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鬧米媽媽

    各位家長在做準爸爸媽媽的時候就要開始看些書了,不要打無準備的戰。我們應該領證育兒。

    我在懷寶寶前就看了很多書,特別是剛懷上,很興奮,天天看各種書,上論壇、百度查資料。

    我把我看過覺得好的書推薦給大家。

    國外的書

    針對養育小寶寶的書

    看完這些國外的書,你對育兒會有很大的改觀,特別是第一本,他是根據寶寶的月份跟著讀,像什麼時間寶寶會吃手,吃手要不要阻止他;什麼時候翻身,什麼時候會爬,都有介紹。有什麼變化不用急急忙忙去臨時查了。

    國內的書

    都是跟據中國寶寶的情況來寫的

    崔玉濤老師的書和國外的很像,但是更生動形象,圖文並茂;孫瑞雪的書注重細節和孩子的行為心理;如何和孩子溝通也很重要。

    寶寶在兒童期家長要看的書

    這三書,內容都很好,但是看起來有點枯燥,我都是一天看幾頁,折起來明天看。我也經常看睡著,我就把他們當助睡眠的佳品。

    我還看過如何《養育好男孩》的書,也有專門介紹《養育女孩》的書。

    我只看過《養育男孩》,裡面介紹了男孩和女孩養育和溝通方式不同。男孩要教他勇敢,有責任心,男孩入托入學不能太早。男孩為什麼比同齡女孩學習成績差等問題。

    書是我們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們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給孩子做榜樣。加油吧,爸爸媽媽!

  • 2 # 育兒手帳

    我來給你推薦下正看過的幾本把,感覺比較實用的。

    孩子的命運掌握在父母手中,因此父母的育兒觀念起了重要作用。

    育兒的書我讀過很多,對我影響最大的一本書是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是作者透過寫教育自己的女兒一些案例,以及自己遇到的很多案例進行對此和分析,是一本很實用的書。不會像其他書讀完不知道怎麼做,這本書很親民,讀完後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

    《好父母不吼不叫》這本書主要是針對父母控制情緒方面,看似是育兒,其實也是讓父母得到一次昇華。因為育兒就要育己,讓父母修復自己童年的遺憾。這本書也是不錯的選擇,建議看一下。

    《好性格讓孩子受用終生》這本書還在看中,沒有讀完,主要講性格對孩子的影響,以及如何培養。

    讀書其實只是為自己提供一些思路,讀完後思考的結果才是最重要的,畢竟每個孩子的成長都不一樣,實事求是才是最好的育兒方法。

  • 3 # 美好未來A

      這本書強烈推薦給準備懷孕和已經懷孕的新手媽媽們。書的作者是一位日本的兒科專家,我本人雖然有些“反日”傾向,但是對日本人在育兒方面的用心程度非常之敬佩。

      松田前輩在書中自始至終都在致力於減輕媽媽的育兒焦慮,而且對母親在育兒方面的辛苦付出充滿尊重和理解。雖然書中有部分內容由於年代的限制已經有些過時,比如輔食新增的一些方法,但依然還是目前為止最好的一本育兒書。

      我個人認為最值得反覆閱讀的部分是,書中非常詳細地描述了孩子在1週歲以前最常見的疾病和症狀,瞭解這些,會極大地降低新手媽媽面對小寶寶不正常情況時的焦慮情緒。此外,我非常欣賞書中一直反覆強調的一點,就是媽媽不要把時間都花在給孩子做輔食、打掃衛生等家務事上,一定要儘可能多地花時間陪孩子去戶外活動,這個比什麼都重要。

      此外,中國著名兒科醫生鄭玉巧所著的《鄭玉巧育兒經》,也很實用,在這裡同時推薦給新手媽媽們。

      這是一本曾經在美國家喻戶曉的育兒書,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育兒書之一。雖然因為東西方的差異,書中有些觀念可能還不好接受(比如孩子一生下來就和父母分開睡覺),但是裡面有非常多的觀點能夠給父母以極大的啟發。我個人認為,如果媽媽有精力的話,可以把《育兒百科》和這本書都備在手邊,因為二者分別是東方和西方的代表性育兒理念,對照之下對很多問題的看法會更加客觀。

      此外,《親密育兒百科》(上下冊,威廉·西爾斯、瑪莎·西爾斯合著),也是非常經典的一套西方育兒書,同時列在這裡推薦給新手媽媽。

      這本書指導父母如何幫助孩子擺脫負面情緒,是很薄的一本小書,但是句句經典、極其實用,強烈推薦。該書在2007年再版過一次,作者加了一些新的內容,還專門給中國讀者寫了序言。

      我感覺每次讀這本書都會有新的收穫,因為孩子在長大,父母的內心也在不斷成熟,書中的很多理念和方法需要在漫長的實踐過程中不斷去消化。如果您的孩子快2歲了,或者已經表現出“TerribleTwo”的跡象,一定要趕緊學習一下這本書。

      這也是非常非常經典的一本書,強烈推薦。這本書主要講父母如何與孩子溝通,但其實裡面的很多觀念對於成人之間的溝通也非常適用,我覺得讀了會讓父母和孩子都非常受益。作者吉諾特博士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他的一生很短暫,全部精力都致力於兒童心理的研究和對父母老師的培訓上,非常讓人感動。這本書也是我經常翻看的書之一,每當我面對孩子內心煩躁不能平心靜氣的時候,就翻看這本書,重新找回對孩子應有的愛的感覺。

      5.《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這本書的內容確實非常好,講的是親子溝通的正確方法。兩位作者自己也是母親,同時在培訓家長方面非常有經驗,書中用豐富的例項和插圖增強理解和記憶。值得一提的是,這兩位作者都是前一本書《孩子,把你的手給我》的作者吉諾特博士的學生,所以書中的觀念都和《孩子,把你的手給我》一脈相承,同時更加易於理解,而且有更多實用的辦法。

      關於這本書還有個趣事,某天好好在我桌上翻看這本書,發現裡面有漫畫,就讓我給她講那些畫是什麼意思。那些漫畫都是媽媽針對一件事的正確和錯誤兩種做法,我在講完每組對比之後讓小人選擇她喜歡的那一種,結果小人全部選擇了正確的做法,無一例外。看來,孩子的感覺和書中提倡的正確做法非常一致喲。

      6.《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走進孩子的塗鴉世界》

      這本書是日本著名的教育專家、畫家鳥居昭美的一本經典教育專著,在日本影響了整整兩代人。這本書在2001年曾經被引進國內,那時的書名是《走進孩子的塗鴉世界》,是夾在一套育兒叢書裡面出版的。我有幸在好好很小的時候看到了這本書,實在是受益匪淺。它讓我深刻理解了孩子塗鴉的奧秘、畫畫對孩子的作用,以及如何保護孩子的天性和創造力,也瞭解到兒童學習和發展的規律,應該採用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等等。其實它可以說是一本經典的教育書籍,而不僅僅是美術指導書。

      這本書曾在網上被關注孩子素質教育的媽媽們,以及秉持先進教育理念的美術教育機構和專業工作者們大力推薦,一直口碑相傳,只是,由於當時這本書沒有受到出版界的重視,只印了一次就銷聲匿跡。我到出版社工作後,找到了這本書在日本的版權,再次引進國內,同時還引進了鳥居昭美前輩的另一本書,是該書的姊妹篇《培養孩子從畫畫開始2:孩子的畫如何看,怎麼教》。

      這本書目前得到越來越多的媽媽重視,其重要程度我就不多說了。在我們這一代之前,國內的傳統育兒觀念和做法可以說是非常缺乏愛和自由的。雖然裡面的一些內容不一定是原汁原味的“蒙氏教育”,但正是因為孫瑞雪老師結合了自身的實踐,才真正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和中國家長的需要。

      7.5.《捕捉孩子的敏感期》 編者:孫瑞雪

      (這本之所以列為7.5,因為和《愛和自由》是一個系列的,呵呵。不過,其實我已經推薦了11本了。)

      我沒有推薦蒙臺梭利的原著,比如《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靈》等等,這並不是說我認為蒙氏的原著不好,而是覺得孫瑞雪老師的書更適合中國的家長來閱讀,更加易於理解。

      孫瑞雪不是這本書的作者,而是編者,書中的案例都是由老師和家長們記錄下來的,是孫瑞雪在寧夏辦學時發生在孩子們身上的真實事例,孫瑞雪在每個案例後面做了點評。看了這些真實的例子和分析,我們能實實在在地瞭解很多孩子內在的“秘密”、瞭解孩子發展的規律,從而避免用成人的“有色眼鏡”去看待孩子成長過程中的行為,認識這一點很重要,否則,很可能會遏制孩子的正常發展。

      我是在四年多以前第一次讀這本書的。很厚的一本書,我用了一個通宵一口氣讀完,當時的感覺是非常震撼,同時也非常心痛。然後我就反思,反思自己的教育歷程,反思身邊的那些事例,反思國內的教育現狀。這是一本非常能夠引人深思、讓人猛醒的書,我感覺李躍兒有點像目前中國教育界的魯迅,用她犀利的文筆直擊傳統教育的痛處。如果作為父母你還沒有下決心給孩子愛和尊重,那麼最好先看看這本書,然後再去想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

      這是目前國內能看到的華德福教育方面的書中比較經典的一本,是吳蓓老師翻譯的,此外還有《自由地學習》(李澤武譯)、《學校是一段旅程》(吳蓓譯),這兩本也很好,同樣推薦。另外,吳蓓老師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寫的《請讓我慢慢長大》,也是媽媽們瞭解華德福教育的一本好書。

      小巫這本書非常適合立志於母乳餵養的媽媽們提前閱讀,我當初就是因為看了這本書,堅定了自己母乳餵養的決心,也因為本書的指導,避免了很多母乳餵養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

      同時,這本書也對國內傳統的一些育兒理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抨擊”,雖然言辭很犀利甚至有些“崇洋”,但是非常能夠引起關注孩子成長的父母們的反思,尤其是在若干年前,那時候秉持先進育兒理念的書還很少,當時給我的感覺很震撼。小巫最近已經對這本書進行了再版的修訂。

  • 4 # 單單讀書

    一,《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1.推薦理由:

    你比任何玩具更讓孩子喜歡和著迷。

    孩子們並不需要智力玩具或者電視節目,他們需要的是你!他們真正看重的是和你在一起的快樂時光,他們需要被重視,需要和父母單獨相處而不被打擾的時間,需要和父母建立一生的親密關係!

    與傳統方法相比(如控制、放任、賄賂、威脅等)情感引導的教育方法更加充滿關愛,也更符合邏輯和人性。

    因為只有情感引導型父母才會把這些棘手的情況當成瞭解孩子內心世界的好機會,並且對孩子的情緒給予同情和理解,在溝通中增進親子關係,進而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溝通能力,為他們將來的成長打下最有益的基礎。

    2.作者簡介:

    金伯莉·布雷恩,最早在世界上提出“情感引導式教育”的兒童教育專家,註冊家庭與兒童心理治療師,同時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

    金伯莉是網路教育電視臺的創始人和製作人,同時還是雅虎的節目製作人、雅虎媽媽部落格協會的成員。

    “如果你已經厭倦了和孩子沒完沒了地爭執,你一定要讀讀金伯莉.布雷恩的書……不要再賄賂、體罰和責罵孩子——教育應該是一個心平氣和的過程!”

    ——蘇珊·M .海姆。

    二,《如何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

    1.推薦理由

    社會能力就是孩子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能力,人是社會動物,沒有社會能力的孩子很難取得成功。

    舒爾博士提出的“我能解決問題”法,以教給孩子解決衝突和與人相處的思考技巧為核心,在長達30多年的時間裡,在全美各地以及許多其他國家,讓家長和孩子們獲益匪淺。

    與其他的養育辦法不同,“我能解決問題法”不是由家長或老師告訴孩子怎麼想或者怎麼做。

    而是透過對話、遊戲和活動等獨特的方式教給孩子自己學會怎樣解決問題,如何處理與朋友、老師和家人之間的日常衝突,以及尋找各種解決辦法並考慮後果,並且能夠理解別人的感受,從而與人和諧相處,成長為一個社會能力強、充滿自信的人。

    2.作者簡介

    默娜·B.舒爾,博士,兒童發展心理學家,美國亞拉尼大學心理學教授。

    她為家長和老師們設計的一套“我能解決問題”訓練計劃,以及她和喬治·斯派維克(George Spivack)一起所做出的開創性研究,為她榮獲了四項國家級大獎:一項美國心理健康協會大獎(1982年)、三項美國心理。

    3.《愛與自由》

    1.推薦理由

    孫瑞雪的教育理念常被奉為“育兒聖經”。首屆中國教育創新論壇上,孫瑞雪是全國幼教領域唯一的大會發言人。在千萬個家長心中,孫瑞雪是“育兒百寶箱”。

    親愛的讀者,如果這本書能使您更愛您的孩子,就請您把愛送給每個孩子。在愛的環境中長大成人,他們肯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擁有這樣一個孩子,幸福會像空氣一樣包圍著我們。

    我們都曾經是孩子,成年後,我們又有了孩子.孩子給我人帶來希望和歡樂,也給我們帶來困惑和焦慮,孩子是家庭大事中的大事.

    因此,當家長人發現有這樣一本書能幫助他們真正瞭解孩子、給孩子帶來幸福時,他們的感激和欣喜便油然而生,這就是《愛和自由》廣泛流傳的秘密。

    3.作者簡介

    孫瑞雪,女,蒙臺梭利教育專家 生於1962年,畢業於寧夏大學中文系。現任寧夏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二屆委員會委員、寧夏婦女聯合會委員、《銀川晚報》特約撰稿人、銀川電臺特約嘉賓主持、寧夏 蒙臺梭利幼兒園園長、北京心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她是國內第一所蒙臺梭利幼兒園的創辦者,在國內外幼兒教育界頗具聲望。

    2000年出版了教育學術專著《愛和自由——新兒童教育法》以及合著出版《心智教育成長叢書》——《和孩子終生分享數學邏輯的快樂》上下冊;《觀察與創造》《想象與創造》《心靈與創造》。

    以上就是我最喜歡的三本育兒書籍,我甚至認為,只要把《愛與自由》理解透了,養育孩子不再需要大吼大叫,身心俱疲了。

    你認為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有人說遠古時代的昆蟲比現代人還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