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朋友家的孩子從小叛逆,過度享樂,不考慮家庭的承受能力,父親沒錢就把父親拉黑
2
回覆列表
  • 1 # qzuser70129542

    說的太多起相反作用

    讓他多吃苦

    多勞動

    你有活就喊著幹 端茶倒水最常見不過

    自己對父母孝順 讓他參與

    言談舉止也要灌輸這種感覺

  • 2 # 每日收藏一句

    文中說他爸爸不給他錢他就把他爸爸拉黑,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沒有上班的孩子都是消費者,只要孩子的錢用得得當,給孩子一個標準,瞭解孩子每天用多少,用到哪裡去了,不要只當他的提款機。孩子是應該有感謝父母生育養育之恩的心。不過前提是你得教育好他了,解他的內心想法啊!不要一味的只想到孩子應該感恩,你不以身作則的教會他感恩,孩子怎麼會有感恩這一概念!在他學習之餘,可以讓他體驗賺錢的辛苦,去社會實踐,讓他知道錢來的是有多麼不容易。不願意去,你就抽點時間陪他一起去嘛!或者物色一個他願意接受的人引導他去實踐生活。他賺到錢了,對他說一聲辛苦了,你是好樣的,學會了替爸爸分擔。他刪他爸爸,要注意了,他有錢的需求,但爸爸那拿不到錢了,就得注意他會從什麼地方獲取錢財,路別走偏了。

  • 3 # 喜歡誠實

    這是大眾化,創造環境,在管不了,一代緊,一代松,一代甜,一代苦,現在都在比賽慣孩子了,害了自己也害了孩子,特別是傳統家庭重男輕女,為什麼現在的男孩子軟弱無能都是慣的,女孩子堅強是被逼的,以前的男人太欺負女人了,女孩子必須能幹,怎麼都不合適,吃飽穿暖喝足還不行,現在不管,在有十年就大亂天空了。

  • 4 # 大唐知音屋

    現在這樣的孩子多了,大家說的都有道理,身教重於言教,孩子絕對是父母的影印件,不知這個孩子多大,父母要調整教育手段,方法,只有狠下心來,約束孩子的一切行為習慣,從一點一滴做起,教育孩子是艱鉅的工程,父母要引起高度重視,再不管就晚了!

  • 5 # 塵啃教育人

    大家好,我是塵啃老師,專注家庭教育領域的優質經驗分享。感恩關注與分享!

    看了這位家長提出的問題,莫名的感到一陣心痛,又是一個家庭教育出現嚴重問題的真實案例啊!

    其實我想跟這位朋友說的是,這可不單單只是孩子沒有感恩之心的問題了,已經上升到了人的品行和道德問題了,而且孩子有這種表現我可以肯定的說,這個孩子今人堪憂的問題還有很多。

    不要怪我話說的不好聽,真正造成孩子這種現狀的“罪魁禍首”正是孩子的家長啊,一步一步把孩子“害成”這樣,並非我危言聳聽,中國自古就有慣子如殺子的古訓,這可是幾千年來累積的血的教訓。當這一組組的資料,一個個真實的事件傳到我們耳朵裡的時候,我們難道除了惋惜感嘆之外就沒有考慮到怎樣去解決和杜絕這種噩耗的發生嗎?

    事情已經到這個地步了,孩子畢竟是孩子,不能不盡力去挽救,下面就這些年的經驗給出以下幾點意見,僅供參考:

    1、孩子到目前的這個地步,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所以如果家長有心挽救這個孩子,請做好長期引導的心理準備。

    2、孩子只知道索取,不知道感恩最需要的一個造成因素就是,孩子得到太過容易,那麼作為家長的我們要及時終止這種行為,堅持選擇,不能給的堅決不給,能給的延遲給,給孩子設立目標障礙,完成了之後才給。如果孩子還不大,行為能在家長可控範圍之內,可以用此方案決絕。

    3、如果孩子年齡大了,其行為家長已經控制不到了,怕出現不可預測的後果的話,除了做到第二點的要求外,建議配合專業的調教機構一起來挽救。長痛不如短痛,再不痛就是要害了孩子一世啊

  • 6 # 媛姐談感悟

    什麼感恩?感恩就是記得別人給過的愛、幫助和溫暖。也能在別人需要的時候回報以愛、幫助和溫暖。感恩的前提是:先得到或先感受到。

    任何一個孩子剛出生時,都像一個天使一樣美好,白紙一樣純潔。所以說,孩子長大後就變得個性了,不一樣了,那是孩子所處的環境,遇到的人,經歷的事造成的。如果說一個孩子不懂感恩,那說明他沒有學會,他沒經歷過,沒人教過他。

    心理學上說,任何一個在愛中長大的孩子,都有一顆愛人、感恩人的心。孩子的冷漠、麻木,多是因為家庭的冷漠、麻木造成的。很多家庭,父母只知道一味地掙錢,認為給孩子錢,就是愛他,對他好,但孩子真正需要的從來都不是所謂物質、金錢上的滿足,他們更需要父母的愛、陪伴和呵護。

    還有的父母一心想著孩子要感恩,自己卻從來沒有感恩的心。孩子都是敏感的,當父母對他們說了什麼的時候,他們會根據父母所說,去觀察父母的行為,如果行為與言行一致,孩子就會按父母期望的去做,如果行為和言行不一致,孩子就只會去模仿父母的做法。所以說,父母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得先給孩子做榜樣示範。

    針對孩子不斷向父親要錢,不給就拉黑父親這一事件,從心理學上分析,這位父親,在生活中,一定沒有給足孩子所需要的愛,或者說,當孩子需要父親時,父親都用錢解決問題,久而久之,孩子心中就形成了一個錢=父愛的等價關係,如果有一天,父親,不給孩子錢了,孩子就會認為父親不愛他了,所以,拉黑了父親。

    感恩是愛的回饋,孩子得到足夠的愛了,自然會回饋愛。

  • 7 # 驚鴻蓮歌

    不懂感恩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不會教育的家長。

    家長做好表率,言傳身教,正確引導,哪裡會有熊孩子呢?除非你遇上了傳說中來討債的孩子!

    如果你自認為教育到位了,那麼溝通,愛和尊重,你有給孩子嗎?

    孩子不懂感恩,小時候不糾正,現在就很難糾正過來了。

    好好溝通溝通,搞明白孩子怎麼想的,對症下藥也許有用。

    實在不行,可以找風水先生強行掰正,這個需要緣分,看你能不能遇見道行高的了。

    愛和尊重,不說和孩子做朋友吧,你至少要把他當做對等的,獨立的人去對待。只要你給與孩子足夠的愛和尊重,好好兒溝通,一切都不是事兒。努力吧!祝你好運。

  • 8 # 霓安然

    我們先來看看,父母覺得自己付出了但是卻換回的是孩子的埋怨是因為什麼:

    1. 完全滿足,不懂拒絕。

    小時候孩子要什麼玩具就給買什麼玩具,玩具太多孩子就不懂得珍惜。孩子大了可以走路了,四五歲了還讓爺爺奶奶抱著走,溺愛多了就不知道什麼叫體諒。無論什麼時候什麼要求,只要孩子開口就想辦法滿足,慾望多了,就忘了什麼是節制。

    現在的家長很多都是從物質不豐富的時代走過來的,孩子又多,小時候自己很多願望沒有得到滿足造成了很多遺憾。所以加倍的補償到孩子身上,現在又是獨生子女,再加上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一起慣,爸爸不答應還有媽媽,有爺爺奶奶,沒有不能實現的願望。久而久之,孩子就有了只要我提了要求,不妥協,總會有人會幫我實現的想法。要麼死纏爛打,要麼暴怒威脅,只要家庭內部的意見不統一,孩子就有機可乘,所以長大依然如法炮製。

    一味地滿足孩子,不懂拒絕孩子的後果是:

    1.孩子不懂得感恩,覺得一切理所應該。一旦沒有被滿足後,反而遭埋怨。

    2.但是你永遠不可能滿足他所有的要求,小時候他的願望也許是卡通玩具,變形機器人還行,長大了呢?車子,房子,結婚生孩子,養老?你滿足不了他一輩子。

    3.讓他覺得自己家裡最重要的,家裡所有人都必須圍著他轉,自己才是中心,養成自私自利,唯我獨尊的性格。家庭養育一定要去中心化,孩子和家裡人的權利義務是一樣的,沒有特權。因為孩子還小需要更多的照顧,但不代表孩子做什麼都被允許和無條件支援。

    4.他需要經歷被拒絕的情感體驗,被拒絕的經歷是成長的機會,孩子會學會怎麼面對失望,怎麼安撫自己的情緒,在沒有辦法實現的時候,怎麼暫時放下自己的執念,尋找現實的快樂取悅好自己。

    2. 遇事包辦,阻止獨立。

    當你的孩子剛出生還是一個小嬰兒的時候,你從不會抱怨自己付出的太多。你溫柔的擁抱他哺育他,你心甘情願的為他擦屎擦尿,穿衣提褲。這一切你都做的甘之如飴,歡喜雀躍。因為什麼呢?因為他沒有能力,他需要你,無時無刻。他是那麼脆弱而無助,他需要你幫助他完成一切。那麼他長大了,還是一樣要求你給他做飯,找工作,買房子甚至找老婆的時候呢?你為什麼又覺得不平衡了?他們的理由沒有任何改變啊!因為他沒有能力,他需要著你,無時無刻。

    他沒有能力獨立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挫折,所以才會不停的要求你。如果在面對任何困難和挫折的時候,父母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如何幫孩子處理掉,無疑是害了孩子也苦了自己:

    1.父母凡事都幫孩子代勞,實際上是潛意識裡對孩子能力的不信任,父母的不信任也會導致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不自信的情緒會環繞孩子一生,導致形成自卑懦弱的個性,如果沒有父母的幫助自己什麼都做不成。

    孩子的自信心是來自對自己做成某事的成就感,一點一滴累積而成的每達成一件事情,他們對自己的肯定就又多一些,每自己克服一個困難,他又會成長一步,父母把孩子圈養起來,凡事代勞的做法,無疑打擊了他們的自信,剝奪了孩子成長的機會

    一個沒有自信又沒有能力的孩子,要滿足自己需要的時候,除了找父母還有什麼辦法呢?

    2..導致孩子無法面對挫折,面對挫折和克服苦難是需要免疫力和自信心的,一個一帆風順,不知煩惱為何物的孩子和歷盡困難百折不饒的孩子,在遇到問題的起點是完全不一樣的,哪一個能堅持下來再挺過去,一目瞭然。經歷是財富,請一定留給孩子。

    3.父母的無止盡的付出,也有希望讓孩子再在自己身邊待久一點的想法,有些情況是自己離不開孩子。夫妻關係不好的家庭,母親尤其希望自己成為孩子的中心,丈夫的冷漠無作為使她只能將孩子做為感情寄託,更加的疼愛,讓孩子成為自己的“小棉襖”而無法獨立。《都挺好》裡面的老二,郭京飛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3. 只求付出,不求“回報”

    好吃的只給孩子一個人,自己不吃,問的時候呢,說:媽媽不餓,媽媽不喜歡吃。叔叔阿姨給了孩子吃的或者禮物的時候,起先逗孩子:你給媽媽一個好不好啊?或者阿姨給你帶來禮物你分享一個糖給阿姨好不好啊?當孩子真的拿出來,要給你的時候,又馬上誇一誇孩子就拒絕了:孩子真乖,媽媽/阿姨跟你開玩笑呢,你自己吃吧!時間久了,孩子學到的不是回報和分享,是偽善和投機取巧。我先做樣子哄哄你們開心,到最後總歸還是我一個人的,還得到了大家的稱讚。你以為在教孩子分享和回饋,哪曉得你孩子也是學你做做樣子而已。他得到的是獨佔的快樂沒有機會體會到,原來分享和回饋也是快樂的,但他錯過了體驗學習的機會。

    或者自己辛苦或者不舒服的時候,還強撐著做家務做飯,為孩子無怨無悔。覺得自己的辛苦都是值得的,不讓需要孩子的關心,不用孩子幫半點忙:你去學習吧,好好學習就行了,其他的不用你管。你擺明了就是在說,你管好自己就行了,我們都能照顧好自己,不用你管。你自己都這麼教給孩子了,你只用管你自己!老了,你又嫌他不孝順了?

    孩子從來沒有為愛他的父母為這個共同的家,付出過半點辛勞和貢獻,只會接受別人付出的他,怎麼會考慮別人,怎能期望他日後孝順父母回報社會?你付出的愛,孩子能迴應,這樣他才是真真切切的學習到如何去愛他人,而不是隻關心他自己。

    1.父母的不求回報,會讓孩子不懂感恩。有一句話叫:別人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所以父母要教會孩子,學會感謝,別人的幫助是好意,是情分,不可以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對父母來說,即使一句“謝謝”,一句“辛苦了”,也可以當做是孩子的一番心意。幫媽媽提個包包,幫爸爸洗個襪子也可以讓辛苦一天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滿足。

    孩子從心裡是愛著父母的,能幫助父母讓爸爸媽媽感到高興,他是萬分樂意的,當然父母接受時候也要對孩子表達自己的愛和感謝,這樣家裡充滿了愛的表達和行動,孩子怎麼會自私和冷漠呢?

    2.孩子如果在家中,一直就是接受者的角色,對家人對父母都沒有任何貢獻和價值的話,會損害孩子的成就感和懷疑自我價值。人都是因為對他人有用才產生的價值,社會中無非就是我在一些方面服務你,你又在另外一些方面服務我,互相幫助能正常執行。

    孩子是家庭中的一員,以後也將成為社會的一員。他們總是希望自己有用的,這是孩子價值的體現。在家中能體現家中的價值,在社會中才能去找和實現自己的價值。這也是培養孩子責任感的好機會。試著讓大點的孩子負責給家裡的綠色植物澆水,幫忙家裡做衛生,洗衣物,給爺爺奶奶買菜洗碗,也為自己能為家人出一份力而驕傲,生出自己的價值和為家人努力的責任感。

    3.家長要學會示弱,擺出我需要你的姿態。孩子的能力和付出被肯定,對他們來說無疑是最大的鼓勵。比如,在自己忙不過來的時候,請求孩子幫自己疊一下衣服,然後誇一下他:疊的真認真!我太忙了,謝謝你寶貝!爸爸需要清掃院子的時候,請他幫忙歸攏垃圾,一起整理乾淨。然後感謝孩子:你真的長大了,幫了我不少忙,謝謝啦,下次我還需要你呢!孩子能體會到父母的辛勞,學習到對孩子和家人的付出,還能生出自己的成就和自豪感,不斷的努力提升自己能力,為家人做更多的事。我需要你,比我要求你我希望你,更能激發出孩子的愛和成就感。

    一個小家庭也是一個社會,凡是父母不希望孩子在社會中不被輕視和拒絕,就要教孩子在家中如何恰當的提要求。希望孩子在社會中自信獨立能獨當一面,就要在家中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幫助他克服苦難,而不是取而代勞。希望孩子懂得回報,心存感念的,就要教孩子在家中回饋付出,培養孩子的價值感和責任心。希望孩子,不僅自愛也要學會愛人的,就要表達你對他的需要,以及這些對你來說很重要。愛是互相流動的,不然就像一灘死水,會臭會爛,表達你的愛也接受孩子對你的表達,這樣他的愛才有機會生長和盛放。

  • 9 # 華姐生活記

    不知感恩是普通現象,一家就一個孩子,孩子要什麼給什麼,要星星都不感給月亮,一切都以他為中心,都慣著寵著,久而久之,他就形成習慣了,有一樣不滿足不了,就下虎大人,不是喝藥就是跳樓,孩子感情非常脆弱,這也是教育的誤區。

    如何拯救呢 1.養成自己的事自己做,2.多讓他在家裡幫助大人做家務,3.無論吃什麼都讓他把東西分享給大家,這愛就有了,讓他融入大家庭中,他無論做什麼事都會想著其他人的。一個人要不自私,他心裝著他人,他就有感恩的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代森錳鋅與苯醚甲環唑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