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胡讀歷史

    這是二月河小說《雍正王朝》裡的橋段。按照作者的說法,怡親王愛新覺羅胤祥,在康熙朝的時候就是帶能文能武的皇子。

    等到雍正登基,胤祥更是當做肱股之臣封,掌管兵部和刑部。當時,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都是拱衛京師精銳部隊,兵力數萬。由於胤祥多年經營,軍官皆為其嫡系。縱然關外旗主帶的幾千兵馬進駐,但畢竟人數有限。至於愛新覺羅·胤禩派駐監視的將官,則更是無用的光桿。事實上,即便胤祥沒有及時發覺胤禩的陰謀,這些人在兵營裡都未必能掀起什麼大浪。更何況胤祥直接出現在他們面前。

    雖然小說有杜撰的成分,但胤祥的才能和對雍正的忠心卻並非虛構。雍正帝曾經十分感慨地說:“朕實賴王翼贊昇平,王實能佐朕治平天下。鹹謂聖王賢臣之相遇數千百載而一見,今且於本支帝胄之間得之。”胤禛、胤祥兄弟君臣之間的至誠相托和忠心以報,在歷代封建王朝中也是極少見的,世人經常用“棠棣情深”來形容二人兄弟情誼。另外,在雍正登基以後,所有兄弟為了避諱,都將胤改為了允,而只有這位十三爺,在死後恢復了本名胤祥。

  • 2 # 日慕鄉關

    《雍正王朝》中八王議政是十分精彩的一段情節,但主要鏡頭都集中在朝堂之上雍正與八爺黨的交鋒,老十三躺在擔架上奪回兵權被設定為輔助線,一帶而過。

    但這條輔助線卻是雍正逆襲的關鍵,印證了毛主席那句名言:槍桿子出政權。

    奄奄一息的老十三有何本領,能翻手為雲覆手為雨,兵不血刃的解決叛亂?這裡看似簡單,實則牽出了中華民族千古不變的官場潛規則:山頭!

    權力是什麼?按照現代企業管理的解釋,權力是制度規定下的責任劃分,規章制度規定了權力的範圍和大小。

    但在皇權社會,權力卻是由另外兩層含義構成。

    一則是職位賦予的有形權力,各色朝廷命官,分工不同,權力不同,所謂官大一級壓死人,就是這個道理。

    還有一則就是源於個人魅力和人脈關係的無形權力,權力的大小不再侷限於現有的地位職責,而是建立在人心中的號召力。

    古代社會主考官是個十分重要的職位,做了主考官意味著當年的所有考生都是自己的學生,所謂門生故吏遍及天下,就是這個道理,上級需要下級擴充套件自己的權力,貫徹自己的意志,下級需要透過上級來改變自己的仕途,得到提拔的機會。

    基於這種特殊的依附關係,雙方結成了無形的利益集團。而有了這層關係,即便是上級歸隱一方,或是獲罪免官,依然能夠呼風喚雨。

    這種存在於特定群體內的號召力,便是山頭。

    十三阿哥無疑是個非常有魅力的皇子,他早年率軍出征,戰績卓著,不僅得到了康熙皇帝的嘉許,也受到了將士的愛戴,縱然他已離開軍隊,但與將士的聯絡並未中斷。雍正繼位前就曾拜訪被圈禁的十三阿哥,希望他們舉薦信得過的將領,以防萬一。

    雍正上位以後,十三阿哥榮寵至極,雖然電視劇中並未做交代,但昔日的老上司官場得意,老部下自然受益匪淺,即使雙方並非直接隸屬關係,卻絲毫不影響十三阿哥的號召力。

    八王爺利用鐵帽子王進京的機會奪去了豐臺大營的兵權,也是基於自己的號召力,但他的地位比不上皇帝,所派遣的人馬影響力有限,十三阿哥一到,就被壓制住,兵權順利回到雍正手裡。

    雍正信任老十三,同樣是基於這種號召力,據史書記載,兩人從小就關係融洽,年長些雍正負責教育十三弟,雍正很愛護這個弟弟,十三阿哥也十分尊重四哥,兩人的友誼維持了一生。

    特殊的情誼賦予是雙方更大的信任許可權,雍正誰都不信,卻對老十三知無不言,而十三阿哥也是實心辦差,處處為皇帝分憂解難,這才有了八王議政上的那一幕。

  • 3 # 雍親王府

    《雍正王朝》中,十三爺僅僅憑藉弘晝的一句話就判斷出了隱藏的危險,憤而前往豐臺大營,重掌兵權。

    八阿哥胤禩串通弘時,以整頓旗營兵務為由,召關外的四位鐵帽子王帶兵進京。而在關外的八旗官兵駐紮在豐臺大營的時候,弘時又誤導弘晝“假傳聖旨”,進而讓關外四位鐵帽子王帶來的將領控制了豐臺大營的兵權。

    而越想越不對勁的弘晝似乎聞到其中的端倪,因而在上朝前,找到了十三爺胤祥說明了實情,十三爺聽到這個訊息後,馬上隻身前往了豐臺大營,進而重新掌握了豐臺大營的兵權。同一時間,朝堂之上,八爺黨一眾夥同關外四位鐵帽子王以恢復“八王議政”的祖製為由,對雍正實施逼宮,隆科多也假借理由撤換了防衛宮殿的御林軍,此時的雍正可以說是四面楚歌、危機重重。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十三爺帶兵趕到,同時更是帶來他重新掌握豐臺大營控制權的訊息,幫助雍正化解了眼前的危機,同時也宣告了八爺黨末日的來臨。

    十三爺之所以能從弘晝的一席話中發掘隱藏的危險,也是有著他的思考和顧慮。

    一來,豐臺大營駐防北京,必然是上三旗的官兵,況且也是透過他們來關外來的下五旗的旗營兵務,現在反而是被關外來的將領控制了起來,說明關外的鐵帽子王並不是來整頓旗營兵務,而是另有目的,而現在失去了豐臺大營的控制權使得雍正和整個北京城變得非常的危險。

    二來,十三爺非常瞭解弘晝的性格,做事雖然浮誇但是絕不會出格違制的弘晝必然不會違背雍正的旨意做事,說明其中必然有蹊蹺,並且弘晝此時主動向自己說明情況,更說明弘晝從中發現了什麼活著因為他的問題造成了嚴重的後果,所以這也讓十三爺瞬間緊張了起來。

    三來,就是與弘晝同行的是弘時,此時的弘時因為和八阿哥走動的過於親密,已經進入了十三爺的視線,因而十三爺也斷定,此時的弘時已經有了背叛自己父親雍正的想法,而弘時的背叛無疑是對雍正最大的威脅和打擊,也將產生極為嚴重的後果。

    正是因為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這才有了十三爺坐在擔架上,拖著病重的身軀趕赴豐臺大營重奪兵權的一幕。

    坐在擔架上的十三爺依然能夠迅速的控制兵權,歸根結底還是在於十三爺的身份和地位。

    一方面,雍正和十三爺非常清楚豐臺大營的重要性,必然一直將其牢牢控制在手中。

    在雍正登基前,鄔思道就向雍正說明過豐臺大營的重要意義,而在雍正登基的過程中,也是有賴於十三爺控制豐臺大營的兵權,進而率兵勤王,穩固了皇位。

    這使得雍正和十三爺必然非常清楚豐臺大營的重要性,實際上雍正登基的當晚,十三爺來到豐臺大營殺死成文運,奪取豐臺大營兵權的時候,就已經將豐臺大營的管理體系進行了撤換,是由十三爺的親信掌管。而憑藉雍正對十三爺的信任以及十三爺軍旅阿哥的身份,雍正登基這些年,必然也是一直由十三爺代雍正管理豐臺大營,從上到下都是雍正和十三爺的人,因而當十三爺重新出現在豐臺大營的時候,可以立馬掌管兵權。

    另一方面,十三爺是掌握大權的怡親王,遠非關外鐵帽子王和他們手下的將領能比。

    十三爺胤祥自始至終就堅定地站在雍正一邊,因而在雍正剛一登基就被封為怡親王,並且是“鐵帽子王”。

    作為雍正親封的鐵帽子王,又是雍正最為信任的寵臣,進入軍機處,還是掌管實權的王爺,因而無論是權勢還是地位,遠不是那四位依靠承襲爵位獲得鐵帽子王的關外王爺所能比的,因而在十三爺所擁有的絕對權勢和地位面前,關外的下五旗官兵必然只能服從交權,即便是四位王爺在場,也無法與十三爺相抗衡。

    所以,即便是十三爺躺在擔架上,憑藉其身份和地位,依然可以重新掌管豐臺大營的兵權,帶兵進宮勤王,起到了力挽狂瀾的作用。

    十三爺能夠重掌兵權與八爺黨一眾對於十三爺的疏忽有著巨大的關係。

    八爺黨中的九阿哥,在十三爺病重的時候,就曾經說“老十三還是先管好他自己吧。”也正是因為十三爺自雍正執政中期開始,身體大不如從前,長期臥床,因而長期未能參與政務,也正是因為如此,去豐臺大營安排旗營兵務整頓的事情,雍正才會交給弘時和弘晝去。畢竟,豐臺大營只聽雍正和十三爺的,而弘時和弘晝是雍正的兒子,也是因為雍正的關係才會為豐臺大營的守將所相信,要不也不會如此輕易的就丟掉了控制權。

    由於十三爺的病重,使得八爺黨覺得此時的十三爺已經無法再沒有能力去妨礙這次逼宮的行宮,更為重要的是,八爺黨自認為皇宮內有隆科多的支援,皇宮外由控制了豐臺大營,已經有了絕對的兵力優勢,因而對於此次逼宮行動的成功有了盲目的樂觀和自信。

    而弘晝臨時告訴十三爺豐臺大營的情況,十三爺突然前往,也是令所有人沒有想到的,更是八阿哥等人所未曾想到,並且沒有及時瞭解的。

    也正是因為在關鍵時刻再一次疏忽掉了十三爺,使得十三爺再一次的帶兵勤王,將八爺黨勢在必得的勝利變為了最終的失敗,同時也宣告了八爺黨的徹底終結。

  • 4 # 帝國烽火

    《雍正王朝》裡面老十三的設定和歷史中有所不同,在《雍正王朝》中老十三是一個戰將,年輕的時候就上過戰場,結實了一幫戰場上的弟兄這些弟兄就是老十三掌握兵權的依靠。

    老十三第一次到軍營奪取兵權是康熙皇帝去世的那一晚,老十三被人拿著皇帝的金牌令箭放出宗人府後,就直接飛奔到豐臺大營,透過他皇子的身份加上一些他的舊部,就完全控制豐臺大營,並且帶領一些人馬到皇宮,保障了雍正的順利登基。

    從此時開始,老十三就是雍正在軍隊的代言人,直接掌控京師附近駐紮的軍隊,豐臺大營的軍隊主帥就成為了老十三的嫡系人員。

    雍正為了整改旗務,就將四位鐵帽子王招進京師,然而幾位旗主卻被老八等人所利用,並且老八串通弘時假傳聖旨,使大營的駐軍被旗主所共管,這樣就等於間接的控制了豐臺大營。

    雍正召開早朝的時候,弘晝一席話立馬讓老十三產生警覺,所以老十三連早朝都不參加,直接趕往豐臺大營。豐臺大營此時雖然被旗主所共管,但是共管不代表絕對的控制,只是領導權被削弱,豐臺大營的原有統領人員依舊還在。當老十三在到達豐臺大營時,他原本在豐臺大營的那些嫡系人員就會立即擁立老十三,加上老十三是管理兵權的軍機大臣、親王等身份,重新奪回豐臺大營的控制權將比第一次容易的多。

    老十三掌握兵權後,又帶領人馬進駐京師,徹底顛覆了雍正不利的局面,又一次的保駕了雍正。

  • 5 # 歷史簡單說

    《雍正王朝》裡面提到的部隊有三支,分別是豐臺大營、西山銳健營、步軍統領衙門,而步軍統領衙門的指揮是步軍統領,也就是九門提督,隆科多是在康熙五十年被授予的九門提督。

    而且他為了讓自己的位置做得更穩,也為了能夠進入十三爺、四爺的圈子,在佟國維的授意下,倒過來攻擊自己的六叔佟國維,這樣,就讓隆科多獲得四爺、十三爺的信任。

    而另外的豐臺大營與西山銳健營一般是放在一起說的,劇中有兩次是十三爺透過掌握這兩座大營之後,幫助雍正。第一次,是被關宗人府的時候,四爺將金牌令箭交給張五哥,再讓張五哥交給鄔思道。

    然後再讓鄔思道去宗人府,放出十三爺,然後再讓十三爺到豐臺大營,殺死了豐臺大營的提督,然後再帶著豐臺大營的兵,幫助雍正繼位,而十三爺之所以能完成整個過程。

    主要有兩個因素,第一,他手上有皇帝代表的金牌令箭,這個就能證實他的身份。第二,西山大營一半的將領是他帶出來的,所以他在軍隊裡面的威望很高,既有合法身份,又有威望,他掌握豐臺大營,那就很正常了。

    那我們再來看第二次,我們先來說為什麼豐臺大營為什麼會落入八爺與八旗王的手裡。這裡面是因為誤會,八爺要去掌管的時候,豐臺大營與西山銳健營的兩個提督,就明確指出,要麼有十三爺的手諭,要麼有皇帝的聖旨。

    八爺當然都沒有,可是他有弘時與弘晝兩個皇子,弘時有問弘晝,皇上是不是要將豐臺大營與西山銳健營裡整理旗務的事情交給八旗王?弘晝說有,這裡面就有誤會了,兩個提督,以為這整理旗務包括防務與調令,以為這個確實是皇帝的意思。

    也就是八爺是透過兩個皇子騙到的軍權,但這邊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兩個大營還是聽十三爺的,所以弘晝覺得不對勁,就告訴了十三爺,而十三爺即使在擔架上面,但是還是能夠發號施令,扭轉乾坤的,因為這兩個大營本來就歸十三爺管。

  • 6 # 丫丫說史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八王議政可是一次八爺黨險些成功的政變行動,本來雍正皇帝敗局已定時,拖著病軀的十三爺奪回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的兵權後,迅速的扭轉了敗局,至此,八爺黨的這次政變宣告失敗。

    那麼為什麼被康熙軟禁數年,而且還是躺在擔架上的老十三能重新奪回兵權?

    由丫丫來解答一下這個問題:

    第一點

    其實在八王議政的前期,八爺黨之所以能控制住兩營的兵權,就是因為弘時假傳聖旨,本來雍正說的是調關外的四個旗主王爺帶兵入關“整頓八旗事務”,而弘時傳達的旨意是“協同管理京城防務”,聖旨後一天下達,這樣,八爺黨就有一天的時間來控制京城的兵權。

    而雍正即位後,對京城兩營的旨意是:只得聽詔,或者是十三爺的命令,本身聖旨是後一天下達,而十三爺又來到了這裡,那肯定是優先於十三爺的指令的!

    第二點

    《雍正王朝》中,對於老十三的設定是年少從軍,此時兩營中的高階將領大多是以前任命於老十三麾下的,這些將領大多都跟老十三上過戰場,屬於過命的兄弟,在沒有聖旨的前提下,這些人只認老十三,所以,這也是躺在擔架上也能奪回兵權的原因之一。

    第三點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八爺黨這麼做,明顯是謀逆!而掌管京城防務的統兵將領,大多數是上三旗計程車兵,而上三旗的直接領導人就是雍正,可以說都是皇帝的嫡系,而雍正自然無法估計軍權,那麼這個軍權自然就落到老十三手中,所以此刻老十三既跟兩營防務的將領有過命矯情,又可以直接統管京城的三旗部隊,所以他能輕而易舉的奪回兵權!

    所以,十三爺的威信在,皇帝任命的權利也在,他對京城以及附近的一切防務都有控制權,這就是老十三能夠奪回兵權的所有原因。

  • 7 # 手機使用者老菩提

    十三爺是有名的俠王,人脈廣,人氣旺。不少將領都是他的門人或受過他恩惠。所以他雖然躺在擔架上,仍能一呼百諾,力挽危局!

  • 8 # 一蓑煙雨sdxl

    我覺得有三個原因吧!

    康熙的兒子有很多個,真正對軍隊有影響力的,是老13和老14,他們兩個自小在軍營摸爬滾打,和很多中上層軍官的關係,可以說是同生死,共患難的軍旅戰友感情。這種感情不是你官大,你就可以指揮調動得了的!

    舉個例子,建國後,給部隊的軍官們都授了軍銜,很多老革命互相見面,即便現在軍銜很高的人,都要對軍銜比他低,但是當年參加革命資歷比他老,入伍比他早的老同志敬禮,向老班長問好,就像這種感情!沒有軍隊經歷了人,很多即便是很高的領導崗位,都指揮不動部隊。這種例子,那是比比皆是,大傢伙自己想想就知道了!

    另外,老13當年在部隊的時候非常照顧手下的這一幫將佐。有一個細節,大傢伙應該還記得,當年他抽調了一幫人,跟著他去跟老四清理戶部的欠帳。因為工作不好乾,那幫人要回到原單位去,他直接抽出一堆空白委任狀,一個一個填上他們的名字,就直接提拔到更重要崗位去任職去了,那幫小弟高興的不得了!這也說明,老十三當年帶兵是非常重情重義的,所以軍隊裡的弟兄們見到他,那是絕不含糊,說幹啥就幹啥!

    還有一個因素,當時老八他們派去掌權的那個軍官,初來乍到,對手下那批打過仗,殺過人的中下級軍官沒有多少影響力!

    最後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大傢伙心裡明鏡似的,老十三當時是當今皇帝最認可和信任的人。這點誰都知道,而且她們也不大相信,有人能推翻雍正皇帝的權利!也就是說,跟著老十三風險最小,飛黃騰達的機會應該是最大的。憑誰都可能走這條最安全的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遊牧民族的疆域都很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