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七分古風

    這個問題問的感覺很接地氣,地圖是我們現在非常常用工具,無論是紙質還是電子版的。現在科技發達,可以直接用衛星來進行測繪,那在古代沒有這些科技產品時古人是如何繪製地圖的呢?下面就為大家講解一下。

    地圖的歷史

    中國有記載的最古老的地圖是4000年前夏禹的九鼎。九鼎是當時統治權力的象徵,在鼎上除了鑄有各種圖畫外,還有表示山川的原始地圖。已儲存下來的最古老的地圖是河南安陽花園村出土的《田獵圖》和在雲南滄浪縣發現的巨幅巖畫《村圩圖》,距今已有3500年曆史。而現存發現最早的平面地圖是在河北省平山縣戰國時期中山國都城遺址中發現的《兆域圖》(宮堂圖)。它是一幅墓地設計的平面地圖,除繪有“宮”、“堂”、“門”等規則圖形外,還有文字與距離數字,刻繪相當精細,充分說明那個時期中國已有較高的地圖製作水平。

    古時的人們管地圖叫做「輿圖」。「輿」字的本意為「車廂、車輛」,概括了那時人們測繪地圖的方式--坐在車上(或騎馬、乘船、步行等)前往尚待探索的地域,憑藉簡單的定向裝置確定位置,再將親眼偵測到的地理資訊記錄下來,繪製到圖上。

    地圖的製作

    《海島算經》是三國時代魏國數學家劉徽所著的測量學著作,原為《劉徽九章算術注》第九卷勾股章內容的延續和發展,全書共9題,全是利用測量來計算高深廣遠的問題,首題測算海島的高、遠,故得名。《海島算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測量數學事著 ,亦為地圖學提供了數學基礎。

    古代中國就有三種比較典型的繪圖形式:以山川為基準的地圖、以行進路線(水路、道路、海洋航線等)為基準的地圖,和以客觀比例為基準的地圖。

    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有了理論支援,當然也有各種的測繪工具了。

    漢代以後,先後發明了渾天儀、覆矩、牽星板等測量工具,天文測地活動更加活躍,方法更為精密,先秦常用的步量、丈量、立杆測影方法也仍然具有生命力。到了明代萬曆十年(1582年),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來華,帶來了西方的天文測地方法。為了編修曆法,在禮部侍郎徐光啟的主持下,崇禎二年(1629年),成立了由西方來華人員參加、採用西方測算方法的西局,並與採用中國傳統天文測量方法的中局一起,共同進行天文觀測。經過5年的準備,製造了象限大儀、紀限大儀、平懸渾儀、列宿經緯天球、萬國經緯地球、候時鐘、望遠鏡等10種新式儀器,並開始實施以測時刻、定方位、測子午、測北極高度為內容的實際觀測,西法取代中法的趨勢已經顯露出來。

    所以,雖然古代科技水平有限,但古人的智慧卻是無窮的。

  • 2 # 黑眼歷史觀

    先確定一個標準,再沿著標準線畫。有時會參考一些地理相關的文獻。

    比如以山川、城市為座標。

    先確定、畫出山川或城市的大概位置,然後再把附近的重要的其他地理重要標誌畫出來。其中先確定城市的大概位置的畫法最多。【就是先確定重要的點,再進行補充。】

    這是最實用的辦法。當然,具體實行時,測繪人員還要先去走走的。

    或者以道路為標準。

    先畫出主要道路,比如航道、重要國道等。因為水路等能聯通國內大部分大城市,然後再以這些航運道路上的大城市為標準,繪製附近的小城市、山脈、小河流等。【確定重要的線,再進行補充。】

    古代也有按比例畫的。

    精度是古代最高,但費時費力。先畫出一堆大小一致的方格,需要進行一定的丈量確定位置,會用上指南針等工具。漢朝用鼓車丈量。

    下圖為宋朝的禹跡圖。

  • 3 # 使用者67724358697

    當然是根據經緯度。

    明清時代,也就是世界範圍內的“大航海時代”。

    在沒有GPS的年代,在廣闊的洋麵迅速測定經緯度,靠的正是神器:

    六分儀。

  • 4 # 老張教育新思享

    這個問題問得彆扭,在中國古代獨特繪製地圖歷史悠久,在宋元時代技術達到一個很高水平,這裡提問者卻問起受西方測繪技術影響的明清時代的測繪地圖,令人不解。經過大量查閱資料,筆者下面說一下中國古代獨特的地理測繪技術,不難從中找到答案,不當之處,留言點評。

    漢代之前:左準繩,右規矩 

    古人很早已開始了地圖測繪活動,中華人文始祖之一的炎帝,即傳說中的神農氏已測繪境內山川,“始立地形,甄度四海,遠近山川林蔽所至,東西九十萬裡,南北八十三萬裡。”

     另一中華人文始祖黃帝也曾繪製全國地圖,據《史記·五帝本紀》,“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撫萬民,度四方。”這裡的“度四方”,即是進行全國的測量,並且“作寶鼎三象天地人。”

    古人早期曾把地圖鑄在大鼎上,以象徵王權。此後的堯、舜也曾進行過全國性疆域測繪。但三皇五帝時期的“全國地圖”畢竟是傳說,無稽可查。比較靠譜的第一張“全國地圖”,應該是上古夏朝開國之君禹所繪鑄的《九鼎之圖》。

    《山海經》中提到,夏禹派大章和豎亥兩位徒弟步量世界大小(大範圍測繪),可見當時步量(踏勘)是大地測量的基本方法之一。

     那麼難道古人除了步量就沒有其他工具了麼?當然不是!相傳大禹治水時,就有左準繩,右規,其中、繩是測定物體平、直的工具,規是矯正圓的工具,矩是畫方形的曲尺。這就是人們最早期的測量工具。

     禹治水成功,促進了農業發展,使夏朝進入盛世,各部族和九州首領向大禹進貢圖畫、金屬等物品,禹命工匠鑄成九鼎,並刻上圖,圖上有九州的山川、草木、道路以及禽獸的分佈情況,這就是古代的原始地圖,供人們外出交往溝通、狩獵時參考。

     而《周髀算經》和《九章算術》證明,最遲到西漢,人們已經能使用多種方法測量山高、谷深、距離,這是地圖測繪的理論基礎。指南車和記裡鼓車最遲在漢代已經出現,這為大規模、長距離測量提供了有利條件。

    古發現中國最早的地圖繪製於戰國時期,1986年在甘肅天水放馬灘秦墓出土,共有7幅,但這7幅地圖繪製的主要是秦國境內山川水系,目前存世的最早的全國地圖主要是《禹跡圖》和《華夷圖》。

    漢至南北朝時期: “製圖六體”出現

    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的漢代,地圖的繪製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地圖的運用更加普遍,地圖的形式也變得多種多樣。文獻記載的主要有地形圖、疆域圖、政區圖、城市圖、宮殿圖等。這裡就直接上圖,比較出名的是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地形圖和駐軍圖。

    這一時期值得大家記住的一個人就是裴秀,他的“製圖六體”該是最早的地圖學理論。

    官至宰相的裴秀將其總結為六項製圖原則,也就是有名的“製圖六體”:分率、準望、道里、高下、方邪、迂直。分率就是比例尺,即確定面積和長寬的比例;準望就是方位,即校正地圖各部分之間的相對位置;道里就是距離,即道路的里程;高下、方邪、迂直指的大體就是比較和校正不同地形所引起的距離偏差。

    裴秀的製圖六體為後世的地圖測繪者所沿襲,在16世紀西方傳教士利瑪竇帶來西方製圖理論之前,一直是中國佔統治地位的製圖傳統。從唐代賈耽編制的《海內華夷圖》,宋代沈括編制的《守令圖》,到元代朱思本編制的《輿地圖》,明代羅洪先編制的《廣輿圖》都能找到製圖六體的影子。基於他的貢獻,李約瑟稱裴秀為“中國科學制圖之父”。

    在製圖六體中,“分率”也就是比例尺問題,是科學制圖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問題,它關係到測繪者將以何種比例將龐大的山川河流、道路城邦“縮印”在絹帛或者紙上。裴秀的解決方案是“計裡畫方”,具體操作是先在地圖上按照一定的比例關係繪成方格座標網,以此來控制地圖上各要素的方位和距離。

    隋唐至宋時期:計裡畫方

     唐代是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科技、文化發達,出現了以賈耽、僧一行為代表的地理學家。賈耽主持繪製了唐朝疆域及周邊國家全圖——《海內華夷圖》,僧一行主持了中國最早的子午線測量工作,在地圖測繪史上均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賈耽在唐順宗時期曾任宰相,從小就對地理學有濃厚的興趣。唐德宗貞元元年,賈耽開始主持繪製《海內華夷圖》,歷經十七年才得以完成。該圖詳細描繪了唐朝疆域及周邊國家情況。據史料記載和推算,《海內華夷圖》圖幅標示的東西實地距離達三萬裡,南北達三萬三千里,全圖幅面約10平方丈(按照唐代一丈合現在3米計算,10平方丈約90平方米)。如此鴻篇鉅製實屬罕見,由此可知此圖規模之宏偉、工程量之巨大。《海內華夷圖》原作沒有儲存下來,不過宋代根據此圖縮小10倍的《華夷圖》有幸流傳至今。

    “計裡畫方”始自西晉裴秀提出的“製圖六體”原則,這成了中國古代和近代地圖製圖的基本方法和數學基礎,是中國古代地圖獨立發展的重要標誌。這種地圖的繪製方法是,先在圖上佈滿方格,方格中邊長代表實地裡數,相當於現代地形圖上的方里網格;然後按方格繪製地圖內容,以保證一定的準確性。

    這一時期較為著名的是宋代的《禹跡圖》,其採用計裡畫方的方法,橫方70,豎方73,共計5110方,每方折百里,大約相當於1:150萬的地圖,繪製的已經相當精密。和今天我們看到的全國地圖已經非常接近,特別是境內的長江、黃河等水系的輪廓十分接近當下,看完讓人驚訝古人的智慧。這樣的全國地圖,1000年前的人不借助現代技術,是怎樣繪製的這麼精準的呢?

    其實,古人繪製地圖,有的是辦法,有些方法即使放到今天也還在用。

    古代的地圖又叫“輿圖”,所謂的“輿”就是指車輛、馬車,可以簡單解釋為在馬車上繪製地圖,這套裝置叫“記裡鼓車”。記裡鼓車的出現約在先秦時期,到西漢時已經相當完善,那他是怎麼執行的呢?說起來很巧妙,這套裝置堪稱古代版的機器人。

    “記裡鼓車”就是在車上放置一面鼓,分上下兩層,有兩個木頭人,車上裝有指南針,車子每行駛一里路,木頭人就會打一下鼓,每走十里路,就會敲一下鐲。繪製地圖和測距的話,只需要拉著“記裡鼓車”全國各地跑就行了。像是中國沿海從南到北都是大海,也可以用這種方法,一直沿著海邊走,然後記錄拐彎和裡數就可以繪製出疆域的外圍輪廓。

    當然這只是第一步,記錄下的資料還需要繪製到紙上,才能畫出一幅完整的地圖,那在紙上怎麼保證比例尺呢?這裡又有一個方法:計裡畫方。

    計裡畫方首先是把圖紙上畫滿相等面積的方格,每個方格設定一個尺數,比如一尺等於幾百公里這樣,以這種方式作為比例尺畫出來的準確性還是很大的。

    宋代繪刻的《禹跡圖》

    以“記裡鼓車”加上“計裡畫方”的方法,使古人能夠繪製出的地圖和今天的已經高度相似了,但他也有個缺陷,當時的人並不知道有經緯度、不知道我們其實生活在球面上,所以這就導致了畫出來的地圖是“歪的”,越靠近中心的部位越準確,越外圍偏離的也就越大。

    元明時期:測量儀器出現,西方地圖投影方法傳入

      這一時期主要提兩個重要的人物:郭守敬 和 利瑪竇

    到了元代,著名數學家郭守敬“又嘗以海平面較京師至汴梁地形高下之差,謂汴梁之水去海甚遠,其流峻急,而京師之水去海至近,其流且緩,其言倍而有微,此水利之學,其不可得也”。這是中國史書上第一次記載利用海平面作為基準來建立統一的高程系統,創立了“海拔”這一科學概念。這一工作,對於測量事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是中國在地圖測繪方面大面積測量發展到一定水平所孕育出的傑出科學成果。

    郭守敬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奇才,當他受命編制新曆後,就認識到「歷之事,在於測驗,而測驗之器,莫先於儀表」,他首先致力於創制儀表,簡儀、高表、仰儀、立運儀、景符等十幾種專用儀器,還為野外觀測設計了丸表、懸正儀、座正儀等儀器。

    到明朝時,中國傳統測繪水平達到最高峰,明羅洪先繪製的《廣輿圖》,將中國地圖傳統繪製水平推到了新境界,明朝所繪的“中華大地圖”原件,目前仍有存世。

     明朝後期,西方地圖測繪理論和方法由來華的傳教士引入國內,中國開始有了基於大地座標系統的實測地圖。傳教士引入的世界地圖開闊了華人的眼界,為華人帶來了全新的地理知識,也對中國傳統的“天圓地方”觀念造成了強烈衝擊。在義大利人利瑪竇繪製的眾多地圖當中,他與李之藻合作完成的《坤輿萬國全圖》最知名。為了迎合中國傳統的“中央之國”觀念,他有意識地將中國置於地圖的中心。

    清初全國性地圖測繪工作始於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至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結束,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全國測繪,在世界大地三角測量史上也是規模空前。這次全國測繪的成果,集結為《皇輿全圖》。《皇輿全圖》完成後,一直秘藏於清宮,外人罕睹,直到1921年,該圖才在瀋陽故宮被發現,後來曾石印出版,命名為《清內府一統輿地秘圖》。

    康熙年間的這次全國實測,由於當時西部被蒙古準噶爾部佔據,最西段僅止於哈密,未能將哈密以西的廣大區域繪於圖中。乾隆年間,準噶爾叛亂平定之後,清朝將今天新疆全境納入版圖,為西域的測繪工作準備了條件。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至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清廷先後兩次派人赴新疆實地測量,補繪康熙年間《皇輿全圖》所缺部分。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清廷在康熙時期測繪的地圖的基礎上,加上兩次對新疆的實地測繪,彙編成《皇輿全覽圖》。這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實地測繪地圖,該圖以實測為依據,採用經緯度繪製,內容相當詳細準確,成為當時亞洲乃至世界範圍內水平最高的中國地圖,在世界測繪和製圖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胡林翼將《皇輿全覽圖》改編為《大清一覽輿圖》公開發行,成為此後幾十年間中國各種一覽圖的藍本,民國初年的十萬分之一調查圖也是以該圖控制點為依據完成。

    總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80後還有單身的嗎?要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