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岸邊2891

    除了宋江柴進盧俊義這種確實名聲在外的大佬之外,大部分人見面只是出於客氣說句久仰,其實以前根本沒聽說過。在古代那麼落後的通訊條件下,很多所謂英雄也只是在當地小圈子裡有點名聲,尤其是地煞星裡那些小角色,上梁山前根本沒人認識。像三阮,在書中分量挺重,排名不低,可是說到底以前也只是一些閒散漁民,江湖上不太可能有他們的名號。後期入夥的一些英雄本來是朝廷的人,手握重兵,鎮守一方當然有些名氣。

    所以其實很多時候英雄剛見面,搞得好像久聞大名如雷貫耳似的,不過是商業互捧而已。

    當然有互捧的,也就有互拆的。魯智深和楊志第一次見面就這樣,先亂打了一氣不分勝負,魯才問楊:“兀那青面漢子,你是什麼人?”楊志回答:“灑家是東京制使楊志的便是。”其實當時楊志啥也不是,可還是報出自己曾經最高的官職,灑家也要面子嘛。沒想到另一個自稱灑家的一點面子不給:“哦,你就是在東京殺了一個小痞子的那個楊志?”楊志又問魯智深是誰,魯也吹:“灑家不是別人,俺是延安府老種經略相公帳前軍官魯提轄的便是。為因三拳打死了鎮關西,卻去五臺山淨髮為僧。人見灑家背上有花繡,都叫俺做花和尚魯智深。”

    你看,同樣是殺人逃亡,你殺的是個街頭小混混,我殺的是大名鼎鼎的鎮關西!其實當初打鄭屠的時候,魯智深根本不承認鎮關西這個名號,現在卻替別人揚起名來了。本來鄭屠一個殺豬賣肉的,就算有點小勢力,也僅限於當地,外邊的江湖上是不可能有人知道什麼鎮關西的,魯智深為了抬高自己,也順便抬高了鎮關西,見人就吹。可見很多所謂江湖好漢的名聲都是怎麼傳出來的了。

  • 2 # 喬老爺讀歷史

    這個問題提得好!《水滸傳》中,處於通訊不發達的古代,這些英雄的名號就是靠人們口口相傳而傳開去的,他們信奉“雁過留聲,人過留名”,特別看重自己的名聲,這種名聲意味著自己在他人眼中、心裡的形象和地位,也意味著自己在社會上的形象和地位。

    為什麼說這些英雄的名號就是靠人們口口相傳而傳開去的呢?

    第一,官話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因而北方及中原地區英雄輩出,成為眾多英雄好漢集中產地。翻看《水滸傳》,不知道大家是不是注意到了,書中所寫的故事發生地基本上都集中在山東、河南、河北等一帶,這些英雄好漢基本上都集中在這麼幾個地方。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這幾個地方的方言差異不大,溝通交流沒什麼障礙,因而這幾個地方的英雄好漢名聲容易傳出去,而且傳得尤其響亮,江湖上傳得越響亮,他的形象和地位在江湖上就越高,就能振臂一呼,應者無數。比如宋江和晁蓋。

    第二,為了能讓自己的名號方便在江湖上傳開,並且傳得響亮,這些英雄好漢在打造自己的名號上都花了挺多心思。他們都會著力打造自己的特色,從中提煉出自己獨具特色的名號,再透過一些具體的行動或者事蹟慢慢推廣自己的名號。

    比如宋江,有“呼保義”和“及時雨”兩個名號。“呼保義”有兩層含義:一是“保義”為底層武官名,宋江以此自稱,意為在人前自謙,和“鄙人”自稱意義相當;二是“保義”為保持忠義之意,這是宋江向世人表白他愛國忠君的本色。“及時雨”則是他濟困扶危、仗義疏財為他在江湖上贏來的名聲。因為宋江比起眾多英雄好漢來,他沒有高貴的出身,沒有魁偉的身軀和堂堂的相貌,也沒有高強的武藝,只能著力打造自己“謙卑”、“忠義”、“仗義疏財”的標籤。但他這三個標籤卻恰恰是無敵的:在那大家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年代,他出手闊綽、仗義疏財,大家從內心就仰視、拜服他了;宋代儒學發展到了新高峰,“忠義”是人們評判人的最高標準,這又為宋江在大家心目中大大加分;更要命的是,宋江名聲這麼大,卻對誰都極為謙卑,見人就自稱“小可”、“小人”,動輒撲通一聲跪在你面前,這怎麼不會讓這些粗漢子感動呢,只覺得宋江這麼大名氣都對我這麼謙卑、客氣,為他豁出命也值了。

    處於通訊不發達的古代,這些英雄好漢們的名聲先在江湖上傳開了,可以說大家都是“未見其人,先聞其名”,有的或許一輩子都見不到,但名聲卻老早就熟透了,也就是說,對於一些江湖上名聲特別響亮的人,比如宋江,大家早就神交已久、仰慕已久,做夢都想著什麼時候要是能親眼見到這大名鼎鼎的宋江就好了。所以,當真的見到宋江了,那種小弟對大哥的仰慕之情,那種鐵粉乍見偶像的激動之情,簡直是無以言表了,只能是親熱到語無倫次、激動到納頭便拜。因而大家見面都會有一種如同多年老友重逢一般。最典型的就是武松和宋江的相識,最有戲劇性。武松正要打宋江,聽柴進說這黑漢子就是“及時雨”宋江,趕緊跪在地上,不敢起來。

  • 3 # 泊圖泊途

    “當年卻笑鄭元和:只向青樓買笑歌!慣使不論家豪富,風流不在著衣多。”我曾經想宋江怎麼哪都有人認識他呢,直到我讀到了一個細節。

    宋江在清風山收拾一群好漢上梁山的過程中收到了宋清的一封信,信上寫宋太公已經去世,宋江就急忙見宋太公,原來宋太公沒事,僅僅是想兒子又怕兒子落草為寇。這麼一折騰,官府的人發現了,捉了有罪的宋江,發配江州到揭陽鎮,有個賣藝求錢的好漢使弄武義,拳腳畢,繞著觀看的人群內圈走了兩圈,沒人給錢。哎!宋江也在看熱鬧,見到這種情況給了錢,宋江會做人。這個賣藝的就想,一定要問出他的姓名,然後把他慷慨助人傳給別人聽,就說:“願求恩官高姓大名,使小人天下傳揚。”這個賣藝的就是薛勇。

    (《水滸傳》宋江和晁蓋)

    弄清了這一點就知道宋江用錢的技巧了,再加上宋江熟讀經史,又有錢說話又好聽,好漢超喜歡宋江。宋江遍地走,到哪都交人,錢不在多少,在於用在刀刃上。

    晁蓋和柴進都有類似的行事風格,所以他們二人也名聲遠播,通訊不發達也沒關係。

    除了廣羅好漢的他們還有大財主們也聲名遠播,比如祝家莊祝彪,李家莊的李應,扈家莊的扈三娘,都是這類。

    (《水滸傳》柴進)

    那麼還有本來就在朝廷上做官非常有本事的人,比如大刀關勝、雙鞭呼延灼。也有本領稍差些,僅在當地聞名的,比如鎮三山黃信。

    有先天出名就有“後天努力”的人,最典型的就是魯智深和武松,他們本來名氣不大。魯智深一路上鬧的沸沸揚揚還得罪的高俅;武松打虎之後犯下鴛鴦樓的案子,還署名就是他乾的。傳奇般的事件和過人的本事讓他們越來越被知曉。武松上二龍山是張青夫婦介紹,武松也是這麼熟悉魯智深的。

    (《水滸傳》武松)

    還有一些綠林好漢,各佔山頭的難免同行是冤家,圈子就那麼大,劃分治區難免打交道。

    好漢們喜歡聊拳腳,百姓們喜歡嘮家常。這些風流軼事越傳越廣,好漢們惺惺相惜也就不足為奇了。

    當然還有個牽強的解釋,這幫哥們上映星宿,有著原始般的吸引力,施耐庵經常如此解釋。

    (其實也不然,因為朱仝就想一刀殺了李逵)

  • 4 # 田獲三狐

    我是這樣認為的:其實江湖上人盡皆知的大佬也就那麼幾個:“及時雨”宋江、“小旋風”柴進、“托塔天王”晁蓋、“玉麒麟”盧俊義、“豹子頭”林沖、“花和尚”魯智深等,武松也是打虎以後才出了大名的。其餘的好漢,要麼不出名,相互之間遇上只有自我介紹以後才知道,要麼只是在小範圍內出名。比如說“阮氏三雄”,其實他們也在鄆城縣境內,但是在吳用帶他仨入夥之前,沒什麼人聽說過;比如“九紋龍”史進,在沒有殺官拒捕亡命江湖之前,也只是華陰縣的人們口順,把他喚做“九紋龍”,許多人並不知道他是哪根蔥;更不用說諸如“通臂猿”侯健,“石將軍”石勇之流了。

    而宋江、柴進、盧俊義等在那個資訊不發達的年代之所以這麼出名,也都不盡相同。

    柴進,盧俊義兩人等於自帶流量,想不出名都難。一個是家中有“丹書鐵券”的柴世宗的後人,獨此一家別無分號,這個地球人都知道。一個是大名府首富,“河北三絕”,“槍棒天下第一”,這些就是普通百姓不用上網,只要口口相傳就能天下曉了。而像宋江,晁蓋是腳踏黑白兩道,遊走在灰色地帶的人物,且仗義疏財,經常容留一些犯事兒後跑路的閒漢。這對那些正在道兒上混的,或者想來道兒上混的人來說是必須知道的內容啊。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呢?如果自己哪一天有個馬高鐙短的話也有個投奔的去處啊!而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他們的知名度就不見得有多高。當然,宋江和晁蓋還不一樣,他也施捨一些底層的百姓,這樣他的名聲就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

    就像現在,自己縣城中的社會大哥是誰可能婦孺皆知,可是周邊縣市的大哥是哪個,普通百姓就不知道了,上網查也很難查到。而對於那些在道兒上混的人來說肯定門清,他們必須清楚,要麼寸步難行。

  • 5 # 雲淡舷窗外

    這裡面涉及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就是資訊傳播的速度問題。當然我們現在是網路時代,有資訊高速公路,所以我們現在的資訊傳播速度是接近光速這個極限,以往可沒這個便利。

    那麼資訊傳播的速度主要受什麼影響呢?一般來說是受傳播媒介影響最大。以前國外有人做過一個資訊傳播速度的試驗,從甲地故意傳播了一個爆炸性的新聞,然後以甲地為圓心,專門佈置了人在不同半徑位置上監測該新聞傳播過來的速度,最後研究發現,資訊傳播的速度大約是和當時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差不多。當然,這個實驗是在電話、無線電尚未發明之前所做,不過正好可以適用到水滸傳時期。

    水滸傳時代,通訊雖然不發達,但那是和我們現在相比,事實上當時的宋朝通訊在全球來說還是非常發達的,而且這種發達是和宋朝的商業發達同步的。宋有相對完善的郵政系統,不但設立了相當於後世郵政總局的進奏院,而且還把郵件分為急腳遞和常程,二者的區別在於速度,日行三百里以上的 是急腳遞,最高五百里,而常程則是在日行二百里這樣子。梁山好漢裡的神行太保戴宗雖然不是郵差,但因為此人特別能跑,日行八百里,經常被差來送信,這要用來傳播資訊速度肯定是慢不了。所以說資訊傳送還是挺快的。再加上宋朝的商業發達,人員流動也多,資訊傳播無論從速度和廣度上都會盡可能地被拉長,所以水滸傳裡這些英雄的名號和事蹟被傳播開來,一點都不奇怪,畢竟已經是到宋朝了,人們再也不是蹲在一個小山溝裡不出門了,家事國事天下事,隨著人員和商品的流動傳播開來,一點也不奇怪。

  • 6 # 感動天下

    古時江湖名號具有社交傳播作用

    江湖名號是歷朝歷代的傳統,盛行於明清兩朝。自從有了人類社會以來,就有人做惡有人行善;有人殺人放火有人行俠仗義;有人開宗立派收徒有人拜師學藝。“學好文武藝,貨賣帝王家”

    是每個青少年要面對的問題。走不了仕途經不了商,又不想出苦力掙錢有些人開始嘯聚山林,有的劫富濟貧,有的打家劫舍;有的佔漢路有的佔水路,各有各的地盤兒,大魚吃小魚是常有的事兒

    ,不斷間並最後雄霸一方。為達目的,揚名立萬成了頭等大事。不管你是朝庭的巡捕還是鏢局的鏢師,只要你能耐大名頭響都可以起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能避則避。不相識的人江湖中相遇,先報出名號,能用“條子”解決的決不動武,“條子”就是江湖黑話。各個行當兒有各個行當兒的暗語,對上了講和了就是朋友,實在話不投機再刀槍相見。擁有響亮的名號也是擴大勢力的凝聚力,透過名號黑道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也可以起到魚找魚蝦找蝦的作用。

    名號有自封的,也有授業恩師給起的叫“喝號”,以便日後在江湖上擴大影響力。致於傳播就簡單了,有道是:凡事不過三,過三能傳千里遠。只要行事時連報幾次名號很快遠近皆知。

    《水滸傳》的一百單八將幾乎沒有奸妄之人,義字當頭。正所謂英雄重英雄,多有相見恨晚之感。

  • 7 # 鴻哥iouyh福小鋪

    六度空間理論,互不相識的兩個人,只需要很少中間人便可建立聯絡,也可以稱之為小世界理論。

    該數域猜想被證實是成立的。

    理論通行於全世界,何況僅僅只限於北宋境內而已。

    更重要的是那些英雄絕非籍籍無名小輩,各自擁有自已的英雄故事和才華,自然很容易如同漣漪效應外溢傳送,使得小世界理論愈發有力量。

    自古英雄惜英雄,好漢當然重好漢。

    所以,久聞大名,如雷貫耳等等便讓從未見面的英雄如老朋友。

    一家之見,僅供交流。

  • 8 # 酒騎風

    一個好漢如果想在江湖上有“名號”,那一定是因為他至少曾經違法亂紀過,或者幫助過違法亂紀的人,再或者有相當的江湖地位。

    對牛人來說,名號的目的是怕認錯了。梁山好漢在起名字問題上表現的已經很不錯了,至少沒重名兒的。但是,比如在東京汴梁,有一個好漢叫牛二,綽號沒毛大蟲。是遠近聞名的惡霸。但牛二這個鬼名字,一個村裡搞不好都有好幾個。那麼,如何區分這個牛二是惡霸呢?

    只能起“名號”也就是“諢號”。

    這不止對好漢有用,官府一樣的。比如清風寨劉高抓住自稱“張三”的宋江時,一定要加上“鄆城張三”,以區別其他地方的張三。

    說白了,混江湖的基本不是正經人,所以起個諢號區別於其他人,是很有必要的。

    諢號的傳播,主要有2個途徑

    第一,黑道上對訊息的傳播

    比如菜園子張青的十字坡酒店,就是個很好的地方。

    第一次張青和魯智深聊天的時候,除了講江湖上的格局,並且告訴魯智深可以去二龍山落草以外,還說了比如楊志殺牛二的事。所以魯智深見到楊志後就知道了楊志的身份。

    第二次張青和武松聊”江湖上好漢的勾當“,差點嚇死押送武松的衙役。在聊天過程中,也就清楚了。

    第二:對地頭蛇的諢號

    這個其實是透過打聽知道的。比如二龍山的老大叫“鄧龍”,人稱“金眼虎”。在二龍山,就沒人敢不聽他的,林沖的徒弟曹正也不行。

    而李逵的“黑旋風”的名號,主要針對江州府而言的,其他人是真的不知道。

    換句話說,比如有一個好漢要去投奔江州府的好漢,那他就需要了解江州府的江湖勢力格局,那這時候,什麼混江龍李俊、船火兒張橫……這些名號就都出來了。

    至於好漢見面也特別簡單,有諢號的人,基本不是善茬……所以大家報個名號,就可以避免誤傷友軍。

    有意思的是魯智深。他行走江湖就不知道這個梗,所以大家都叫他“魯提轄”,等他真正落草二龍山以後,“花和尚”的名號就算在江湖上立起來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06年陰曆3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