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搜狐娛樂訊 曾獲第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提名,並在號稱“動畫奧斯卡”的安妮獎角逐中,一舉奪魁的電影《養家之人》正式定檔2019年1月11日內地上映。影片由安吉麗娜·朱莉監製,卡通沙龍工作室出品,諾拉·託梅執導。改編自加拿大作家黛博拉·艾里斯的全球暢銷小說,講述的是阿富汗小女孩帕瓦娜,與命運抗爭,艱難養活家人的故事。
7
回覆列表
  • 1 # guozk

    《養家之人》是卡通沙龍(Cartoon Saloon)動畫工作室製作的手繪動畫長片,由諾拉·託梅執導,薩拉·喬德利等人配音,於2017年12月8日在加拿大上映[1],2019年1月11日在中國上映[2]。

    該片改編自黛博拉·艾里斯的同名小說,講述了在塔利班統治下的阿富汗,女孩帕爾瓦娜為了一家人的生存而女扮男裝出門工作的故事。

  • 2 # 尕心疼豬豬

    這不是一部賣座的片子,一個朋友拒絕陪我去看,她說:“太灰暗太慘了,受不了。”於是我一個人在電影院包場看了這部電影。

    觀影中想起十年前在義大利留學時的朋友Francesca,2009年的春天,我們很喜歡在沒有課的下午去綠草如茵鮮花爛漫的Villa Borghese躺著聊天看雲,蒼白瘦弱的Francesca總是那麼激動,她說人在某種極端的情況下會做出自己平時根本憎恨或者不可能做的行為,比如她有可能為了活下去而吃人。我那時候和她談佛教的因果,說如果遭受不幸,大概是因為曾經有什麼罪孽,Francesca說這想法太蠢了,阿富汗的兒童有什麼罪孽,為何會遭遇這麼多的不幸,他們遭遇不幸只因為他們出生在那裡,這難道也是一種罪孽?

    領著政府補貼和父親的補助,三十歲了還不太有謀生能力的Francesca關注同性戀權利、性別平等、義大利政府的愚蠢、永井荷風筆下的藝伎以及阿富汗遙遠的戰爭,我覺得她有點象《河童之夏》裡掉進現代無所適從的河童,只需要很少的物質就夠生存了,然而這很少的物質也讓她煩心,這似乎是我的女朋友們之共性。雖然她牢騷滿腹,至少出生在歐洲,儘管生活質量不高,但思想自由,行為自由,人生安全有保障。

    這是相對1979年以後出生在阿富汗的人而言。

    40年了,從蘇聯入侵開始連綿不絕的戰爭,15年之後,戰爭中的畸形勢力塔利班惡性腫瘤般膨脹崛起,姑娘們從可以穿著短裙去上大學的年代突然退化到一千多年前,現代的阿富汗變成了需要丈夫陪伴才能出門、男人可以隨意杖責女人的時代,阿富汗沒有跟著世界一起進步,在個人野心膨脹下的所謂原教旨主義讓阿富汗陡然倒退,人們在塵土飛揚的土地上銷售貨品,沒有自來水,幫人讀信是貨品之一,教育女性讀寫是罪過之一,這天方夜譚般的場景居然發生在二十世紀末期。1996年,塔利班統治阿富汗之後宣佈政教合一,佔據了教育與醫療系統的絕大多數婦女退回家中,教育與醫療系統幾乎癱瘓,整個國家陷入瘋狂的倒退,阿富汗突然穿越了,和世界的進步陡然脫節,飛速下滑,墮入深淵。

    這個動畫片,讓人想到幾年前的《我在伊朗長大》,伊斯蘭教背景的伊朗與阿富汗太多相似之處,從開化國家陡然回到政教合一,讓民眾處於恐懼之中。然而,我至少在義大利遇到過很多伊朗留學生,卻從來不曾認識一個來自阿富汗的留學生。

    故事的主角是11歲的帕瓦娜,父親是在戰爭中失去一條腿的教師,母親是作家,姐姐成人待嫁,還有大約三歲的弟弟扎克。父親以“教導女性識字”為罪名被抓走投進監獄,帕瓦娜親眼見到母親去監獄解救父親卻被以“沒有男人陪伴獨自外出”為名杖責,家裡失去唯一的勞動力,於是帕瓦娜剪掉長髮裝成小男孩,終於可以去市場打水、買食物、擺攤、幹活以養活一家人,她在市場擺攤時認識一位塔利班的大叔,大叔讓她幫讀信,信的內容是大叔的妻子死了,傷心又絕望的大叔和她之間多了一份奇特的友情。帕瓦娜兩次去監獄找父親,第一次她拿出幹體力活賺到的1000元準備賄賂獄警,卻被打了一頓趕走,第二次是大叔吩咐她去找自己的侄子,她正在被趕跑時遇到了大叔,大叔謊稱她是自己兒子,讓她在監獄外等他,後來大叔把她奄奄一息的父親裝作屍體抗出來,讓她拉著父親跑得越遠越好。與此同時,她的母親、姐姐和弟弟卻被他們以為可以把自己救出水深火熱中的遠方親戚綁架到一輛車上,母親指望這位遠方表哥為女兒覓一門親事,遠離無法生存下去的喀布林,親戚找到他們卻說:孩子能賣更多錢,抱起帕瓦娜的弟弟就跑,意識到來者不善追上去的母親和姐姐為了不和孩子分離被迫和他一起逃離,後來汽車遇到故障,母親讓姐姐趕緊抱著弟弟跑了,寧可與自己的表哥決一死戰保護女兒兒子的自由,表哥一氣之下走了,母親在夜路中追上了逃跑的姐弟,三個人總算又在一起了,此刻,瘦小的帕瓦娜用板車拉著父親飛奔在黑夜裡,父親睜開了眼睛……

    故事在這裡結束,結局似乎看到一點光亮,一家人彷彿打碎的碗,雖然破碎,但好歹補起來團圓了。

    故事還有一條暗線,暗喻他們一家人中的哥哥蘇瑪爾與大象王鬥爭的故事,帕瓦娜的媽媽從未告訴她哥哥是怎麼死的,大象王(動畫中的動畫)故事最後告訴我們,她的哥哥在街上看到一個黑色的東西一位是玩具,結果是炸彈,當場把她哥哥炸死了。另外,讀信大叔的妻子也死於炸彈。

    我們此世的生命,在黑暗中,我們不知道自己為何命該如此,但仍然可以執著於美好之物去堅持。每一秒我們的細胞都在更新,月亮每天重新出來,我們生命與生活的改變是永恆的不變,接受改變,接受命運,這讓我們的靈魂安適。同時,唯有對真理不變的探求,對世界與家人不變的愛,照亮我們在此世生命的暗夜中勇敢前行。

  • 3 # 白夜影視

    在最近上映的6部新片中,動畫電影竟然佔據了半壁江山。

    這三部動畫作品,分別是是日本國民級IP fate的關聯作品《命運之夜——天之杯:惡兆之花》,由B站引進,眾合千澄負責發行。另一部則是改編自民間傳說白蛇傳的中美合拍動畫《白蛇:緣起》,由內地追光動畫與美國華納兄弟和拍出品,卓然影業負責發行。這兩部電影都具有5000萬票房以上量級的實力,後者更是有望達到1億元的票房。

    除此之外,還有來自愛爾蘭著名動畫公司Cartoon Saloon製作出品的《養家之人》本片曾在去年的頒獎季,分別提名美國電影金球獎和奧斯卡獎。

    本片的製作公司Cartoon Saloon曾經制作過《凱爾經的秘密》和《海洋之歌》兩部高口碑動畫,豆瓣8.7分的《海洋之歌》曾在2016年引進中國內地,但也只獲得了1500萬的票房成績。

    正因如此,《養家之人》雖然具有豆瓣8.3分的高口碑,但是宗教題材的本片含有一定的敏感元素,畫風也並不招內地普通觀眾的喜愛。在買斷批片匯聚的1月中旬,本片無論在熱度還是型別上,都已經處於劣勢。白夜預測本片最終票房為1500萬,令人唏噓。

    就像豆瓣高達8.9分的良心紀錄片《四個春天》也獲得了類似的市場待遇,由和和影業出品發行的本片,獲得了業界多位明星的支援,但是口碑仍然無法出圈,截至目前票房仍然不到700萬。雖然本片的製片成本極低,但是恐怕難以收回高額的宣發費用。

    都說好電影的春天到了,但是近年來仍然有不少口碑電影,票房仍然無法達到盈利線,例如《犬之島》(豆瓣8.3)、《網路迷蹤》(豆瓣8.5)都沒有獲得預期以內的票房成績。

    而今年年初《四個春天》和《養家之人》兩部豆瓣8+得口碑佳作接連票房撲街也說明,小成本高口碑電影,依然有著一定的票房回本壓力。雖然在影迷群體口碑較高,但是礙於型別以及檔期原因,此類電影的最終票房表現難以令人滿意。希望隨著內地觀眾的不斷成熟,外加影片宣發的專業化,能給予此類影片一個更好的未來。

  • 4 # 五殺電影

    《養家之人》

    2011年阿富汗的首都喀布林,正處於塔利班的殘酷管控下。

    那時候戰亂不斷,國家倒退。

    因為戰爭,帕瓦娜的哥哥去世了,帕瓦娜的父親也被炸了一條腿…

    可沒人敢站出來呼籲停止戰爭,卻有人在背後這樣“挑事”,說什麼“都是女人惹得禍,女人絕對不能外出,避免招惹不必要的關注”…

    於是,領袖為了保證國家的安寧,給“女性”訂立下一條規則:

    1、沒有成年男性的陪同下,女性不得獨自上街

    2、即使有男性陪同上街,也要帶上厚厚的“波卡”

    否則,就要遭到伊斯蘭的詛咒。

    波卡

    而在帕瓦娜家裡,一共有五口人,帕瓦娜、姐姐、媽媽、尚且還小的弟弟、一個行事不太方便的父親。

    為了養家,因暴亂丟掉工作的父親每天都要拄著柺杖出門,身邊跟著幫忙的捂得嚴嚴實實的帕瓦娜。

    兩人就在街邊擺攤賣一些衣服也兼職代寫代讀書信,以此來換取一些微薄收入,勉強餬口。

    最後把帕瓦娜最喜歡的一條裙子給賣了,卻還是吃不上飯,每天還要如此“躲躲藏藏”的生活,帕瓦娜自然不是很開心。

    父親就每天給她講故事,或者說些曾經的“文明”,讓她看到“希望”:

    在父親小的時候啊,這裡也曾經和平安康,那時就像世外桃源一般,小孩子們盡情玩耍,女孩子也可以上大學呢…

    現在呢,我們為了生活,不得不“低調”。

    可是事實是,就算你不去惹“別人”,也總有人藉著戰爭的機會找到你頭上,比如帕瓦娜父親曾經的學生。

    他挑釁著說讓才11歲的帕瓦娜嫁給他,帕瓦娜的父親自然不答應,他就用帕瓦娜父親讀“禁書”的名義將他抓緊了監獄裡。

    而這“禁書”,就是曾經的文明。

    家裡唯一的一個成年男子被抓走了,本來就艱難的帕瓦娜一家一下子更難了…

    母親說:說什麼都要把父親“救”回來,他是無辜的,只要我們求情…

    但關鍵是怎麼去呢?沒有成年男子陪同,她們不能出門啊。

    母親說,我們“小心翼翼”一點,一定會沒事的,只要順利走到監獄就行了,沒有人會發現的…

    可事實總不如人願,還沒到地方,帕瓦娜母女倆就被發現了,儘管母親苦苦哀求,可那個士兵卻絲毫不留情面。

    將父親唯一的照片撕碎了不說,還把母親狠狠的毒打了一頓。

    打完後對方還“語重心長”地說道:你去監獄也無濟於事,你丈夫還會因為你的無禮行為而受到重罰,你這是在給你丈夫抹黑。

    自此,傷痕累累的母親臥床好幾天,睡覺時也總是將臉背過去。

    一家五口彼此無言就這麼艱難的“生活”著。很快,家裡就沒糧了。

    那一天,帕瓦娜揹著睡熟的母親,做了一個決定,她剪斷了留了好久的長髮,換上了男孩子的衣服,上街打水買糧打工,開始做個“養家之人”

    第一次,去買米時,她心裡還忐忑萬分,直到把白花花的大米買到手裡,她才送了一口氣,還“嘿嘿”的笑了好幾聲。

    那個笑容,殺姐認為是全片最明亮的場景。

    儘管周圍人“不明所以”,還像笑傻子一樣的笑“他”:這小子,傻樂什麼呢,估計腦子不好使。

    帕瓦娜只是沒想到,自己終於也買了一次米,而且好像扮成男孩之後,再也不用躲躲藏藏了,生活好過很多。

    她還接受了另一個女扮男裝的小夥伴的一個建議,給自己起了一個男孩子的名字:奧狄什,意思是“火”。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養家之人》於2017年9月在多倫多電影節公映,根據加拿大同名獲獎暢銷書改編,原作者是長期致力於女權和反戰運動的加拿大桂冠作家黛博拉·艾里斯

    目前豆瓣有2萬4人打分,評分8.3

    殺姐看了之後盼了將近一年,終於在2019年1月11日,我有幸坐在電影院再次“欣賞”這部電影,這個塔利班統治下一個生活在阿富汗小女孩的生活。

    有人說,既然是動畫,為何還要那麼殘酷?

    但其實,動畫還給我們留了幾分“童話”,它用孩子的視角,留下了許多希望和美好,乾淨與純粹。

    比如,在帕瓦娜會和女扮男裝的好友德利瓦,坐在被廢棄的坦克上,看著明信片上的大海,幻想著未來:

    以後,我想去海邊生活,想把腳放在溫暖的沙灘上,感受漲潮時海水擊打的涼意。

    海邊的人喜歡戴墨鏡、游泳,到時候我就賣那些東西給他們,你加入我好不好。

    好啊,20年後見,約好啦。

    至於現實,可比“動畫”殘酷多了:

    在當時被塔利班統治的阿富汗,在畸形的仇恨的政治中,女性被視為一切戰爭的罪魁禍首,被視為比牲口還低賤的“族群”:

    不準接受教育;不許和任何陌生男性說話;不準駕駛;不準被照相;無男性陪伴不準出門;甚至,連笑都不準…那將被視為“挑逗男性”。

    對,你沒聽錯,是連笑都不允許。

    一直以來,畸形的教育,畸形的政治,讓國家把所有錯誤都怪在了“女性”身上。

    那些人對自己國家的女性“頤指氣使”,卻對發動國家的敵國畏手畏腳。

    這是當時阿富汗的態度,卻還不只是它一個國家,也不只是現在。

    魯迅曾說: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而不只是“狐假虎威”,抽刀向自己的母親姐妹,傷害最不該傷害的人。

    就像電影裡說的:

    我們的家鄉叫阿麗亞娜,那裡是高尚之鄉。

    話要說的更有道理,而不是提高音量。

    畢竟是雨水滋潤花朵生長,而不是雷鳴。

    這部電影在第45屆動畫安妮獎上獲得最佳動畫、最佳獨立動畫長片。(安妮獎相當於動畫領域的奧斯卡)在國內上映也拿到了不錯的成績。

    小成本高口碑電影的春天到沒到未可知,但是好電影越來越有影響力是肯定的,相比於為流量買單,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走進電影院去欣賞一部真正質量過硬的好作品。

    只要電影真的好看,就算影片製作成本很低,觀眾也願意買單,甚至會自來水式傳播!所以相比營銷、流量演員、莫須有的噱頭,質量過硬才是硬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誰知道那種脆脆的泡包菜的製作方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