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彌陀的如意寶佛感
-
2 # 良知致良知
不需要全部掌握,畢竟我們不是做學術研究的。
可以結合大師的影片,比如:百家講壇。也可以上網找譯文,先看一遍影片或者譯文,再來讀四書五經。
或者是,邊看邊度邊理解,這樣才有自己的體會。
-
3 # 新華通迅
四書五經,是“四書”與“五經”的合稱,泛指儒家經典著作。在中國的傳統文化的諸多文學作品當中,四書五經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四書五經翔實的記載了中國早期思想文化發展史上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史實資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
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春秋》由於文字過於簡略,通常與解釋《春秋》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分別合刊。四書之名始於宋朝,五經之名始於漢武帝。
學習和閱讀任何古漢語書籍,其中包括四書五經等等,首現要有紮實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基礎。學習古漢語作品同時可以參考相應工具書籍和原有的註釋。
-
4 # 眾善富民
四書五經是古代傳統儒家思想的集大成和代表作之首,題主想要閱讀和學習四書五經是非常難得的一件事。
而如何閱讀,並取得最大的效果,是一項對於四書五經的總結和歸納行為,首先推薦題主能夠按照四書五經的排序進行閱讀,這個順序就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禮記》通常包括三禮,即《儀禮》《周禮》《禮記》;
而之所以從《大學》開始閱讀,也是因為古人根據四書五經的思想深度來劃分的,《大學》可以很直觀的告訴學習者,究竟該按照什麼樣的順序和行為來規整自己的學習情況,檢閱自己的思想理念是否正確。
而《中庸》《論語》是透過孔子的種種話語來啟示大家對生活的思考,對人生的追去,從而確立自己的追逐目標。
-
5 # 大雪2006
四書五經,我們必須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它不僅是中華民族文化精華的精華,更是全人類文化精華的精華。其思想和文明高度,達到了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後人類也無法超越。並且還是拯救人類的文化。這不是我的觀點。1988年,75位諾獎獲得者發表宣言,人類如果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就必須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裡汲取智慧。英國曆史學家湯因比,也持這種觀點,只有中華文化,才能救人類。可惜西方的大批有識之士呼籲,並未引起我們華人自己的關注,令人擊膝長嘆。正確認識四書五經,就認識了儒家文化,正確認識儒家文化,就認識了中華文化。
早在西漢時,中國考據學者劉歆,整理古書重排六藝,“六藝之文,易為原”,這一重要觀點,開始糾正司馬遷的歷史偏差,對中華民族文化作出很大貢獻。還有鄭玄,考釋經文,闡發禮義,在中華文化歷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民族不會忘記。可是疑古派,同考據派完全不同,以證偽為由,否定中華文化,否定中國歷史,胡適認為,東周以前無歷史。顧繼剛認為,禹一條蟲,留下笑柄。疑古派對中國研究歷史傷害很大,浪費了多少精英的才華和青春,沒有留下什麼學術成就。比如伏羲的爭論,太昊伏羲氏被奉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但其名號,時代,地望,族系等問題爭論不已,是人還是神說不清楚。還有伏羲在古代典籍中出現較晚。位列軒轅黃帝之後,神農之前,《史記》也沒有為伏羲作傳。東漢班固《漢書》,將上古帝王從黃帝推至伏羲,致使伏羲開始登上官定正史。晉代皇甫謐所著《帝王世紀》,三皇首列伏羲。繼天之王,作八卦。以後唐高祖修《六代史詔》,唐太宗《修晉書詔》均以伏羲文化為中華文化的創始人。這說明在傳世的古代典籍中,伏羲文化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神到帝,伏羲文化記載從凌亂到系統的演化過程。這成為疑古派否定三皇五帝整個歷史的所謂理論。
其實,這正是中國曆代前賢,考證中國歷史,恢復中國歷史本來真相的巨大成果。胡適,顧頡剛,當然不懂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這個科學的方法論。也沒有中國前賢的智慧,他的思維方法是從西方學來的實用主義,鸚鵡學舌,套用西方文藝復興時期的理論 ,照搬西方那一套學術方法。他的老師杜威也沒有什麼大成就。所以胡適、沒有讀懂四書五經,不知四書五經在表達什麼。面對四書五經,胡適是茫然的。
孔子作為至聖先人,他的偉大不僅僅是他的言論。他的最偉大之處,就是行不言之教。這個不言之教就是,他把中國文化,中國文明,中國哲學,中國歷史,完整地交給了中國後人,這就是四書五經。四書五經是一部中國春秋戰國之前,全部的歷史。是孔子首先肯定中國文明史,從7000年前的伏羲文化開始,也就是從易經理論成熟時開始。易經作為群經之首,這是中國文明史的開端。
易經成熟於何時?因為沒有文字記載,又沒有考古資料佐證,所以中國先賢沒有下結論。但是歷史發展到今天,已經有詳細的考古資料,證明易經成熟化,理論化發生在7000年前,就是古籍中記載的伏羲文化時代。易經在當時已經在甘肅,陝西,河南,江蘇,等廣大地區廣泛流傳使用,關於這方面資料,如果有興趣,參見我的另外文章。必須把易經成熟化,理論化的年代,在廣大地區的流傳的事實,辦成鐵案,徹底擊潰疑古派的陳詞濫調。還中國歷史本來面目。
7000年前的易經成熟化理論化,就是中國文化,中國文明,中國哲學,中國歷史的成熟化,理論化。在中國談史,不從易經開始,那叫天方夜譚。從7000年前到2500年前孔子時代,經歷了從無文字口口相傳到有文字記載的過程。在無文字記載的時代,怎麼能考證出那個時代的 詳盡的文化,文明,哲學,歷史的全貌,甚至能描繪出社會風貌的細節?這些歷史資訊,密碼,全部保留在四書五經中,讀懂了四書五經,讀懂了春秋戰國時代那個時期的文化典籍,以及後來還有一些對歷史回憶的典籍,就會還原出中國的春秋戰國前全部歷史,甚至具體的,詳盡的細節。
研究歷史,當然離不開方法論,低智商的,錯誤的方法論,會導致你很長時間不出成果,陷在泥淖裡拔不出來,浪費生命和才氣。而科學的,簡便的方法論,會使你聰明,不走或少走彎路,把精力用在思考上。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就是科學的方法論。馬克思主義認為,任何觀點,思想,理論,任何政治,制度,文化,風俗,傳統,任何事物,都是前代的繼承和發展,都是從簡單到複雜,從低階到高階的過程。沒有憑空掉餡餅的。研究現行的任何一個問題,都力圖尋找出它的前因後果,找出它的來源,根據事物的發生,發展,高潮,衰落,衰亡階段,就能推測出它的後果,不說十分準確,也是八九不離十。老子的辯證法,音聲相和,前後相隨,說的就是這個哲學道理。這是馬克思哲學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老子《道德經》表達的哲學思想之一。人類的智慧是相通的。老子和馬克思表達同一觀點,可見馬克思的哲學淵源來自中國。許多人研究老子的道,缺乏方法論,運用自己的淺顯知識思考,猜想,結果都沒走上正道。如果研究老子的思想哪裡來的?就基本清楚他的道講的是什麼了。老子思想,不過是易經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易經表達的哲學思想是什麼?氣生萬物,天人合一,陰陽變化,五行相生相剋四大哲學原理。老子把這些思想,做了進一步的闡述,發展出他的道經,德經,他的天道,人道。老子的道,就是前面講的四大哲學規律,老子的非常道,就是指的五行相生相剋規律。還能有別的道道嗎?
中國漢代前賢劉歆在閱讀《易經》,《尚書》,《詩經》,《禮記》《左傳》等春秋戰國時期前的古籍時,發現,這些古籍所表達的思想和觀點,無不是《易經》中的氣生萬物,陰陽變化,天人合一,五行相生相剋四大哲學思想。劉歆斷定,易經是群經之首,中華文化的源頭。易經的成熟化和理論化,是中華文明,中華歷史的開端。劉歆於是作出結論,“六藝之文,易為原”。找到了中國文化,中國文明,中國哲學,中國歷史的源頭,這個源頭是誰創造的?根據《周易,繫辭上》:“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這說明伏羲之前,易經在廣大民間流傳,盤古開天地氣生萬物,表達的進化論思想,女媧撿五色石補天,表達的五行相生相剋思想,這才是中國文化的最原始的源頭。伏羲不過是整理,繼承,提高,從而使易經系統化,理論化,成為一門古代哲學,科學。中國的文化,文明,哲學,歷史源頭,發端於遠古,成熟於七千年前,那就必須把易經的創作者,伏羲,提到黃帝之前,成為三皇五帝之首。這就是恢復歷史本來面目。劉歆《世經》說,“庖犧繼天而王,為百王先”。所以中國前賢班固,把伏羲推至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地位。晉代皇甫謐所著《帝王世紀》,三皇首列伏羲,繼天而王,作八卦,造書契,作瑟三十六絃,制嫁娶之禮,取犧牲以供庖廚等,實乃恢復歷史本來面目。由於7000年前沒有文字記載,文化,文明是靠代代口頭流傳下來的。並且這些口頭流傳並不是處於一個時代,一個地區,後人在回憶論述中就有所不同,所以在細節上必然有些失誤,矛盾,衝突的地方,由於對中國先賢的崇拜,民間對伏羲進行了神化,這些都是歷史程序必然發生的。這些小枝節問題,雞蛋裡挑骨頭,丟下西瓜撿芝麻,居然成為胡適,顧頡剛的所謂層壘制理論,否定中國三皇五帝時期全部歷史,否定一個民族對整個歷史的追憶,把中國7000年文明史攔腰斬斷為2000年。並且在一個時期,在中國學術界流行,成為奇葩。這種研究方法在當今應當停止了。這種研究對中國歷史傷害極大。把它當做中國歷史研究的一段笑柄。假如不把易經文化,作為中華文明文化的源頭,中國文化,中國文明,中國哲學,中國歷史,切斷源頭的歷史,還能研究嗎?還是真實的歷史嗎?易經的歷史,就是中華文明的全部歷史。而易經作為中國歷史的源頭,假如不找出他的創作者,而像《史記》那樣,把伏羲,這位易經的創造者,排出在外,而把黃帝排在首位,既不合邏輯,也不符合歷史的真實。所以中國前賢,這些我們祖先的智者,做法是完全正確的。恢復中國歷史本來面目,必須要糾正司馬遷的誤解。重要的是,易經做為中華民族的智慧,或許是集體智慧。但這是中國文明歷史的開端,這一點必須實事求是地肯定下來。伏羲記載的混亂,重要嗎?易經表現出的超人類的智慧,愛因斯坦,黑格爾,萊布尼茨,波爾只能學習,不能破譯。愛因斯坦稱易經為哲學理論,科學理論。黑格爾學習易經發展出他的辯證法。萊布尼茨學習易經,創造出二進位制。波爾是狂熱的易經崇拜者。 易經表現出來的文明高度,人類至今不能破譯,這樣一個高度文明社會,我們為什麼不敢肯定?易經不但是中華文明的發端,也是全人類文明的發端,也是科學的發端,當然,這個科學不同於現代科學。易經成熟的時候,西方還是類人猿。胡適的研究方法實不可取,用他的研究成果否定中國歷史,實乃鬧劇。當代中國華人,必須重新認識到易經的價值。重新認識到四書五經價值,恢復四書五經的歷史地位。讀史,讀中國歷史,讀中國文化史,文明史,哲學史,首先要把四書五經讀明白,中國春秋戰國前的文化文明的基因,密碼,全部都在裡面。包括歷史細節,這是中國至聖先人孔子給我們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也是留給全人類的寶貴的文化遺產。詩經表現出來的社會風貌,不僅僅是西周社會,而是從伏羲文化時代到西周的整個社會。禮紀表現出來的整個社會風俗,不僅僅是西周社會,而是從伏羲文化實在到西周的整個社會,尚書和春秋對社會的描寫,不僅完全真實,而且表現的是從伏羲文化,到西周那個時代的整個社會。諸子百家以及漢代後來的對伏羲文化到西周那個時代的描繪, 完全都是真實的。胡老師,顧老師的流毒甚廣,以至於研究歷史,我們不敢引用這些資料。對自己老祖宗家譜,產生懷疑。這實在令人沮喪,悲哀。我們民族還沒有來得及對自己歷史的思考。用西方的方法論寫出的歷史,那是自己欺騙自己。按照孔子給我們留下的歷史,去研究中華民族的歷史。那才是真實的。中國文化,中國文明,中國哲學,中國歷史,它的成熟標誌就是易經的出現, 再往前追溯,它的原始源頭就是盤古開天地,氣生萬物,女媧撿五色石補天。中華民族在萬年前,就思考宇宙自然與人類社會,人的生產,生活的關係,思考宇宙自然與人的生命的關係。從而產生偉大的道論,氣論,產生伏羲,老子,孔子這樣偉大的聖人。告訴人類如何生存的規律。這些研究必須作為中國的正史,堂堂正正的寫進中國歷史中。三皇五帝不但不是神話傳說,而且是一段真實的中國歷史,夏朝之前的唐堯虞舜時代,按照韓非子說存在兩千年,這就是6000年,再往前推1000年,就是伏羲時代。代代相傳的民族記憶,只能記住對歷史做出重大貢獻的領袖人物,不可能族譜式的一一記住。但中國姓氏族譜,這種人類唯一的傳承,甚至可以追溯到黃帝時代,還有依稀的伏羲時代。當代中國學者有能力還原這段歷史,給中華民族一個交代。一萬年前氣生萬物,同二千年前西方的神造一切,就是全部人類不同的兩個歷史。必須讓華人知道自己的真實歷史。西方的殖民文化教育,整整坑慘了一個時代,到了該結束的時候了。
胡老師,顧老師,作為歷史人物,都有必然的歷史侷限,包括我們的一些民族英雄,民族誌士,在當年 民族屈辱時反思中華文化,都說過一些錯話,辦過一些錯事,這是歷史必然付出的代價。作為後人,我們只能諒解。不能用今天思想去解讀前人思想。《禮紀》在如何寫銘文時說,“銘文,頌揚其先祖的美德,而使後世名揚後世。作為祖先,沒有無美德的,也沒有無缺點的。銘文的意義在於,稱揚美德而不提缺點,這體現了孝子孝孫的心意,只有賢德的人才能這樣做到。銘文是記載祖先的美德,功業,勳勞,所獲得的慶賞和聲譽,佈列於天下。”(《禮記,祭統》:,自名也,自名以稱其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後世也。為先主者,莫不有美焉,莫不有惡焉,銘之義,稱美而不稱惡,此孝子,孝孫之心也,唯賢者能之。銘者,論撰其先祖之德善,攻烈,勳勞,慶賞,聲名列於天下。)記住祖先的話,弘揚中華文明美德,不管是專業學者,還是普通讀者,都要讀一讀四書五經,應當成為風尚。文化是沒有階級性的,只有民族性。無論富有還是貧窮,父慈祥子孝,永遠是人類的天倫之道。
回覆列表
經讀百遍自能識?故要求讀一百遍!(丹田之氣讀,如煉內功?。傳說乾隆讓其子孫讀一百廿遍!)孩子無拘無束的讀,是會有好處的!大家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