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枝梨花春帶雨

    公元907年,矗立兩百多年之久的大唐帝國轟然倒塌,一個平衡被打破,接踵而來的就是長久不息的動亂,直至一個新的平衡建立。在中國這片土地上,歷史再一次進入了大割據時代。在北方的廣袤地區,各個割據政權相互混戰,先後出現了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和後周五個較強大的王朝。與此同時,南方各地又陸續並存過十個較小的割據政權,這一混亂的時期,史稱五代十國。

    說到幽雲16州。我們就不得不說後晉皇帝石敬瑭。

    那麼石敬瑭又是怎麼當上皇帝,幽雲十六州又是怎麼丟的?

    回答這個問題就需要回到五代十國的後唐,我們知道後唐的第二位皇帝是李嗣源(石敬瑭岳父),李嗣源死後他的親兒子李從厚繼位,李嗣源的乾兒子李從珂就不幹了,起兵造反。於是李從厚就去找石敬瑭,石敬瑭是他小舅子。李從厚部下上門吆五喝六,公開指責石敬瑭,說李從珂謀反為什麼不出兵。石敬瑭哪吃你這套,石敬瑭部下就殺了李從厚的部下,並且捆了李從厚交給了李從珂,投靠李從珂。李從珂任命石敬瑭為河東節度使。由於李從珂皇位來路不正,於是就處處壓迫石敬瑭,時間一長石敬瑭就反了。

    石敬瑭知道自己還沒有能力與中央軍抗衡,此時李從珂剛剛當上皇帝,政權不太穩固。李從珂就派幽州節度使趙德鈞父子討伐石敬瑭,趙德鈞覺得這買賣不能白做,天上哪有掉餡兒餅砸你李從珂嘴裡,想要擴充勢力,就上表要官,李從珂哪吃你這一套,給臉不兜著是吧,於是跟其他節度使說,如果趙德鈞想要吞併你們,不要猶豫,跟他拼。就這樣又逼反趙德鈞父子。

    趙德鈞與石敬瑭都反了,相互就要擴充勢力,相互瞅著也就不順眼,隨著時間一長兩邊就都想尋找一個靠山,推翻後唐李從珂,兩人都轉向北邊剛剛興起的契丹,雙方都派使者遊說遼朝第二位皇帝耶律德光。

    先說說石敬瑭許的諾,第一,以父侍契丹,第二,奉送幽雲十六州,第三,每年三十萬貢。

    趙德鈞許諾契丹的是事成之後雙方約為兄弟,古代講究出兵佔理,遼太宗分析了雙方,第一,石敬瑭確實是被李從珂逼反,第二,石敬瑭比自己矮一輩,第三,每年進貢。而趙德鈞是為了擴充勢力,落井下石謀反,於禮不服,且事成之後約為兄弟。這遼太宗肯定不幹,於是就決定幫助石敬瑭出兵一舉滅了後唐,這樣石敬瑭就當上了後晉兒皇帝。幽雲十六州也就成為遼的土的。

    那麼此時再回答幽雲十六州是遼的還是宋的就明朗了。幽雲十六州是在後晉時期丟的,而北宋是在後周顯德七年(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如非要說個明白,站在當時角度是侵略,站在正統角度是收復。我們知道中華民族的歷史是五十六個民族共同創造的歷史,都是內亂,談不上侵略,收復,自古都是中國的領土。

    以上純屬個人見解,如有不對請指正

    後唐莊宗李存勖(885年-926年),小字亞子,代北沙陀人,生於晉陽(今山西太原),唐末五代軍事家,後唐開國皇帝,晉王李克用之子。後唐明宗李嗣源(867年-933年),代北沙陀人,生於應州金城(今山西應縣),五代十國時期後唐第二位皇帝。他原名邈佶烈,稱帝后更名李亶。後唐閔帝李從厚(914年-934年),小字菩薩奴,五代時期後唐第三位皇帝,明宗李嗣源第三子。後唐末帝李從珂(885年-937年),本姓王,小字二十三,鎮州平山(今河北平山)人,五代時期後唐末代皇帝,明宗李嗣源養子。後晉高祖石敬瑭(892年4月20日—942年9月11日),山西太原市人,沙陀族 。五代十國時期後晉開國皇帝。

  • 2 # 小逗一把

    在古代對於領土是沒有概念的,也沒有國際條約,誰佔有的土地多少,是憑國家實力說話的。對於燕雲十六州,當時是遼國憑自己實力佔領的,是屬於遼國的。

    燕雲十六州位於今天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北部的十六個州,又稱“幽雲十六州”、“幽薊十六州”。

    在唐朝滅亡之前這一地區一直屬於中原王朝。因為這一地區危險要之地,易守難攻,一直是是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重要地區。但到五代十國時期,石敬瑭反唐自立,向遼國求援,並認遼太宗為父,自稱兒皇帝,並於938年把“燕雲十六州”地區送給遼國。宋朝於960年建國,那時“燕雲十六州”已經屬於遼國很多年。

    由於燕雲十六州是在遼國,是的中原遼闊的平原地區天然屏障,宋朝建國後一直致力於收回燕雲十六州,但幾次北伐都沒有成功,這極大地消耗了宋朝的國力,也使得宋朝最終沒有抵禦住金國的征伐,在“靖康之禍”後北宋滅亡,南宋開始。

    所以在古代歷史背景下,燕雲十六州屬於遼國,但現在是屬於中國的,不容侵犯的。

  • 3 # 胡楊侃大山

    這就好比近代日本先割臺灣、後佔東北、蘆溝橋之後佔領中國小一半領土,45年戰敗之後才被中國奪回,請問這是侵略還是收回呢?

    幽雲十六州自古以來就是中原農耕文明的固有領土。哪怕被後晉石敬塘送給契丹,統治了幾十年,也改變不了這個基本事實。宋朝當時作為中原農耕文明政權的代表,奪回幽雲十六州,無疑是天經地義,順應民心的。因此,即使趙宋一朝從始至終都沒有收回幽雲十六州,但史書也一直奉宋朝為中原正統王朝。

  • 4 # 路遙lgy

    燕雲十六州,在評書《楊家將》裡常被說。十六州是指今天北京,天津,以及山西河北的北部。

    唐朝滅亡後,各地軍閥擁兵自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後唐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反唐要自立。他要求契丹人幫助他,契丹人出兵幫助石敬瑭成立了後晉。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遼國)。從此,燕雲十六州歸了遼國。

    後周柴榮曾立志收回燕雲十六州,他在有生之年曾收復了幾個州。到了趙匡胤是也想收回燕雲十六州,他曾想用銀子換回這些地方。

    宋太宗趙光義,更是出兵幾次想收回燕雲十六州。最有名就是趙光義親自帶大軍到幽州,打算一口氣將十六州。這一次就是評書《楊家將》裡說的,“血戰金沙灘”,七朗八虎只剩楊六郎,楊令公碰死李陵碑。

    當然,評書多是杜撰的。但是這次戰役確實是宋朝軍隊大敗,趙光義被追殺的中箭受傷。楊繼業另一路軍中被圍困,沒有援軍,還是被俘虜,最後絕食而亡。

    後來北宋又有幾次與遼國的戰爭,也都是為了收回燕雲十六州,但是沒有成功。到了宋真宗時,遼國蕭太后直接打到澶州,宋朝與遼國定下了澶州之盟,才相對穩定了下來。

    再後來,宋與金聯合消滅了遼國。金國按約定歸還了部分州給宋。到北宋末年,徽欽二帝靖康之難,北宋滅亡,燕雲十六州也沒有收回。

    燕雲十六州,雖然是五代十國時期,石敬瑭割讓給遼國的。但是,以前這些地方一直屬於漢人居住的地方,地處中原腹地,屬於中原封建王朝的領地。趙匡胤,趙光義一直在努力收回燕雲十六州,包括岳飛也是努力抗金,收復舊河山。既然是收復河山,那就不能算是侵略了吧!

  • 5 # 香茗史館

    燕雲十六州其實無所謂歸屬問題,雙方都是為了獲取戰略優勢罷了。雖然石敬瑭在五代十國時期便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遼國(契丹),但石敬瑭當時只是後唐官員,他的行為並沒有得到後唐以來所有中原王朝的承認。歷經亂世,歸屬權已經很難說清,對宋朝來說自然是收復失地,對遼國來說當然屬於侵略戰爭。

    五代十國時期燕雲十六州的歸屬變化,石敬瑭割讓於契丹

    所謂燕雲十六州,主要指的便是今天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山西北部地區,包括燕(幽)、薊、瀛、莫、涿、檀、順、雲、儒、媯、武、新、蔚、應、寰、朔等,共計十六州。因地勢居高臨下、易守難攻,因而一直都是中原政權東北方向的重要防線,戰略位置極為重要。

    △五代十國初期分屬晉王和桀燕

    公元907年,朱溫篡唐建立後梁,唐朝滅亡,五代十國亂世拉開帷幕。911年,幽州節度使劉守光登基稱帝,史稱桀燕,燕雲十六州部分為其所有,直到913年桀燕被晉王李存勖所滅,燕雲十六州逐歸晉王所有。923年,李存勖建立後唐,並滅掉後梁,燕雲十六州為後唐所有。

    此後,後晉皇位傳至李嗣源手中,石敬瑭因多次救過李嗣源的性命,並擁立其稱帝,因而深受重用。933年,李嗣源病逝後,李從厚繼位,為了瓦解地方勢力,逐調任石敬瑭為鎮州成德軍節度使(此前為河東節度使),而讓在陝西的李從珂任河東節度使。李從珂隨即發動岐陽兵變,石敬瑭更是直接殺死李從厚的隨從,李從厚被石敬瑭囚禁後隨即被李從珂派人殺死。

    △五代十國中期為後唐所有

    李從珂即位之後,石敬瑭被任命為太原節度使、北京留守,充大同、振武、彰國、威塞等軍蕃漢馬步總管。不過,雖然石敬瑭對李從珂有擁立之功,但由於其權力過大,李從珂仍然將其視為最大的威脅,由於其經營河東地區多年,李從珂便想方設法想要將其調離。

    之後李從珂和石敬瑭之間矛盾激化,李從珂改任石敬瑭為鄆州節度使,並立即下詔催促石敬瑭前往鄆州就任。石敬瑭於是便向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求救,許諾割讓燕雲十六州,耶律德光逐領兵從雁門關南下,偷襲後唐軍隊,大敗之。

    △後晉石敬瑭將燕雲十六州割讓契丹

    石敬瑭在契丹的幫助下建立後晉,繼而滅掉後唐,逐依約割讓燕雲十六州於契丹,並稱比自己還小十歲的耶律德光為父皇帝,再每年進奉帛三十萬匹。

    雖然割讓歷史較早,但割讓行為並未獲得中原王朝認可

    從時間上來講,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936年)顯然早於宋朝建立的時間(960年),但石敬瑭當初不過是後唐的地方官員而已,他的這種割讓行為並未得到中原王朝的承認。

    △柴榮收復了瀛、莫二州

    後晉、後漢雖然收復燕雲十六州無望,但到後周時期,周世宗柴榮便曾嘗試收復燕雲十六州,而他打的旗號定然是收復中原故土,而不可能是侵犯他國領土。雖然最終因病未能全部收復,卻也收回了瀛、莫、寧三州十七縣,其中瀛、莫二州便隸屬於燕雲十六州,此後遼國佔據的其實只有燕雲十四州。

    △宋太祖趙匡胤

    而到了北宋時期,為了重新收復燕雲十六州,趙匡胤曾設定“封樁庫”,意圖積蓄錢財贖回燕雲十六州(其實也是為北伐做準備)。《續資治通鑑·宋紀》有載,“太祖別置封樁庫,嘗密謂近臣曰:‘石晉(後晉石敬瑭)割幽燕以賂契丹,使一方之人獨限外境,朕甚憫之。欲俟斯庫所蓄滿三五十萬,即遣使與契丹約,苟能歸我土地民庶,則當盡此金帛充其贖值。如曰不可,朕將散滯財,募勇士,俾圖攻取耳。’”

    關於燕雲十六州,趙匡胤用的是“歸我土地民庶”,可見宋朝還是將燕雲十六州視為中原故土的。因此,對於北宋來說,出兵北伐自然是為了收復故土,拯救落入外境的百姓。

    △遼聖宗耶律隆緒

    而對於遼國來說,早在五代十國時期燕雲十六州便已經被納入自己管轄,自然算是自己的領土,後周和宋朝對燕雲十六州發動進攻,自然屬於侵略戰爭。正如《遼史》中對於“雍熙北伐”記載,“三月甲戌,于越休哥奏宋遣曹彬、崔彥進、米信由雄州道,田重進飛狐道,潘美、楊繼業雁門道來侵,岐溝、涿州、固安、新城皆陷。”

    注意,《遼史》中對於北宋的進攻,用的是“來侵”這個詞語,可見他們早已將燕雲十六州視為自己的國土,對於他們來說,宋朝的進攻自然屬於侵略。

    歷經五代十國的亂世,遼國雖然對燕雲十六州擁有主權,但由於該地區實在太過重要,中原王朝自然不會承認這一點,“中原有為之君皆以復燕云為志”,否則中原北方大門將對遼國完全敞開。而遼國則將燕雲十六州作為自己南下入侵中原的橋頭堡,自然也不願輕易讓出。

    綜上所述,燕雲十六州的歸屬已經很難說清,雙方之爭不過是為了戰略主動權而已。

  • 6 # 北疆同心聊歷史

    試回答本題:燕雲十六州,自古以來就是屬於中原王朝的,這一點是無可爭議的。

    燕雲之地,古為燕國和趙國的領土一部份。故那裡文化、人口、文字等多與中原地區無異。因此當然應該屬於中原王朝所屬。

    自後晉皇帝石敬塘,甘作兒皇帝,為向契丹乞兵滅後唐,而割讓了這塊戰略要地。到了這時這塊原本與中原連為一體的土地,才會外屬於遼國!

    燕雲之地,山川險峻,易守難攻。歷來是中原王朝抵禦遊牧部族南侵的屏障,而且長城自此穿過。可以說這塊地盤的得與失,直接關係到中原王朝的安危與存亡——此地若在中原王朝之手,則中原王朝可以憑藉山川之險,抵消遊牧部族的騎兵優勢,因此對於中原王朝鞏固國防,是具有至為關鍵的作用的!

    北宋王朝建立後,就是因為缺少了燕雲之地,所以時刻面臨著,對手居高臨下的打擊。導致了北宋王朝在面對著遼國時,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

    在北宋王朝初建時,尚未承認燕雲十六州是歸屬於遼國的。因此他們試圖奪回此地,當然也就應該被視為收復故土,而不是侵略了。

    當宋遼達成澶淵之盟後,對雙方的領土範圍,作了劃分。至此北宋王朝正式承認了燕雲之地歸屬於遼,也就是說在此時,燕雲之地才被宋遼兩國以合法條約的形式,劃至遼國的統治之下!

    綜上:要回答本題,還是要從時間點上來作淺析。而這個時間點,就是澶淵之盟。

  • 7 # 門外老漢

    公元936年,中國後晉的開國皇帝石敬瑭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出兵扶植其建立後晉,石敬瑭向遼太宗稱父。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使得遼國的疆域擴充套件到長城沿線,往後中原數個朝代都沒有能夠完全收復。

    嚴格意義上說,燕雲十六州是屬於中原王朝的,也就是同時期的宋。因為長期以來中原政權的領土就達到這一地區,春秋戰國時期燕國就位於這裡,秦朝陳勝吳廣去戍守的漁陽郡也就在燕雲十六州之中。

    “失嶺北則必禍燕雲,丟燕雲則必禍中原。”可以見得燕雲十六州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燕雲十六州後晉時期被契丹佔領,但是漢人長期生活在這裡,也是中原政權的領地,北宋屢次出兵燕雲地區算不得侵略,只是為了收復曾經丟失的領地,恢復河山。但是這個時候,契丹早已把這裡當成自己的領土,畢竟是自己憑本事搞到手的。在契丹看來,北宋對燕雲地區出兵就是在侵略自己國家的領土,自己哪有道理不反抗呢?所以,不管領土是誰的,誰侵略誰收復,都是站在不同立場上的觀點,所給出的答案也是不同的。

  • 8 # 鬼影問道化真身

    所有國家的領士,都處於動態的變動之中。沒有任何國家的領土,是自古以來,一成不變的。國家的領土,誰到手就是誰的,只要拿得穩丶立得住就行了。

    遼國是在宋朝誕生以前,獲取的燕雲十六州。這是遼國憑藉實力獲取的國土,這個不存在爭議。

    燕雲十六州是中原故地,倘若被塞北政權長期掌控,將直接威脅中原王朝的安全,直接影響中原王朝的國運。因此宋朝統一中原後,致力於收回燕雲十六州。這是關乎國運的利益之爭,宋朝的想法也沒錯。

    宋朝收復燕雲十六州,在大原則上是對的。宋朝錯就錯在,對收回燕雲十六州的時機判斷失誤。

    當時的遼國十分強悍,不是宋朝憑藉武力,就可以輕易擊潰的。而且遼國對宋朝沒有敵意,也沒有吞併宋朝的野心,甚至還想與宋朝交好。

    當時的宋室,一不考慮現狀,二對遼國缺乏評估,盲目的發動了收回燕雲十六州的戰爭。結果偷雞不成,反蝕把米。

    一方面極大的消耗了宋朝的國力,導致宋朝無心他顧,致使大理丶越南蹬鼻子上臉。

    另一方面,宋朝對遼作戰失敗,被迫簽下“澶淵之盟",給宋朝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

    國家之間的領土問題,是永遠存在的。解決領土問題,要全方位考慮,要利用歷史性機遇,切不可盲目作為。

  • 9 # 漫步春風96

    自古以來,土地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資源,在現代,國土是絕對不允許侵犯的。但是在古代,卻總能碰到有些朝代因為自身能力不夠割地求和,或者以土地為條件請求其他國家的協助,就比入石敬瑭,為了求契丹的協助,將燕雲十六州拱手送出,此後宋朝花費數百年,都沒能把這塊土地個收回來,然而到了明朝時期,朱元璋只用了一年就收回來了。

  • 10 # 石三公子

    幽雲十六州是唐朝的,由五代晉送給契丹,但是晉不是十六州的所有者,他也就是借花獻佛(=拿外蒙古換蘇聯承認)。。按照歷史傳承,宋之前是梁唐晉漢周,從某種意義來說趙匡胤屬於唐朝人(再不濟也是唐王李克用集團的一份子),塞北有天然關防,還有戰馬。丟了燕山屏障山西河北就是人家的囊中物,就和匈奴口裡的“失我胭脂山,六畜不得安”一樣,秦始皇又給後邊的帝王畫了個道道:必須統一“自古以來的”國土。所以趙匡胤不管是為了什麼,收復幽雲十六州也是理所應當的。再說了五代時候都是天子寧有種也,兵強馬壯著為之,皇位都可以搶更何況十幾二十幾個州郡。

  • 11 # 塗山大蝦

    清朝之前並沒有明確的國境線,基本可以用勢力範圍來表示。領土的大小跟自身的實力對應,有能耐的就多佔領一些。

    拿燕雲十六州來說,宋建立時是屬於遼的,已經被遼統治多年。宋認為自己是繼承於晉漢周的,所以追認前朝的土地也屬於自己,說收復失地是可以的。若說侵略吧,也成,就和宋攻打南唐、南漢等,一個政權攻擊另一個政權就是侵略。

    無論是農耕的宋唐漢等,還是遼,都承繼於唐,都有主張唐朝土地的權力。可以說他們之間的鬥爭就是割據勢力對領土的爭奪,怎麼定義,要看站在什麼角度上。

  • 12 # 江山歸一統

    幽雲十六州就在現在北京.天津.河北和山西北部.內蒙南部一帶,歷來是中國王朝控制,938年後唐藩鎮石敬塘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族建立的遼國,在遼的幫助下滅了後唐,石敬塘做了兒皇帝。後來雄才大略的後周世宗柴榮出兵北伐,勢如破竹,收復了三州,但柴榮英年早逝,北伐功敗垂成。趙匡胤建立宋朝後,實行先南後北的政策,錯過了北伐的最佳時機,因為當時的遼國皇帝被稱為睡王,少理朝政,到宋太宗繼位時,遼國已是精明的蕭太后執政,宋太宗發動二次北伐,但由於宋朝重文輕武的政策,武將沒有自主權,影響了軍隊的戰鬥力,第一次北伐宋太宗親征,第二次北伐是按陣圖出兵,結果都被打得大敗。宋朝沒能收復幽雲十六州,失去了燕山山脈的屏障,以後就被動挨打。

  • 13 # 聰明的小龍女

    燕雲十六州是中原領土、北宋一統後也是大宋領土,只是被無能之君後晉開國之君石敬瑭割讓給了遼國,所以才成為遼國疆域。因此北宋是一心收復失地領土,並不是侵略遼國。

  • 14 # 光明27

    燕雲十六州屬於宋朝,宋朝收復燕雲十六州完全具有合法性。

    有一種觀點,說宋朝奪取燕雲十六州不是“收復”,而是對遼國發動了侵略戰爭,因為是石敬瑭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的。然而,只要仔細分析,就能發現這種觀點是完全站不住腳的。宋朝奪取燕雲十六州毫無疑問是收復而不是侵略。

    936年,石敬瑭發動針對後唐的叛亂,後唐末帝李從珂出兵討伐石敬瑭,石敬瑭抵抗不過,向遼國求援,條件是割讓當時屬於後唐的燕雲十六州給遼國。遼太宗耶律德光率領5萬軍隊入侵後唐的燕雲十六州,後唐被擊敗,李從珂自焚殉國,後晉取代後唐。

    可以這麼理解,燕雲十六州是後唐領土,後唐朝廷和後唐皇帝李從珂擁有燕雲十六州的主權,石敬瑭與遼國達成的賣國條約由於未經後唐皇帝李從珂同意(李從珂也不可能同意),不具有合法性,因此遼國不擁有對燕雲十六州的主權,而是北宋繼承了後唐擁有的燕雲十六州的主權,因此後來北宋希望武力收復燕雲十六州完全具有合法性,毫無疑問不是侵略行為。

    就算有人這麼說,是石敬瑭滅亡後唐,建立後晉之後,以後晉皇帝的身份割讓的燕雲十六州,因此燕雲十六州是遼國領土,仔細分析這種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就算算作石敬瑭在當上後晉皇帝后才割讓的燕雲十六州,但“石敬瑭割讓燕雲十六州”的行為與“石敬瑭與遼國達成的賣國條約”(達成這個條約時仍處於後唐時期,未經後唐皇帝李從珂同意(李從珂也不可能同意),因此這個條約是非法條約)之間存在因果關係,而且遼太宗耶律德光率領5萬軍隊入侵後唐是導致石敬瑭滅亡後唐的原因,後晉取代後唐並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遼國的結果是透過侵略戰爭達成的,根據“取得領土的過程必須完全合法,取得領土的結果才是合法”的原則,遼國不是合法佔有燕雲十六州,而是侵佔了燕雲十六州,因此後來北宋希望武力收復燕雲十六州完全具有合法性,毫無疑問不是侵略行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BA季後賽來襲,如何預測本賽季最佳陣容一陣名單,當選原因是為哪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