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塵講歷史

    國號是一個政權的名字,代表一個國家法定統治政權的官方名稱。而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國號就是朝代名稱,這都是開國君主定下的。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從第一個國號“夏”開始到封建帝制最後一個國號“清”為止,共四千年的“家天下”歷史,期間共有十三個大朝,那麼這十三個大朝的國號都是怎麼來的呢?

    夏朝

    夏朝是中國第一個王朝,是由大禹的兒子啟建立的。由於大禹沒有將王位禪讓給賢能的人,而是直接傳給了兒子,所以自此開始公天下變成了家天。夏朝從約公元前2070年建立到約公元前1600年滅亡,共享國471年,歷經十七後(夏朝君主稱後)。那麼“夏”這個國號是怎麼來的呢?其來源共有十種說法,比較可信的就是“夏”為夏族圖騰的象形字。而唐朝的張守節認為“夏”是大禹受封稱號“夏伯”得名來的,也並非不無道理。

    商朝

    商朝是中國第二個王朝,從約公元前1600年建立到約公元前1046年滅亡,共享國555年,歷三十一王。它的國號來源於部落名。早在五帝帝舜時期,商的始祖契就因幫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於商邑(今河南商丘),於是便以“商”來稱契的部落,奪取天下後商湯就以“商”為國號。

    周朝

    周朝是中國歷史上享國時間最長的朝代,自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姬發立國以來到公元前256年周赧王伐秦失敗東周滅亡,共歷經791年三十七王。其國號“周”的來源也是有些歷史。周人最早居住在姬水一帶,到公劉時遷至豳,氏族也以豳為國。在豳居住的時期,周人以農耕為主,生活穩定,可惜他們受薰育戎侵襲逼迫,最終遷到周原居住,從此有了“周”的概念。而周最初的寫法就是上田下口,以“周”為國號也體現了國家對農業的重視。

    秦朝

    剛才的夏商周統稱為先秦三代,從秦朝開始中國才進入由皇帝統治天下的封建帝制時期。秦國本只是戰國時期的七雄之一,秦始皇嬴政奮六世之餘烈,最終統一六國,建立起一個統一的中央政權。秦朝雖然只存在了15年,從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6年,歷經二帝,但是對中國歷史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其國號來源於地名,秦的先祖是古部落首領少昊的後裔。在周孝王時期秦人因給周王室養馬有功,被周孝王封為附庸國,治所在秦邑。周幽王時期西周被犬絨入侵滅亡,秦襄公派兵保護周平王東遷有功,被周平王正式封為諸侯,秦國也就成為了周朝正式的諸侯國。嬴政作為秦國的君王,統一六國後建立的王朝當然依舊以“秦”為國號。

    漢朝

    漢朝承繼秦制,完善了封建帝制。從劉邦公元前202年稱帝到公元220年漢獻帝禪位給曹丕,中間去掉王莽篡漢的15年和玄漢的2年,漢朝共享國405年,其中西漢歷經210年十二帝,東漢歷經195年十四帝。漢朝的國號“漢”則來源於開國皇帝劉邦的封號。當初項羽分封天下十八路諸侯,劉邦得到巴蜀漢中四十一縣,因為治所在漢中所以稱“漢王”,劉邦打敗項羽稱帝后就以自己的王號“漢”為國號。如果說秦朝只是影響了中國兩千年的制度,那麼漢朝則影響了華人世世代代的思想,“漢族”也因漢朝的強大而來,成為中國主體民族。

    新朝

    新朝是西漢末年外戚王莽建立的王朝,享國15年曆一帝。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沒有經過戰爭建立的王朝,因為王莽是外戚篡權,加上稱帝前十分會偽裝,與西漢腐敗的朝廷行成鮮明對比,使得他口碑非常好,最終不費吹灰之力就取代了西漢的政權。根據五德終始說,漢屬火德,而在西漢後期天人感應的五德終始說支配下,民間湧動著以新德代替舊德的浪潮,王莽順應民意“革漢而立新”,新為土德,根據五行相生之理,屬火德的西漢生屬土德的新朝十分合理。

    晉朝

    西晉是以東漢以後又一個一統天下的王朝,不過壽命很短,從265年晉武帝篡魏到316年五胡亂華長安失守,西晉共存在了51年,其中統一天下的時間則為37年,歷經四帝。晉朝的國號來源於開國皇帝司馬炎父親的封號。司馬昭起初被魏帝曹奐封為晉公。晉朝開國前一年魏國再次加封晉公為晉王,司馬炎繼承晉王篡魏後就以“晉”為國號。

    隋朝

    隋朝跟秦朝很相似,都是強盛一時,又十分短命。自隋文帝楊堅在公元581年以隋代周到公元618年隋恭帝楊侑禪位給李淵,隋朝共享國38年,歷三帝。隋朝也是一個對中國歷史影響重大的王朝,當時天下自西晉滅亡後已經分裂了兩百多年,想要再次統一十分困難,如果放任下去等大一統的思想慢慢從人們的思維中消失,等百姓認為天下本就該分裂成數個小國時,那們中國就將變成現在的西歐了。好在楊堅出世,重新統一天下,讓大一統思想再次深入人心。而隋朝的國號則來源於楊堅父親楊忠的爵位——隨國公。等楊堅繼承父親爵位並取代了北周的統治權後,按照慣例將以爵位“隨”為國號,但是隨這個字有走的意思,作為國號不吉祥,於是便改為“隋”為國號,可惜隋朝依舊短命。

    唐朝

    唐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巔峰時期,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時代。那時侯唐朝威名遠揚,很多國家都來朝拜,唐太宗李世民更是被尊稱為“天可汗”。唐朝在618年建立,907年滅亡,享國289年曆二十一帝。它的國號來源於開國皇帝李淵祖父的爵位。李淵祖父為李虎,是西魏八柱國之一,被北周追封為唐國公,李淵也繼承了這個爵位,建國後就以“唐”為國號。

    宋朝

    宋朝又分北宋和南宋,北宋是宋太祖趙匡胤於公元960年建立的,這個皇位是後周末帝柴宗訓禪讓給他的。北宋末年發生了令趙宋皇室十分恥辱的靖康之恥,當時金國把徽欽二帝之外、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共三千餘人虜至北方,北宋滅亡。恰巧不在京城的康王趙構逃過此劫,於是他就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稱帝,重建宋室,史稱南宋。從公元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到公元1279年丞相陸秀夫揹著宋末帝趙昺跳海南宋滅亡,宋朝共存在了319年,歷十八帝。宋朝的國號來源很簡單。因為開國皇帝趙匡胤在宋州髮際,所以國號定為“宋”。

    元朝

    元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被少數民族統治的大一統王朝,版圖之大空前絕後。從忽必烈1271年定國號為“大元”開始到1368年朱元璋北伐趕跑元朝統治者為止,元朝共享國98年曆十一帝。元世祖忽必烈在1271年釋出了《建國號詔》,正式公佈國號。其中說道取《易經》“大哉乾元”之義,以“大元”為國號。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從古籍中引用國號。

    明朝

    明朝是漢族建立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到公元1644年崇禎帝自縊身亡,明朝共享國267年,歷十六帝。明朝正式的國號沿用元朝的改制,稱“大明”。而明也是承繼韓山童和韓林兒父子的“大小明王”之號。而吳晗等人認為大明國號來源宗教,源頭是明教,這一說法也被金庸先生採納,寫進了《倚天屠龍記》裡。

    清朝

    清朝是中國第二個被少數民族統治的王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由女真人建立,後改為滿族。從1644年清軍入關起到1912年清帝退位,清朝共享國268年,歷十帝,加上入關前的兩帝,共十二帝。最初努爾哈赤定的國號是“金”,史稱後金,君主稱汗。皇太極繼位後起初稱大汗,於1636年稱帝,並改國號為“大清”。至於為何主要有三種說法。第一種就是“清”這個字有“掃清廓清”的意思,符合當時的天下局勢。第二種就是因為滿人篤信薩滿教,而薩滿教諸族崇尚“青”,加上三點水就是“清”,至於為何加三點水那就得看看第三種說法了。第三種說法就是根據五德終始說,明朝是火德,“清”是水德,水克火,寓意清朝終將取代明朝。最後清朝也確實取代了明朝成為最後一個統治天下的大一統王朝了。

  • 2 # 就是那個1113

    中華文明發展至今有18個朝代,學過歷史的都能別出來朝代歌。那麼我們說一下這18和朝代國號是怎麼來的。

    商:相傳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西北)後,又以“殷”或“殷商”並稱。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

    秦:秦朝的國號來自於地名。早期的秦人由於給周王室養馬有功,被周孝王封在秦地,秦成了他們的正式族稱。周幽王時期犬戎攻入鎬京,秦襄公因為保衛周王室有功,正式被封為諸侯國,秦成為國號。

    漢:項羽封劉邦為漢王,以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國號稱“漢”

    魏: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後便稱“魏”

    蜀: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蜀指四川,其政權幫稱“蜀”。

    吳:孫權活動於長江下游一帶,歷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

    晉:司馬昭逼魏帝封他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後來他的兒子司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晉”。

    隋: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隋文帝后襲用此封爵,稱為“隨朝”。

    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

    遼:遼原稱“契丹”,改“遼”是因居於遼河上游之故。

    宋: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史,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故陳橋兵變後,發跡在宋州,國號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佔據夏州(今山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

    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

    明: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稱“明”。

    清:後金為了向外擴充套件,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係,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

  • 3 # 尋找真是我

    國號是一個國家的稱號,在中國古代國號就是一個朝代一個政權的名稱,歷朝歷代都有自己的國號,那麼古代國號都是什麼來的呢?

    第一來自發跡地

    如秦國因為給周天子養馬有功被周天子封於秦地,後來升為諸侯就以秦為國號,後來秦王嬴政橫掃六國一統天下仍以秦為國號。還有宋太祖趙匡胤是後周節度使,所在地是宋州,宋州在春秋又是宋國的所在地所以趙匡胤建國後就以宋為國號。

    例如曹操是魏王,曹丕承繼王位後,漢獻帝退位曹丕建國以魏為國號,後來的司馬炎是晉王建國後同樣是以封爵作為國號,建立晉朝。還有後來的大唐帝國,李淵是隋朝的大臣被封位唐國公,所以建國後就以唐為國號。

    第三是按建國者的姓氏來命名

    如春秋末期的韓,趙,魏都是用自己的姓氏來命名的,還有後來的南朝陳朝,也是用自己的姓氏命名的(陳朝建立者陳霸先)。

    第四沿用前朝的國號

    以上這些做法都是為了證明自己是皇族擁有長久的歷史和高貴的血統,同時也是為了證明自己政權的合法性和穩固統治者的統治。

  • 4 # 巴州刺史

    中國自奴隸制社會開始,歷朝歷代皆有國號。確立國號,是一個朝代開始的標誌,具有重大意義,司馬遷在《史記》中曾說定國號是“以章明德”

    國號的確定,有幾種方式:一是用帝王及其族群發跡之地的地名作為國號;二是用帝王登基之前的爵位作為國號;三是在經典中選取具有象徵意義的字作為國號;四是綜合考慮確定的國號

    一、以發跡之地為國號

    夏商周三朝,秦朝,遼國,西夏等都是以發跡之地為國號。

    夏因啟西遷到大夏(山西南部)而得名,商則由於祖上受封在商地(商丘附近),周朝從古公亶父時居住在周原(陝西岐山)

    秦國祖上為周天子牧馬,因功受封於秦地,因而得名。

    而遼國則是因為契丹發源於遼河流域。西夏之命直接取自其所在地夏州。

    二、爵位、官位用為國號

    漢、魏、晉、隋、唐、宋等朝代,都是因為開國帝王登基之前的爵位而得名

    劉邦被封為漢王,國名為漢。曹操被封魏王,曹丕篡位稱帝沿用稱號。晉朝得名則是司馬昭在曹魏是被封晉王。

    隋朝國號來自於隋文帝楊堅的父親楊忠,楊忠被封為北周的“隨國公”,楊堅改隨為隋。

    唐帝國的大名就是李淵的封號,唐國公。宋朝得名來自趙匡胤登基之前曾為宋州節度使。

    三、大元的國號有大意義

    忽必烈定都大都後,臣下建議取個響亮的國號,忽必烈採納。其中,劉秉忠上奏採用“大元”國號,取《易經》“大哉乾元”之說,意為廣大和生命力蓬勃。注意國號是“大元”,不是“元”

    四、明朝國號的意思很隱晦

    據歷史學家吳晗研究,朱元璋為他的帝國取名“大明”,主要是他出身明教,用“大明”一方面撫慰同為明教徒的部下,另一方面用來證明他才是明王出世,和韓山童、韓林兒父子的明王、小明王相區別。

    而根據宋濂、劉基等儒家人士的解釋則附會了更深層的意義。明分日月,均為火,克元朝的金。

    五、清朝國號的意思不好說

    關於“大清”國號的意思,猜測紛紛,莫衷一是。

    皇太極改國號之前,是為“金”,而改後為“清”,在滿語中二者發音相近,改了就是照顧入關以後漢人的感受,畢竟歷史上的完顏阿骨打建立的金國對漢人不夠友善。

    當然也有人附會,從五行始終來說,清屬水,克明的火。真是一代克一代,迴圈無窮。

    元以前各代的國號沒什麼可爭論的,丁是丁、卯是卯。元代的國號讓人唏噓不已,畢竟它很快就變小了享祚也不長。而明清的國號讓人看得稀裡糊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拍屋內光線用什麼測光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