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默先聲

    《飄》是一部長篇小說,由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創作完成,曾獲1937年普利策文學獎。筆者在閱讀《飄》時,深刻感知到這部作品的藝術特色,被這部作品中文字、詞語、句式等深深吸引了。筆者認為,《飄》極具文學價值和文學魅力,能使人受益匪淺。本文將結合筆者對作品的理解,闡述《飄》所表現出的文學魅力,包括文學技巧、審美情趣、藝術感覺等。

    本文在賞析《飄》這部文學作品時,重點探究了這部作品的語言特色,透過語言特色,瞭解到了主人公郝思嘉的叛逆精神,感受到了其形象魅力。同時,深切同情主人公的生活遭遇。《飄》有著永久魅力,值得我們去深入剖析書中人物,與書中人物同喜同悲。

    一、《飄》的文學價值

    《飄》的文學價值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飄》塑造了一個不朽的文學形象。即作品中主人公郝思嘉作為一個陶樂種植園主的長女,她嫁過3個丈夫,曾為“振興家業”付出了很大努力。同時,在美國南北戰爭社會背景下,她始終保持著不退縮、堅強、勇敢的心態,是一個時代女性的典範。

    第二,《飄》作為一部文學作品,它為我們再現了典型人物的典型生活環境,極具文學價值,可令我們透過作品瞭解黑人奴隸和他們的生活方式,想象出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全幅圖景。

    第三,《飄》用細膩的文字、詞語、句式刻畫了人物心理性格。同時,整個文學作品中使用了很多個性化的對白,運用了很多優美、生動的語言。

    二、《飄》的文學魅力賞析

    (一)文學魅力解析

    筆者認為,《飄》的文學魅力主要體現在文學感覺獨特性、細膩性、敏銳性三個方面。以傅譯本《飄》為例,他的譯本與戴侃、李野光、莊繹傳三人合譯本相比,《飄》中的人物更加中國化。雖然用詞簡單平實,但更加有中國文學特色,可令我們產生一種獨特的藝術感覺。而《飄》的文學細膩性,是指這部作品注重從生活細微處挖掘一些富有深意的哲理,但在描繪生活瑣事的狀況下又不會給人一種枯燥、羅嗦的感覺,可促進我們有意識地觀察周圍生活。此外,《飄》的作者利用自己敏銳的觀察力向我們展示了更為細膩的情感。比如,作品中斯嘉麗說:“戰爭似乎並不是神聖大事,只是無故殺人,耗費金錢,使得奢侈品更難買到的麻煩事罷了。”這句話就體現了文學的敏銳性,細緻刻畫了斯嘉麗對阿希禮的情感和她的價值觀,可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文學技巧多樣性解析

    筆者在賞析《飄》時發現,這部作品使用了多樣的文學技巧。首先,從人物安排角度來看,斯嘉麗是主角,她有著固執而堅強的性格,敢於大膽追求阿希禮,敢於同命運抗爭,敢於拋開禮儀、道德的枷鎖,是一個新時代女性的代表[2]。其次,從情節設定角度來看,這部作品記敘了人物的活動。同時,透過時間的改變表述人物性格變化。比如,斯嘉麗“再也不能像小孩子似的安安穩穩睡在父親屋裡了”;在生活的重擔下,她逐漸成為了一家之主;她有著與命運抗爭的精神,是一個成功女性的代表。在整個人物活動描繪過程中,作者細緻刻畫了人物細節,可給讀者帶來一種主次分明的感覺,不會產生混沌感。

    (三)審美情趣解析

    《飄》全篇都瀰漫著一種淺淡的傷感,在人物描繪時,重點刻畫了作品中人物迷茫追求愛情的悲涼,作者總是壓抑著情感來描繪人物的交往行為。同時,善於用一種舒緩的方法表現少男少女那種若即若離的關係。作品結尾處,詳盡地描繪了離別時的依依不捨[3]。在這裡,所有被束縛的悲傷情緒完全釋放,充滿了離別時悲傷的美感,還有離別時的種種遺憾。

    《飄》有著悲劇中唯美的審美情趣,給讀者營造一種悲傷的意境。對於高中生而言,透過對《飄》審美情趣的解讀,能夠掌握一些文學作品審美方法,鑑賞其語言特色,提升自身的語言表達技巧。

    三、結語

    綜上可知,《飄》作為一部文學作品,它不僅是時代產物,更反映了語言文化的變遷,展現了當時的社會,具有較高的文學參考價值。因而,在學習時應賞析《飄》等文學作品的魅力,感受文學作品中蘊含的語言文化,對於日後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促進我們文字表達能力的提升。同時,傳承其文學價值,創作出更多優秀的作品。

  • 2 # 吃便當的小帥哥

    我是在高一的時候讀的英文原文小說,在這之前沒有接觸過,當時英語老師讓看的,還把克拉克蓋博和費雯麗的電影亂世佳人也看了。

    當時的感覺就是震撼。在此之前我初中也就是看看書蟲系列的簡愛,傲慢與偏見,裡面的愛情和故事發生背景相對於飄來說就屬於小清新了。當然了,這兩本我也很喜歡,滿足我所有關於愛情的幻想。

    怎麼說呢,不是對比也沒有批判,只是相對於飄來說,另外兩部的女主戰鬥力就弱了些。一本涉及愛情的小說除了故事發生的大環境決定了起點和高度,女主所展現的生命力是吸引讀者最重要的因素。愛情小說最大的讀者就是女性,她們會代入。

    傲慢與偏見是典型的瑪麗蘇,女主不需要工作,靠著正直與善良吸引男主。簡愛稍微境界高了點,女主自食其力,身份卑微受盡各種磨難,但是依然追求自由與尊嚴,最終收穫真愛。但是飄的女主,永遠都是那麼生機勃勃,不論是在哪個時代這個品質足以吸引人並且不會落伍,即使她真實得有點自私,婊裡婊氣,有時會傷害到他人,但是人性最吸引人的一面就是對生命的熱愛和真我的勇氣。有沒有感覺斯嘉麗艱苦創業,自強不息得有點像港劇創世紀的精神,他們永遠不會被時代所拋棄,永遠都會感動後人。

    對比三本書的創作年代也可以看出來,時代在進步,社會精神在進步,個人意識也是在進步。傲慢與偏見是1797年成書,簡愛1847年,飄1936年問世。就像現代人看電視也不喜歡看傻白甜劇情了,喜歡看腹黑女主,喜歡看女主黑化。See? 大家的口味都在朝著越來越強的女性意識覺起的方向發展。

    這就是原因

  • 3 # 日出林霏開

    《飄》——歷久不衰的愛情經典,包羅永珍的文學史詩

    《飄》美國小說,作者瑪格麗特·密西爾,獲1937年普利策獎。小說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一位南方貴族少女郝思嘉歷經戰爭,頑強生存、不斷成長的動人故事。《飄》以愛情為主線,涉及習俗、婚姻、戰爭、政治、創業等多方面的內容,給予讀者深沉的思考。它自問世以來,就得到世界各國不同年齡、不同階層人們的廣泛喜愛,是一部歷久不衰的愛情經典,是一曲包羅永珍的文學史詩。

    一、歷久不衰的愛情經典

    愛情是文學永恆的主題,是人類生生不息的源泉。《飄》以細膩感人的文筆為我們再現了郝思嘉、白瑞德、衛希禮、韓媚蘭幾人之間複雜的情感糾葛,佈下層層迷霧,引發種種疑問,待人們去探究,去思索。

    1.郝思嘉從少女時期就愛上了衛希禮,一直設法接近他,幫助他,坦承心跡,以期得到衛希禮的愛。為什麼媚蘭死後,她卻不愛了?

    從思嘉在來訪的湯氏兄弟那裡得知衛希禮和韓媚蘭將要訂婚的訊息起,一顆少女的心就傾斜了。她不相信希禮會愛上媚蘭那樣一個小耗子一般沒有生趣的人,她堅信一定是希禮不知道自己是愛他的。如果他知道,一定會和自己私奔。這個美貌而驕傲的少女就懷著這樣的熱望,在十二根橡樹的宴會後,利用午休的機會在藏書室向希禮大膽表白,結果大出思嘉預料。求愛遇挫的思嘉為了刺激希禮,倉促接受了自己並不喜歡的韓察理的愛,匆匆結婚,又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做了母親。但是,思嘉的內心依然滿是希禮:她去十二根橡樹,就是為了聽到和他有關的一點訊息;她敵視對她親切友好的媚蘭,是因為媚蘭是希禮的妻子;她偷看希禮的來信,關注他的安危;她照顧媚蘭生子,緣於希禮的囑託。戰後,希禮不適應新的世界,思嘉留他們一家在陶樂生活;後來又讓希禮管理鋸木廠,以提供他們一家的生活來源。這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得到希禮的愛。小說最後,媚蘭難產,臨死前,將希禮和小波託付給了思嘉。當讀者都為思嘉終於能和希禮修成正果而歡欣不已時,思嘉卻發現自己從來都不瞭解衛希禮。於是大家一下子迷茫起來:思嘉明明一直愛著衛希禮,為什麼忽然又不愛了呢?

    2.衛希禮愛不愛郝思嘉?

    讀《飄》,思嘉痴迷衛希禮是勿庸置疑的,但讀者內心也會一直有個疑問:衛希禮到底愛不愛郝思嘉?十二根橡樹藏書室裡希禮的答覆是模糊的;戰爭期間希禮短暫的探親,關於戰爭的真相,他只與思嘉談及,而且極力讚美思嘉——“思嘉!思嘉!你是又美,又好,又強壯的。你不但是面孔美,親愛的,實在是沒有一處不美的,你的身體,你的心思,你的靈魂,沒有一樣不美的”;戰後,思嘉為陶樂的稅款焦慮,在果園裡,希禮雖然想不出辦法,但依然不吝對思嘉的讚美;在鋸木廠,希禮跟思嘉一起回憶過往,一對兒時夥伴感慨不已,友好相擁。凡此種種,不能說希禮對思嘉沒有愛意。然而希禮又將這情感給予了一個恰好的安置,理性、友好,保有適當的距離。這份分寸,恰恰是思嘉不以為意,一直想靠著熱烈的愛和生命的活力衝擊掉的。彼此心中都有愛,現實中又該如何面對呢?我想,這不僅僅是思嘉和希禮需要思考的問題,這是我們每個人窮其一生都要思考和麵對的。

    3.衛希禮愛韓媚蘭嗎?

    希禮對媚蘭,應該是視為知音的。就如希禮對思嘉說的,“她是像我的”,兩個人有共同的愛好,有良好的修養和高尚的操守,他們確是一對琴瑟和諧的夫妻。希禮忠於媚蘭和家庭,面對思嘉摯烈的愛高度理性和剋制;媚蘭理解丈夫,對戰後希禮不適應生活的鉅變毫無怨言。當眾人皆對希禮和思嘉在鋸木廠相擁睨而視之,媚蘭以她博大寬廣的胸懷化解了尷尬。這樣的女人,沒有誰會不愛的,何況思想透徹的希禮!只是愛並不如白天和黑夜那麼瞭然,不會要麼愛情,要麼路人那麼截然。如何對待配偶的異性朋友,怕是當代人的必修課了。我們也不妨從《飄》中借鑑一二。

    4.白瑞德全心全意愛護郝思嘉,歷經數次幻滅後,他徹底心灰意冷。小說結尾郝思嘉意欲挽回白瑞德的心,他們會重修舊好嗎?

    白瑞德自巧遇思嘉表白衛希禮,就在心中埋下了對這個敢愛敢恨的本真少女的愛的種子。思嘉像極了少年瑞德,率真、勇敢、叛逆。尤其是當瑞德在賽珍會上看到思嘉身著喪服,青春的活力和美被壓抑,他對南方這種寡婦習俗充滿了鄙棄。他不惜捐贈重金邀思嘉跳舞,意欲鼓勵她打破桎梏,擺脫束縛,還生命於自然。之後,每當思嘉遇到困難、危難,瑞德都挺身而出:餓狼陀即將失陷,幫她尋來馬車;剛出牢獄,就關心她的稅款;借錢支援她買下鋸木廠;戰後餓狼陀混亂時刻意陪伴思嘉回家。可惜,丘位元的箭法太糟糕,思嘉的心一直在希禮——那少年的遺憾那裡,對瑞德一直以來的默默守護毫無感覺。即便婚後瑞德對思嘉百般寵愛,思嘉依然初衷不改。美藍的意外離世終於擊潰了瑞德的精神,對思嘉愛情的數次幻滅終於使瑞德心灰意冷。戲劇化的是思嘉這時才意識到瑞德對自己的愛,意欲換回,可惜斯人去意已決!然後,小說留給讀者一個千古疑問:思嘉還能喚回瑞德的愛嗎?這個疑問不只屬於思嘉,它屬於我們每一個錯過真愛的人,我們又能給自己一個確切的回答嗎?

    二、一曲包羅永珍的文學史詩

    1.習俗和思想

    小說中談及美國南方的一些習俗和思想,比如:莊園主經常舉行宴會,彼此相邀,享受玩樂,增進感情,同時為男女青年創造交流的機會;寡婦都要穿可怕的全黑衣服,戴黑縐紗面罩,不能有任何裝飾,而且要表現出傷心的樣子,不能再對男人表示一點興趣;女孩子拼命節食束腰,吃東西要像小雀一樣,女孩子不能表現得比男孩子有見識,生孩子要忍著痛,不能大呼小叫等等。這些習俗和思想泛著朽腐的氣息,預示著南方貴族奢華、迷醉的生活終將消亡。

    2.婚姻家庭

    《飄》中為我們展示了種種婚姻模式,愛蘭和郝嘉樂、思嘉和韓察理、思嘉和甘扶瀾、思嘉和白瑞德、媚蘭和希禮、惠兒和蘇綸等等。讀者跳出那個時代,以旁觀者的眼光來反觀婚姻,亦能看到無論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時代“愛情熱烈真誠,婚姻平淡無奈”的真相。然而無論婚姻有多少瘡痍,有多少無奈,它生兒育女,不懈奮鬥,都起到了穩定社會、發展經濟、推動歷史車輪不斷滾滾向前的積極作用。而我們要選擇什麼樣的婚姻,組建什麼樣的家庭才能獲得最大幸福,《飄》也給予了種種啟示。

    3.戰爭、政治

    提到戰爭,我們就會聯想到炮火、硝煙、鮮血、破敗、恐懼、離散……無疑,我們對戰爭是抗拒的。然而縱觀歷史,戰爭既是政治家們野心膨脹的惡果,也是被壓迫人民奮起反抗的必然。戰爭摧毀著,也新生著。摧毀著美,也盪滌著醜;新生著霸權,也孕育著民主平等。1861-1865年的美國南北戰爭,以北方獲勝告終,奴隸制度在南方被最終廢除,為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掃平了道路。從歷史發展的角度,戰爭是積極的。透過《飄》,我們瞭解了戰爭的殘酷,看到了民眾的愚昧,以及戰爭帶來的生活鉅變。戰爭讓我們直視生活的雷霆閃電,勇敢地去面對,理性地去思考。

    4.創業、發展

    南北戰爭像一場颶風席捲了南部廣大土地,貴族青年們曾經富裕、閒適、舒暢的生活一去不復返。他們驚愕、仇恨、慨嘆、眷戀、追憶之餘,更多的是立足現實,振奮精神,重新創業,謀求發展。沒有依靠的貴族婦人、少女們挽起衣袖親自下田耕種,養殖雞鴨,借錢購廠經營;曾經的養尊處優的太太、少爺們,推起小車做起小生意,做起律師、銀行職員等等。他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傷感、頹廢,必須在最快的時間適應起奴隸制廢除、重建家園、靠自己的頭腦和雙手謀生的日子。每個人身體裡,都蘊藏著難以估計的偉大力量。安逸的日子裡它在你的靈魂深處昏睡,一旦遭遇變革,這股力量就會如洪水巨獸般爆發,開創出你意想不到輝煌,迸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飄》這部書也在暗示人們,災難和變革面前,我們該以什麼樣的姿態去生活。

    結束語:一部小說,一段歷史;一場戰爭,一番鉅變。《飄》,一部歷久不衰的愛情經典,一曲包羅永珍的文學史詩,它帶給我們的閱讀享受和人生思考是沒有窮盡的。無論社會怎樣發展,文明如何進步,生活多麼繽紛多彩,規律是客觀的,永恆的。這大概就是《飄》歷久不衰,廣受各國讀者青睞的原因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工智慧正逐步取代大腦記憶能力,未來還需要應試教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