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讀史元宵月

    二、主流媒體:以敬老愛幼為主線引導社會和諧幸福吉祥。

    三、民間:繼續辦秧歌舞龍獅等春節文化。

    四、家庭:大掃除、貼對聯、辦年貨、守歲、拜年。

  • 2 # 明17890714

    這東西,順其自然就好了呀!我覺得應該尊重每個人的選擇,有人喜歡過年,有人覺得沒啥意思,繁文縟節。這都是個人的喜好,沒什麼大不了的。順便一提,可以的話,我什麼節日都不過,不覺得某天有什麼特別。我不干涉別人的選擇,同時,也不希望別人干涉我的選擇。

  • 3 # 子偉vlog

    春節是中國一個古老的節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天,在千百年發展中,雖然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有些風俗習慣比較固定,相傳至今,比如放鞭炮,貼春聯,請財神等等,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了,而對於春節這個中國傳統的節日也沒有以前熱鬧了,小時候最喜歡過春節,是因為有新衣服穿,好東西吃,而如今彷彿和記憶中的春節有些出入。春節已經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它有助於世界瞭解中國,但由於各地風俗習慣的不同,有些問題還無法統一,相信只要我們華人不忽視春節的文化精神,中國的年味會一直傳承,而如何傳承,只要春晚一直繼續,影片是記錄中國春節最好的工具。

  • 4 # 流水晶瑩

    春節是炎黃子孫的傳統節日,其文化意義之重大早已毋庸置疑。如何把這個傳統節日(也包含其他節日)有意義並且有效傳承下去,這不能單靠哪一個方面。首先,從國家層面看,要以法的形式來保護,透過立法確定其地位;其次,從各級政府層面來看,各級政府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相應的節日氛圍,要切實落到實處;再次,從相關節日文化層面看,相關方面的專家要發揮積極作用,考證相關節日習俗,節日文化內涵,並且廣為宣傳;最後,從個人層面看,作為炎黃子孫,我們每個人都有義務承擔起這份責任,言偉身教,口耳相傳,讓後代人牢記我們民族的傳統文化和傳統節日,代代延續不已。

  • 5 # 滄桑短笛

    傳說,最早的春節是舜繼位舉行的慶典,然後逐漸成為一個固定的節日,慶賀陰曆一年的開始,所以叫年或者叫年歲。歷史上,節日的名字歷經變化。“上日”、“元日”、“改歲”、“獻歲”“歲旦”、“正旦”、“正日”等。節日的時間也歷經變化的。商朝陰曆一年的開始定為陰曆第十二月,周朝確立的陰曆一年開始為陰曆十一月。從秦朝到清朝,一年的開始都是以陰曆十月為準,過年是十月份的節日。1913年,時間確立為陰曆一月,名字為春節。新中國建立後,華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定採用“公元紀年法”並頒佈執行。其中陽曆正月初一為元旦,陰曆正月初一為春節。傳至現代,比如六七十年代的時候,春節是華人最大的節日,非常的熱鬧。

    一、臘月二十三、祭灶

    普通百姓人家,一般從這個時間開始,就正式製作年貨了。請注意,不是置辦,而是製作。

    1、芝麻糖、花生糖

    上圖,這個叫芝麻糖。

    下圖:這個叫花生糖。

    芝麻糖、花生糖,是麥芽糖熬熱之後,加入芝麻、花生,攪拌後倒入一個平底的容器裡。等半涼、不硬的時候,用廚刀切條、在切塊、晾乾,就成了。

    這是炸蠶豆。南方最多、最普遍的叫“小炸”,可惜百度找不到圖片,只能憑說了。

    和好面,擀成大約3-5MM厚餅狀,再用廚刀切成3-5MM寬,3-4CM長的條狀。下油鍋炸至金黃,就成了。南方稱之為小炸。

    特別重申:

    這些春節點心,都屬於“自家制作”的,家家都是自己備材料、自己動手做。而製作的過程中,也是孩子們惦記和歡樂的開始。守在鍋邊,幫助添個材、撥個火的,端個盤子、遞個毛巾的。不白乾,O(∩_∩)O,幫忙的孩子,總會得到三五個小點心的獎勵。這些是大年三十年夜飯之後,才會拿出來品嚐的點心,雖然做好了、也是不讓吃的。

    表用現代眼光看。點心,一年中幾乎根本吃不到。只有春節才有。點心,純手工製作。

    二、年夜飯、放鞭炮和守歲

    1、放鞭炮、年夜飯。

    大年三十貼好對聯、喜字、福字。到晚飯時間,幾天準備的食材、一天忙下來的一桌飯,一盤一盤、一碗一碗的端上桌子、擺放整齊。大年三十的晚飯叫年夜飯。年夜飯開席,也意味著過年開始了。

    ------表嫌棄這張圖片不夠喜慶。那是百姓人家基本都是方桌--------

    年夜飯放在“堂屋”,大門朝南開,堂屋的北牆上是正面。一般貼著毛主席的像。方桌北面的兩個位置面南背北,是爺爺奶奶的桌位,最尊貴。左右桌位次之(究竟左為尊、還是右為尊,不能的朝代有不同的講究)。面北朝南的,也就是背心對著大門的位置是最低的桌位,一般年歲較長的孩子們按大小入座。

    長輩坐定,酒水斟好。父親一句話:“開始吧”。早已在門外準備好的鞭炮被點響。喜歡熱鬧的在門外歡叫、蹦跳,年歲小的孩子、或被年長的護著、或被母親護著,看著鞭炮熱烈的燃放。

    回到屋裡。爺爺、奶奶給各位孩子壓歲錢。五毛、兩毛、一毛。父母提前在銀行換好的、嶄新的RMB被孩子們貼身放好、或者藏好。爺爺奶奶、爸爸、叔叔姑姑等已經開始吃飯了。

    媽媽呢?媽媽守在廚房的鍋邊,來一個孩子給盛上一碗飯、給一副筷子。拿到飯的孩子跑到桌邊,遞上飯碗,長輩們就近給孩子們夾菜。孩子們就跑到一邊、或跑回廚房裡的媽媽身邊,吃飯了。

    2、守歲。

    媽媽或姑姑們抹好桌子、泡好茶水。然後回到廚房收拾。爸爸或叔叔等大人們圍坐在桌邊,喝著茶、嘮著家常,也長長嘮嘮這一年。孩子們,或拿出剛剛撿到的、或者大人故意留下的散碎的鞭炮,找大人要一支菸,到門外跟鄰居的孩子們一起,點鞭炮玩。放在地上點、那在手裡點著了扔出去,等等,總之是翻著花樣的玩鞭炮。

    隨著時間的推移。

    爺爺奶奶回房間睡覺了。

    年幼的孩子回房間睡覺了。

    年長一點的孩子還在玩、還在瘋。逐漸的,屋外玩的越來越少,大家都回到家裡玩。一直到玩累了、玩困了,才回房睡覺。

    孩子們都睡下了。父親、母親,才最後收拾下,回房睡覺。

    守歲是一個概念,能守多久就是多久。

    一般而言,家裡有上中學的孩子,會守歲超過12點。

    過了12點,就是大年初一。

    開門、放鞭炮,慶賀新的一年的到來。

    再坐坐,困了就去睡覺了。

    ---------------年獸-----------------

    傳說,放鞭炮就是炸年獸的。

    而守歲,也就是守到新年的到來,放了迎接新年的鞭炮。

    三、拜年

    大年初一。頭一天。

    年長的孩子(或父親領著年幼的長子、長女),出門給鄰里鄉親們挨家挨戶的拜年。

    母親則在家裡,拿出準備好的點心,煮好一鍋糖打蛋,等待著鄰里鄉親的孩子們來拜年。

    這就是糖打蛋。百度搜索來的圖片。當時的碗比這個大。一般是一碗盛三個糖打蛋。

    白水,燒開後打入雞蛋,煮熟後溫火在鍋裡保溫。鄰里鄉親的孩子們來拜年,一碗三個糖打蛋,放入白砂糖。一個孩子一碗(一般是學齡的孩子,更小的孩子都是由自家哥哥或者姐姐喂的)。一般一人吃一個,大孩子牽著小孩子的兩人吃一個。剩下的,主人會放回鍋裡繼續保溫。不是主人小氣,而是拜年的風俗下,拜一家、吃一次,不留點肚子很快就吃不下了。

    四、走親戚

    說是走親戚,實際上也是拜年。一般來說,同一個城市的、父母這個輩分的兄弟姐妹們之間,相互走動。距離不遠也不近,坐公交車就能到的。跟我們現在的走親戚大概差不多。春節期間的走親戚,顯然與平時有事走動不同。是純粹的看望、拜年、恭賀。

    對孩子們來說,走親戚是看望一年難道幾回見面的叔伯家、姑姑家的兄弟姐妹,外公外婆家、姨娘舅舅家的兄弟姐妹。還是大收壓歲錢的時候。雖然,父母也同時給壓歲錢,但孩子們才不考慮呢。數自己的壓歲錢,是極大的快樂。一年、才一次哦。

    PS:

    我記得的春節,就是這樣。簡單,但回憶起來很溫馨。

  • 6 # 離上青

    年為百節之首,是千年文化的沉澱

    年是中國最盛大的節日,它包含了中華民族的思想信仰,娛樂文化和理想願望。

    春節起源於祭祀活動,西周時期就已經出現,是人類希望與自然天地相處和諧的信仰活動。隨著節日的傳承,春節信奉神靈的迷信思想已被破除,如今的春節是重溫祖先們“天人合一”的生態世界,並且還要秉承“上天有好生之德”的自然秩序。

    因此在農曆三十晚上,家家戶戶的祭祀活動都非常嚴肅和莊重,這不是對神靈的祈禱,而是人類維護世間責任的尊重。

    年味盡失,春節應如何傳承?

    春節是中華民族參與度最高的活動,只是如今西方文化的入侵,年味也越來越淡,春年在人們眼中僅僅是節假日的休閒。

    一個優秀的民族,必然有著優秀的文化,春節位於百節的起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鄰邦南韓,擅長竊取別人的文化成就, 若是春節也被人們遺忘,中國文化就缺少了一部分精髓。

    因此,我們需要從三個方面加強人們對春節的理解,讓歷史記住中華民族的春節。

    人文關懷:血脈至親,人倫傳統

    千年的文化沉澱,也是親朋好友感情的凝聚,更體現著血脈中的炎黃子孫的凝聚力。拜年是春節的標誌,人們打扮光鮮亮麗,走親訪友,送上最真摯的祝福。

    只是隨著科技的發展,宅男與宅女越來越多,追逐利益淡薄親情的人屢見不鮮;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已不那麼純粹。

    所以為了傳承春節,也為喚醒華夏民族血脈中的凝聚力,拜年是最好的方法。拜年強調了人與人之間的親情關係,體現了個人的倫理地位。

    以食為天:美食文化,天人合一

    “民以食為天”美食是中華民族千年經驗積累,尤其是節日的食物。

    北方人們除夕夜的餃子寓意“更歲交子”南方湯圓年糕寓意“團圓”“年高”。每一道節日菜餚都有其獨特的寓意和文化,並且古代最重視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天人合一”是人的最高的境界。節日的時候飲食與自然協調更是飲食的深層含義。

    《禮記》記載,“和而不同”代表飲食豐富和諧,多樣統一。因此為傳承春節,不妨在飲食之時品味美食深層的含義,喚醒中國文化中美食的烙印。

    精神烙印:娛神娛人,舒展身心

    春節是人們對幸福和自由嚮往的狂歡節日,狂歡就意味著沒有尊卑地位的區別,年會也由此而來,遊行、歌舞、飲宴等包含了人們心中的和諧與幸福。

    在春節之中,人們忘卻了一年中的煩惱與憂愁,將被世俗壓抑的心理淤積釋放出來,迎接希望的到來。春節之中盡情的歡樂愉悅,舒展身心,也是對文化的傳承。

    總之,傳承春節需要從血脈,精神,飲食三個方面,進行,在新舊交替之際,再一次激發民族血脈的凝聚力。

  • 7 # 一介歷史說書人

    春節是我們中國最具有傳統文化的節日,打小我們就知道春節就是忙碌了一年,然後迎接新的一年。春節的習俗有很多,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過年要吃餃子,放鞭炮,貼對聯,給長輩拜年。恭喜發財,紅包拿來。

    對於年的傳說也有很多,傳說中年是一頭兇獸,在年關將至的這一天他就會出來傷人,而人們用放鞭炮的方式來驅趕他。還有就是以前我們貼的都是門神,比如關羽,張飛,秦瓊,尉遲恭等,現在基本上見不到貼門神的了,大多都是以貼對聯為主。

    我是一個北方人,我來說說我們那的年味。(由於南北方差異,也由於各地方風俗不同,每個地方的年味都不同。)記得小時候的年味是最足的,那個時候一到過年就意味著可以穿新衣服,買新鞋子,有各種各樣的好吃的。

    在過年的前幾天一家人都會提前把饅頭蒸好,因為過年後不可以和麵,大家都會早早的蒸上一大鍋饅頭。蒸饅頭的時候還要放鞭炮,饅頭放進鍋前就要把鞭炮點上。大年三十是貼對聯的日子,也就是除夕那天。在這天早上就要起個大早先把買來的對聯早早的貼到自家的門上。到了中午就要吃餃子,在餃子下鍋前還要放鞭炮,鞭炮聲不響餃子不能下鍋。到了晚上自然是一家團圓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

    過了晚上十二點就代表新的一年到來,這個時候也會點上一盤鞭炮,來慶祝新年的到來。還會在自家大門前橫放上一根棍子,我們那叫擋門棍,意思是把不好的全部擋在外面,讓它們進不來。大年初一也是最熱鬧的一天,這天起來的都是比較早的。記得小時候凌晨四點就起來,然後穿上新衣服,特別的開心。新年第一天的早上也要吃餃子,餃子下鍋前還要放上一盤鞭炮。吃了餃子後就會挨家挨戶的去串門拜年,去的都是自家院子裡的,都是一個家族的。先去輩分最高的家裡去拜年,到了那就會先跪下磕頭拜年,然後會給你拿些果子花生瓜子什麼的給你吃,這一圈年拜下來基本也就中午了。接下來的大年初二開始就是走親訪友的日子,由爸爸媽媽帶著自己,買些禮品去走親戚。我記得那時候的禮品就是散裝的果子,然後買那種禮品袋子把果子裝到袋子裡封起來。還有成袋的白糖,也有散裝的然後像果子一樣,也把它封好。在拿上兩瓶酒就好了,就可以走親訪友了。這也是我們最開心的,因為我們可以收到長輩們的壓歲錢了。但是大多孩子都是苦逼的,因為一回到家爸爸媽媽就會把錢要過去,而且他們說的都是一樣的話,“來,媽媽給你存著,等你長大後就給你。”哈哈到現在為止我都沒有看到我小時候的壓歲錢。

  • 8 # 15537944004

    春節是中華民族偉大而隆重的節日,春節是中華民族大團圓的節曰,這個節日不能丟失,丟失將意味著什麼!如何傳逞下去?關鍵國家重視,人民群眾重視自已的節日,春節正好是農閒的時節,充分利用這一天然條件,國家組織文藝下鄉,文化下鄉,黨的方針政策下鄉,讓農民度過一個歡樂而幸福的節日。同時地方上組織民間傳統的喜聞樂見的節目在當地巡迴演出活躍節日氣氛,使傳統節目不失傳,精神生活同樣重要,這樣春節就不會越來越冷淡,社會就會越來越溫暖!春節要永遠傳逞下去!

  • 9 # 凰後航空科技

    恢復漢族服飾,王族禮儀,士大夫精神氣節,擴建漢室建築(包括宮殿,廟宇,祠堂和園林),最重要一點鼓勵生育,人丁興旺,七大姑八大姨,這樣才能走好親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早上水煮蛋加一杯豆漿,中午晚上各吃一個玉米,多喝水,這樣飲食傷身嗎,可以減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