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張秀方第一

    1、翠蟈蟈。綠蟈蟈多生在平原、農田、花生地、豆地、玉米地、菜地等農作物區。

    2、黑鐵蟈蟈。黑鐵蟈蟈又稱鐵皮蟈蟈,通體都是青黑色,像鐵皮的顏色,故又稱鐵蟈蟈。

    3、山青蟈蟈。多大夏秋出現,生長在低山丘陵。灌木雜草間及幹河谷、荒地、田野梯田之中,體色以灰綠為主,色淡且雜,頭項腹腿之色也不怎麼統一。

    4、異色蟈蟈。蟈蟈體色最基本的是黑褐色與黃綠色,經過長期各地環境的影響與個體變異,又逐步衍生出了很罕見的中間色、過渡色,這就是奇特的異色蟈蟈。

    5、紅褐蟈蟈。生長在北方燕山山區,紅頭紫臉,紫紅脖項(紅前胸背板),褐紅腹背,粉紅肚皮,紫紅腿,紅須、金黃翅,前翅側區(俗稱膀牆),鮮綠色,佈滿翡翠綠斑。

    6、藍綠蟈蟈。採於河北固安大提及魯北,它是由鐵皮衍變而來的,其綠色特殊,通體呈藍綠色,與一般綠蟈蟈體色有明顯的不同。

  • 2 # 向日葵詩集

    蟈蟈常見種類

    1、優雅蟈螽:體型粗壯,中等偏大,體長約35~40毫米,野生蟈螽的體色通常為草綠或褐綠色。頭大,前胸背板寬大,似馬鞍形,側板下緣和後緣鑲以白邊。叫聲如:“極-極,極-極”。

    2、暗褐蟈螽:體形同於優 蟈螽,翅面具草綠色,條紋並佈滿褐色斑點,呈花翅狀,故也有“花叫”叫聲:“吱拉,吱拉”。

    3、鼓翅鳴螽:體型偏小且娟秀,翅薄呈半透明,翅脈清晰可風,如婦人紗裙,故有“姐兒”之尊稱。叫聲:“甲、甲、甲”

    4、素色似織螽:體形中等,體大部分為草綠,頭部背面黃褐,叫聲“絲扎-絲扎”接近紡織娘,故有“小故娘”之美名。

    5、斑翅草螽:是一種常見種,體型小,體色為綠色和褐色兩種。叫聲:“絲-絲”中間有小停頓。

    6、悅鳴草螽:體型與草螽相似,體色豔麗,深綠或黃綠色。叫聲:“齊-齊-”可連續鳴叫。

    蟈蟈是中國南北各地男女老幼都十分喜愛的鳴蟲。北方人叫它蟈蟈,南方人叫它“叫哥哥”、“叫蚰子”,古人叫它“蛞蛞”、“聒聒”、“螽斯”,在春秋時代就被人們飼養了。因它能繁殖眾多的子孫,故被古人視為興旺的吉祥物。至今,民間在小兒搖籃邊還掛著蟈蟈的籠子。

    蟈蟈由於生長環境不同,體色也各不相同。體色翠綠者,稱為“綠哥”、“翠哥”或“三青蟈蟈”;體色黃中帶白者,稱為“糙白”、“白哥”或“草白蟈蟈”;體色紫紅如鐵鏽者稱為“鐵哥”或“鐵皮蟈蟈”。從體色價值來說,有“黃不如綠”“綠不如黑”之說。

    蟈蟈如按眼睛的顏色來分,綠眼又稱翠眼;黑眼又稱墨眼、烏眼;紅眼又稱赤眼、朱眼、珊瑚眼。以眼色價值來講,也有“綠不如黑,黑不如赤”之說,其中尤以“紅眼翠哥”與“黑眼鐵哥”為好,因為它們顏色豔麗,色彩調和,令人青睞。

    此外,在端午節後出現的蟈蟈稱“夏叫”“夏哥”,聲音低弱;在立秋後十天出現的蟈蟈稱“早叫”、“秋哥”,叫聲洪亮;在晚秋後出現的蟈蟈稱“冬蟲”、“冬哥”,叫聲柔弱

  • 3 # 鐵116771881

    蟈蟈屬於螽斯科。螽斯科鳴蟲一般共同的特徵一般有:身體呈扁圓柱狀。頭部較小,顏面傾斜或垂直。頭部有複眼1對。在複眼內側有絲狀觸角一對,細長,一般明顯長於體軀。單眼2—3個。口器為咀嚼式,由上唇、上下顎各1對、下唇及舌等部分組成。上顎即大牙特別發達,粗壯堅硬,內緣常呈鋸齒狀。牙尖黑色,牙的前半部多為紅色或紫紅色,牙根色淡。胸部背面有發達的前胸背板,形狀多變。側片發達,有些種類在側片和前胸背板後緣相交處形成肩凹陷。前胸腹板平坦或具有刺狀突起。有些種類前翅和後翅較為發達,但也有些是前後翅強烈縮短或完全無翅。足3足,跗節由4節組成,在最後一節的頂端有爪1對。後足股節十分發達;前足脛節基部有開口式或閉口式聽器。腹部通常有背板10塊、腹板8(雌性)或9(雄性)塊,在最後一節背板構成下生殖板,形狀多變,有時還有附屬突出的部分。雌性的產卵管比較長,呈劍狀或鐮狀形。螽斯科的鳴蟲的前翅均具有發音器——音剉和刮器。直翅目螽斯科鳴蟲均屬漸變態,經歷產卵、若蟲、成蟲三個蟲態,以卵越冬,大多產卵於樹上或土中,一般一年一代,也有以若蟲或成蟲越冬的。植食性、肉食性與雜食性均有。

    蟈蟈的病症與天敵有白僵菌、紅色寄生蟎、螳螂,也有在捕食瑪蜂時有被蜇死的情形。蟈蟈在人工餵養的時候總是喂多水的瓜果會大肚、拉稀、甚至是脫肛而死。

    中國國土幅員遼闊,南北溫度變化很大。南方春夏暖的早,北方遲。南京首批“叫哥哥”在端午節就可以出現,稱“夏叫”,鳴聲弱,體小色淡。北方見蟈蟈成蟲時間較晚,一般要到6月下旬或7月初才能聽到“夏叫”,稱早蟈蟈。這批蟈蟈對人工繁殖留子很有意義。立秋後10天新蛻的蟈蟈稱“早叫”,個大體健,飼養好了可以越冬。人工繁育的蟈蟈可人為控制分批的羽化出來,在春節後蛻的熱蟈蟈可以養到第二年的天然蟈蟈出現,這樣一年四季都能聽到蟈蟈叫聲了。

    蟈蟈的形態 蟈蟈是螽斯科中的大型鳴蟲,體長可達50mm(40—55mm),雌蟲比雄蟲略大。通體有綠色、淺綠、淡褐、草白、黑褐等各種體色。頭較大,頂部色較深,呈綠色或褐色。臉長,色淡,呈藍或淡藍綠色。牙尖紫紅色。二觸角須呈絲狀,可長達60mm,褐色。兩個複眼前方有三個單眼。顏面略前傾,基本垂直。前胸背板寬大而發達,呈馬鞍形,厚而堅硬,呈綠色或褐色。背板側區下緣有白色或淡黃色邊。胸部腹板各有一對錐狀刺,後胸的最大。前胸背板前緣平直,後緣呈弧形,向後突出。

    雄蟲膠翅比雌蟲長,厚而發達。一般雄蟲前翅長為14—18mm,雌蟲前翅很短,僅為6—8mm,不能鳴叫發音。雄蟲前翅有音剉、刮器和發音鏡,兩前翅摩擦可發了鳴聲,優美響亮。後翅已經退化。腹部肚子為圓狀,尾端略尖上翹著,有背板10塊,呈綠色或褐色,腹板8板(雌蟲)或9塊(雄蟲)。雌蟲尾端有****狀的產卵器,約長29—34mm。六足長而發達,後肢強大,跗式4-4-4,1-3跗節有墊,後足第一跗節跗墊分成2個葉片,後足脛節端距6個,背面2個,腹面4個,中間的2個,後足腿節略比脛節稍長。整個體軀呈縱扁或圓柱狀,腹部膨大,體形寬厚長大。

    蟈蟈的生活習性

    蟈蟈一年一代,以卵越冬,每年的4月卵開始孵化。

    蟈蟈的卵為淡褐色,長6—6.2mm,寬1.6—2.1mm,外殼堅硬。當年所產之卵全部都在表土層越冬,第二年4月天氣溼潤,卵迅速膨大,長增加44%—58%,寬增加93%—125%。孵化時卵殼破裂,蟲體在另一層膜內蠕動,最後破膜而出,歷時約2個小時。如天氣乾旱,卵期就延長到隔年孵化。卵期一般為244—270天。

    在野外自然界中,若蟲共要蛻6次皮。蛻皮時頭向下,足抓住附著物,頭胸蛻裂線先開裂,再是前足、中足、後足、觸角及腹部蛻出,歷時約65分鐘,最後將蛻下的皮吃掉。

    在野外的天然蟈蟈成蟲多在上午羽化,經1—2周開始交配,歷時30分鐘左右,直至雄蟲排出乳白色直徑達10mm的粘性精託,並附著雌蟲生殖器內外,才算結束了交配。這時雌蟲腹部向前彎曲,並用口咬食精託,將精子擠入貯精囊中,不取食精託則不能產生受精卵。蟈蟈一生可以進行多次交配。雌蟲交配後2—3周就開始產卵,產卵期很長,懷卵後體重可增加3倍左右。產卵時腹部向上提,產卵管垂直的插入土內,產卵瓣上下蠕動,將卵分批分散的產於土中。產完一批卵後抽出產卵管,用力向後彈土,封閉住產卵孔,再繼續產卵。白天產卵比晚上多,7月上旬開始產卵,高峰期在8月,9月末或10月上旬結束。每頭雌蟲產卵200—440粒,每粒卵重14mg。雌雄成蟲壽命近似,一般卻為80—90天。進入9月下旬或10月上旬,成蟲就死亡了。

    蟈蟈屬雜食性。食肉性強於食植性。天然蟈蟈主要以捕食昆蟲及田間害蟲為生,是田間的衛士,是捕捉害蟲的能手。蟈蟈只有在沒有昆蟲吃,餓急了才會吃植物。蟈蟈如果同種放在一起,通常能自相殘殺,一般雌蟲吃雄蟲的時候居多。

    蟈蟈的分佈與分類蟈蟈按產地分類 :

    蟈蟈在中國分佈很廣,按產地來分類,可分為北蟈蟈與南蟈蟈兩大類,北蟈蟈優於南蟈蟈。北蟈蟈又分為京蟈蟈、冀蟈蟈、晉蟈蟈、魯蟈蟈。

    京蟈蟈又叫燕蟈蟈:

    主要指北京山區和郊區的蟈蟈,北京人愛講究西大山和東大同的蟈蟈。燕蟈蟈最有名的是安子溝的大山蟈蟈。北京以產黑色大鐵蟈蟈著稱。

    冀蟈蟈

    河北山區,每年蟈蟈產量大。以中小身量的草白(糙白)山青蟈蟈為多,間或有少量鐵蟈蟈與綠蟈蟈。河北省蟈蟈以易縣為主,名氣最大。

    魯蟈蟈

    主要指山東北部為主的地區,魯蟈蟈又以綠蟈蟈為主,但頭項部區域性泛紅褐色的邊紋,也有個頭較大的。也有少量的草白和山青等中等身量的蟈蟈。

    晉蟈蟈

    山西作為主產小蟈蟈的地區,氣候有些乾旱,多產中小身量蟈蟈,以小個為主的山青、草白蟈蟈以及少量的鐵蟈蟈。晉蟈蟈的物點皮實好養,皮粗翅厚,叫聲響,尤其以宣化蟈蟈最為出名,它耐乾旱,生命力特別強。

    生長在中國南方各省的蟈蟈都統稱為南蟈蟈。西南四川成都包括長江流域等地的蟈蟈個頭較小,比札嘴略大,鳴聲也小而尖。總的來說南蟈蟈沒有北蟈蟈筋粗皮厚,皮實耐旱,鳴聲也不如北蟈蟈那樣強勁有力。在南方很難見到北方的大鐵蟈蟈。

    蟈蟈按體色分類 :

    從觀賞的角度按體色分類,蟈蟈可分為五類:綠蟈蟈、黑蟈蟈、山青蟈蟈、草白蟈蟈、異色蟈蟈。 綠蟈蟈

    綠蟈蟈

    多生在平原、農田、花生地、豆地、玉米地、菜地等農作物區。綠蟈蟈講究的是通體碧綠,不帶絲毫雜色,綠臉紅牙,綠腿綠肚,紅眼棕須,一雙金黃翅(前膀翅側區為鮮綠色)。在滿目蒼茫的嚴冬裡,這種大翡翠綠蟈蟈更能顯示自然之美,也格外耀目。在有一時期,綠蟈蟈價超過黑蟈蟈,就是因為綠色比黑色好看,觀賞價值更高。綠蟈蟈翅薄,一般叫聲偏高,但鳴聲沒有黑蟈蟈那樣響亮寬厚。

    黑蟈蟈

    黑蟈蟈又稱鐵皮蟈蟈,通體都是青黑色,像鐵皮的顏色,故又稱鐵蟈蟈。主要生長在北京郊外的山區,又以西山為主。正宗黑蟈蟈個大,皮堅翅厚,通體青黑色,紫藍臉,紅牙,粉肚皮,白、黃,深褐翅,黃綠膀牆,褐色前翅背,前翅側區斑黃綠色或黃色,黑青腿,棕須,黑眼或棕眼。體色隨時間、年齡的增大而加深,直到全身黑亮似鐵,鳴聲強勁有力,響亮,寬厚。一蟲鳴叫能蓋過群蟲的鳴聲。一膀一膀地叫,沉著而穩重,有大將的風度。

    山青蟈蟈

    多大夏秋出現,生長在低山丘陵。灌木雜草間及幹河谷、荒地、田野梯田之中,體色以灰綠為主,色淡且雜,頭項腹腿之色也不怎麼統一。山青蟈蟈肚色有綠、黃、白三種,是莊稼地裡最常見的普通蟈蟈,不被愛蟲者重視。

    草白(糙白)蟈蟈

    多在晚秋時出現,生長在山坡、丘陵、田邊、地角、灌木雜草之中。通體色雜且淡,介於綠褐之間,似淺褐之間,似淺淡枯草灰白色,故名草白。天然草白蟈蟈因蛻皮較晚,故深秋長壽者較多,體質不錯,皮實易養。

    異色蟈蟈

    蟈蟈體色最基本的是黑褐色與黃綠色,經過長期各地環境的影響與個體變異,又逐步衍生出了很罕見的中間色、過渡色,這就是奇特的異色蟈蟈。

    ①紅褐蟈蟈:生長在北方燕山山區,紅頭紫臉,紫紅脖項(紅前胸背板),褐紅腹背,粉紅肚皮,紫紅腿,紅須、金黃翅,前翅側區(俗稱膀牆),鮮綠色,佈滿翡翠綠斑,個頭也較大,鳴聲響亮,強勁有力,長壽耐乾旱,體色極美,實為罕見。

    ②金黃蟈蟈:生長在北方的太行山區,褐黃頭,藍臉紅牙,褐黃脖項,黃腿黃肚黃鬚,金黃翅,惟膀牆(前翅側區)翠綠,通體褐黃閃金光,鳴聲寬厚低沉,蒼勁有力,就像金色閃閃的盔甲在閃爍。這樣的通體褐黃蟈蟈幾十年也難遇一個,甚為稀罕。

    ④五色蟈蟈:生長在河北山區與平原交界的坡地,是由褐黑山蟈蟈衍變而來的,體分為五種顏色,棕褐頭,藍臉紅牙,紅褐脖項,棕胸花腿綠肚皮,金黃前翅,綠膀牆(前翅側區),深紫色腹背板,蟲體身披五色,各部色調鮮明,對比強烈,很是難得,蟲體大色足,皮堅翅厚,鳴聲響亮,雄渾有力。

    ⑤白蟈蟈:選自晚秋北方的丘陵砂礫荒地,由草白蟈蟈衍變而成。體色很淺淡,微微帶有灰褐淡綠之色,遠看像白色、白項、白胸、白肚、灰白腿、只有翅膀呈淡棕色,淡綠膀牆(前翅側區),銀裝素裹,個頭中等,鳴聲細脆而悠揚。蟈蟈的鳴器與選膀 蟈蟈的鳴器

    雄蟈蟈的鳴器是用兩葉前翅摩擦發出醇美響亮的叫聲,這種鳴聲作用於吸引異性、呼喚同性、驚叫敵人。雄蟈蟈的鳴器前翅在背區,前寬後窄而扁,前翅背呈黃褐色,前翅側區多呈綠色,多翅脈網紋,翅背很厚,翅側較薄。一般雄蟲前翅長為14—18mm,也有少數的大翅者,長度可以達到20—30mm。雌蟲前翅短,一般在6—8mm左右。雄蟲前翅一般為左搭翅,即左翅蓋於右翅之上。鳴叫發聲時兩前翅斜豎起,來回摩擦,從而發出巨大的音響。兩翅愈發達(翅大且厚),摩擦就越強勁有力,叫聲愈大。

    蟈蟈選膀的要點

    挑選優質的蟈蟈首先要選翅膀大且厚的。膀的背部還平面寬而長。膀的背部平面要平展,上邊的左膀緊貼於下邊的右膀。閉膀時不能有大的縫隙,要閉嚴蓋緊。音銼與刮器應該突出些,翅脈要飽滿。左上膀的右邊膀翅要足以蓋夠搭足在下膀。右下膀的鼓腹(鏡片)愈大愈好。高膀立膀,靜止時候兩膀要在蟈蟈的背上離開肚高高翹起來的為佳。膀牆愈寬愈大愈好,不論是黑蟈蟈還綠蟈蟈,膀牆均應為綠色者,真正的黑鐵蟈蟈或金蟈蟈(雄)前翅膀的特點 翅蟈蟈膀牆應為黃色或淺黃綠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駱駝祥子好詞1000個,不要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