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張談天說地

    見微知著才能趨利避害,白起自殺時候可能想到了很多原因,可悲的是在死的時候才想到這些,所以說了我固當死這句話,至於是不是因為長平之戰坑殺趙軍,我認為這個不佔什麼主要位置,慈不掌兵,何況是白起這類絕世名將,他們眼中這些是必須的,只能以殺止殺,不存在什麼後悔,白起自殺的原因可能有這些原因。

    一、一朝天子一朝臣。白起屬於前朝人物,穰侯魏冉提拔任用白起,宣太后死後,昭王親政,範睢又說只知穰侯太后,不知道秦王,所以昭王對穰侯提拔的白起一直有態度。

    二、白起和範睢不睦。明著是戰略的分歧使得兩者之間矛盾日益惡化,暗線是穰侯合範睢的矛盾,所以他們沒有調和的餘地,範睢睚眥必報,白起軍人思維,不懂政治,不懂妥協,所以他們的裂痕只能越來越大,範睢天天在昭王左右,白起在外又有滅國之功,很容易遭嫉恨。

    三、拒不從命。長平之戰後白起要一鼓作氣拿下趙國,秦王等不從。後來又想攻趙,白起認為時機已經錯過,再戰必勝把握不大,所以不從命。秦王請幾次,白起就是不去。趙打敗秦,白起又有不和諧言論,最終昭王很貶白起,昭王範睢認為白起心有不忿,賜死白起。

    白起作為武將,位高封侯,肯定能意識到以上問題,主上忌憚,同僚嫉恨,他認為是是殺人太多導致以上結果,並不是他本人有什麼問題,所以他才會這樣說。

  • 2 # 陳夏昕

    白起內心並不會認為殺死趙軍降卒是一種罪孽。戰國時代數人頭計軍功是各國的普遍行為,白起本人就是秦國軍功爵制度下的立志傳奇。反而白起戰後若是釋放那些趙國士兵和南韓民夫,讓拋荒自家土地遠征兩年的秦國士兵空手回去,才會真的內疚。

    富有人文主義精神的司馬遷寫這麼一段話,更多是寄託了自己的道德觀。白起後悔的事情可能很多,但殺降不會是其中之一。

  • 3 # 甜寵會

    其實白起這麼說,很多後人都認為他是為長平之戰殺俘而自責並覺得是天譴報應,這固然是一種可能,但是我覺得就白起的經歷而言,更多是一種無力的悲傖感,畢竟曾經叱吒風雲麾下統領幾十萬大軍的戰神,淪落到被逼自殺的境地,真正為殺俘而懺悔其實不是那麼強烈,白起統領秦軍時代,據史學家研究,他率兵殺的人(只統計士兵)在93萬-126萬之間,最保守估計就算93萬吧,這也差不多接近於戰國時代200多年間七雄戰爭士兵死亡人數的一半,也就是說在長平之戰前,他已經殺了幾十萬人,如果有懺悔之心,早就該有了,如果他到臨死前才真心懺悔,那麼為何不提除了長平之外的那幾十萬亡靈?你覺得有人會因為自己殺了後面40萬人懺悔,而前面殺了60萬人卻隻字不提,這樣合理麼?再換種設想,秦昭王這時候如果是讓白起重新領兵,白起再次上位後他還會懺悔麼,我看不會,他會繼續製造長平之戰2.0、3.0……版本,他被貶純屬因為秦昭王不讓他在長平之後繼續一鼓作氣攻打邯鄲,他就賭氣在後面的邯鄲之戰稱病拒戰,表面上他是和范雎政治鬥爭的失敗者,其實一切的操盤者是背後的秦昭王,你當秦昭王看不透范雎心裡的小九九麼?不是,甚至從戰略上來說,秦昭王並不是完全認同范雎,秦兵疲憊,急待休養這種理由其實很牽強,固然長平對秦國來說也是慘勝,但是當初乘勝追擊的時機明眼人都看的出來(後來的第一次邯鄲之戰秦國大敗就說明了),為何秦昭王還是遵從范雎意見撤兵呢?這裡就有很深的背景,說簡單些,就是白起是魏冉一手提拔的人,雖然魏冉此時已被貶了好幾年,但是魏冉掌朝30多年,以白起為代表的子弟兵勢力還是根深蒂固,秦昭王內心始終忌憚這部分勢力,如果讓白起在長平之後再一舉拿下邯鄲,那麼白起的聲望真是無人能及,秦昭王能安心麼?所以,秦昭王才是藏鏡人,必須以合理的策略一舉剷除代表舊勢力的山頭人-白起,才能真正建立屬於自己能完全掌控(除了白起,秦昭王的手下誰敢拒戰)朝政、大臣的新時代,徹底走出宣太后和魏冉的舊時代,這才是白起走不出的宿命,我相信白起也看得清楚這一切根源,但是他要麼不能說,要麼說了也被史官更改了,歷史是當朝皇帝寫的,所以最合適(雖然牽強)的理由就是讓後人認為白起死前感嘆是為了長平那40萬亡靈?

  • 4 # 狼主1970

    白起因戰功而封武安侯,至長平坑卒手下游魂百萬眾矣!

    當是時起慮趙降卒多於秦兵,且趙人生性反覆,為速戰計,詐而坑之。一念如斯,神魔兩易,若以趙精銳初沒,眾魂離舍之機而下邯鄲,趙為秦有矣!擅殺如是,主生削折之心,朝有讒構之意,應侯懷私,進罷兵之語;昭公言和,分武安之功。

    一將功成萬骨枯,百萬遊魂,非赤忠不能消其讒構;坑殺神魔之兩易,臣譏主震,達至公只堪全身。

    言和未幾而伐趙,昭公謂殘趙易收,功分他將,制衡也!然戰機失於坑始,趙人振於孤憤,攖城死守,久不能下。欲復起武安,昭公兩下詔旨而不就,應侯屢請而不應。為忠為公安能如是,遺人口實,更昭傑傲之心,取死如斯,安能不死?

    昭公貶之士伍,促其速行,實厭之死於眼前爾,臨杜郵而令自殺,雖死非其罪,亦得其所。復嘆何益?以其心性,若使功成,其族滅矣!

    縱觀白起斬首溺亡之卒已昭殘暴,坑卒失信天下,白起臨戰,天下以必死之心而拒之,功安能成否?功始於殺伐,而止於嗜殺,臨終慨嘆!蓋為此也。

  • 5 # 騎豬俠

    在那個以軍功來進行封賞的秦國,白起算是從底層打拼上去的一個典型代表。白起作戰勇猛,又熟知帶兵之道,和穰侯魏冉向來交好,魏冉就是白起的伯樂。

    秦昭王十四年,在韓魏聯軍合力阻秦的時候,是秦相魏冉向秦昭襄王舉薦的白起,。在此戰中,白起表現出了傑出的軍事才能,一戰成名。

    白起擔任秦將三十多年,平生大小七十餘戰,不曾有過敗績。白起的作戰指揮藝術,代表了戰國時期戰爭發展的水平。

    白起一生以殲滅戰著稱,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多萬人,而白起就佔了其中的二分之一。僅在長平之戰中,白起就坑殺趙軍40萬,差點提前滅掉趙國,使趙國再無力抗秦。

    雖然白起最著名的是殲滅戰,但並不代表他就不會以少打多。伊闕之戰中,白起手中只有十萬秦軍,但是大敗韓魏聯軍,斬首24萬,使自此名震一時的魏國武卒徹底退出歷史舞臺,魏國也失去了與秦抗爭的實力。

    白起在軍事上的造詣是難以企及的,名列戰國四大名將之首也是當之無愧,因此白起也被稱作是繼孫吳之後最傑出的將領。

    白起有這麼多的功勞,在他的幫助下,秦國的東出大計已經可以開始實施,秦國的虎狼之心也被列國所知。這種時候,白起面臨的就是功高震主,兔死狗烹。

    由於將相失和,白起沒能將自己的戰功延續,心中也曾不忿,因此拒絕秦昭王的再次起用。

    白起說“我故當死”,可能也是為自己這一生的殺戮而悔罪,但更多的應該是知道了自己已經犯了臣子最大的忌諱,功高震主。又因為自己的不滿而不聽王命,身為臣子,王上可以發牢騷,但是自己卻不可以,王上可以犯錯,但是自己必須聽從王命。

    再者說,白起一生的功績已經至偉,基本上平定了秦國的大敵,完成了使命自然也就當死。

  • 6 # 猴大爺說

    公元前257年的一個初春,年邁的白起用秦王賜給的寶劍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從秦昭王十三年為左庶長,率兵攻韓,到昭王四十七年長平之戰殲滅四十五萬趙軍,白起將一生中最好的幾十年的 年華貢獻給了他的秦帝國。一代名將以自刎的方式告別歷史舞臺,不由讓人唏噓。

    白起該死麼?該死!

    昭王十四年,為左更,攻韓、魏於伊闕,斬首二十四萬,拔五城,涉河。

    昭王三十四年,攻魏,拔華陽、走芒卯,斬首十三萬。

    與趙戰,沉其卒二萬於河中。

    昭王四十三年,攻韓陘城,拔五城,斬首五萬

    昭王四十七年,代王齕為上將軍,破趙,斬首虜四十五萬人。

    僅僅是這幾次作戰所斬殺的人數加起來就有89萬人,還沒算攻打魏國、楚國的作戰斬殺人數,全加起來保守估計至少在一百萬人。

    他一個人,就幹掉了一百萬人,縱然是為了帝國的江山社稷,縱然是身為軍人的天職所在,可這一百萬的冤魂時刻圍繞在他的身邊,縱然是鐵石心腸,也該會動情了。

    一將功成萬骨枯,年齡越大這種愧疚感就約會強烈。

    白起該死麼?

    不該。作為一名軍人,他做了該做的事情,盡了應盡的義務。他對得起帝國,對得起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信任。這就好比是一家成長型的公司,一名非常能幹的員工從基層一路幹到了公司 中高層的管理位置,每年給公司創造幾百甚至千萬的業績,就因為在公司的發展方向上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被老闆給踢出去了,這種卸磨殺驢,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的事情,真就是從古 至今遍佈各個領域,只要有人的地方,只要有關係的存在,這種事情就會發生。當白起被踢出中央核心,淪為普通士卒的時候,那個場景,走出咸陽大殿的白起站在臺階上,目視著前方,頭 頂上是高懸的太陽,帝國如日中天,可腳下的路卻是無比的沉重。

    白起為什麼必須死

    主要的一點就是處理不好關係,這包含兩個方向,一個是與同事,一個是和秦昭王。

    與同事這邊,主要是和莊侯的關係處理不好。主要表現在幾個方向。

    一,長平之戰後,秦軍繼續保持著對外進攻的態勢。韓趙兩個非常害怕,就讓一個叫蘇代的,帶著很多的去和秦相應侯見面並賄賂勸說他,希望他能讓秦王停止進攻。後來秦軍果然停止了進 攻,因為這件事,白起和丞相之間有了矛盾。

    其二,信陵君竊符救趙的時候,秦王希望白起去前線,白起不去,讓丞相去請他出山,白起說什麼都不去,不僅沒給秦王面子,也不給丞相面子。

    第三,邯鄲前線秦軍作戰不利,秦王強行派白起去,白起不從,丞相從大局出發又去請他,結果還是不去。

    如果說第一次,是因為白起是從純軍人的角度出發,認為就應該趁對方虛弱的時候下手為強而導致與丞相意見相左,尚且有情可原。但是後兩次,就明顯不給丞相面子了。

    另一邊就是和秦昭王,君臣失和

    秦軍圍攻邯鄲期間,秦昭王兩次派遣白起去前線,但都被白起拒絕了,而且一次比一次生硬。作為大秦集團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兼法人,公司正是用人之際,你給我撂挑子哪成啊,說不好聽的 ,給臉不要臉,秦昭王心中那可殺戮的小樹苗就在怨恨中一點點的成長。

    《史記》中記載“秦昭王與應侯群臣議曰:“白起之遷,其意尚怏怏不服,有餘言。”秦王乃使使者賜之劍,自裁。”

    滿朝公卿,竟然沒有一個站出來替白起說話的,也許是迫於秦王、丞相的淫威,也許是因為事不關己隨波逐流,從側面也說明白起和其他大臣之間的關係,確實很一般。

    就算秦王不殺他,憑藉他當時狀況,處境、身份,以及和朝中同僚的關係,誰也說不準是否會給他下黑手。

    或者,秦昭王讓他的自裁,是最好的歸宿,也是一種保護。

  • 7 # 經典守望者

    感謝邀請。悔罪可能說起來有些戲劇化。白起的死從他離開軍事統帥的位置開始,甚至說是在魏冉離開之後就已經註定的。“我固當死”實際上是一種絕望。在昭襄王時期前後的戰國社會,臣投他國是非常多的。比如趙國的大將廉頗也是受到排擠後逃到魏國,秦國的甘茂、張儀也曾經先後逃到魏國。所以,白起也存在逃到別國的可能性。但是,逃到別國也是有一定的先決條件的,首先是要與這個國家沒有仇恨。就好比清代光緒在甲午戰敗後,曾經一度想聘請不得志的伊藤博文到中國,結果遭到了全國的反對。其次是要這個國家與自己的本國勢力相較差不多。大家熟悉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當中就記載了藺相如關於自己的主人繆賢想逃到燕國的利弊分析。逃到小國,這個小國很有可能會畏懼本國的權威,將自己捆綁起來押回本國,到時就只有死路一條。

    但是,這幾點對於武安君白起而言,都不符合。不講信義坑殺降卒,無論哪個國家都不會再信任他的為人,不重用便已經是好的了。可以說,當時的白起是除了秦國之外的天下公敵。同時,長平之戰後,天下已經沒有國家有實力有膽量和秦國進行大規模的戰役,可以說長平一戰已經打定了秦國統一天下的基礎。所有的國家在秦國的眼中都變成了小國,白起也就失去了能夠蔭庇自己的退路。

    白起是範睢的政敵魏冉一手提拔起來的將領。魏冉失勢後,白起已經失去了在秦國上層的信任。本來,平靜度日也可以保一個善終。但是,立下了長平之戰這樣血肉模糊的功績,實際上是將自己置於了一個尷尬的境地。也就是向上發展沒有門路,向下回退沒有後路。所以,白起在最後的時刻,也許就是感慨自己的這一生最輝煌也是最致命的功績,只能說是世事無常。

  • 8 # 蟻史為諫

    戰國時期四大名將,白起,王翦,廉頗,李牧都有自己的作戰風格,白起最擅長的是殲滅戰;以消滅敵人有聲力量為目的是白起的特點。

    名將的悲情落幕並非偶然,四大名將中也只有王翦很好的處理了與領導的關係,最終結局還算不錯(王翦最終平安退休)。“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話原本是范蠡寫給文種(描述勾踐)的一句話,卻成為了幾代君王對待功臣的手段。

    白起自刎前說“我固當死”說的也許是一種悔恨。白起在長平之戰中一次性坑殺了45萬趙軍,可以說是血流成河屍橫片野,前293年對韓魏連軍的戰鬥中又一次性斬下24萬敵軍頭顱;攻打楚國時更是水淹鄢城,城內平民哭聲一片。

    也許白起在死前回憶自己的一生,確實造孽太深;固以“當死”對天下蒼生贖罪。

    白起在死前也可能是另一種覺悟。他想到的並不是對蒼生的憐憫而是對自己政治生涯的覺悟。

    白起一生殺敵百萬,為秦統一六國做出了傑出貢獻。他沒有做過對不起秦國的事,卻因為拒絕統兵攻打邯鄲而被賜死,不是因為戰打的不好而且因為沒有政治覺悟。

    一生戰功無數卻不知收斂,沒有王翦的政治覺悟,這是很多名將不得善終的關鍵。功高震主卻不能使君王放心,這是他死的更本原因;白起在最後一刻終於明白,所以對自己說“我固當死”。白起之死也許有感嘆有不幹,有悔恨與懊惱。這些都已經不再重要,對於我們來說沒有轟轟烈烈的殺敵戰,卻有暗藏洶湧的職場事。如何做到讓領導信任不猜疑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話題,否則即使你才高八斗學富五車也難逃出局的命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第25屆華鼎獎是怎麼確保公平公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