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月夜羽夕

      

      小編認為南宋之所以聯合蒙古抗金,而不是聯金抗蒙古,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這是因為在南宋朝代他們都被金人打壓,更別提與金國之間的國仇家恨了,當然了還有一點就是在南宋的內部,反對聯蒙抗金的人也是有的,畢竟在北宋時代聯合金國抗擊遼國的時候就吃了大虧,這是有著前車之鑑的。小編接下來說一下這幾個原因。

      

      一、蒙古選擇聯宋的歷史背景

      我們先說一下蒙古為什麼要聯合南宋呢?小編認為是在蒙軍在進攻汴京的時候,遇到了大麻煩,汴京城池是非常的堅固,蒙古人為了破城,就從太湖還有靈壁雲來了大量的假山石,估計是一斤重,希望投石炮轟城,那蒙古人的投石炮可以擊穿鐵甲,所以他們在每一個城池的角落都置炮攻擊,在短短的幾天內,投石炮所轟出的石塊,基本上跟堆砌的城牆一樣高,可是金國的武器是更加的厲害,在汴京之戰中,蒙古人最怕的就是金人的震天雷和飛火槍,那震天雷是一種火炮,用火點燃之後炮聲震天,所以就叫震天雷,蒙古人攻城十六天,死亡就上萬人,但無法攻破,此時已經接近夏天,天氣也是逐漸變熱,負責攻城的蒙古大獎知道汴京是不容易就能夠攻下的,就想著與金國媾和,撤圍退兵。當時為了滅掉金國,窩闊臺決定聯合南宋共同出兵,蒙古王派去特使前往南宋的襄陽城,商議聯合出兵的事宜。

      

      二、宋理宗同意了聯蒙的計劃

      那對於蒙古人所提出的要求,史嵩是不敢自己做主,馬上向朝廷奏報,朝臣經過商議,認為可取,就答應了蒙古人滅了金國,希望一雪靖康之恥。在這些人期間也有人表示反對,說當時宋朝不是和金國結盟滅了遼國嗎,最後卻是自取其辱,但是宋理宗並不理會,就命令史嵩跟蒙古說要求滅掉金國之後,宋朝將要收回河南之地。那金哀宗得知大事不妙,汴京怕是守不住了,最終決定東逃,蒙古大將得知金哀宗東逃之後,就再次金兵包圍汴京,後來經過四個月的圍困,蒙古人終於把汴京攻下了。

      

      三、金哀宗提議聯宋抗蒙,但是被宋理宗拒絕

      蒙古人汴京攻下之後,金國大部分的土地已經落入到了蒙古之手,金哀帝就成為落魄的皇帝,他最後的希望就是聯合南宋一起抵抗蒙古,於是金哀宗派人千萬南宋,有兩個目的,第一點就是希望借點糧食,第二點就是說明了金宋聯手的重要性,警告宋朝,蒙古是狼子野心,我們是唇亡齒寒,他們已經消滅掉了四十個國家,如果金國滅亡,下一個自然是南宋,所以只有南宋和金國聯手,我們才能自保!那對於金哀宗的話,宋理宗是沒有理會的,畢竟宋朝一直受到了金國的欺負,所以要麼稱臣,要麼就稱侄,這是何等大辱,宋理宗覺得金國已經是一種落水狗了,就不必再教訓我!但是我們仔細看的話,金哀宗的話是有道理的,但是這裡面一個原因就是宋和蒙古沒有世仇,反而與金有不同戴天之仇,本來就不是唇齒相依,所以也不存在存亡齒寒。最終南宋政府出兵,與蒙古聯手把金國給滅了,但是後面的故事就被金哀宗說中了,金國一滅,蒙古就與南宋從盟友成為了敵人。

      

  • 2 # 真正鱷魚不哭

    金國不是沒有想過聯宋。

    但是長期以來金對南宋擁有戰略優勢,要求南宋對金執臣禮,在經濟上更是予取予求。因此金統治者不肯拉下身段站在南宋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只是一味從自己利益出發,要求南宋滿足自己的條件,這就沒法形成共同立場進行合作了。後來他們甚至決定以軍事手段,從南宋那裡奪取利益,來補償自己對蒙古的損失。這就自己堵死了合作途徑。

    從南宋方面說,雖然沒有太多人還主張北伐收復失地,但終歸長期受金國壓迫,朝野都有很大仇金情緒。只有少數頭腦冷靜的人,意識到當初“海上之盟”的慘痛教訓,有意與金合作。這個合作基礎非常脆弱,既然金國對此不積極還擺臭架子,雙方自然談不下去,民粹化情緒最終左右了國家大局。

  • 3 # 永樂大帝Judy

    因為金國被大宋當時的聯金滅遼給坑過。

    北宋一直對燕雲十六州在大遼手裡耿耿於懷。可以奈何自己實力不濟,又有著宋遼澶淵之盟牽絆著,導致北宋一直以來都以小弟自居,又收不回失地。所以徽宗時期,最開始派大夫馬政偷偷的從山東坐船跑去了東北。以買馬的名義開始跟金國接觸。頗像當年基辛格秘密訪華。

    之後歷經幾次商議,最終決定宋金聯盟。金從北往南打,取遼中京。宋從南往北打,取遼南京。結果遼國知道以後,遣使到北宋合議,說了很多唇亡齒寒的話,又說宋遼本為兄弟之邦,奈何聯敵而欺兄?可大宋那會已經被燕雲十六州弄的啥都顧不上了。打發了遼使以後就按約定出兵,結果方臘起義了,後院起火,只能分兵去打方臘,前面就出工不出力,金國打下了中京以後坐等北宋攻取南京的訊息,結果北宋舔著大臉去朝金國要剛打下來的燕雲十六州。這一仗讓金國徹底看到了大宋的窩囊與腐敗,那國運當兒戲,從此也不再把大宋當個事了。

    而且,大宋連跟遼國一百多年的盟約都能撕毀,金國也看到了大宋的反覆無常的小人嘴臉,所以到了蒙古入侵的時候,金國哪怕亡國滅種,也不敢跟大宋盟約,怕大宋背後捅刀子。

  • 4 # 車輪滾滾向前看

    一來“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宋金有血海深仇。二來,金近而蒙遠,遠交近攻,聯蒙滅金可以收復失地,消除北方金國的武力威脅。畢竟當時的人沒有上帝視角,誰也想不到蒙古軍隊的戰鬥力恐怖如斯,能夠擴張到那種地步。綜上,聯蒙滅金是南宋當時的最優解。即使金國提出聯宋抗蒙,也不符合南宋的國家利益,南宋也不會同意。

  • 5 # 姑且說

    從蒙古滅金戰爭開始,金朝對於是否聯宋抗蒙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對於聯宋抗蒙極度不屑;第二個階段,是急切的尋求聯宋抗蒙戰略的達成。下面,我們分別針對這兩個階段展開闡述:第一個階段:對聯宋抗蒙的不屑

    這個階段主要是處在蒙古滅金戰爭的前中期,涵蓋了從蒙古開始滅金戰爭到窩闊臺繼位這一段時期。

    蒙金戰爭前期:成吉思汗的三次攻金行動與金朝南遷

    第一次攻金:1211年,成吉思汗發起滅金戰爭,取得了野狐嶺大捷,東西兩路軍分別直取金朝的中都(北京)與西京(大同)。西京守將胡沙虎棄城而逃,但是由於中都城池堅固,防守嚴密,蒙古軍無法攻破。最終東西兩路軍在河北、山地等地搶掠財務、人畜後返回蒙古。之後,蒙古將領哲別攻克金朝東京(遼寧瀋陽)。

    第二次攻金:1212年,耶律留哥在遼東起兵反抗金朝統治,成吉思汗派兵援助,併發起了第二次攻金戰爭。蒙古採取圍城打援的方式,圍困西京,卻在金軍支援的路途中設伏。結果,蒙古軍成功殲滅金朝援軍,但是在攻城時,成吉思汗中箭,蒙古軍撤退。

    第三次攻金:1213年,蒙古發起第三次攻打金朝的戰爭。在成吉思汗的率領下,蒙古在懷來、縉山大破金朝主力部隊,併成功奪取居庸關,一路南下,直抵中都城下。此時,金朝將領胡沙虎發起兵變,殺死金朝皇帝永濟,另立金宣宗為帝,並與蒙古求和。於是蒙古撤退。

    金朝南遷:金朝則由於懼怕蒙古兵威,選擇遷都南京(開封)。成吉思汗趁金朝南遷之際,發起對金朝的攻擊,到1215年,成功攻陷金朝中都。1216年,蒙古軍渡過黃河,欲攻打金朝南京(開封)。但是由於金朝重兵守衛,蒙古軍於是撤主力北歸草原,留下一部兵馬經略中原。

    從蒙金戰爭前期可以看出,蒙古雖然取得了多次對金戰爭的勝利,但是並沒有能力短時間內消滅金朝。而且,蒙古這個階段的作戰,每次都是大肆搶掠一番後退回蒙古,並未有效佔據金朝的土地。其主要的作戰思維依然是遊牧民族的傳統的襲掠,即掠奪財富、人口,消耗金朝的國力。金朝雖然屢屢戰敗,國力大傷,但是大部分國土依然掌握在手中,依然保留有較強的實力。

    蒙金戰爭中期:木華黎徵金

    1217年,成吉思汗派遣木華黎率領1萬餘蒙古軍與其他漢族等降軍,攻打金朝,經略中原。木華黎改變了之前蒙古兵肆意擄掠的方式,大力任用降將,攻佔了遼西、山東、山西、河北大片土地,並建立政權,置官鎮守各地。而金朝面對蒙古的攻勢,積極策反各地地主豪強,派遣軍隊,與木華黎率領的蒙古軍在各地展開拉鋸戰。到1225年,蒙古成功佔領了金朝在北方的大部分國土。金朝陷入到危險的境地當中。

    這種情況下,1224年繼位的金哀宗與宋朝議和,與西夏和好,集中力量對抗蒙古,以金朝主力分別防守於潼關、黃河一線,構築了堅實的“關河防線”形成了與蒙古隔河對峙的局面。

    從蒙金戰爭中期的戰爭態勢可以看出,蒙古改變了以往只劫掠不佔領的策略,開始對中原地區實行佔領與統治,真正的動搖了金朝的統治根基。但是由於金朝畢竟是中原大國,佔據中原富饒之地,南遷後依然力量強大,並構築了堅固的關河防線抵抗蒙古。蒙金對峙局面的產生說明,蒙古一時無法攻滅金朝,而金讓有餘力對抗蒙古。

    從蒙金戰爭前中期的態勢看金朝對聯宋抗蒙的不屑的原因:

    1.金朝國力依然強大。在戰爭前期,蒙古並未對金朝的土地實行有效佔領,對於金朝未能構成致命威脅;在戰爭中期,蒙古雖然佔領了黃河以北大部分地區,但是金朝佔據黃河以南中原地區,人口眾多,土地富饒,其國力依然強大,足可支撐金朝構築起堅固的關河防線。國力決定外交方陣,依然保有強大國力的金朝自然不會與昔日的手下敗將南宋聯盟。

    2.金朝長期輕視南宋。南宋向金納貢稱臣,歷來軍力不及金朝,導致金朝對南宋長期輕視。在金朝南遷,喪失北方大片土地後,金朝竟然想著的是侵佔南宋的江淮地區來補償金朝失去的土地,並於1217年發起了攻佔南宋江淮地區的戰爭。可見,金對南宋的輕視。吾國兵較北誠不如,較南則制之有餘力

    3.宋金世仇。北宋因金朝攻擊而亡,靖康之恥是宋朝君臣的恥辱,而金朝對南宋也是予取予奪,極近羞辱之能事。基於這種原因,宋金之間的外交關係向來糟糕,決定了金朝不會輕易與南宋聯蒙。而宋朝雖然對蒙古滅金的戰爭保持警惕,但是也基於與金的仇恨,在戰爭前中期採取了既不聯蒙,也不聯金的中立行為,只是斷絕了對金朝的歲貢。

    4.金朝乃崛起於東北的女真遊牧部族,向來悍勇,重視尊嚴,自不可能卑躬屈膝去向南宋結盟。

    第二個階段:對聯宋抗蒙的急切渴望

    蒙金戰爭後期:關河防線失守,南京(開封)陷落

    早在1214年,成吉思汗便提出了聯宋抗金的方陣,但是宋朝並未答應;到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後,再次重申了聯宋抗金的戰略方針。

    “金精兵在潼關,南據連山,北限大河,難以遽破。金急,必徵兵潼關。然以數萬之眾,千里赴援,人馬疲憊,雖至弗能戰,破之必矣。”

    因此,窩闊臺繼位後,積極與宋朝聯絡,希望借道滅金。但是仍然被宋朝拒絕。由此可以看出,宋朝保持著對蒙古十足的警惕心理。而金朝依然憑藉關河防線與蒙古對峙。

    但是,到了1231年。蒙古將領拖雷率領4萬蒙古大軍,強行借道南宋,一路從四川,進入金朝境內,取得了三峰山大捷,殲滅金朝精銳部隊15萬,生生撕破了金朝的關河防線,佔領黃河以南十幾個城池。隨後,窩闊臺率領的蒙古大軍圍攻金朝南京。金哀宗逃到蔡州,僅控制著河南部分地區,金朝敗局已定。

    到了1233年,南京陷落,金朝即將滅亡之際,金哀宗終於想起了要聯宋抗蒙!

    金朝求和使者:大元滅國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於我,我亡必及於宋,唇亡齒寒,白然之理。

    從以上可以看出,金哀宗提出聯宋抗蒙戰略的戰略時,其構築的關河防線的已經崩塌,主力部隊消亡殆盡,徹底喪失了抵抗蒙古的最後力量,金朝已經危在旦夕。在此情況下,金哀宗乞求聯宋抗蒙,是基於國家危亡情況下的無奈、被迫之舉。

    南宋的選擇

    南宋拒絕了金朝的聯盟抗議,而是在此時選擇了聯盟滅金。一是因為金朝國力殆盡,已經註定滅亡。此時聯盟,根本無濟於事;二是蒙古強行借道的成功,讓南宋認識了蒙古的強悍實力,冒然聯金抗蒙,勢必會激怒蒙古,與蒙古聯盟,亦是懾於武力而被迫;三是因為金朝欺南宋太甚,即便在蒙金戰爭前期,金朝依然發動對南宋的攻擊,殘殺南宋軍民,宋朝憤恨之;四是因為宋金世仇,宋朝藉此機會正好報靖康之恥的仇恨。南宋的選擇,充滿了被迫與無奈,當然,也有大仇得報的快感!

    而一年後,即1234年,金朝在宋蒙聯軍攻擊下,亡國!

    總之

    從以上可以看出,金朝對於聯宋抗蒙始終是“抗拒”的!在戰爭前中期,因國力尚存,而不屑聯宋;在戰爭後期,關河防線突然崩塌,金朝滅亡在即,而被迫聯宋,但為時已晚!

  • 6 # HuiNanHistory

    金朝確實曾經想要聯絡宋朝來抗擊蒙古,但問題在於——就算是你想要聯合,也得人家能同意啊。

    這兩家的宿怨太深,所謂聯合之計,實則純屬空想,沒有任何操作的可能性。

    金朝確實曾想要和宋朝聯手。

    天興元年(1232)的三峰山之戰後,金朝的敗局已定。

    隨著蒙古軍隊進攻汴京,金哀宗被迫逃走,一行人安扎到蔡州。天興二年(1233)八月,蒙古和宋朝確定聯手,召集宋兵攻打唐州時,金哀宗終於派遣使者到宋朝請求聯合:

    (蒙古)滅國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於我;我亡,必及於宋。

    宋朝乾脆地拒絕了金哀宗的提議。

    最終,金哀宗在蔡州被迫上吊自盡,蒙古將金朝完全消滅。

    金朝和宋朝,根本就沒有聯合的可能性。

    這兩家宿怨太深。別忘了,靖康之變時,北宋徽宗、欽宗二帝和他們的后妃、公主都被金朝擄走,這種深仇大恨是難以抹平的。

    再加上後來的《紹興和議》等一系列條約,南宋甚至一度要被迫給金朝當孫子,連皇帝都要由金朝來冊封。

    在這種情況下,彼此有深仇大恨,這兩家怎麼可能握手言和呢。

    總而言之,蒙古征服中原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所有的敵人都沒有聯手的可能性了。

  • 7 # 馮克思的文章

    南宋統治集團沒有雄才大略的領袖人物,只是苟且偷安得過且過地混日子,無論聯蒙滅金還是聯金滅蒙都逃脫不了滅亡的命運。

  • 8 # 瀋陽上班族

    因為金朝和南宋積怨太深,互不信任,沒有結盟的基礎,反而是深仇大狠,金朝侵略宋朝欺壓蒙古,對金朝共同仇恨是蒙古與宋朝結盟滅金的基礎。

  • 9 # 歷史的小學生

    南宋中後期,蒙古急速崛起,成為繼遼、西夏、金之後另一個對宋朝構成威脅的少數民族政權。面對這種局勢,南宋政權內部就對外政策產生了激烈的爭論。一些人出於民族仇恨,主張聯蒙滅金;一部分希望吸取北宋末年聯金滅遼的教訓,應該以金為藩屏,不要重蹈覆轍。宋理宗搖擺不定,只能靜觀其變。後來,隨著戰事的逐漸明朗,宋理宗認為應該聯蒙滅金。關於宋理宗的這個決定,歷代史學家都對此多有指責。我個人認為,金國滅亡是早晚之事,南宋即使不聯蒙滅金,蒙古也照樣會進軍江南。與其這樣,還不如借蒙古之兵,滅亡金國,以雪靖康之恥。

    南宋紹定五年(公元1232年)十二月,蒙古派王楫為使來到京湖,商議宋蒙聯軍。京湖制置使史嵩之上報朝廷,得到大多朝臣的贊同,只有趙範不同意,主張吸取宋徽宗當年與金國海上之盟,滅亡遼國的教訓。但宋理宗卻認為這是一次洗刷恥辱,光復祖業的大好時機,同意了蒙古的要求。蒙古則答應滅金以後,將河南之地歸還南宋,但雙方並沒有就河南的歸屬達成書面協議,只是口頭約定,這為後來留下了巨大的後患。

    金哀宗得知宋蒙聯軍的訊息後,非常焦急,急派使者到南宋,希望宋理宗收回成命,金使竭力陳述唇亡齒寒的道理,說道:“(蒙古)滅國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於我,我亡必及於宋。唇亡齒寒,自然之理。若與我連和,所以為我者,亦為彼也!”遭到宋理宗的拒絕。

    公元1233年八月初二,蒙古使者在宋軍的護送下返回蒙古。不久,南宋與蒙古配合,在唐州和息州等地對金軍發起攻擊,打破了金哀宗聯宋抗蒙的夢想。十二月,宋蒙聯軍對金哀宗的避難之地蔡州發起猛攻。公元1234年正月初十日,城破之際,金哀宗傳位於東面總帥完顏承麟,希望他能殺出重圍,再圖大業。然而,完顏承麟剛剛即位,宋蒙聯軍就殺入城內,金哀宗自縊而亡,完顏承麟被亂軍殺死,金國至此滅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絕之中有三人聯手,在絕情谷中為何還沒殺死金輪法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