黴病(Cercospora hibisci-cannabini Sawada)和灰星病(Tubercularia abutilo-nis Kats.),可產生不同形狀的葉斑,病葉早落。

    此外,還有青枯病(Pseudomonas solanacearum Smith)是為害維管束的細菌病害。該病曾使湖南、浙江、福建部分麻區成片麻株枯死。由病毒(病原未鑑定)引起的紅麻卷葉病和花葉病也是遍佈中國和世界紅麻生產國的主要病害。麻地缺鉀可致黃葉病。

    世界部分產麻國嚴重為害而中國尚未發現的病害有紅麻鏽病(Aecidium garkeanum P.Hennings),在紅麻原產地之一的非洲廣泛分佈,印度也有零星發生。眼腐病(Myrothecium roridum Tode ex Fr.)是印度和孟加拉國紅麻的特有病害,先在葉痕處出現褐色壞死斑,似眼狀,最後環繞全莖,使纖維外露,嚴重時莖折。紅麻白粉病[Leveillula taurica(Lév.)Arn.]在古巴為害葉片,受害麻葉淡黃色,病斑被菌絲及孢子覆蓋呈灰白色,受害麻株葉片部分或全部脫落。類細菌(Bacteria-li

    ke organism,BLO)引起的皺葉病是澳洲紅麻於80年代初發生的新病害,受害麻株葉片皺縮變形呈杯狀,葉片小,麻株梢部因腋枝被刺激生長呈簇狀,麻株明顯矮小。莖點黴菌(Phoma sabdariffae Sacc.)在印度、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引起葉斑和莖尖枯死。此外,埃及紐帶線蟲(Hoploluimus aegypti Sha.)在埃及,短根腐線蟲(Pratylenchus brachyrus God.)、雙角螺旋線蟲(Helicotylenchus digonicus Perry.)、雙宮螺旋線蟲(H.dihystera Sher)和多帶螺旋線蟲(H.multicinctus Golden)在古巴都可為害紅麻。

    紅麻多數病害的病原菌能在種子或病殘中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紅麻生長期間借風雨、昆蟲、流水及農事操作再侵染。種子和土壤帶菌量高,苗期低溫高溼,麻地地勢低窪、板結,種植密度過大,偏施氮肥,管理粗放及連作均有利發病。

    病害控制

    嚴格執行檢疫制度,防止中國尚未發現的病害如紅麻鏽病和白粉病或美國紅麻炭疽病菌小種傳入。

  • 2 # 川妹莎啦

    紅麻又叫槿麻,主要是用來編制麻袋和包裝布,現在農村人很少用了,主要還是工業生產用的比較多。紅麻在生長過程也會遇到一些病蟲害,例如綠盲蝽、炭疽病、斑點病、根結線蟲病、葉黴病、灰黴病、玉米螟、腰折病、棉蚜、棉小造橋蟲、斜紋夜蛾、棉葉棉、小地老虎、及紅麻和黃麻都容易得的立枯病等。這些病蟲害都是容易導致紅棉減產,影響商品價值。

    下面就以比較嚴重的病害來分析和一些預防措施。

    炭疽病:紅麻炭疽病是紅麻最嚴重的一種病害。危害症狀: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

    1:幼苗,帶菌種子發芽後,胚軸組織上出現淡黃褐色水漬狀病斑,使種苗不能出土或出土不久因組織軟化凹陷而猝倒。發病子葉病斑邊緣紅色,中央呈黃褐色,後逐漸擴大,蔓延至頂芽,使其變黃褐色枯死,子葉脫落而呈光桿。

    2:葉片,成株期真葉發病,初現水漬狀小斑點,後逐漸擴大呈紫紅色圓斑,最後中央呈淺灰色。病斑多沿葉脈發生,使葉片皺縮變形。葉柄病斑梭形,中部稍凹陷,可致葉片垂萎,提早脫落。

    3:莖杆。莖上病斑大都發生在頂梢及側梢上。病斑梭形,黃褐色,邊緣紫紅色,中部稍凹陷,進一步擴充套件造成莖折或爛頭。比較杭病的品種或在乾旱的氣候條件下,生長點受害後,長出側枝,形成杈頭。

    4:花蕾,花蕾受害後腐爛,不能開花結實。

    5:蒴果,蒴果受害,初呈圓形或橢圓形暗紅色斑點,中央淺紅色,嚴重時不能結實或種子表面產生汙白色菌絲。輕微發病種子外表與健全種子無差異,但內部已有菌絲潛伏。空氣潮溼時,以上各病部表面均可產生桔紅色膠質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

    炭疽病防治方法:

    1:加強種子檢疫,防止將帶病種子引到無病地區。

    2:藥劑防治。①用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 1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溼性粉劑 100倍液浸種。隔3~4小時攪動1次,在18~24℃溫度下浸24小時,將種子撈起即可播種。如遇陰雨無法播種,可晾乾備用。

    3:選用抗炭疽病的品種。建立無病留種田,選留無病種子。結合間苗定苗,拔除病株,帶出田外,以減少侵染菌源。避免偏施過施氮肥,適當增施鉀肥,提高抗病力。雨後及時排水,嚴防溼氣滯留。清除殘留病杆,大面積輪作1~2年。

    4:發病初期噴。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 600~8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溼性粉劑 800倍液,或25%溴菌清可溼性粉劑 500倍液,隔7天噴1次,連續2~3次。

    根結線蟲病:紅麻、黃麻根結線蟲病在南方區發生比較嚴重。可引起減產20%~30%,嚴重者達50%以上,甚至失收。危害症狀:

    苗期、成株期均可受害。極部初生很多細小根瘤,後可長到綠豆至大豆或蠶豆粒大小。蟲癭初為黃白色,後變褐或全根腐爛。嚴重時每株根系上生數十個根瘤,有的相互融合引起全根或側根腫脹扭曲變形,細根毛很少,地上部葉色變黃或株枯。

    根結線蟲病防治方法:

    1:重病田實行輪作,可與水稻、玉米、芝麻等作物輪作1年以上,以稻麻輪作效果最好。收麻後清除病殘和雜草,集中燒燬,破壞線蟲的主要越冬場所。深耕改土、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有條件地區對地表10釐米或更深土層淤灌幾個月,可起到防止根結線蟲侵染、繁殖和增長的作用。

    2:化學農藥防治:必要時穴施10%力滿庫GR。

    灰黴病:紅麻灰黴病是紅麻朔果重要病害,尤其對留種麻為害很大,常引起花蕾脫落、爛果和爛種,而降低種子產量與品質發病重的麻田,病株率高達100%。危害症狀:

    1:葉片,葉片發病初生水漬狀小斑,以後沿葉脈擴充套件,引起葉片早落。

    2:莖杆,莖杆發病,多從葉痕、腋芽處侵染,初呈褪綠不規則形病斑,後逐漸擴充套件為灰褐色大斑,病部表皮乾枯,光澤消失,常引起上部組織枯萎。

    3:花蕾和蒴果,花蕾和蒴果發病,變褐脫落,種子不成熟,以至種子黴爛。遇雨水多、溼度大時,各部位的病斑均可長出灰色黴狀物及黑色菌核。

    灰黴病防治方法:

    1:種子處理:播種前用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 1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溼性粉劑 100倍液,在18~24℃下浸種24小時;也可用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 1kg拌100kg種子,拌後貯存3~5天后播種。

    2:選用抗病品種,如7804、72-2等。與玉米、水稻等輪作1年,可消滅土壤中的灰黴病菌。收穫後清除田間病殘,深耕細作。合理密植,及時中耕除草,增強田間通風透光性,搞好開溝排水。

    3:發病初期噴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 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溼性粉劑 800噴,或50%硫菌靈可溼性粉劑 1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 1000倍液。

    玉米螟:屬鱗翅目,螟蛾科。為害食性很雜,是世界性的蛀食性大害蟲危害症狀:

    幼蟲孵化後,一部分潛藏在雌穗著生節以上各葉片的葉腋間,取食積存的花粉和葉腋組織,至4齡後蛀莖為害;絕大部分初孵幼蟲集中到雌穗頂端的花絲基部取食為害。

    玉米螟防止方法:

    1:農業防治,越冬幼蟲羽化以前,處理玉米、高粱、棉花等越冬寄主的莖稈是消滅越冬幼蟲、壓低越冬蟲源基數的有效措施。

    2:物理防治,黑光燈誘殺法。高壓誘蟲汞燈。

    3:生物防治,每年4月中旬至5月初越冬幼蟲化蛹前,用白僵菌孢子粉對燒剩的寄主作物秸稈、根茬進行噴粉封垛,菌粉用量為100克/立方米,垛面每平方米噴1個點,至垛面可見菌粉即可。此外,還可利用玉米螟的性資訊素誘殺雄蟲或投放大量性資訊素,使雄蟲難以找到雌蟲,無法交尾。

    4:藥劑防治,玉米上藥劑防治通常掌握在心葉末期及穗期或幼蟲低齡期。棉花上掌握在螟卵盛孵期及幼蟲蛀入前期。施藥期應對玉米田逐塊檢查,把握住心葉末期,藥液灌注雄穗。常用藥劑有25%殺蟲雙水劑500倍液,或50%敵敵畏乳油8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800~1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或50%乙硫磷乳油1 000倍液等。一般都能收到較好的防治效果。

    腰折病:紅麻腰折病引起莖杆折倒,影響紅麻產量。在南方發生比較普遍。危害症狀:

    多在莖杆中部發病,特別是葉痕處最發病。病斑初呈淺褐色,以後逐漸擴大成黑褐色長橢圓形大斑,長達10~375px。溼度大時,病斑表面密生一層輪紋狀的黑褐色黴狀物。病部可深入至木質部使之變褐色。病組織較脆,易折斷,病部以上組織易凋萎枯死。

    腰折病防治方法:

    1:種子處理,用種子重量0.5%的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拌種。

    2:農業防治,清潔田園收穫後清除田間病殘組織,並進行深耕,減少越冬菌源。重病田實行輪作。

    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 800倍液,或1∶1∶200倍式波爾多液。

    立枯病:紅麻立枯病是苗期主要病害,病株率10%以上。播種後如遇低溫多雨天氣,則病情加重,可造成缺苗斷壟,甚至毀耕重播。為害症狀:

    在紅麻整個生育期都可發生,以苗期為重。麻種萌發尚未出土前被害,可造成爛種。幼苗出土後,子葉發病多在中部呈棕褐色不規則病斑,病組織易脫落穿孔。發病幼苗莖基部呈黑褐色腐爛,病斑處縊縮,致苗枯萎。久雨初晴時,田間成片倒伏死苗。成株期發病,莖基部病斑黑褐色,稍凹陷,嚴重時病斑繞莖一週,並縱裂露出纖維,有的麻株病部痊癒後形成粗糙圓疤,上生許多不定根。

    立枯病防治方法:

    1:藥劑拌種,用種子重量0.5%的40%拌種雙可溼性粉劑,或0.5%的20%稻腳青可溼性粉劑,或0.5%的50%退菌特可溼性粉劑,或0.5%的50%苯菌靈可溼性粉劑拌種。

    2:農業防治,與甘薯、禾穀類作物輪作3年以上,可大大減輕病害。施足基肥,適當晚播,減少幼苗出土時間,可有效減少發病。

    3:藥劑防治,紅麻出土後遇陰雨天氣或發病初期可用以上藥劑800倍液防治。隔5~7天噴1次,連續2~3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減肥可以吃核桃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