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魯北非遺尋蹤
-
2 # 季我努學社
萬全都司,是明廷在今河北西北部地區設立的軍政機構。實際上“萬全都司”是其簡稱,正式名稱應該是“萬全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司”是明代通用的軍事指揮機構,全國各地遍佈大大小小的都指揮使司,有時為了方便起見,簡稱為“都司”,因為其地點是原萬全衛,故得名。
萬全都司驛路示意圖
明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當時的宣府鎮總兵譚廣奏請“置都指揮使司,分直隸及山西等處衛隸之”明廷准許之。萬全都司的治所在宣府衛(今河北省宣化),管轄地區很廣,包括今河北省內外長城中間的赤城、懷來以西和宣化、陽原以北地區。位於京師順天府門戶居庸關以外,在開平衛、興和衛等遷徙廢除後,地位非常重要,分屯設軍,其規模幾倍於其他軍鎮。萬全都司如此強大,很大程度上是地緣因素造成,透過地圖我們不難看出,萬全都司的轄區是拱衛京畿重地的關鍵防線,而有明一代,國家的重點防禦就是在北邊,所謂“天子守國門”,北京就是防衛蒙元殘餘勢力和後來的後金勢力的前頭陣地作為保護京師的萬全都司,在全國諸軍事指揮機關中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了。
明宣宗
萬全都指揮使司是明代全國範圍內最後一個設定的省級軍事機構。初建之時,下轄宣府前、左、右衛,萬全左、右衛,懷安衛、保安衛、蔚州衛、永寧衛、懷來衛、開平衛共11衛,另興和守禦千戶所、美峪千戶所、廣昌千戶所、四海冶千戶所、長安嶺千戶所、雲州千戶所、龍門千戶所7個千戶所。縱觀將近三百年的明史,只設都指揮使司卻不設定相應的承宣布政使司與提刑按察使司的地方單位稱得上罕見了。這樣具有特殊性的明代地區管理機構,除了萬全都司外,僅剩遼東鎮一例。從這個角度,我們也能看出萬全都司在軍事、政治領域的重要性。
萬全都司驛路沿途遺蹟
然而這樣重要且顯赫一時的都司,最終也必須退出歷史舞臺。滿清統治者入關並確立了對全中國的統治後,將萬全都司廢除。自此,萬全都司隨著曾經強盛無比的大明王朝一道走向了湮滅。
參考資料:
張廷玉等:《明史》
謝健:《明代萬全都司研究》
郭紅:《萬全都司建置沿革考實》
郭紅、於翠豔:《明代都司衛所制度與軍管型政區》
回覆列表
萬全都司全稱為萬全都指揮使司,治宣府鎮城。明宣德五年(1430年),宣府鎮總兵譚廣(1363~1444年)“請置都指揮使司,分直隸及山西等處衛隸之。”萬全都指揮使司建立時,轄十一衛,宣府前、左、右衛,萬全左、右衛,懷安衛、保安衛、永寧衛、懷來衛、蔚州衛、開平衛。七千戶所,興和守禦千戶所、美峪千戶所、廣昌千戶所、四海冶千戶所、長安嶺千戶所、雲州千戶所、龍門千戶所。只設都指揮使司,而不設定相應的承宣布政使司與提刑按察使司,此前僅有遼東鎮一例。在一般情況下,一省內是三司並存,相互制衡。在邊防重地的遼東和宣府,因為主要是實封衛所,只能單設都司管理。
此線站道、裡距,轉引自明·魏煥《皇明九邊考·宣府鎮》。《皇明九邊考》又名《九邊圖考》,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刊行。全書編為十卷,卷一鎮戌、細略、番夷統論;以下九卷分敘九邊九鎮,以疆域、責任、軍馬、錢糧、邊夷、細略分題敘述,並附圖示。其中站道里距經緯分明,足資引證。
北京-順天府 今北京市“明、清北京城遺址”。明、清北京城,東牆、西牆沿用元大都舊城垣,北牆南縮五里,南牆向南延伸到前門一線。新中國建國拆除北京舊城牆前,基本保持明、清北京城城垣輪廓。“順天府”,明代北京地區府治。為歷史上自建都燕京以來,遼南京燕都府-析津府,金中都中都路-大興府,元大都路都總管府。洪武元年(1368年)置北平府,永樂元年(1402年)改北平府為順天府。順天府轄境,包括京城及近畿二十四州、縣,面積相當於現行政區劃北京市,和半個河北省。
京師燕臺驛-會同館,為京師首驛,驛傳中樞,永樂六年(1408年)置。明季朱棣遷都北京之前,在故元大都澄清坊大街設有水馬驛,名燕臺驛。以現代區劃標註,澄清坊大街即今王府井大街東側。因澄清坊大街市井繁華,因稱烏蠻驛,或烏蠻市。屬順天府大興縣。
《皇明九邊考》:“會同館五十里至榆河驛 ”。
第一站 榆河驛 延慶衛昌平州榆河驛,或稱昌平驛,今北京市昌平縣老城,以榆河名。榆河,今溫榆河,源自軍都山,大運河引其流為上游河段。東沙河、北沙河、南沙河三條小支流匯為溫榆河。顧炎武《昌平山水記》,“榆河驛初設於榆河,嘉靖中改附州城。其未附也,道出州城之西南,距州四十五里,有唐家嶺店者,亦車駕所駐也。往者車駕北征,徐行則次唐家嶺。”“榆林在岔道西二十五里”。這段文字乃雲,榆河驛改附州城之前,在州城西南四十五里唐家嶺(北京海淀區唐家嶺村)地方。
《皇明九邊考》:“榆河驛五十里至居庸關”。
第二站居庸關-居庸驛 延慶衛居庸驛,今北京市昌平區關溝內。太行山與軍都山兩山夾峙的山谷,又名軍都陘,長四十里許,南口北口之間的關溝谷道,是它的一部分,居庸關正扼其衝。京師西北門戶,別稱蠮螉塞,《日下舊聞考》引《方輿紀要》:“蠮螉即居庸音轉耳”。蠮螉,土蜂又名細腰蜂,關上築土室以候望﹐如蠮螉之掇土為房﹐故名。
居庸關,相傳秦始皇強徵囚犯、士卒於此,取“徙居庸徒”之意名關。漢代沿稱居庸關,三國名西關,北齊時改納款關,唐代有居庸關、薊門關、軍都關等名稱。《昌平山水記》,“至八達嶺,有城,南北門,元人所謂北口者是也”“自八達嶺下視居庸關,若建瓴,若闚井,故昔人謂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居庸關形勢險要,有南北兩個關口,南名“南口”,居庸關即“北口”。中間有四十里溪谷,俗稱“關溝”。現存關城是明大將軍徐達督建。居庸關兩旁,山勢雄奇,有燕京八景之一“居庸疊翠”。(圖片轉載自《海荃的部落格》)
《皇明九邊考》:“ 居庸關三十里至岔道”。
第三站 岔道 今北京市延慶縣八達嶺鎮岔道村“岔道古城”,嘉靖三十年(1551年)始築。岔道,意即由此歧分二路。西路懷來衛、保安州,歷榆河、土木、雞鳴至宣府;北路至延慶州、永寧衛、四海冶。《居庸志略》記,“八達嶺為居庸關之禁呃,岔道又為八達嶺之藩籬”。永樂十二年,在岔道北二十里立隆慶州,州東三十里立永寧縣。十三年在岔道西一百二十里立保安州。宣德元年,徙隆慶左衛於永寧縣,而關獨有隆慶衛,隆慶元年改延慶衛。
《皇明九邊考》:“岔道二十里至榆林驛”。
第四站 榆林驛 今北京市延慶縣康莊鎮榆林堡村“新榆林堡”,土木之變後移此。新榆林堡存“凸”形堡城遺址,分南、北兩城。據北城即榆林驛舊地。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榆林驛堡衛東南三十里。元置榆林驛。致和元年,上都兵討燕帖木兒,次於榆林,燕帖木兒軍於居庸關。遣兵襲敗之,追至懷來而還。明初亦置驛,東至岔道口二十五里,至居庸關五十八里。永樂十二年,北征,自龍虎臺次榆林。二十年,親征,次榆林。是也。《志》雲:堡初置於衛東羊兒峪北,正統末移於此。隆慶三年增築,週二裡有奇,介岔道、懷來之間。逾此而南,即昌平之白羊口,為控扼之所。”
《皇明九邊考》:“榆林驛三十里至懷來衛”。
第五站懷來衛 又名懷來城,今河北省官廳水庫淹沒區。懷來城北依臥牛山,南臨媯水河。唐季在媯州界置清夷軍,遼代改稱懷來,歷代沿用。遼太宗年間(927—947),懷來城為西京道大同府,媯州、縣治所在。永樂十六年(1418年),改懷來衛。宣德五年(1430年),改屬萬全都司,歸東路管轄。1951年修建官廳水庫,懷來城遷址沙城堡。懷來城沉沒水下,臥牛山留有懷來城斷壁殘牆。
《皇明九邊考》:“懷來衛三十里至土木驛”。
第六站 土木驛 今河北省懷來縣土木鎮。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土木驛堡,衛西南二十五里。東北至延慶州八十里,西至保安州四十里。地界相錯,為往來之孔道。本名統漠鎮。唐末高開道據懷戎時所置,後訛為土木。”“嘉靖四十五年,就故堡修築。隆慶三年,復修治,週二裡有奇,當長安嶺紅站口之衝,為襟要之地。今紅站、麻峪口、雷家站,俱見保安州境。又雷家站,一作家站,即今保安州治。”《析津志輯佚》:“統幕「分二路:一路北行至上都,一路西行至雷家站”。
《皇明九邊考》:“土木驛四十里至保安衛”。
第七站 保安衛 元驛雷家站,今張家口市懷來縣新保安鎮老城。明永樂十二年(1414年)在舊保安州(涿鹿縣老城)設定保安衛,翌年重設保安州,與衛同城。今衛城方圓四里、城外有土城、設九門九關,設參將鎮守駐兵五千六百人,屬前軍都督府指揮,宣德五年(1430年)改屬萬全都司。因土木事變,景泰二年(1451年)將保安衛治移於雷家站,加新字以示區別,是為新保安。城方圓七里,東南西三門。
《皇明九邊考》:“保安衛二十里至雞鳴驛”。
第八站 雞鳴驛 又名雞鳴山驛,今河北省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驛村“雞鳴驛遺址”。《讀史方輿紀要》:“雞鳴驛堡鎮東南六十里。永樂十八年,設站於此。十七年,因民堡增築。隆慶四年,修治堡。週四裡有奇,為鎮城入京要路,正北達龍門堡,西北達趙川堡,實當兩路之衝。堡傍皆流沙積石,行旅苦之。近山可耕之田,不過五十餘頃,儲蓄為艱。嘉靖四十二年,北虜由此突犯,為戍守重地。”
《皇明九邊考》:“雞鳴驛六十里至宣府城”。
第九站 宣府城 明代九邊重鎮之一宣府鎮城,及萬全都司治城,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老城南關。有宣府驛、柔遠館。城“洪武二十七年展築,方二十四里有奇”。
宣化古城明長城舊址
《皇明九邊考》:“宣府城六十里至萬全左衛”。
第十站 萬全左衛-萬全驛 今張家口市懷安縣左衛鎮。明初置衛築城,“正統九年增築,城周九里有奇,議者以城大難守,嘉靖四十二年截三分之一,今城週六裡有奇”。永樂中,在衛城東門外接驛,名東門驛,正德年移驛於衛城南門外,稱萬全驛。萬全右衛城,舊稱德勝堡,有德勝驛,今張家口市萬全縣老城。
《皇明九邊考》:“萬全左衛六十里至懷安衛”。
第十一站 懷安衛-懷安驛 今張家口市懷安縣懷安城鎮古城。前期衛城在舊懷安村,在懷安城鎮古城東二十里。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懷安衛,並築衛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移衛新城,即今懷安城鎮古城,戍兵鎮守。“隆慶三年增築,周九里有奇”。是為相沿於明清的懷安城,直至新中國初期的1951年,縣政府由懷安城遷至柴溝堡(懷安縣柴溝堡鎮)。正統二年(1437年)築柴溝堡,並設參將,相沿於清,倚為門戶要衝。今張家口市懷安縣起源於舊柴溝堡,與歷史上的懷安城非是一地。永樂二十年(1422年),保安右衛亦移駐懷安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以懷安城鎮古城,改懷安衛為懷安縣。懷安城鎮以地名保留了歷史文脈,堪稱範例。柴溝堡有東門驛
《皇明九邊考》:“懷安衛六十里至天城衛”。
第十二站 天城衛-天城驛 今山西省大同市天鎮縣老城。隸屬山西行都司。
《皇明九邊考》:“天城衛六十里至陽和城”。
第十三站 陽和城-陽和驛 今山西省大同市陽高縣老城。隸屬山西行都司。
“萬全都司”開創了北京地區的政治地域格局。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的軸心扇形環渤海防禦地帶。而且值得關注的是,“萬全都司”在管理地方武裝時,將邊境蒙古族居民亦編入內。這在之前是從未有過的。在這些平戰結合的居民當中,可以說是屯田、作戰兩不誤,應該是現代民兵預備役制度的雛形,並且大大改善了北部邊疆蒙古族民眾的生活質量。誠然,在宣德皇帝看來,真正要想讓邊疆穩定,必須要依靠這種“德政”才行。
(圖)明朝疆域圖
在“萬全都司”治下,宣德年間的華北出現了從未有過的安定與富裕。以首都北京為中心的區域,因為國泰民豐,進而形成了一個成熟的經濟圈,這大大改善了首都的經濟環境。自宋以來,中國的經濟中心逐漸南移,黃河以北基本上處於經濟落後的狀態。而在明代宣德年間之後,這一問題獲得了較大改觀,北方的物產開始在這一片區進行交易,而日趨穩定的社會環境也為當地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勁的消費動力,縮小了與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差異,這不得不說是“萬全都司”所帶來的積極效應。
都司衛所本是軍事建置,與行政區劃無關。但是邊境衛所也兼理民事,實際變成地方行政區劃。因此,都司衛所有實土、非實土之分。不設府、州、縣的地區,衛所兼理民政,為實土衛所,遼東都司全系實土,萬全都司大半是實土。
清初,裁廢都司衛所,改置為府、州、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