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閒話讀史

    古代的內亂一般都是因為皇位的繼承風波。

    如果一個皇帝在位期間對朝廷的控制力不夠強,同時,繼任者又年幼的話,就非常容易發生內亂。

    具體可以參考東漢。

    (影視劇中的司馬懿和年幼即位的曹芳)

    東漢的明帝31歲的時候病逝,第四子和帝繼位,當時只有十歲,從和帝起,東漢就陷入了外戚殺宦官,宦官殺外戚,皇帝殺外戚的惡性迴圈,而且這些想要掌控大權的外戚和宦官,為了便於他們把持朝政,擁立新皇帝都是選的幼主。

    所以,對於一個皇帝來說,選繼承人的時候,沒有兒子或者兒子太小都是一件要命的事。曹魏和孫吳就是這兩種情況。

    曹魏是皇帝沒兒子。

    曹魏從魏文帝曹丕代漢而立,傳到第二代魏明帝曹叡,結果魏明帝連生數子都夭折,無奈何之下,只能從宗室中選取養子以承大業,沒想到養子都夭折了一個,後來被廢為齊王的曹芳是他的第二個養子。

    239年魏明帝病逝,時年36歲,而此時的曹芳才僅僅是個7歲的稚兒。

    果不其然,面對沒有成年而強勢的帝王壓制的權臣,只能任憑擺佈,繼位5年後,司馬師就廢掉了曹芳,改立了高貴鄉公曹髦為帝。

    孫吳是立幼子。

    孫權雖然也是一帶英主,但是在繼承人的選擇上顯然也糊塗了一把,立了他的嫡子,當時年僅10歲的孫亮為帝。

    其實孫權還是為幼子鋪好了路的,以諸葛恪為輔弼,在最初的幾年也算穩定了朝局,然而沒想到的是,在諸葛恪徵淮南失敗後,被掌握著大量兵權的孫吳宗室孫浚、孫弘等人聯手殺掉,從此朝政大權就一直掌握在了宗室手中,皇帝的廢立也皆有宗室操控。

    (影視劇中的孫休)

    258年,廢孫亮為會稽王,迎立了孫休。

    孫休雖然是個不錯的皇帝,但是連年的內鬥已經極大的損耗了孫吳的國力,甚至在蜀漢面臨滅亡的關頭也無力履行吳蜀同盟的義務,只能坐看蜀漢滅亡。

    當然了,歷史告訴我們即便繼位的是個成年的帝王,如果帝王昏聵或殘暴的話,也是一個亡國的結局。

    典型例子就是孫吳的末帝孫皓。當時本來繼承皇位的是前任皇帝吳景帝孫休的兒子,但是當時太子年僅10歲,已經對幼主繼位可能引發的內亂引以為戒的東吳群臣商議迎立一個年長的皇帝,因此一貫表現良好,有賢名的景帝侄孫孫皓就成了繼任者。

    沒想到孫皓卻是一個擅於偽裝的殘暴之徒,繼位後不久就露出了真面目,十年時間就把在景帝孫休手中恢復了一些元氣的孫吳家底敗光。最終,孫吳滅亡。

    至於蜀漢,之所以沒有內亂的原因在於蜀漢末帝劉禪雖然號稱“阿斗”但是他的統治確實還算不上殘暴,只能說比較昏聵,且蜀漢連他在內也就兩任皇帝,他是成年繼位,在位期間就被曹魏滅了,還沒來得及亂。

    可見,對於封建王朝來說,繼位者是否靠譜全靠蒙,成年人蒙中的機會高一點。

  • 2 # 小呆歷史觀

    三國時期,雖然經過夷陵之戰大敗的蜀漢實力最弱,不過有一點卻值得稱道,那就是蜀漢內部雖然存在荊州派和益州本土派的派系之爭,也有南中之地南蠻的區域性叛亂,但是總體來說蜀漢並沒有大的內亂髮生。

    反觀曹魏和東吳卻並非如此,比如曹魏自魏明帝曹叡死後,先是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攫取了曹魏大權,其後又有淮南三叛,中書令李豐和張緝密謀推翻司馬師改立夏侯玄為大將軍的未遂政變,司馬師廢曹芳,司馬昭刺殺曹髦的甘露事變等等。

    東吳的內亂更多,比如孫權末期其子孫和、孫霸的“二宮之爭”,孫亮登基後權臣諸葛恪的專權和被殺,接著孫綝廢孫亮後又被殺,孫皓時期步騭之子步闡叛吳降晉,以及孫皓殺孫奮和孫策之孫孫奉等等;那麼相比之下為何曹魏和東吳內亂頻生,蜀漢的政局反而要平穩得多?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第一,劉禪活得久:自223年劉備病逝白帝城劉禪登基為帝到263年蜀國滅亡,劉禪整整在位四十年,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蜀漢朝局的穩定。

    魏文帝曹丕220年建立魏國,226年病逝在位僅僅六年,死的時候也才40歲;其子魏明帝曹叡226年登基,239年去世在位十三年,死的時候年僅36歲,只要曹丕和曹叡兩人有一人能活到五十多歲,司馬懿哪有機會能攫取大權!

    孫權自己活得久,可惜其太子也是皇長子孫登早死,“二宮之爭”落了個兩敗俱傷,孫和被廢,孫霸被賜死,幼子孫亮登基時才十歲,以至於大權先後落入權臣諸葛恪和孫峻、孫綝之手,導致其後東吳內亂不已。

    第二,蜀漢之所以政局平穩和諸葛亮有莫大關係:嚴格來說諸葛亮是三國時期權柄最重的權臣之一,但是諸葛亮和司馬懿、諸葛恪、孫綝等權臣不同,雖然他也打壓益州本土派和一定程度上任人唯親,但是諸葛亮鞠躬盡瘁沒有野心,他選定的繼承人蔣琬、費禕、董允、姜維等人都是德才兼備之人,而且諸葛亮之後也沒有一人有他那麼高的聲望可以大權在握,這些都是蜀漢政局得以平穩的客觀因素。

    第三,蜀漢宗室力量薄弱:劉備沒有兄弟,只有劉禪、劉永、劉理三個親生兒子和劉封一個養子,唯一不穩定可能對劉禪構成威脅的劉封在劉備登基之前已經被殺,劉禪的地位很穩。

    曹操兒子眾多,曹氏宗親更多,曹丕對自己的兄弟頗多猜忌,他對兄弟和宗室的打壓是司馬懿奪權後曹氏未能有實力派出來振臂一呼的原因之一。

    江東的基業是孫堅和孫策奠定的,和孫堅同輩的族人和後代以及孫策的影響力在江東始終存在,比如孫亮時期的權臣孫峻和孫綝就是孫堅弟弟孫靜的曾孫。

    孫權自己也有七個兒子,這麼多的孫氏宗親各有各的利益訴求,一有事情很容易生亂,比如孫權之子孫奮和孫策之孫孫奉之所以被殺,就是因為吳帝孫皓因左夫人王氏去世思念過度,數月不出宮門被朝野上下傳言已死,認為孫奮和孫奉兩人之中有一人將會登基為帝,而導致被孫皓所殺。

  • 3 # 趙鑫灝

    三國演義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祥!但是三國演繹不是真正的歷史,是小說,很多故事情節是作者的合理想象創造!

    在魏蜀吳三國中,蜀國相對穩定!魏吳兩國政權不穩的原因有那麼幾點:

    1、魏國,天下九州,魏佔其五。在三國中魏國實力最強。但有一個問題,地面大了事情就多。在我曹操沒有統一北方之前,北方是軍閥割據勢力最多的地方,即使後來魏國建立了時常有地方反叛!最重要的原因是權臣爭權奪位,皇帝託孤不當。魏明帝的時候,跟隨曹操的老臣基本不在了!魏明帝曹睿在駕崩前,託孤了四位大臣,這四人中處了司馬懿,其他三人都是草包!而司馬懿早有不臣之心。另一位託孤大臣曹爽和司馬懿兩位爭權奪利,使曹魏政權動盪不安!

    2、吳國動盪的主要原因是,吳大帝孫權在繼承人選擇上嚴重失誤,孫權死後由年僅10歲的孫亮即位,導致後來權臣孫綝當政,隨意廢立皇帝,即使權臣被殺後,而後面即位的皇帝也是昏庸暴君!

    3、蜀國為何相對安穩?其一:巴蜀之地,天府之國,物產豐富,人民能吃飽飯!其二:劉備和諸葛亮打下的基礎好。特別是諸葛亮在去世前,將威脅劉禪的大獎誅殺!為劉禪留下了一批忠心之臣。其三:劉禪決定不是三國演繹裡面說的那麼不堪!他是一個很聰明的人,我們可以說他庸,但他絕不昏!在諸葛亮輔佐他的十幾年時間裡,劉禪已經學會了駕馭群臣,國內地位也是很高!即使有幾個奸臣但不影響大局!

  • 4 # 長史如歌

    其實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家各有內部權力鬥爭,只不過魏國和吳國權力鬥爭比較慘烈,導致大批人死亡,朝局動盪。而蜀漢權力鬥爭比較佛系,沒有引起大的動盪,政權交接平穩過渡。這主要原因是諸葛亮手段高明,蜀漢政權政治寬鬆開明,不事株連。

    蜀漢比較重大的權力鬥爭事件主要有兩個:諸葛亮廢李嚴和魏延被殺。

    蜀漢權力鬥爭之一:諸葛亮廢李嚴

    諸葛亮和李嚴不和的誘因:軍政互相制衡

    劉備白帝城託孤是千古流傳的明君和賢臣之間高度信任的樣板戲,但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當時白帝城託孤的顧命大臣有二:以諸葛亮為主,李嚴為副,實際上是兩個人。在職務上,諸葛亮是:“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李嚴是:“以李嚴為中都護,統內外軍事。”也就是說,諸葛亮管政事,李嚴管軍事。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任命,如果劉備真的完全放心諸葛亮,又何必將軍政大權一分為二呢?這裡有兩種可能,其一是以劉備識人的眼光,早已看出諸葛亮“應變將略,非其所長”,諸葛亮適合治國理政,不適合領軍打仗;其二是帝王心術的老路子了,即分權制衡,防止一家獨大,危及兒子阿斗的地位。

    諸葛亮廢李嚴的經過:諸葛亮暗奪李嚴兵權

    雖然李嚴任中都護,有統領全國軍隊的權力,但諸葛亮建議劉禪將李嚴繼續安排在永安,用以防備東吳方向,這樣一來,李嚴就遠離中樞決策,無法實行中都護的職責。後來,諸葛亮平定南中等蜀漢國內叛亂和北伐中原時候,就直接調動了軍隊,李嚴也只能遠在永安乾瞪眼。

    李嚴被架空後,心裡肯定不滿,怎麼也得想法子找回場子來,於是就跟諸葛亮要權力,要求合五個郡組成巴州,他同時擔任江州和巴州刺史,不出意外被諸葛丞相打臉拒絕了。李嚴遭此打臉,決定掀桌子,於是趁諸葛亮出征在外的時候向劉禪誣告諸葛亮,結果被揭穿,被諸葛亮廢為庶人。

    諸葛亮在這場權力鬥爭中,沒有采用當時魏國和吳國流行的“謀反”罪名,而是步步為營,慢慢把李嚴的兵權架空。在遭到誣告時,也沒有大殺特殺,而是把李嚴廢為庶人,留了他一條命。值得一提的是,諸葛亮對李嚴也沒搞株連,反而還重用李嚴的兒子李豐。從這個過程上來看,既打倒了政敵,又保持了政局穩定,手段十分高明。

    蜀漢權力鬥爭之二:魏延被殺

    魏延被殺原因:魏延對諸葛亮遺命不滿,情商低,自己作死

    諸葛亮在北伐路上病逝之前下了個遺命:“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下這個遺命的原因主要是魏延每次隨諸葛亮出兵時總是要求分給他一支軍隊,由他帶領出奇兵伐魏,諸葛亮總是不允許,魏延就經常發牢騷抱怨。傳到諸葛亮耳中,這種事兒多牢騷多的下屬自然不招領導待見。諸葛亮估計自己死後魏延肯定不聽別人招呼,索性就不管他,先保住主力大部隊要緊。

    魏延知道諸葛亮死後要撤軍非常不滿,要求繼續北伐魏國。待知道長史楊儀等率領的主力部隊即將甩下他撤退的時候,魏老哥終於怒了,任性了一把,也不跟楊儀等人商議就提前撤退了,撤退路上還把棧道都破壞了,結果苦了後面楊儀的主力部隊。

    後來楊儀部隊緊趕慢趕趕上魏延時,魏延又擺開陣勢阻擊楊儀,但由於魏延部隊的兵將知道魏延理虧,不願為他打仗,於是一鬨而散。大勢已去的魏延和兒子等少數人往漢中逃跑,被馬岱追殺斬首。當時楊儀等人都以魏延謀反報告蜀漢朝廷。

    說魏延謀反實際上是冤案,因為沒有確鑿的證據表明魏延有謀反之意。在當時的情況下,魏延如果真有謀反之意,在手上部隊不足以進攻蜀漢主力部隊的情況下,往北跑直接投魏是最好的辦法。從魏延之前的為人處世和他在諸葛亮身故這段時間的表現來看,魏延不過是一肚子氣沒處發的輕率之舉,目標只不過是楊儀等少數人而已。

    在這場騷亂中,只有魏延等少數幾個人身亡,事後魏延的其他家人也未被誅殺,而是流放了事,對政局也未產生太大的影響。其中原因,一是事發倉促,魏延麾下軍隊沒有與本國軍隊交戰的想法,沒有兵戈相向。二是這與諸葛亮執政期間,蜀漢政權在內部治理上比較開明寬鬆,不事株連是也分不開的。

    書讀得少君評說:與魏國和吳國的動輒人頭滾滾,血流成河的慘烈政治鬥爭相比,蜀漢發生的事情實在可以說是波瀾不驚,諸葛亮的政治智慧和手段的高明,以及治國理政的公正公平、開明寬鬆,成為蜀漢政權政治穩定的壓艙石。

    文中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通知後定當刪除!

  • 5 # 一壺清茗品春秋

    三國時期,曹魏和東吳內亂頻生,蜀漢政局平穩。

    首先,蜀漢得益於有千古一相諸葛亮,劉備託孤之後,諸葛亮集權而不戀權,功高而不壓主,雖然諸葛亮集蜀漢軍政大權於一身,但始終以匡扶漢室為己任,死後沒有培育任何私人勢力。雖然諸葛亮臨死指定了接班人,但不管蔣琬也好,費褘也好,他們任命都是透過劉禪任命的,也就是說諸葛亮死後蜀國的人事大權,已經平穩地過度到了劉禪手中。

    其次,蜀漢政局平穩得益於劉禪掌權後,將相分權制約的機制,將諸葛亮的權力一分為二,把丞相之位一分為二,變成大將軍、大司馬,讓蔣琬、費禕分別擔任,互相配合、互相牽制,既符合諸葛亮遺願,又確保了政局的穩定,避免了一家獨大,權臣出現。

    第三,魏國也好,吳國也好,都是少主繼位。曹芳八歲登基,孫亮十歲登基,都需要大臣輔佐。輔佐的大臣曹爽也好,諸葛恪也好,既沒有諸葛亮的威望,也沒有諸葛亮的才能,最終導致司馬懿、孫峻等權臣奪權專權,造成了政局的動盪。

    第四,魏國、吳國權臣專權都是士族勢力的反撲,司馬家本身就是望族,司馬懿發動高平陵政變也得到了士族的支援;孫峻是吳國孫堅弟弟孫靜一系,屬於孫氏一族。孫峻殺諸葛恪,也是孫氏一族對大權旁落的不滿。而蜀國權力構成分三部分一部分是元老派,一部分是荊州派一部分是益州派,在諸葛亮打壓下益州派一直不成氣候,沒有到決策中樞。而元老派、荊州派的人物隨著時間推移,被時間淘汰的差不多了。因此,蜀漢沒有覬覦王權計程車族,避免了權臣出現。

  • 6 # 風娃

    這個簡單,咱們簡單扼要,突出重點,讓大家一目瞭然。魏國從建國到結束,建國只有45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近30年,統治者7位。蜀國建國42年,劉備統治約20年,統治者2位。再說說吳國,建國68年,從孫堅開始算,也就十幾年,統治者7位。一對比大家發現,通知時間都差不多,但是吳國,魏國統治者居然換了六七位,不同時期掌權人不同,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內亂是避免不了的。

  • 7 # 夜聽麵包屋

    蜀國的所謂內鬥,更多意義是一種更深層次的精神上的“內鬥”——興復漢室的理想主義與偏安一隅的現實主義的衝突。

    比如,託孤大臣諸葛亮與李嚴,姜維與諸葛瞻、黃皓的爭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闞清子出生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