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劉忙觀點

    《西遊記》是根據唐代貞觀年間玄奘西行求法的事蹟改編的。在取經之前,玄奘和唐太宗根本不認識,而且玄奘是偷渡出去的,還曾經遭到官兵的追殺,可見求法之艱難。

    歷史上真實的玄奘法師與唐太宗的交集是在公元645年取經回來之後。玄奘法師回國之後,其實生活的並不如意,不但深陷政治鬥爭中,而且為了儲存和弘揚佛法,不得已在宮廷中周旋,有時還違背自己的內心。

    唐太宗是一個精明和偉大的政治家,他對佛教的態度是半信半疑,更多的是利用。玄奘回國後,唐太宗先是希望玄奘還俗當官,結果被玄奘委婉的拒絕。緊接著,又想讓玄奘把《道德經》翻譯成梵語,然後倒流回印度,這就像我們今天輸出孔子學院一樣要輸出本土文化。

    玄奘回國後,唐太宗最感興趣的並不是浩瀚的佛典,而是西域各國的風情。因為他要做偉大的帝王,他要征服西域,因此讓玄奘先撰寫了《大唐西域記》,我們現在看《大唐西域記》,實際上就是一個重大國家專案,因為太宗當時已經有攻打西域的野心,那麼情報收集就很重要,玄奘就充當了一個情報收集人員的角色。我們看《大唐西域記》裡的內容,連每個國家有多少人、多少牲畜、多少軍隊、氣候情況等記載的我都很詳細。唐朝對外的戰爭,往往都是主動的,因此,收集情報就很重要。

    但是,在《大唐西域記》誕生過程中,卻發生了一件事,《大唐西域記》的執筆人與唐太宗的女兒高陽公主私通被發現。事情敗露後,辯機被腰斬,公主身邊的侍女也被殺11人。

    玄奘因此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更關鍵的是,現在辯機的醜事,破壞了佛門與皇室的關係。官員們和百姓開始懷疑佛法,僧人們不再受到大家重視,經書的翻譯工作也無法進行。這件事讓玄奘所有的努力都毀於一旦。

    此後,玄奘開始反思,並不斷的接近皇家,開始為皇家做佛事,經過幾年的鋪墊,他又開始得到信任。

    玄奘與唐太宗最後的交集可能是一個叫《大唐聖教序》的石碑,聖教序集字的過程非常艱辛,懷仁法師和40多個助手花了25年的時間才完成!但是是值得的,《聖教序》不但在書法史上有極高的地位,而且對佛法傳播起到了積極作用,以至於100年後的唐武宗滅佛事件時,聖教序沒有被毀,法門寺地宮也得以儲存。

  • 2 # 史文小通

    不知道題主所說的《西遊記》,是指的86版的電視劇,還是《西遊記》原著?

    如果指的是86版的電視劇,那麼李世民是沒給唐僧派人護送的。

    如果指的是《西遊記》原著,在原著中,李世民和唐僧結拜為兄弟,被封為御弟,還和唐僧喝了送別酒,並且李世民捻了一撮黃土放入酒杯之中,意思是別讓唐僧忘了故鄉之土。

    李世民還派了兩名隨從,跟隨唐僧去西天取經。

    所以說,原著中李世民是派了人護送的。

    只不過這兩名隨從的命運有點悲催!原著中寫到,唐僧和這兩名隨從到鞏州,又達衛州城,夜宿福源寺,只因著急趕路,走時還不亮,看不清地勢,落入深坑之中。

    他們落到了寅將軍的手裡,而此時,正好有寅將軍的兩位好友來訪,也就是熊羆精和特處士,一個是熊精,一個是水牛精。

    寅將軍為了招待兩位好友,就把這兩個隨從給殺了,那個血腥的場面,我就不再描述了,結果把唐僧嚇破了膽,幸運的是,太白金星出手相救,才得以逃脫!

    所以說,在86版《西遊記》中,李世民並沒有派出人員護送,唐僧隻身上馬而去。而在《西遊記》原著中,明明白白的是寫了,李世民派了兩名隨從護送唐僧,只不過,這兩名隨從就如夜空中的流星一樣,轉瞬即逝!命運悲催,被妖精給吃了!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題主能夠滿意!

  • 3 # 恆實說

    我是恆實,我來回答:《西遊記》裡既然唐僧和李世民是結拜兄弟,而且唐僧從嚴格意義上講,是在幫李世民取經的。那為什麼去西天取經時李世民不派幾個得力人手護送呢?

    這個確實是冤枉李世民了。在原著中李世民確實給唐僧派了隨從一路護送唐僧。但只可惜他們出師未捷身先死,出來沒幾天就讓幾個妖怪當下酒菜給吃了。

    既然這樣,李世民為什麼只派幾個人護送呢?想那大唐盛世,兵強馬壯、猛將如雲。如果整上一隊人馬,派上一員猛將,問天下又有哪裡去不了呢?

    這還真冤枉李世民了!他何嘗不是這樣想的呢,但實際情況不允許啊!首先,他作為一國之君,很清楚單憑唐僧幾人去西天取經,說好聽些是凶多吉少,說不好聽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為什麼呢?西天取經他們幾個人就是給路上的猛獸塞牙縫都還不夠,更不要說那些攔路的妖魔鬼怪了!既然知道,李世民那為什麼還不派上幾十萬大軍去護送呢?

    咱們靜下心來想一想也能理解。咱們是取經不是攻城拔寨。就算這幾十萬人馬不吃不喝解決了糧草的問題。可是沿途無數國家,猛然看見幾十萬唐軍烏雲般壓過來,口口聲聲說我們是去取經的,不是來攻打你們國家的.......估計換哪個國王都不會相信。最起碼我是不信!

    俗話說的好:“師出有名”!取經起初的目的就一點也不純潔!說透了取經其實為了給李世民超度那些“罪孽”。既不是為了百官的利益、也不是為了黎民百姓的福祉。取經本身就是一趟私人之旅!李世民派幾個人護送唐僧已經是權力允許的最大許可權了!

    猜測完了為什麼李世民只派幾個人,來護送唐僧取經的表面原因之後,咱們再來探尋下書中暗指的那些含義吧!西天取經,其實就是修煉心境的過程。這並不是隨隨便便幾個凡人就能做到的!

    書中安排妖魔將護送的隨從吃掉其實暗指修行中的那些艱險攔阻。每個人心中都有無數個“魔障”,如果都能克服這些魔障,那麼人人都能立地成佛!還用費事去西天取經嗎?

    其實隨從數量多少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要有一顆向佛的心!

    我是專注西遊的恆實!

  • 4 # 小寶說書

    任何《西遊記》的問題,光靠個人主義瞎判斷是一點用都沒有的。

    唯一的方法就是熟讀原文,能迅速地回到原文中找出答案。

    其實這是一個雙層問題:

    表面層問題:取經是唐太宗取,還是唐僧取?

    深層次問題:唐太宗為什麼不派軍隊護送唐僧?

    只有知道了表面層的問題,才能知道深層次問題。

    1、是唐太宗要取經,不是唐僧要取經

    《西遊記》一共有5回,足足35000多字,在描述取經前傳。

    什麼叫取經前傳呢?

    就是唐僧取經前,大唐發生的故事。

    這一大部分故事,由於太過於暗黑和血腥。

    所以大部分《西遊記》的影視劇,都沒拍出來。

    那麼取經前傳講述了一個什麼故事呢?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那就是:

    唐太宗被鬼魂嚇死,然後又復活的故事

    由於鬼魂纏身,唐太宗覺都睡不好。

    所以《西遊記》第10回的標題:

    二將軍宮門鎮鬼

    二將就是門神秦叔寶、尉遲公

    即使這樣,唐太宗最後還是被嚇死了。

    並且有幸參觀了一次地府,死了還得被嚇。

    《西遊記》第11回,崔判官交代唐太宗:

    “陛下到陽間,千萬做個水陸大會,超度那無主的冤魂,切勿忘了。若是陰司裡無報怨之聲,陽世間方得享太平之慶。凡百不善之處,俱可一一改過,普諭世人為善,管教你後代綿長,江山永固。”

    唐太宗要想長命百歲、江山永固,回到陽間就得舉辦一次佛會。

    佛會的名字叫水陸大會,目的是:

    超度那無主的冤魂

    這些冤魂在唐太宗魂遊地府時都出場了,都是來向唐太宗索命的。

    不超度他們,唐太宗將永無安寧之日。

    《西遊記》第12回,觀音在水陸大會上現身:

    喜的個唐王朝天禮拜,眾文武跪地焚香,滿寺中僧尼道俗,士人工賈,無一人不拜禱道:“好菩薩,好菩薩!”

    觀音現身與眾目睽睽之下,臨走還給唐太宗留下一張字條:

    禮上大唐君,西方有妙文。程途十萬八千里,大乘進殷勤。此經回上國,能超鬼出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觀音為什麼要留下這張字條呢?《西遊記》第12回,觀音現身前說得清楚:

    “你那法師講的是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昇天。我有大乘佛法三藏,可以度亡脫苦,壽身無壞。”

    水陸大會上的法師,說的都是小乘佛法,超度不了冤魂。

    只有西方的大乘佛法,才可以超度。

    那張字條就是告訴唐太宗:

    你要選一個代表,去西方求取大乘佛法經書。

    才能超度死在你手裡的那些索命冤魂。

    毫無疑問,觀音來水陸大會,就是在給唐太宗下任務書。

    2、取經非唐僧本意,無奈被唐太宗捧殺無退路

    觀音給唐太宗下了指令,那麼派作為代表去西天取經呢?

    水陸大會上一共1200多名法師參會。

    在觀音的暗箱操作下,唐僧脫穎而出。

    《西遊記》第12回,唐僧請纓:

    當時在寺中問曰:“誰肯領朕旨意,上西天拜佛求經?”問不了,旁邊閃過法師,帝前施禮道:“貧僧不才,願效犬馬之勞,與陛下求取真經,祈保我王江山永固。”唐王大喜,上前將御手扶起道:“法師果能盡此忠賢,不怕程途遙遠,跋涉山川,朕情願與你拜為兄弟。”

    為什麼唐僧要主動請纓呢?

    觀音現身前,送過唐太宗兩件東西:

    錦斕袈裟、九環錫杖

    唐僧是水陸大會上脫穎而出的法師代表,還是當朝宰相的外孫。

    觀音現身前,他還穿著觀音的袈裟、拄著觀音的錫杖在高臺上演講呢!

    此時的唐僧,已經被捧殺到了最高處。

    他完全沒有退路,不主動請纓,任務也會落到自己身上。

    毫無疑問,唐僧是觀音內定的人選。

    《西遊記》第12回,標題更是講得清楚了:

    觀音顯象化金蟬

    解決了表面層的問題,再來說說深層次的問題。

    既然是唐太宗要取經,不是唐僧。

    那唐太宗為什麼不派軍隊去護送唐僧呢?

    一則可以保護唐僧,二則可以防止不想去取經的打退堂鼓。

    觀音的字條上說得清楚:

    程途十萬八千里,大乘進殷勤。若有肯去者,求正果金身。

    什麼叫“進殷勤”?就是要有誠意。

    什麼叫“若有肯去者”?就是要自願。

    請問派軍隊,有誠意嗎?

    唐太宗之所以沒有直接命令唐僧去。

    而是捧殺他,讓他甘願去,原因就在這。

    觀音都出場了,眾目睽睽之下,這戲得演足才行。

    《西遊記》第8回,如來向觀音規定了取經人選名額:

    即命阿儺、迦葉,取出錦蝠袈裟一領,九環錫杖一根,對菩薩言曰:“這袈裟、錫杖,可與那取經人親用。若肯堅心來此,穿我的袈裟,免墮輪迴;持我的錫杖,不遭毒害。”這菩薩皈依拜領。如來又取出三個箍兒,遞與菩薩道:“此寶喚做緊箍兒。雖是一樣三個,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緊禁的咒語三篇。假若路上撞見神通廣大的妖魔,你須是勸他學好,跟那取經人做個徒弟。”

    取經如來只需要4個人來取經:

    一個取經人+3個妖魔

    如來規定了人選名額,觀音去物色具體的人選。

    最後還給唐僧額外加塞了一個妖魔做腳力:小白龍

    觀音之所以給唐太宗留下那張字條,就是告訴唐太宗:

    不是我內定的人選,去取經會死的。

    唐太宗比誰都想去取經,這關係到他的壽命、江山。

    但總不能讓唐僧一個人去,面子工程還得做一點。

    派不了軍隊,就派兩個跟班,外加一匹白馬以表關愛之情。

    最後果不出所料,跟班在大唐境內被妖怪吃了。

    而白馬一處大唐,就被小白龍給吃了。

    所以最後唐太宗沒有派軍隊去護送唐僧。

    我是腦洞君,不瞎扯、不注水,專注原文解讀。

  • 5 # 萬方談人生

    正史如是說

    《西遊記》的故事是根據唐代唐代著名高僧 玄奘法師取經的故事編寫的,玄奘法師的俗家名為陳禕,先是在洛陽淨土寺出家(隋大業八年公元612年),後由於戰亂,玄奘離開了洛陽赴四川,在四川研究佛經。有感於當時中土各派在佛經的註釋上有很多含混不清,各派在理論問題分歧很大,故立願到西土求取真經正解。

    玄奘法師於貞觀元年(627年)上書陳表,請允批准西行求法。但並未獲唐太宗批准。然而玄奘法師執願已定,乃“冒越憲章,私往天竺”,長途跋涉五萬餘里。從這裡我們可以看看玄奘法師前往西天取經是私人行為,唐太宗當然不會派人護送,當然也不會有什結拜之類的了。

    小說如是說

    以上是正史的記載,在《西遊記》原版小說中是這樣說為什麼要取經這件事的,從第八回到第十二回講的是這個問題。

    書中第九回講的是:玄奘法師的身世。

    書中第十回講的是:涇水龍王與袁天罡之叔袁守誠打賭觸犯了天條,袁守誠指點龍王,叫他夢求唐王,因為斬龍之人是為魏徵,唐王李世民夢中答應了救助龍王。第二天唐王李世民讓魏徵同他下棋,結果魏徵打了一個盹夢中斬了龍王。之後就是龍王魂驚唐王,唐王死入地府。

    書中第十一回講的是:唐王魂遊地府至復活,劉全捨命代唐王送瓜謝閻王,之後劉全復活續配。

    書中第十二回講的是:相良舍金,唐王做佛事法會,玄奘法師被推作法事主持。觀音賣袈紗和錫杖,見到唐王,引出觀音現身,顯大乘佛教。唐王欲派人西土求取大乘真經。之後便有了李世民與玄奘法師結拜的事。

    整個來看:是的,題主講的問題還真是一個問題,李世民沒有派什麼人護送玄奘法師。請記住這是小說,難免有所疏漏,古人也一樣的,比如在十一回中多處稱李世民為太宗,這就是一個常識性的錯誤:因為“太宗”是廟號,只有在帝王死後,群臣和後來的君主才會給已經過世的皇帝上的廟號。這也是《西遊記》中的一處疏漏。

  • 6 # 可酒可茶

    西遊記是內丹著作,作者不是吳承恩,,,

    師徒五人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見小說第六十一回:木生在亥配為豬,申下生金本是猴。五行攢簇可以煉丹,所以不需要別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詹姆斯的巔峰報團對聯盟有何積極影響?和綠軍的報團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