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敏內

      空調的發展歷史 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地區發生罕見的乾旱天氣,為解決乾旱缺水地區的空調冷熱源問題,美國率先研製出風冷式冷水機,用空氣散熱代替冷卻塔,其英文名稱是:Air cool Chiller,簡稱為Chiller!

      在空調歷史中,美國已經發展和改進了有風管的中央單元式系統,並得到了正在現場安裝和修理有風管的單元式空調系統的空調裝置分銷商和經銷商的強力支援。WRAC是最簡單和最便宜的系統,能夠很容易的在零售商店中購得,並在持續高溫來的時候自己安裝。同時,無風管的SRAC和SPAC自70年代起在有別於美國市場的動力下在日本得到發展和改進。之後,裝置設計和製造技術在90年代被轉讓到中國,這是透過與當地公司(包括主要元件如壓縮機、熱交換器、電勸機、精細閥和電子控制器的本地製造商)組成的合資公司進行的。在90年代中國也從其它先進國家吸收了較大型空調裝置的先進高新技術,並與多數是美國的大公司組成合資企業。現今,中國已是一個頂級國家,她的當地主要工廠和合資企業製造了大量SRAC和SPAC以滿足增長的國內市場和出口需要。日本過去幾年在把SRAC和SPAC機組出口到中國、歐洲和中東以建立新的市場。但是中國現今已是最大的空調出口國,在2001年出口的WRAC,SRAC和SPAC機組總數達500萬臺,2002年預計有750或800萬臺機組出口,而日本正在失去出口的地位。

      按國家進行回顧

      美國

      美國是最大的空調市場,佔世界總空調裝置銷售額的28%,大多數是有風管的單元式空調系統。但是,熱泵比例相對的低,在2001年以數量計佔20%而以銷售額計‘佔30%。美國空調市場與其它國家的差別,一些明顯的原因是:

      大多數人居住在位於有廣闊空間的郊區獨立房屋內,可以更方便地為整個室內空間的舒適優先選擇安裝風管。

      能源價格相對要低,全國範圍有電力和燃氣可以供應,在冬季可以透過天然氣管路網路用燃氣爐取暖。

      大部分陸地在冬季的寒冷天氣並不適用沒有輔助電加熱的熱泵,而輔助電加熱是不經濟的。

      強大工業分銷商和經濟商網路以相對低的安裝費用和維修後緩支援推銷有風管的中央空調系統。

      日本

      住宅空調是從60年代由本地生產或從美國進口的WRAC開始的,基於人們大多數在生活區居住而只對單個房間的空調有強烈要求,一般不採用中央系統以節省很昂貴的電力費用。但是,許多人抱怨高的運轉噪聲和振動不能為臥室所接受。同時在房間內安裝也不大方便。

      在經過了WRAC痛苦的經歷之後,後來發展了SRAC以便在室內掛壁安裝,使房間空調機組運轉安靜並便於安裝。在功能上,雖然SRAC喪失了諸如新鮮空氣的進入和迴風的排出等功能,但WRAC和SRAC對單個房間的空調在有人佔用時幾乎是相同的。在買方市場上了需要額外的小型SRAC機組,其特點是具有較低的噪聲並可以在臥室中方便地安裝為“新增機組”。熱泵型式在製冷和採暖季節都能很好地為人們所接受。一些特點諸如較低的噪聲、更足夠的制熱量、較低的功率消耗(也即較高的效率)以及較小的機組尺寸或改進的室內空氣分佈吸引了使用者的注意力和興趣。由於能源費用比電力來得便宜和在較低環境溫度時有較高制熱量,煤油爐仍然廣泛在屋內用以加熱空間。但是,SRAC熱泵用於臥室對許多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安全執行且防止火災,因為在睡眠時間室內溫度低的時候房間空間是相當的好。生活方式從門窗大開以便在睡眠時間有新鮮空氣吸入轉變到為了市區安全而用鎖緊裝置將門窗關閉,這就需要在屋內購買更多的SRAC機組。在室內也安裝強制通風機以吸入新鮮的室外空氣和排出室內空氣,藉使用熱交換元件而達到節能的目的。80年代介入的突破性技術解決了熱泵的固有缺點並推動了SRAC機組的銷售。

      在打折扣的商店裡,如同包括髮送和安裝主費用在內的白色貨物一樣引發了價格大戰。SRAC的安裝十分容易和快捷,在現場技術水平較低的人員在幾小時內即可完成機組的安裝,製冷劑管路和接線。

      過去存在一些質量問題,如製冷劑洩漏、元件故障以及直接涉及到製造商的修理或分包修理單位的綜合性故障。

      現在隨著產品可靠性的改進,售後的修理電話已大大減少。但是,商業形式仍是一如既往,SRAC在透過折扣商店銷售,費用較低,售後服務直接由製造商或其分包修理單位承擔。

      SPAC的銷售與SRAC的輕型商業市場相似。製造商更從事於所謂的“建築物多臺SPAC”系統的銷售,與空調系統設計人員和機械承包商接觸並與製造商一起保持較高的附加值。1臺壓縮冷凝機組與多臺室內機組聯用的SPAC對於製冷劑管路安裝在牆內的新建住宅正越來越普及。

      政府和公用事業公司(如電力和煤氣)以及負責制訂國家能源政策的單位正在補貼新的技術開發並用吸引人的刺激計劃來促進新的空調系統裝置。這些產品涉及商能效的熱泵、GHP和直接燃氣吸收式冷水機組。打折扣的能源價格所帶來的令人刺激的好處使使用者願意以低得多的操作能源費用安裝新的節能空調系統或者用它來技術改造。這樣,即使初始費用有所增加,投資回收也仍是很吸引人的。

      空調產業“大戰”的探索

      正當空調新生力量的強熱姿態迅猛堀起的時候,整個空調產業的格局已經開始變化,以實力派新生力量為代表的格蘭仕等站在世界巨人肩上,整合引進世界最先進的生產線、管理、技術,以國際專業化分工定位於全球名牌空調製造中心在迅猛發展。短短一年多,其出口就已進入中國空調業的前三甲,而且主要是歐、美、日發達國家的市場。由此可見,在產品同質化趨勢越來越嚴重的今天,只要你產品品質、技術含量具有領先優勢,價效比優勢明顯就會迅速發展,據格蘭仕集團拿出美國質量認證委員會等權威機構頒發的“高品質空調”、“國際貿易推薦產品”以及一大堆國際機構的質量認證證書,說明國內空調實力派新生力量在全球空調產業中已經形成。

      正當格蘭仕等為代表的薄利多銷策略迅速發展的時候,一些老牌尤其是庫存巨大的老牌企業宣稱“服務戰”來阻擊。記者對目前主要空調廠的服務水平作了一次調查,包括對使用者的調查發現,實力派新生力量與一線品牌水平幾乎沒有什麼不同。值得一提的是空調是半成品,幾乎所有工廠主要依靠批發商、經銷商的安裝、維修專業服務隊伍來完成,一線品牌是這樣,二線品牌也是這樣,因為工廠支付給商家的安裝售後服務費,個別商家精打細算從中還有一塊油水。國美、蘇寧、大中等專營商都有自己一支十分專業的龐大安裝隊伍,目前沒有一家工廠能達到這一水平。其次是社會專業機構,這些機構是面對十幾家、幾十家商場主要是超市、綜合百貨店,專業水平也同樣相當高。再次是批發代理商自己有一支專業化隊伍,最後才是各工廠有一支補充性隊伍。旺季個別企業稱從工廠調集多少安裝工,都是一些生產線工人,安裝水平遠不如專業化隊伍。空調俗稱三分產品,七分安裝,主要指安裝的專業術較強。目前工廠間的服務主要區別於回訪的電話,有些多一些,有些少一些,一般工廠都是在安裝後有3-5個電回訪話,回訪的有一個很主要目的就是工廠臨近商家及安裝隊伍。不僅僅是對消費者的“服務”。所以說,從根本上沒有什麼區別。要說區別就是個別企業作為一種廣告宣傳內容,大量投入廣告費來宣傳炒作服務,個別企業認為這是一種最基本的產品附加,沒有什麼獨特的優勢可言,不投入廣告宣傳來炒作。

      空調產品玩過技術文字概念戰,即大家有的普通技術,有的用一個新名詞來說,使許多人以為這是一種新技術,廠家也大肆炒作。現在已經不行了,因為玩爛了,原來個別領先的企業開創了這一局面,接下來一大堆企業跟進,所以在空調行業呈“群龍無首”的狀態。因為原來大家都是引進或中國產組裝水平差不多,引進的好一些,如華凌等。真正區別在有些會宣傳炒作,營銷力量肯投入,有些不會炒作,進而在規模上產生了區別。這兩年上規模的企業由於連續災年,一大堆庫存積壓,原材料大幅降價,庫存產品實際上隨之大貶值,對企業形成強大的財務壓力,原來的優勢一下子變成了巨大的劣勢和沉重的包袱。

      這兩年以格蘭仕、奧克斯為代表大喊價格戰,格蘭仕當初攜20億進軍空調,稱要把空調價格降下一半,當時眾多廠家的口水噴向格蘭仕,但從現在來看,價格是降下了一半,甚至更多一些,從格蘭仕實現其承諾來看,誰又在講誠信呢?可能個別會說這是不顧質量的降價,誰又能說日本松下降至1000多元,降了一半多價格是沒有質量保證的;南韓LG分體機賣198元一臺是沒有質量的。一些高舉反對價格戰的企業又有誰敢說其產品沒有降價,無非是庫存太大,不願意對商家補水,換個型號罷了,讓商家們來承擔過去高價吃進的“老型號”。

      空調大戰打了多年,產業集中度越打越散,而沒有出現彩電,尤其是微波爐一樣的世界巨頭,這又說明什麼?值得大家反思和研究。中國加入WTO,客觀上使我們呈一盤散沙狀的格局與已形成多年的壟斷狀態的跨國公司同臺較量。對於已打得無利可圖的產業,跨國公司撈不到什麼油水,充其量以虧本換一個佔有率,虧得大一些,佔得多一些;虧得少一些,佔得少一些。對於還有一些利可圖的產業,要看誰的生產力水平高,能多搶一些利,產能嚴重過剩,最終會變成微利或無利,那時候才是真正拼實力的時候。

      空調產業是一個傳統標準化產業,要革命性創新是十分困難的,例如格蘭仕不鏽鋼高階空調在一些沿海城市,長江流域較潮溼的地區優勢十分顯著,而且時尚,但在乾燥地區只有時尚,而產品根本優點難以體現,今後空調主要是在智慧化、新材料、款式等上面的變化。目前數字化技術、新材料方面等不管新老牌子,都是站在一條起跑線上,從格蘭仕推出全世界第一臺不鏽鋼高階空調,世界第一數碼智慧四面出風空調等足以證明了這一點。

      中國產中央空調產業歷史至少提前40年

      曾經為麥克維爾、開利、約克、特靈等美日廠商天下的大型中央空調市場,今年首次被中國產品牌打破壟斷。8月28日,由美的集團和重慶通用集團合資成立的重慶美的工業園正式投產,新工廠製造的第一臺離心式冷氣機組也於當日下線。一位出席下線儀式的深圳製冷專家對本報記者稱,重慶工業園的投產非比尋常,因為重慶通用公司早在1964年就生產出了中國的第一臺離心式製冷機。如今與美的品牌成功嫁接之後,據推算,中國產中央空調的產業化歷史程序至少提前了40年。

      據介紹,隨著國內大中型建築中央空調的更新換代以及戶式中央空調的快速增長,中央空調這塊市場“蛋糕”正吸引越來越多的眼球。以深圳為例,目前已有2000多幢高樓大廈採用中央空調機組,但至今90%以上的樓宇裝備的都是美日廠商的產品。一些國內企業雖然也推出了螺桿機等中央空調設施,但由於在整機上面投入有限,市場份額一直遠不能同美日廠商相較,現在,這種格局終於有望改寫。

      核心製冷技術可叫板美日

      美的重慶工業園位於重慶市南岸區茶園新城區,佔地面積800畝,投資總額將超過10億元人民幣。其中一期工程——重慶美的通用製冷裝置有限公司是由美的集團有限公司、重慶通用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投資建立,擁有多條國際先進水平的、國內最完備的柔性大型中央空調生產線,年產離心式冷水機組和螺桿式冷水機組可達到3000臺。據專家們介紹,重慶美的通用公司已具備國際先進水平的空調核心製冷技術——離心式製冷壓縮技術,在中央空調領域擁有獨特的技術優勢。

      美的透過這次合資掌握了國內領先的獨立設計、製造離心機組的能力。至此,美的中央空調在多聯機以及大中型水冷式中央空調兩個領域上,都同時具備了向其霸主日本以及美國廠商叫板的實力,一躍躋身世界領先中央空調廠家行列。

      國內空調行業發展凸顯分水嶺

      美的重慶工業園的投產將成為國內空調行業發展的分水嶺,美的中央空調將憑藉在核心競爭力的飛躍提升建立領先優勢,美的集團將由此走向更大的發展。

      美的製冷家電集團Quattroporte方洪波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製造業的競爭取決於核心競爭力領先所帶來的優勢,包括總生產成本、服務網路、技術研究開發等多個方面的優勢。美的重慶工業園的投產後,外國領先技術在應用上實現了本土化,以更符合中國國情的設計為消費者提供優質貼身的服務。

      另外,外國技術壟斷的突破直接導致了總生產成本的下降,從而在面對國際品牌時具有更加理性的成本優勢,從此國內80%以上大型中央空調技術由外國廠商提供的日子將成為歷史。另一方面,美的中央空調在全國擁有35個產品管理中心和70多個區域辦事處,是國內最強大的營銷、技術服務及配件服務網路。同時屬下的產品研發體系還配備了國家級的企業研究中心。重慶工業園的投產使重慶通用的技術、人才方面的優勢與美的集團在經營管理機制、資金、營銷等方面的優勢得到了充分的整合,強強聯合下,美的中央空調的核心競爭力獲得飛躍提升。

      據瞭解,重慶工業園投產之後,美的已擁有廣東順德和重慶兩大中央空調製造基地,其中廣東順德基地主要生產商用中央空調、家庭中央空調等產品,年生產能力超過30億。而重慶工業園將生產離心式機組、螺桿式機組、風冷熱泵機組為主的大型中央空調。根據集團戰略發展規劃,美的將把重慶工業園打造成國內最大的中央空調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並在3到5年時間內形成產值超50億元,周邊地區配套產業產值達到20億元以上的大型家電及機電裝置製造基地。

      據介紹,國內現有正規中央空調生產企業幾百家,市場容量近200億;到2010年前後的中央空調市場總容量將達到500億元。專家分析,隨著中國產品牌核心技術壟斷的突圍以及國家相關規範標準的出臺,國內市場正在逐步走向規範成熟化,進入了從盲目崇洋邁向理智消費的轉型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宋代燒青瓷的窯口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