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侃侃書生世界

    喀秋莎火箭炮是蘇聯在1938年所研製的一款火箭炮,而它真正被大批次生產則是在二戰的戰場上,在當時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款火箭炮因為能夠將大量的炸藥在瞬間投放到目標地,所以是一款戰略意義非常高的武器。喀秋莎火箭炮是一款多軌道自行火箭炮,它一共有八條發射滑軌,可以在一次發射過程中,發射出十六發的132毫米的火箭彈,而且這款火箭炮的射程能夠達到8.5公里,它支援一次性全部發射,也可以單點發射或者部分連射。這款火箭炮因為其兇猛的火力,大範圍的殺傷力從而讓面對它的敵人們感到很頭疼,另外,這款火箭炮還可以大面積的消滅敵人的密集部隊,同時壓制住敵方的火力和破壞敵軍的軍事防禦基地,因為這些非常優秀的效能,這款火箭炮在當時二戰戰場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戰場上蘇聯還是很好的將這款火箭炮發揮出的它的作用,在二戰初期,德軍攻佔了蘇聯的奧爾沙鎮之後,急急忙忙的將自己所需要的軍事物資運到了奧爾沙,但是在剛剛安定下來之後,一陣猛烈的炮火聲,就將德軍所有的物資以及一部分德國士兵給摧毀了。而在最後的柏林會戰中,這款喀秋莎火箭炮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蘇聯將他們安置在柏林中心外八公里處,然後一聲令下,所有火箭炮齊射,一共將近一百八十萬發炮彈發射在了柏林,從而打響了柏林會戰的第一炮。這款喀秋莎火箭炮可以稱得上是火箭炮的鼻祖,在二戰結束之後,很多國家都開始研製起了自己的火箭炮,而這款喀秋莎火箭炮就這樣慢慢的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 2 # 伯爵929

    先說喀秋莎 ,“喀秋莎”蘇聯時期有名的歌曲 講述的是一位名叫喀秋莎的姑娘,對離開身邊去前線保衛祖國情人思念的故事 歌詞生動 處處透露了思念和祝福 !

    喀秋莎火箭炮, 在二戰蘇德戰爭中一舉成名 當時彈入雨下, 德軍被打的搓手不及。 後來經過調查 才瞭解到此火箭彈的資訊 。

    喀秋莎火箭彈按機動性分為卡車型和履帶型。 它主要特點是,發射時間短 ,機動性強,火力兇猛,殺傷範圍大, 而且是打完就走,對敵方陣地造成毀滅性打擊!對敵人心裡也是種震懾。後續根據其特點 研發了很多版本!喀秋莎火箭彈至今還有許多國家使用。

  • 3 # 國平軍史

    二戰時期,蘇聯沃羅涅日州的共產國際兵工廠組織生產了一種火箭炮,取共產國際俄文第一個字母K命名並印在炮車上,由於蘇軍將這種新型武器嚴格保密,前線官兵不知道其正式名稱,就根據字母K,將此型火箭炮稱為“喀秋莎”。

    於是,非常女性化的喀秋莎成了此型火箭炮的代名詞,給予了蘇德戰場上的德國國防軍以極大的火力打擊,以至於德國官兵對此型火箭炮印象非常深刻,稱之為“斯大林的管風琴”。

    不要以為喀秋莎一定是漂亮的金髮女郎,其實,二戰期間,許多參戰的蘇軍女兵都是水桶腰一般的體型,顯得人高馬大,讓體驗了蘇軍女兵風采在西伯利亞俘虜營的日軍官兵,感到在蘇軍女兵面前,那活兒都抬不起頭來,陷入了深深的自卑感。

    不要被“喀秋莎”這個極富女性化的名稱所迷惑,“喀秋莎”發起威來,如發情的母老虎一般,許多日軍官兵俘虜算是領教了,日後見到金髮蘇軍女兵躲都來不及。

    扯遠了,言歸正傳,喀秋莎首次發威,是在1941年7月14日,當時馮·博克陸軍元帥指揮的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先頭部隊剛攻佔了蘇聯戰略重鎮奧爾沙,正抓緊將補給物資運往靠近前線的供應站時,一陣突如其來迅猛的密集炮火把車站附近的德軍以及物資列車全部炸上了天。

    持續的咆哮聲和爆炸不到10秒鐘時間,讓倖存的德軍目瞪口呆,又迷惑不解,不知道是什麼火炮能在短時間內傾瀉如此之多的炮彈,關於蘇軍有了新式火炮報告被迅速上傳,不過德軍上層同樣對此迷惑不解。

    莫斯科會戰打響,突前的古德里安裝甲叢集首次繳獲了一種架在卡車上的火箭發射器以後,德軍才終於揭開了蘇軍這種秘密武器的真相,就是蘇軍稱其為喀秋莎的火箭炮。

    喀秋莎火箭炮,正式名稱是БМ-13,是一種多軌道的軍用卡車自行火箭炮,發射架採用了工字型,共有8條發射滑軌,在上下可分別掛1枚火箭彈,一次齊射可發射口徑為132毫米的火箭彈16枚,最大射程8.8千米,既可單射也可部分連射,一次齊射僅需7-10秒。

    БМ-13火箭炮,彈長1.45米,彈徑132毫米,滑軌長度5米,彈重42.5千克,火力非常兇猛,殺傷範圍大,是一種大面積消滅敵叢集目標、壓制敵火力配系,以及摧毀敵防禦工事的有效武器,在蘇德戰場上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喀秋莎是當時世界上的第一種投入實戰的自行火箭炮,一個火箭炮團可一次性的發射出400多枚132毫米火箭彈,大面積火力覆蓋式打擊,屬於典型的“蘇式暴力美學”,給德軍造成了不小的陰影,蘇德奧爾沙戰役中,德軍就被喀秋莎火箭炮打了個措手不及,直到莫斯科會戰時,才真正見識到這個大殺器。

    僅1門喀秋莎火箭炮,就能發揮出相當於一個營的身管火炮威力,而且是大面積覆蓋性轟炸,坦克、軍卡、火炮、官兵、戰壕等都覆蓋在內,任何暴露的目標分分鐘完蛋,面對蘇軍喀秋莎火箭炮的強大攻擊,德軍的心理陰影非常大。

  • 4 # 輕柔吹過的風

    喀秋莎在二戰戰場上可以說是革命性的武器。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一種武器能有這麼迅猛密集的火力覆蓋能力。

    最初的喀秋莎火箭炮是BM-13型,非常簡易,連炮管都沒有,使用132毫米火箭彈,火箭彈直接裝在導軌上,每輛發射車有16個導軌。那時的火箭炮沒有模組的概念,只能一枚枚的安裝,很耗時間,通常的戰術是火箭發射車開到發射陣地,上來就是一輪齊射,打完直接一腳油門,撒腿就跑。在敵人被炸的還是一臉懵逼的時候,發射車早就逃之夭夭。當然,在大規模的戰役中,則會連續裝填,以持續提供火力支援。

    喀秋莎最初的使用是1941年7月份奧爾沙河邊。當時德軍在河對岸的火車站儲藏了大量軍用物資,7輛發射車在不到30秒內傾洩了一百多枚火箭彈,成功將車站炸燬。

    這種武器對敵人最大的威懾,在於其火力發射迅猛,覆蓋範圍大,配合火箭飛行發出的呼嘯聲,讓人聞風喪膽。對於一般的火炮,聽到炮聲還可以辨下方位躲一躲,對於喀秋莎來講,覆蓋範圍太大,火力太密集,躲無可躲,只能聽天由命,十死無生。

  • 5 # 王司徒軍武百科

    喀秋莎火箭炮,德軍稱之為“斯大林的管風琴”,它們是蘇聯戰爭年代開發的一系列導軌式火箭炮的統稱。

    上圖.1941年10月被德軍繳獲的БМ-13-16,這時候它們的底盤還是吉斯6卡車

    這四個系列又各自有不同的改型,具體差異主要為發射導軌的數量和載具底盤的不同。БМ-8彈體口徑為82mm,БМ-13口徑為132mm,БМ-30口徑為300mm、БМ-31為310mm。

    上圖.裝在T60坦克底盤上的БМ-8-24

    估計都看出毛熊是怎樣給裝備取糙名了吧?無非多少mm口徑就取其前面的數字。其實這些“喀秋莎”的型號也是這種方式分的。比如БМ-8,就有8、12、16、24、36、47、72的分型類別,字尾代表了不同的彈藥聯裝數字。坦克、卡車、艦船、雪橇甚至人推的型號都有。如БМ-8-24就是24聯裝的82mm火箭炮系統,看到這些洶湧的多聯裝數字就能令人腦闊痛。

    通常意義上的“喀秋莎”指的是132mm口徑的БМ-13型,這種卡車拖著的導軌火箭炮形象滲入人心,成為“喀秋莎”最直接的特徵。不足為奇,蘇聯二戰時一共生產了6800門БМ-13,遠超2400門的БМ-8和1800門的БМ-30,以及1944年才趕上趟的“安德柳莎”。

    上圖.蘇聯戰機攜帶的RS-132火箭彈

    不過最早的82mm和132mm火箭彈並非專為火箭炮車開發,而是從30年代蘇聯開發的RS-82和RS-132型航空火箭彈上研發而來。其中RS-82還上過諾門罕戰場,炸過日本鬼子。

    上圖.經典的早期“喀秋莎”БМ-13-16吉斯底盤型

    1938年,在歐洲戰爭的陰雲籠罩下,蘇聯加緊了新型裝備的研發進度。體驗過戰場上火箭彈威力的蘇軍對此特別上心。所以130mm的RS-132航空火箭彈很快就被改造成了用於陸戰的БМ-13型火箭炮。人們透過簡陋的鋼樑充當發射滑軌,分上下雙層搭載16枚火箭彈,一次齊射即可在10秒內放出全部彈藥。這樣的一門БМ-13-16瞬時火力不下於10門152mm重炮齊射。

    上圖.發射中的БМ-13-16,注意其美式底盤

    有意思的是,戰場上的“喀秋莎”們其實是個混血菇涼;蘇軍的汽車工業非常落後,開始掛載“喀秋莎”的卡車大都是自產的吉斯5,這種粗陋的卡車抗戰時還曾經援助給中國。但蘇聯的火箭部隊對狀況百出的吉斯5是一百個不喜歡,所以,隨著租借法案的到來,大量“喀秋莎”都換上了美系軍車,如GMC、斯蒂龐克SU6等等,這下“喀秋莎”真可以藉著越野底盤滿山躥,上到“峻峭的岸邊”了。

    1939年,少量的БМ-13-16秘密進入了蘇軍服役,1941年6月22日蘇德開戰以後,“喀秋莎”們也迅疾得到了實戰考驗的機會,開始奔赴前線。

    1941年7月14日,蘇軍БМ-13火箭炮迎來初戰,他們於白俄羅斯奧爾沙市,對佔領火車站的德軍裝甲部隊進行了齊射覆蓋。猝不及防的德軍完全不清楚這是哪來的兇殘火力,在火海中被炸得差點崩潰。

    上圖.1944年一隊“喀秋莎”的炮兵班被授勳,身後是美國斯蒂龐克SU6底盤的БМ-13-16

    這次襲擊的“喀秋莎”僅為1個連編制,擁有7輛БМ-13-16,連長為伊萬·安德烈耶維奇·費列洛夫大尉。他們在經歷了1星期的臨時訓練後,被派往斯摩稜斯克前線,並於7月14日到達奧爾沙河岸邊,向德軍發射了112枚火箭。

    上圖.1941年10月8日戰鬥中德軍第四裝甲師繳獲的БМ-13-16,它的吉斯6底盤已經損毀,但火箭彈儲存的很完好

    費列洛夫大尉的“喀秋莎”連在1941年10月莫斯科保衛戰中全部犧牲,他們在斯摩稜斯克遭遇了德軍大部隊突擊,陷入重圍。彈盡糧絕後,費列洛夫帶人炸燬了全部的“喀秋莎”,隨即犧牲在突圍過程中,他在1995年被追授為“俄羅斯英雄”。

    上圖.德軍二戰的火箭炮型號眾多,效能也不俗,但受限的永遠是產能和後勤,蘇聯的大規模運用他們學不來,但德國火箭炮照樣揍得美英盟軍哭爹喊娘

    不過德華人也得到了粗陋的鋼架子和不少完整的喀秋莎火箭炮,這使他們明白了屢屢轟炸自己的是一種長導軌的車載火箭彈。但這種作戰德華人學不來,僅火箭彈的後勤就能要德華人的命。

    上圖.“陸地施圖卡”之稱的德國Wurfrahmen 40多管火箭炮

    其實當時的世界對火箭彈一點都不陌生,德國、美國、英國等國家都有自己的火箭彈研發。但是,他們在火箭炮的作戰思想上,似乎缺了點戰鬥民族的悟性,僅僅將之作為一種大威力炸彈投擲裝置,或者短距離高密度的火力覆蓋工具。

    蘇聯是怎麼用的呢?單臺“喀秋莎”並不出奇,蘇聯人也沒想著一輛輛的用,他們直接將火箭炮這種武器獨立成了部隊,形成了從火箭炮師到火箭炮旅再到獨立火箭炮營的專門編制。等到戰時,火箭炮部隊依照自己的打法和行動標準,整建制的對敵方發動攻擊。

    1944年,柯尼斯堡戰役打響,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雲集了上千門“喀秋莎”,將德軍的大隊人馬釘在柯尼斯堡狂轟濫炸,1個半小時的火力準備中,將德軍要塞惡狠狠的耕耘了數遍,希特勒所看重的“城市堡壘”三道防線給炸得稀爛,有力的支援了己方的突擊。

    這就是我們後世看到的“大規模火箭炮覆蓋”,這種喪心病狂的做法完全是為洗地而存在的,它們最大限度的發揮了火箭炮部隊瞬時火力極為兇殘的特點,在短時間內將超飽和的火力投送到敵軍陣地。猝不及防的敵軍無處可躲,無路可退,不存在反應時間,在過分的轟炸中甚至會導致心理疾病。

    別說,真的有心理疾病,二戰時有些德國兵被“喀秋莎”炸出了應激功能障礙,一聽到火箭彈的瘋狂尖嘯,就會產生尿褲子、語言功能障礙、低燒、胃痛、眩暈等問題;在長期的醫療過程中,還發現有些人產生了胃潰瘍。

    上圖.1945年春,受到檢閱的喀秋莎近衛炮兵團

    想想也知道,蘇軍最喜歡的戰術就是在夜間雲集大量的火箭炮和坦克,這些機動部隊會突然間萬炮齊鳴,然後大開著探照燈的T34坦克如蟲群般挺進,後方“喀秋莎”的火焰火焰照亮天際,以師級規模梯次裝彈攻擊。

    一個裝備БМ-13-16的喀秋莎師,一次齊射能打出3400多枚火箭,這些火箭在10秒內覆蓋到陣地上,純粹的毀滅打擊,德軍沒嚇哭已經很對得起祖國了。有當年的德軍述說這些回憶,總結起來就是:“天上在閃電,空氣裡有雷霆,地在抖,土在燒。”

    上圖.第21近衛迫擊炮旅的БМ-31-12,雖然它叫“安德柳莎”,但士兵們管不了那麼多,能嗚嗚叫的一律叫喀秋莎

    正因為蘇德戰場的大規模集團軍群戰鬥,這才使大規模火箭炮運用實施並塑造了“喀秋莎”的戰績。後來蘇軍甚至在柏林之戰使用了“喀秋莎”和“安德柳莎”,對堅決啃不動的街區,直接炸為齏粉。

    在柏林戰役中,朱可夫推來了2000多門“喀秋莎”上前線,僅一天功夫就打出去123萬發炮彈,德軍陣地成街區的被炸平。最後打瘋了的蘇軍直接將“喀秋莎”開進了城市,前面用坦克擋著,後面拉著枕木。遇到德軍固守的工事、樓宇,立馬幾發火箭彈射上去,對方瞬間就買了機票。

    上圖.柏林戰役中,蘇軍推進城炸街的“安德柳莎”

    正是這些“喀秋莎”,讓蘇軍形成了自己的“火箭炮烏拉”風格,成為了二戰戰場上獨特的一道風景線。它們沒有德軍那麼講究技術與質量,更沒有美軍那樣瘋狂的空中優勢,但這同樣也是別人學不來的東西,只有蘇聯人才將火箭炮這種別人認為“射程不夠精度又差”的武器,打成了敵人畏之如虎的“神器”。

    你說,《神聖的戰爭》如果沒有“喀秋莎”在背景嘶鳴,那還能有幾分味道?

  • 6 # 魔幻奇遇

    二戰中,喀秋莎成為了第一種蘇聯大量生產的自行火炮,並常將其裝載於卡車上。和其他自行火炮相比,這樣的機動性為喀秋莎帶來其他的優勢:能一次投注大量火力,並在遭到反攻炮火前迅速離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公出軌真誠迴歸,妻子仍舊置身痛苦無法自拔!妻子如何開啟心結開始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