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土木人的小屋
-
2 # 東麥裝飾--饅頭
衣食住行,建築行業可以延伸太多了,大學畢業後,做監理,安全,管理,造價,結構計算,鋼結構,裝飾裝修,五金機電材料
-
3 # 海德教育
建築工程專業能做什麼?未來發展前景怎樣?
對於很多將要進入大學的同學來說,選擇專業是第一要事?和多人喜歡建築方面的知識,但是對於建築專業未來的發展前進不是很瞭解,所以我們就帶大家來看一下建築專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其實,很簡單,就目前房地產行業的火熱,各大城市的建設腳步的加快的情況來看,未來建築行業的發展肯定是非常不錯的。下面我們就建築行業能從事的各個行業和前景做一個詳細的分析。
1.工程技術方向 代表職位:施工員、建築工程師、結構工程師、技術經理、專案經理等。 代表行業:建築施工企業、房地產開發企業等。 就業前景:就像我們看到身邊的高樓大廈正在不斷地拔地而起、一條條寬闊平坦的大道向四面八方不斷延伸一樣,土木建築行業對工程技術人才的 需求也隨之不斷增長。在很多城市的人才市場上,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築業的人才需求量已經躍居第一位。隨著經濟發展和路網改造、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不斷深入,土建工程技術人員在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內需求量還將不斷上升。再加上路橋和城市基礎設施的更新換代,只要人才市場上沒有出現過度飽合的狀況,可以說建築工程技術人員一直有著不錯的就業前景。 典型職業通路:施工員/技術員-工程師/工長、標段負責人-技術經理-專案經理/總工程師。 專家建議:隨著中國執業資格認證制度的不斷完善,土建行業工程技術 人員不但需要精通專業知識和技術,還需要取得必要的執業資格證書。工程技術人員的相關執業資格認證主要有全國一、二級註冊建築師、全國註冊土木工程師、全國一、二級註冊結構工程師、註冊建造師、註冊造價工程師等。從事建築工程技術工作的大學生,在實習中可選擇建築工地上的測量、建材、土工及路橋標段的路基、路面、小橋涵的施工、測量工作。 2.設計、規劃及預算方向 代表職位:專案設計師、結構稽核、城市規劃師、預算員、預算工程師等。 代表行業:工程勘察設計單位、房地產開發企業、交通或市政工程類機關職能部門、工程造價諮詢機構等。 就業前景:各種勘察設計院對工程設計人員的需求近年來持續增長,城市規劃作為一種新興職業,隨著城市建設的不斷深入,也需要更多的現代化設計規劃人才。隨著諮詢業的興起,工程預算等建築行業的諮詢服務人員也成為土建業內新的就業增長點。 典型職業通路:預算員-預算工程師-高階諮詢師。 專業人才需求狀況 建築工程技術的相關行業要求考取施工員、質檢員、資料員、材料員、安全員、製圖員、測量員等職業資格證書。透過建築工程技術專業介紹,瞭解到建築工程技術專業畢業後到各建築公司、建設集團、安裝公司等,從事建築施工技術指導、檢測及組織管理等工作。若到各建築設計研究院等,則從事建築結構設計等工作。至於到其它事業、企業單位基建處,就從事基建技術、開發、施工管理等工作。其它,如房地產開發公司,建築工程監理公司,建委有關職能部門,市政有關職能部門等,就從事開發、監理、管理或行政工作。
建築工程技術專業發展前景
中國的建築業是一個古行業但是目前發展人處於上升趨勢。行業內中小企業太多,業內企業的水平整體上處於中高水平,當然,如果你實力夠強,像中建、南通四建這樣的國家級大型建築公司也不是進不去,關鍵還看你自己了。建築行業待遇優厚,發展前景一片光明。但是就目前來看,現實和理想預期是有區別的,不同的地區和不同的行業發展也是不均衡的,也許未來中國會成為一個建築強國。據有關方面查詢拜訪建築專業人材已列為中國12類緊缺人材之一。目前畢業的建築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已經成為市場搶手人材,同時,中國建築業正在和國際建築融為一體,認識國際建築業運作的人材更顯不足,這一專業作到三證互認,是以就業前景還是樂不雅的。現代建築業的前景看好。據中國建築業與國家統計局計數,中國已有30多個省與城市作出了建築業成長規劃並**了必要的產業政策,國家發改委正在編著中國建築業成長大綱,並提出了建築業成長的產業政策初步意見。由於有政策的攙扶,建築企業與企業建築開始進入快車道。到2015年,中國將形成公有制建築企業、平易近營建築企業與外資(含中外合資)建築企業三足鼎立的局面,2003年已浮現這類趨勢,並在明顯加速。現在已經形成10個左右公認的中國建築領軍企業,並走向國際。80%企業建築已開始部門外包,外包的比例與外包的領域將逐步擴充套件,湧現出包孕中建、南通四建在內的優秀建築企業。首屆中國建築企業家論壇暨2003中國建築(企業)年度集會的報告也顯示,2003年1至9月,社會建築總值95206萬億元,同比增長24%。建築總值的高速增長,表白中國經濟增長對建築的需求愈來愈大,經濟成長對建築的依賴程度也愈來愈高。
回覆列表
一、建築行業專業繁多,要依據自己的實際工作和自我職業規劃來選擇,而不是想當然的說哪個專業好、哪個專業不好。其實每個專業都有它存在的必要性。
二、至於工程造價和BIM,兩者之間既有聯絡又有區別。
BIM是源自於“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縮寫,中文譯為“建築資訊模型”。該技術透過數字化手段,在計算機中建立出一個虛擬建築,該虛擬建築會提供一個單一、完整、包含邏輯關係的建築資訊庫。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其中“資訊”的內涵不僅僅是幾何形狀描述的視覺資訊,還包含大量的非幾何資訊,如材料的耐火等級和傳熱係數、構件的造價和採購資訊等等。其本質是一個按照建築直觀物理形態構建的資料庫,其中記錄了各階段的所有資料資訊。建築資訊模型(BIM)應用的精髓在於這些資料能貫穿專案的整個壽命期,對專案的建造及後期的運營管理持續發揮作用。
BIM與工程造價的交流(一)BIM對造價的影響
BIM對於造價來說很有可能會改變造價的整個工作流程,包括造價員的整個工作思維模式,傳統的造價工作模式是:識圖→算量(目前是軟體提量+手工算量)→套項→調整材料價、調整取費,完成造價。這樣一個過程有很多重複的工作,並且很多環節是需要大量的人工勞動力來解決造價中遇到的複雜問題,在可研、設計、招標、施工階段需要重複計算不同階段的造價。這樣的工作模式勢必會增加很多額外的成本,尤其後期設計中的變更修改階段,每一次修改都需要重新核對一下圖紙的改變程度,在傳統的單機單專業的工作方式,很多設計修改不會被造價人員做發現,這樣的造價計算肯定會和實際的清單會有很多誤差。而基於BIM下的造價可以在不同階段計算不同階段的造價清單,只要模型建立的足夠精細就可以得到十分精準的造價資訊。
工程造價分為三個部分,算量問題,組價問題和合同問題。現階段來看,BIM技術的普及對工程造價的衝擊主要侷限於算量問題上。BIM作為應用軟體,更加簡化了工程量的計算,使造價師從算量的繁瑣工作中脫離出來,大量減少了計算工作,將更多的目光放在組價和合同問題上。
另外BIM技術使各階段資料無縫對接,實現全過程、全要素可靠、準確地工程造價管理。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之前由於各階段資料不連續,各環節之間協同共享存在障礙,導致工程資訊不透明,致使工程專案”水深“現象。
(二) BIM是否會取代造價
前面提到,BIM的普及,會讓造價師的目光更多的集中在組價和合同問題上。對於價格,合同,建設工程前後的費用控制,相關法律和規章是以工程經驗積累起來的。技術軟體再萬能,在沒有標準可循的組價、合同法律法規的理解等方面也不能和人腦比拼。當工程量不需要計算的時候,造價師會更有精力去做成本控制等一些控制造價的核心內容。所以BIM只能技術給造價師提供更寬、更高的職業空間。
在國外,工料測量師被業主稱為“費用經理”。他們的業務不止於單一環節的“計價”、“造價”,更在於全過程“控價”。從工程量預測,到投標招標決策;從工程可行性判斷,到工程成本管理,工料測量師都可以從經濟角度予以解決方案。反觀國內造價師,“造價”二字當頂,已經明示其本職。目前國內造價師的工作也確實以算量、套價為主,很少實現全過程成本管控。
所以未來造價工程師的諮詢業務很可能會改變,不再是單一的造價內容,而是關注於工程專案全過程的成本管控諮詢。但是BIM業務也不會完全取代造價業務,原因如下:
BIM即便發展到人工智慧的程度,始終不如人懂得其他人的“心理活動”,對敏感性問題完全無能。 建設工程是為人服務的。人有種種立場和差異化感受。使用者與使用者之間,企業與企業之間,社會與社會之間,甚至這三者之間,追求往往不那麼一致。使用者體驗、造價規範與工程效益的同步協調,涉及種種微妙的利害權衡。國內的工程造價,不僅是經濟賬,也是心理戰。
更實時更適配的BIM演算法始終依賴人的輸入。BIM計算實質是工程經驗的資料化,但實際的工程實踐不是BIM模型所能實現的。所以工程經驗資料化的進度和精度取決於人對工程的理解。
(三)BIM如何運用於造價工作
以BIM模型為基礎按照BIM建築模型的各個構件自動掛接上對應的清單和定額,這樣就可以實時的計算出造價清單,如果模型有變更修改也可以在造價中有所體現,真的達到一處修改實時計量的工作模式。這樣不但提高了算量的工作效率而且還提高了清單精確度,並且在BIM模型中我們可以批次修改、多工程連結、視覺化操作等一系列手段來靈活的完成我們的工作任務,BIM以全新的協同工作方式代替傳統的單機工作模式。
但是從行業的角度來看,我們造價工作者不應該侷限本專業的範圍,我們在頭腦應該有一個BIM宏觀的概念,首先了解BIM在整個建築生命週期都能做什麼,其次是掌握造價行業的新軟體新技術,頭腦中一定要時刻建立一個模型化、協同化的思維模式。
BIM作為工具,它的存在是簡便造價師的工作量。也糾正了一直以來造價師應該把握的方向:造價師不是算量員,他們的存在是為了更好的進行工程成本控制。BIM本身並不能成為解決方案,也不能發揮作用,真正的解決方案是行業從業人員充分挖掘和利用BIM價值更好、更快完成工程任務。BIM簡化了造價師的重複算量工作,為造價師的發展提供了更寬、更高的空間!
(四)造價過程中BIM應用難點
組織層面
首先從企業戰略上來講,企業的規模和性質不同會導致應用 BIM 的目標有所差異,比如萬達集團等大型企業採取整套開發散售模式、融合開發和經營的方式,此種背景下以全生命週期制定企業 BIM 應用目標。企業不同的定位導致 BIM 技術應用目標上有所不同,進而對企業資訊需求、期望功能等產生影響,所以,企業應當充分考慮自身的定位和性質,然後制定企業發展戰略。
其次,從制度上來講,企業制定制度是為了約束員工行為,從而保證工作的順利開展。應用 BIM 技術時會增加企業的資金壓力,一方面傳統工作方式和新型 BIM 管理模式的交替會短期增加企業成本;另一方面,新技術利用率低致使新舊工作方式重疊造成資源重複消耗,增加企業資金負擔。此外,BIM 技術對技術人員有著較高的要求,企業需要在人員上投入更多的資金。
此外,從專案管理角度看,BIM 技術在全生命週期中不同階段需要建立相應的方法,當前在國內企業專案管理中各個階段和專業之間並沒有做好良好的溝通,所以資訊缺乏,難以實現統籌管理,導致 BIM 技術應用出現障礙。
技術方法
1. 工作流程的制約。企業造價管理包括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工程變更等諸多方面因素的內容,在不同的階段造價管理側重點也不同,比如策劃期需要做好估算,設計圖紙期需要做好預算工作等。目前很多企業都需要依靠設計單位設計出相關的 BIM 模型來實現企業造價的管理,但是在造價管理工作流程中有很多有待完善之處。中國要求造價結果由造價人員完全負責,而造價人員需要在 BIM 早期設計中和設計人員共同完成構件資訊的定義,但是目前中國很多企業沒有做到這一點。在 BIM 技術應用中,需要根據設計階段模型建立施工圖預算,進而得到投標清單,在這項工作中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經歷,導致很多企業對此技術的應用望而卻步。
2. 造價軟體和 BIM 軟體資訊不對稱。不同型別的企業對構件資訊有著不同的要求,導致 BIM 軟體模型設計和應用具有一定的不同之處。目前 BIM 軟體中缺乏對施工工藝、部件、清單計算規範要求的考慮,沒有有效將材料、工藝做出分類,最終導致 BIM 在應用中出現不同程度的問題,所以,為了實現 BIM 技術在造價管理中的應用,應當充分考慮其中的差異。
3. 智慧財產權問題。BIM 技術的應用還會涉及到智慧財產權問題,設計人員需要在 BIM 技術設計中對模型進行搭建和確認。建立完的 BIM 模型含有豐富的資訊資源,但是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成為了一項難以把握的工作。BIM 模型在使用中有的操作、變更等工作都需要專門的人員完成,導致專案各階段 BIM 難以形成鏈條,阻礙了該技術的推廣和應用。
經濟方面
從經濟方面來講,BIM 技術的應用出現障礙主要可以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政府缺乏相應的機理政策,企業財政收支上存在問題。雖然國家認可並推廣該技術的應用,但是目前政府並沒有釋出關於 BIM 技術應用的相關標準要求,也就是說法律法規有所欠缺。第二,企業的經濟壓力,上文已經提到過企業在應用 BIM 技術是需要承擔的經濟壓力,這是阻礙 BIM 技術應用的一大原因。第三,BIM 應用結果受到內部技術人員激勵政策的影響。管理者確定了決策後需要技術人員實現,中國社會在事物認知、處理等方面和 BIM 精細化和資料化管理的理念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需要考慮激勵政策的合理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