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戰情解碼
-
2 # 君山話史
秦檜曾經是“大宋忠臣”!
這還要從靖康之變說起。當年金國攻破開封,俘徽、欽二帝,欲立張邦昌為傀儡皇帝,時為御史中丞的秦檜寫下一封洋洋灑灑的反對信,言辭激昂慷慨:
“檜荷國厚恩,甚愧無報!今金人擁重兵,臨已拔之城,操生殺之柄,必欲易姓,檜盡死以辨!……必立邦昌,則京師之民可服,天下之民不可服;京師之宗子可滅,天下之宗子不可滅!檜不顧斧鉞之誅,言兩朝之利害,願復嗣君位以安四方。”
好一個“不顧斧鉞之誅”,此信一出,忠臣形象躍然紙上矣。金人閱信後勃然大怒,索性把秦檜也抓入金營,連同徽、欽二帝以及一幫皇親宋臣,統統押往北方去了。在此後三年多的時間裡,秦檜消失在宋人的視野中,但他的“忠臣”形象卻還深深留在人們的心中。
可是誰能料想到,在這三年多的時間裡,秦檜思想發生巨大的變化,出籠他的政治理論——“南自南,北自北”,就是說,南宋完全放棄中原之地,北方歸於金國,南方歸於南宋。顯然,與宗澤、李綱、岳飛等力主收復中原的忠臣相比,秦檜這個所謂的“忠臣”就是個冒牌貨。金太宗看出此人有利用價值,遂把秦檜賜給了大將完顏撻懶。.
完顏撻懶與宗翰、兀朮這些鷹派將領有所不同,在對待南宋問題上,他並非一味主張武力解決,而是主張政治攻勢與軍事打擊雙管齊下。特別是兀朮大舉南侵後,金國的軍事入侵政策暴露出許多問題,戰線太長,兵力太分散,無法長期佔有攻下的地盤。在這種情況下,撻懶更是傾向“以漢制漢”的方針,推薦劉豫當偽大齊皇帝,而後又再施妙計,縱秦檜南歸,這一步棋,可謂是深謀遠慮,意味深長。
建炎四年九月,南宋殘留於淮河流域的軍事重鎮楚州被金國大將撻懶攻陷。戰役剛結束,身為撻懶手下軍事參謀兼隨軍轉運使的秦檜突然失蹤了。
幾天後,一艘船停泊在距離楚州六十餘里地的南宋控制區,船上的人員包括秦檜與妻子王氏,還有他的兩個老部下以及一僕一婢。曾經的“大宋忠臣”,被擄到北地的秦檜回來了!當地官府把秦檜一行人送到越州的天子行在,交給朝廷處置。
一個被擄到北方的俘虜,居然在三年多後神不知鬼不覺地回來,這怎麼可能呢?秦檜必須給宋高宗以及諸大臣一個合理的解釋。當然,秦檜早把答案背熟了:我為金人所擄後,被迫隨金兵南下,乘機殺掉金國的看守人員,冒險奪了一條船才得以回來。把自己的冒險故事說得跌宕起伏,扣人心絃。
正如三年前他把自己塑造成一位“忠臣”一樣,如今他又編故事把自己塑造成從敵後生死歸來的“英雄”。
可惜的是,他瞎編的故事,完全禁不起推敲:其一,若秦檜是被金人挾迫隨軍南下,何以他的妻子還能隨行呢?其二,被擄掠的宋臣中,何以只有秦檜一人能脫身呢?其三,秦檜一書生出身,何以竟能殺掉看守,從容逃脫呢?其四,若秦檜是乘亂逃脫,何以還能攜帶不少金銀財物呢?
總之一句話,對於秦檜“南歸”的神奇故事,朝臣們沒有幾個相信的。
當然,懷疑歸懷疑,可是若要指證秦檜是金國的奸細,證據也不足。畢竟這三年多以來,他音訊全無,再加上兵荒馬亂的,誰還有空去理會他在金國究竟幹了些什麼呢?
不要忘了,秦檜有一塊護身符,就是當年他不顧個人安危反對張邦昌稱帝以保全趙宋的忠義招牌,這塊招牌為他擋住了來自四面八方的質疑聲。時任參知政事的範宗尹與知樞密院事的李回與秦檜關係不錯,更是極力為他辯解,聲稱秦檜忠誠可任。
當然,皇帝的看法才是最重要的。
在此之前,宋高宗對秦檜這個人不瞭解,也沒深交過。但是秦檜對宋高宗卻是太瞭解了,瞭解他對金人的畏懼,瞭解他苟且偷安的心理。現在機會來了,皇帝召秦檜入對,問及對時局看法。秦檜不慌不忙、胸有成竹地說出一句話:“如欲天下無事,須得南自南,北自北。”緊接著,他呈上所寫的向完顏撻懶的求和書。
秦檜太知道皇帝需要什麼了,所以他一語中的,震憾皇帝內心。宋高宗對秦檜有相見恨晚之心,竟然激動地對輔臣說:“秦檜朴忠過人,朕得之喜而不寐。”
在此之前,宋高宗多次遣使與金和談,但使臣總被扣押,金人根本就不想談判。對宋高宗來說,管他秦檜是不是金國奸細,他在金國呆了這麼多年,熟悉其內情,若能透過他與金國和談成功,那麼自己這個皇帝才能享享清福啊。
很快,秦檜被任命為參知政事,進入南宋朝廷的權力中樞。
近來,史學圈裡頗有為秦檜翻案之風,認為他對實現宋金之和平有貢獻。這著實是危險的論調。這不是真正的和平,而只是屈尊投降。我們必須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宋高宗一直以來想與金國議和卻屢屢被拒絕呢?因為當時南宋毫無反抗之力,任人宰割,金人取宋土易如反掌。而兀朮本是堅決主戰者,在紹興十一年不得不接受議和,實則金國的力量已經不足以打垮南宋了。南宋有機會收復失地,最終卻以屈辱議和收場,試問秦檜何功之有?這根本不是和平,而是投降。試看看淮河以北的廣大地區,“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他們根本沒有盼頭,因為他們早被宋高宗、秦檜之流的人拋棄了。這豈是真正的和平?
-
3 # 喜馬拉ho
不請自來,刺桐蘇與你共同回味客觀的歷史。
秦檜忠奸難定論,主戰主合度兩宋
談到兩宋的歷史,自然繞不開充滿爭議的秦檜,是忠是奸,都難有個定論。歷史的撰寫,有太多的時代背景,民眾的認知,都是政治訴求的導向。
作為北宋末年的進士及第,秦檜主張北伐抗拒金國,同時據理力爭,減少北宋領土丟失。而後靖康之恥,隨宋微宗,宋欽宗北上被拘。個人的轉折點,就發生在被拘的這4年多里,而後迴歸南宋,開始主張議和,位極人臣。
我們很難考究,這層變化的實際原因,我們只能從歷史的痕跡及個人的性格,去揣測秦檜的這種變化。我認為原因有三,且是層層遞進。
外部因素-北拘艱難性格大變秦檜出生仕族之家,可以說前半生,雖然偶有艱苦之日,但隨徽宗,欽宗等人,被俘至北,生活艱難,是他之前所沒有碰到過的,一不小心,就是被放逐更遠的塞北,或者被金人隨意處死,作為臣子及個人,此時他要想辦法活下去,同時也要讓主子活下去,因此,在歷史的記載中,秦檜被俘後,利用個人的政治投機和毫無骨氣的屈服,贏得了金國的信任,成為了金國南征的隨軍參謀,保住了性命,我們沒有經歷過那種生死的時候,不明白,秦檜那時的內心糾結,當然很多人也因為一腔熱血,客死他鄉,但是秦檜不是,他變了,他說服了自己的內心,發生了180度的轉變,所以苟延殘喘活下來了。
內部因素-個人與金國的利益勾當:被俘的第5年,秦檜南歸,很明顯,是金國放他回來的,至於回來的原因,以秦檜的政治素養,私底下,他與金國達成了一項交易,至於交易本身是什麼,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確認的是,秦檜說服了金國,並讓他們相信,放了這個人,他們可以得到極大的利益,歷史正面,也的確是這樣的。那南歸回來,秦檜也需要兌現自己的諾言,自然也是從以往的主戰變為主合,謀取兩方利益最大化。
時代背景-南宋高宗的本質求和:歷史對於南宋的評價,時常說到,不思進取,偏安一隅,主合可以說,一直都是南宋初期的政治主張,這一切都離不開,宋高宗的引導,而秦檜,從金國狼狽歸來,到後頭能夠位極人臣,我們不得不佩服,秦檜的政治素養,他非常好的迎合了宋高宗的想法,將主合一事,貫徹到底,至於說賣國求榮,有點言過其實,說他是個政治投機客,毫無個人骨氣,僅求個人私利倒是真的,至於岳飛之死,那就有更多可以說的了。
至於歷史上,官場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互相殘害,那就更不用太多強加在秦檜身上了,歷朝歷代,數不勝數,真的什麼人都有。
-
4 # 時光之意
主要有兩點。
一、在被金國俘虜的這個階段,對秦檜刺激比較大。本來秦檜就是一個對生活相對有比較高要求的人,而在淪為階下囚的日子裡,感受了時日的艱難,所以逃回南宋後,對於高官厚祿的追求非常之大。
二、附和宋高宗穩固皇位的思想。宋高宗時期,雖然士大夫們對於北伐,收復中原,具有非常高的期望,但宋高宗本人沒有多少慾望,只想偏安一隅,安安穩穩享受皇帝人生。所以秦檜的主和思想非常符合宋高宗的意志。為了迎合宋高宗思想,就打擊主戰派,排除異己,殺害岳飛等主戰將領,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奸臣。
-
5 # 為國釣魚
謝友邀
秦檜在北宋忠不忠兩說,但他絕對不是主戰派
靖康元年正月,汴京第一次處於金兵威脅中,秦“檜上兵機四事:一言金人要請無厭,乞止許燕山一路;二言金人狙詐,守禦不可緩;三乞百官詳議,擇其當者載之誓書;四乞館金使於外,不可令入門及引上殿”。秦檜的建議沒被採納,很不高興,認為張邦昌為幹當公事“是行專為割地,與臣初議矛盾,失臣本心”,於是秦檜連上三章請辭剛被任命的職方員外郎,秦檜的辭職報告在正月二十七獲得了批准
二月初四,秦檜被朝廷重新任命為割地使,擔當起割地求和的重任,這次,秦檜沒有辭職
分析一下
1.秦檜認為割三鎮太多,只割燕山一路就好。其實並不是反對割地,秦檜與張邦昌的主張區別只是在量而不是質
2.北宋此時聚集二十萬勤王大軍,汴京城防堅固,城內物資豐富,沒有必然城破亡國的理由。秦檜建議議和時城防也不可鬆懈,看起來是主張使用武力防守,其實就是一句廢話。與反對割地,主張驅敵的李綱有質的區別
3.秦檜建議群臣一起商量,看看金人的哪些要求可以滿足,能寫進和議條款中,其實就是做一個議和預案,簡化談判過程
4.金使上不上殿純粹就是害怕金人撒野,使朝廷下不了臺。說白了就是維護議和氛圍,不致於當眾撕破臉皮
所以,秦檜的建議也不過是披了一條浴巾的主和提案
靖康元年十一月二十六,汴京再次被圍,秦檜也再次擔當起割地求和的使命
一個兩任割地使的人當然不可能主戰
城破在即,欽宗腦子再糊塗也明白,這個時候一定要找有求和經驗的,求和態度特別真誠的人去辦交涉,很明顯,李綱、張叔夜並不適合這項工作,關鍵時刻,還得是秦檜
金人謀立張邦昌時,秦檜“獨陳”奸臣誤國,主上(欽宗)無辜,反對立異姓,要求金人“反正”,復立欽宗
靖康小雅中這段話經常被檜粉用來證明秦檜是大宋忠臣,至少在北宋滅亡時是
真的是這樣嗎?
幸好金人儲存了秦檜反對立異姓的原文在原文中,秦檜建議金人立趙氏沒有參政的宗室作傀儡皇帝,使想反抗大金扶持下的新生政權的人找不到藉口
想想後來張邦昌果然禁不住壓力還政於趙構,使金人耗費了幾年時間來重新物色異姓代理人。不得不讚嘆秦檜敏銳的政治嗅覺、長遠的眼光和想金人所想的一片赤子之心
金人哪懂得這些道理,只知道秦檜在反對立張邦昌,一生氣就把秦檜全家抓到金營
以最大的善意揣度,這個時候的秦檜至少是一個有勃勃野心的政治愣頭青
因為靖康年的出色表現,秦檜被分配到完顏昌軍中,逐漸成為完顏昌座下紅人,並在對南宋戰爭中發揮一些微妙作用
建炎三年九月,秦檜陪同完顏昌接見南宋議和使臣
什麼人在接見外賓時有資格列席?
建炎三年十一月,秦檜的老丈人王仲山以撫州降金,跟著,王仲山的兄弟王仲嶷以袁州降
建炎四年,秦檜的老丈人的姐姐的兒子(隔房小舅子)被金人擄走,在劉豫的偽齊擔任高官,直到劉豫被廢才又被南宋(當然是宰相秦檜)召回,不但恢復了在偽齊曾擔任的高官,還跟秦檜多了一重隔房親家的關係,茁壯成長為秦檜力主議和的好幫手
對秦檜的迴歸,時人多有疑慮~《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三十九》
這一段有兩位答主已經講過了,不贅述時論普遍認為秦檜是金人派到南宋的臥底~金人能戰,秦檜就儘量拖宋軍後腿;金人不能戰,秦檜就儘量在談判桌上為金人爭取利益
秦檜不辱使命,超額完成了金人交給的任務就連張俊在被利用完後也遭到無情的拋棄
在對金保持弱勢這件事上,秦檜特別上心,花費了無數的心血
當然,這已經是另一個話題了,不展開
在李綱、呂頤浩、張浚、趙鼎等人面前,以秦檜的能力、名望和背景,如果南宋取得對金優勢,上下一心矢志恢復,朝堂上根本就沒他啥事
身居南宋相位,相位卻要由金國來保證,已經說明了問題的關鍵
-
6 # 海波看歷史
秦檜是一個忠於上司的傢伙,對於皇帝的想法那是無條件支援。秦檜而且秦檜是主和派,在此基礎上皇帝的任何想法都會支援,不論是壓制主戰派,還是為了議和殺了岳飛都無所謂。 所以奸臣一說只是相對的。
回覆列表
其實這個很容易理解,秦檜首先是漢奸,其次他才是一個奸臣!接下來給大家分析分析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或許就能夠從中找到答案。
靖康元年,在國子監擔任學正的秦檜確實是一個主戰派,他認為金人貪得無厭,不能指望透過割地來滿足他們的慾望,並且他連上三章推掉了與張邦昌去金營義和的差事。但主戰不一定就是忠臣(需要考慮動機),再者主戰還有堅定不堅定之分。
秦檜主戰的原因很有意思,我們概括一下:因為金人貪得無厭,所以不能和。那麼金人要不是貪得無厭呢?那是不是就能割地主和了?所以我認為秦檜主戰,並不是從民族大義出發,而是覺得這樣做不合算!
秦檜在被金人擄去北方之後就已經叛國投敵了,他在金國呆了四年,在這期間為金國攻打宋朝出了不少力,此時的秦檜早已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大漢奸”!
說秦檜賣國求榮確實有點“冤枉”他,因為他的主子早就變成了金朝,他返回宋廷之後的所做作為完全是他“主子”的意思,所以我覺得說秦檜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漢奸更為貼切一些!
另外,南宋朝廷放棄主戰的主心骨是高宗趙構,這從他重用從北方歸來的秦檜就能看出一二。趙構的私心自不必多說,秦檜只不過號準了趙構的脈而已。對於秦檜而言,這樣做既能完成金國交給他的任務,又能從宋廷獲得實惠,那他何樂而不為呢。但不管秦檜出於何種動機,都不能改變他叛國求榮、殘害忠良的罪惡行徑!
一句話概括:秦檜之所以賣國求榮是因為他本就是一個漢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