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衣小太爺

    晉文公重耳,即位為君後,僅用四年就成為天下霸主,一方面當然是他流亡十九年,飽經世情冷暖,積累了豐富的洞察力和政治經驗,錘鍊出一批能力與忠誠兼備的人才隊伍,另一方面,也確實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承了從晉文侯起一直到他父親晉獻公,百年來多位晉國傑出君主的餘澤。

    從周成王“桐葉封弟”,立弟弟唐叔虞為晉(唐)國首任國君起,晉國就被周朝王室當做抵禦北方外族的屏障,雜處戎狄之間,生存最為艱難,因此行事作風和中原各國不同,遠於禮樂,而習於霸凌。

    西周末年,周幽王廢長立幼,被申侯聯合犬戎攻殺,其廢太子姬宜臼得晉國、鄭國、衛國等諸侯擁立為周平王,東遷洛邑(河南洛陽),而周幽王之弟姬望(又名姬餘臣)也被虞國、虢國等擁立為周攜王,叔侄二人的兩王之爭持續了整整21年後,晉文侯出兵攻殺周攜王,不但奪其封地,國力大增,也因此得到周平王的感激,作《文侯之命》以謝,周王稱晉文侯為“父”,賜予晉國弓矢、駿馬,晉國從此成為對天下局勢有重要影響力的強國。

    【王曰:父義和!汝克紹乃顯祖,汝肇刑文、武,用會紹乃闢,追孝於前文人。汝多修,扞我於艱,若汝,予嘉。】

    【王曰:“父義和!其歸視爾師,寧爾邦。用賚爾秬一鬯卣,彤弓一,彤矢百,盧弓一,盧矢百,馬四匹。】——《文侯之命》

    晉文侯死後,他的弟弟成師(曲沃桓叔)受封於曲沃後,開始了對國都在翼城的晉國國君的奪權戰爭,雙方一共爆發5次大規模戰役。前三次戰役都以曲沃方面的失敗告終,但翼城也無力反攻。第四、五次戰役,曲沃已大佔上風,多次攻破翼城,卻被周王室和王室卿士虢國,糾合附近各國諸侯,組成聯軍不懈阻撓,始終未能完成統一夙願。

    ——這自然是因為晉國的強大,此時已遭到周王室的忌憚,才巴不得這場內戰長期持續下去。

    一直到周釐王即位時,曲沃桓叔的孫子曲沃武公,把歷次戰爭中搶掠來的原屬晉國的珍寶器物,盡數拿去賄賂周王室,才得到其認可,成為正式的晉國君主,晉武公。這場慘烈的晉國內戰持續了67年,晉昭侯、晉孝侯、晉哀侯、晉小子侯、晉侯緡等前後一共五任晉國國君,都被曲沃弒殺。

    “曲沃代翼”,本質上是公室旁支勢力太過強大,竟取主幹而代之。有此前車之鑑,將分裂了近七十年的國家重新統一後,晉武公和他兒子晉獻公在位期間,對宗親公族勢力無情殺戮。晉武公消滅了傳承數百年的原晉國公族後裔,晉獻公又將傳承了近百年的三代曲沃公族也盡數誅殺。

    因此,在此時其他國家幾乎都仰賴公族執政,任人唯親,壟斷朝堂,異姓人才只能甘居下僚小吏的時候,晉國透過對旁支親族的大肆殺戮,空出朝堂而任人唯賢,使得晉國從此沒有其他列國那樣的公族負擔,人才輩出的異姓卿士得以參與軍政要務,盡心盡責貢獻才智,因而奠定了將來百年霸業的“人和”之基。

    晉獻公在位時期,嫁女於秦穆公,與之盟好,鞏固西方側翼,次第滅掉十二個諸侯國,特別是“假道伐虢”之計,借路虞國出其不意襲擊虢國,將這個之前實力不亞於晉國的勁敵,一舉吞滅,從此晉國全據河東,真正有“表裡山河”之勢,奠定晉國將來霸業的地利優勢。

    人和、地利都有了,晉國想要圖霸,所差者不過是天時而已。晉獻公竭力擴張周邊土地,而對此時中原各國會盟抗楚之事,興趣匱乏。齊桓公會盟各諸侯於葵丘,成為首位春秋霸主時,晉獻公行到途中,接受周王室使者的建議(周王室亦對齊國稱霸暗藏不滿),稱病不前,拒絕與盟。

    事實上,齊國國力最強大的此刻,也更多是外交策略和聲望帶來的“軟實力”,而本身實力並不比晉獻公時的晉國更強。齊兵本是出名的“天下之弱兵”,和次一等強國如鄭國、魯國、宋國攻戰,都多有敗績,完全是憑藉管仲種種超時代的經濟手段,促進商業流通發展,盡得魚鹽之利,然後憑藉巨大的經濟實力,方能從容糾合一眾中小諸侯,挾大勢而逐夷狄、退強楚。

    所以,當管仲去世後,齊桓公的霸業也就逐漸走了下坡路,誰都明白齊國根基不牢,其霸業完全建立在個別王佐人傑的能力超卓之上,註定一代而終。當時大國君主,如宋襄公、楚成王、秦穆公,都積極應對國際局勢,希望成為新的霸主。

    就在晉獻公攻滅虢國的同年,他的次子重耳,因不容於君父,出逃流亡各國。同為姬姓的諸國如衛國、曹國、鄭國等,對他多有輕慢,反而是齊桓公、宋襄公、楚成公、秦穆公這些有志於霸業的雄主,皆以禮待之,多有厚遇,皆體現了他們絕不苟且求存,而是一心進取的眼光格局。

    晉獻公死後,重臣裡克殺死幼君奚齊、悼子,欲擁立重耳為新君,重耳以情勢不明謝絕,他的弟弟夷吾被擁立為晉惠公。晉惠公對秦國背信棄義,與之開戰,卻於韓原之戰喪師辱國,割讓河西之地,因此威信喪盡,便派人追殺重耳,欲絕後患。

    重耳先逃至齊國,齊桓公死後齊國內亂,又經中原各國到楚國,再從楚國到了秦國,此時秦國和晉國已經交惡,秦穆公便將原本許配給晉惠公之子晉懷公的女兒懷嬴,改嫁給重耳,秦軍武裝護送重耳攻殺晉懷公,登基晉國君位,是為晉文公。

    此時的晉國,雖然因為之前十餘年的內亂和敗戰,延緩了爭霸勢頭,但從晉文侯一直到晉獻公打下的牢固根基尚存,而且晉文公流亡十九年間,更鍛煉出一支忠心耿耿、能力過人的骨幹人才隊伍,他藉著論功行賞的機會,將狐偃、先軫、趙衰、胥臣、欒枝、魏犨、荀伯等人皆委以重任,分列六卿,設定五軍,正所謂百年積蓄,厚積薄發,一朝發硎,一旦政治清明,整合軍政,則天下難當。

    而晉國圖霸的天時同樣已經來臨,宋襄公平定齊國內亂後,本以為可繼承齊桓公的霸業,卻在泓水之戰被楚國打得一敗塗地。中原各國都直接面臨著楚國北上的巨大威脅,迫切期待一個新的領袖。而秦國雖有圖霸之心,卻遠在西疆,只能藉助和晉國的盟約,才能插手中原事務,因此非但不是爭霸對手,反而成為晉國強大的助力。

    所以,將天時、地利、人和盡數納入掌中的晉文公,先殺王子帶,平定周王室內亂,完成勤王之舉,而後攻曹、伐衛,確定自己在姬姓諸國的威信和話事權,接著援救宋國,率領晉、秦、齊、宋四國聯軍,於城濮之戰大敗楚軍,阻止了楚國侵吞中原的圖謀,將其勢力從黃河流域趕回漢水流域,此前屈從於楚國的鄭國、陳國、蔡國等也紛紛臣服於晉國。

    終於,在踐土之盟中,晉文公會盟諸侯,正式稱霸,不但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更奠定了晉國未來在春秋時代的百年霸業。

  • 2 # 圕小李

    晉文公重耳是個傳奇人物,正史大家就百度去吧。我們來說說明代小說東周列國志裡的晉文公重耳吧,馮夢龍老爺子筆下的晉文公是什麼樣子的。晉文公重耳在外流亡了十九年,歷盡艱難險阻,在秦穆公的幫助下,終於回國當上國君,後又成為一代霸主。

    造成他坎坷人生的原因,要從他的父親晉獻公講起。

    晉獻公開疆拓土,威服四方,在春秋時期算得上是個有作為的諸侯王。他在一次討伐中,獲得了一個美人——驪姬。驪姬非常有心計,心狠手辣。本來晉獻公已立申生為太子,他還有兩個兒子重耳和夷吾。但驪姬一心想把自己生的兒子立為太子。於是設計了一連串計謀,陷害申生、重耳和夷吾。

    驪姬提議讓晉獻公派申生到曲沃去祭祀母親。按慣例,申生祭祀回來,要把祭祀的酒肉交給父親。正巧晉獻公打獵回來,正準備享用酒肉的時候,驪姬突然阻止道:“遠道來的食物,試試再吃吧。”就把酒肉給狗吃,狗當場就死了。晉獻公大怒,未經考慮就說這是太子要陷害他,申生跑到曲沃,手下人勸他逃走,申生說:“父親已經老了,沒有驪姬,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我如果逃走,還要讓父親背上惡名。”不久就上吊死了。驪姬對晉獻公說,謀害你的還有同黨重耳和夷吾。晉獻公馬上派人捉拿兩位公子。重耳和夷吾都逃到別的諸侯國避難去了。

    重耳從此開始了流亡生活。跟隨重耳流亡外國的,有他的舅舅狐偃,還有趙衰、顛頡等人。他們先逃到晉國北方的狄國。在狄國,重耳娶了季隗。

    12年後,晉獻公死了,太子奚齊也被下臣所殺。此時逃在梁國的夷吾,回國後繼任為國君,即晉惠公。晉惠公恐怕重耳回來奪他的君位,便派人去狄國刺殺重耳,無奈,重耳又逃往齊國。

    臨行時,重耳向季隗告別道:“你等我25年,那時我如果還不回來,你就改嫁吧!”

    季隗垂淚答道:“我今年已25歲了,再過25年,已行將就木(進棺材的意思)了,還嫁什麼人,請容許我始終等您。”重耳依依不捨地告別了妻子。一班人經過衛國,到了齊國,那時齊桓公還在,待他挺客氣,送給重耳不少車馬和房子,還把本族一個姑娘嫁給重耳。重耳覺得留在齊國挺不錯,可是跟隨的人都想回晉國。

    隨從們揹著重耳,聚集在桑樹林裡商量回國的事。沒想到桑樹林裡一個採桑葉的女奴,偷聽了他們的話,告訴重耳的妻子姜氏。姜氏對重耳說:“聽說你們想回晉國,這很好啊!”

    重耳早就樂不思蜀了,趕快辯白說:“沒有那回事。”

    姜氏一再勸他回國,說:“您在這兒貪圖享樂,是沒有出息的。”可重耳總是不願意走。當天晚上,姜氏和重耳的隨從們商量好, 把重耳灌醉了,放在車裡,送出齊國,等重耳醒來,已離開齊國很遠了。

    逃亡途中,多天沒有吃上肉的重耳,與隨從說,要是能吃上點肉就太好了。過了會兒,介子推端來一碗肉湯,重耳一口氣喝下。忽然發現,介子推的大腿包著布,就問他什麼時候受傷的?介子推說,是臣將大腿的肉割下一塊做的肉湯。重耳非常感動。

    宋國曾在重耳流亡的時候與他交好。在宋襄公圖霸失敗後,與楚國結下冤仇。此時晉國威信大增,宋國便與晉國通好,這就惹惱了楚國。楚國派大將軍子玉包圍了宋國。宋國連忙向晉國告急。

    晉文公召叢集臣會議,大臣先軫首先站出來說:我們支援宋國不僅是報答宋國的恩情,還有一個目的就是“取威定霸”,晉國能不能成霸業就在此一舉。老謀深算的狐偃給晉文公出主意,不要直接與楚軍交鋒,而是要先剪除其黨羽,攻打楚國的聯姻國——曹國。在晉文公流亡途中,曾在曹國受過屈辱,所以晉國攻打曹國有正當理由。晉國先後打敗了楚國的黨羽曹國和在晉文公流亡途中對其不理睬的衛國,後面就面臨著晉楚兩國的直接對抗了。

    大將先軫見楚國軍隊漫山遍野地衝殺過來,馬上命令部隊準備迎戰。狐偃說,當年主公流亡楚國的時候,楚成王曾熱情地款待他,並問他:將來你回國當上國王,倘若晉楚兩國交惡,你打算怎麼辦?主公當場表示,如果一旦兩國交戰,晉國一定要退避三舍(九十里)。現在楚軍初到就要迎戰,豈不是失掉主公的信用嗎?晉文公就下令軍隊後撤,當不明真相的下級軍官詢問為什麼退避時,狐偃說:退避三舍是為了履行諾言,報答楚國當年的恩惠。如果楚軍一再追趕,就說明楚軍沒有和談的誠意,這樣他們就輸理了。最後,晉楚城濮之戰以楚軍大敗而告終。

    在春秋時期的各諸侯中,晉文公的經歷最曲折,他吃了不少苦,飽嘗人間人情冷暖,遭過冷遇。也受過恩惠,成就霸業。他用自己的方式報恩報怨。孔子對他的評價是:譎而不正,齊桓公正而不譎。“譎”就是奸詐。晉文公採取的一切合乎禮法的手法,都是有目的的,論厚道,他遠遠比不上齊桓公。用孟子的話說,真正的王道是以理服人,以德服人,而與之相對的則是“以利假仁”。使的是暴力手段,卻打著仁義的旗號,這就是霸道。因此雖然新一代的霸主產生了,新的霸業開始了,但這個霸業卻與齊桓公有明顯的偏離。所以說晉文公的成功源於底線低,但面子活兒做的足。

  • 3 # 喬喬讀歷史

    晉文公重耳,鼎鼎大名如雷貫耳!

    重耳在位總共也就九年,九年的時間讓晉國成為齊桓公以後的春秋第二位霸主,其文治武功確實卓著。

    為什麼能做到如此成績在僅有的幾年時間裡?

    原因大致如下:

    其一,重耳從小便結交了很多有才的人,在他長大了之後更是在身邊集結了好些有才的人,去趙衰、狐偃等人,這些人對後來他事業的幫助很大。

    其二,重耳因驪姬之亂被迫在外流亡十九年,他生於公元前697年,晉獻公繼位的時候他都二十一歲了,他逃亡的時候是公元前655年,這時候他都42歲了,不惑之年出逃對自己的磨礪與對社會的真是情況有更深的瞭解,更重要的是他逃亡的時候經過了很多國家,也居住過很多國家,對這些國家的現狀應該也有很深刻的認識,這應該對他後期的執政有幫助。

    其三,結交大國儲備實力,重耳流亡期間在齊國和楚國、秦國都得到很好的接待,齊桓公和秦穆公還將同宗的女子嫁給他,這說明重耳和這些人的關係還是不錯的,包括後期回國繼位他也是得到秦國的幫助才成功的,當然這些人也有自己的考慮,但據記載在重耳逃亡經過很多國家的時候,這些國家的君主和臣子對重耳及其隨從的評價都很高。

    其四,重耳約束自己或聽從意見的能力還是比較強的,比如在齊國日子過得挺好,估計齊桓公嫁給他的那個女子也漂亮他不想走了,他老婆勸說他以後和他的幾個臣子把他灌醉拉走,他醒來要殺拉走他的人,但是經過溝通之後放棄了這個想法並繼續前行。

    其五,繼位後,重耳用人是得當的,他用狐偃為相,先軫為帥,趙衰等人輔佐他治理國家,這些人對他的幫助很大。

    其六,決策得當,周王子帶叛亂時,聽從趙衰的建議及時帶兵勤王,受到周襄王的賞賜,對後期稱霸取得道德上的有利影響。

    其七,軍事改革,晉文公先擴兩軍為三軍,再擴三軍為五軍,軍事實力上升的同時進行一系列圖霸中原的戰爭,如攻伐曹國與衛國、打敗楚國等,在和楚國的戰爭中他信守自己的承諾退避三舍,這更為自己稱霸取得了好的名聲,春秋時期除了實力以外,名聲很重要。

    其八,在位期間,其減免稅負,救濟貧困,發展商業等措施,為晉國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經濟支援,為其稱霸提供足夠的資本。

    最後,他能在段時間內稱霸,也得益於晉國一直以來都比較強大基礎很好,不然可能九年稱霸也有點懸。

    綜上所述,晉文公前期命運坎坷,但其堅韌不拔能及時調整自己的想法,最終成功繼位。其在位時能任用人才,策略得當,積極發展軍事和經濟,為晉國後續發展打下基礎。在君主為主的古代國家中,一個國家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君主是否昏庸或英明,很明顯晉文公是後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比細菌大上萬倍,細菌用顯微鏡才能觀察到,那麼會不會有人用顯微鏡觀察我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