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嬙遙度天際

    各地因為貨幣不一樣,兌換幣值不一。以秦國圓幣為例,平時可兌換一個齊國刀幣,後秦國戰國初期為應對危機,銅製幣雜質太多,3個圓幣換2個刀幣。當時的兌換標準基本是行商的說的算,為了不賠錢,商人不僅看各國貨幣成色,還要各國看糧價。魏國秦國貨幣都是圓的,基本等值,魏武卒出現後,不事生產,糧減少,價升高,其它國封鎖糧食交易,魏幣就不太值錢了。沒有統一的鑄幣權,商人會不會偷偷把魏幣鑄成秦幣?再去秦買糧食?再運回魏國謀取差價?所以因為魏武卒的出現,本來同幣值的魏幣縮水了。

  • 2 # 夜貓子286105561

    戰國時期商業空前繁榮,各種貨幣大量湧現。不過,戰國時期天然的貝殼和龜殼已經退出貨幣領域。當時貨幣主要分三類:珠玉,黃金,刀布。實際上充當貨幣的物品不止於此,除了珍珠玉石、金銀類貴金屬和各種青銅鑄幣外,穀物和絹布也在當時的商品流通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貨幣之間的兌換關係比較複雜。青銅鑄幣中只有極少數如楚國“視金一朱”、“視金四朱”銅牌錢直接在幣面標明瞭與黃金的比價,更多的貨幣比價只能是推測。

    珠玉

    珠玉,即珍珠和各類玉石,都是極其貴重的物品。珠既包括珍珠,也包括打磨成球形的玉石。珍珠和玉石體積小、價值高,便於攜帶,適合遠距離運輸。珠玉之中最有名的就是隨侯珠、和氏璧。《史記》記載秦王曾想用十五座城邑從趙王手中換取和氏璧,但未成功。“價值連城”這個成語便由此誕生。《左傳》記載玉璧和土地的交易,春秋早期,鄭國曾和魯國交換土地,因為魯地價值更高,所以鄭國又送給魯國玉璧來抵價。

    戰國時期,珠玉和黃金一起作為通用貨幣。

    黃金和白銀

    黃金是戰國時期的通用貨幣,其主要產地在楚國,考古出土的戰國金幣也多屬楚國。

    楚金幣有龜板形、長方形、圓餅形、瓦形等形狀。楚人會在金幣上加蓋鈐印,印文一般是“郢稱”(舊釋“郢爰”)二字,“郢”是楚國國都,“稱”有稱量之意。另外還有“陳稱”、“盧金”等幾種印文。一塊完整郢稱金幣的重量是楚制一鎰,約合今250克。

    這些金幣在使用時會根據需要切割成小塊,在流通時需要稱量,重量在0.69-251.3克之間,按楚國衡制分別對應1銖、2銖、3銖、6銖、12銖、1兩(24銖)、2兩、4兩、8兩(半鎰)、16兩(1鎰)。前九枚砝碼重量之和恰是第十枚砝碼的重量。

    楚國之外的各國也都鑄造有金幣,一般是圓餅形狀。出土的,有越國的金餅,有燕國的金餅,有秦國的金餅,有三晉金餅,有中山國金貝,等等。從文獻記載來看,各國應該都有相當可觀的黃金儲備,或許這些黃金在後世被熔化重鑄,導致現今發現的較少。

    銀在當時也被稱作“白金”,一般被鑄造成鏟、版、餅、貝等形狀。西周時期的青銅銘文就有周天子用“白金”賞賜臣下的記載。但文獻對銀幣流通的記載極少,只是說銀可以作為貨幣。

    青銅鑄幣

    戰國時期,主要有四種青銅鑄幣:布幣、刀幣、貝幣、圜錢。根據布幣的外形特點,布幣大體分為空首布、平首布、圓首布三類。

    空首布出現最早,根據其發展變化的趨勢分為平肩弧足→斜肩弧足→聳肩尖足。春秋時期晉、周、鄭、衛、宋等國就已經開始鑄造了空首布,戰國時期韓、趙、魏瓜分晉國後繼續鑄造了一段時間,所以歷史上鑄造的總量應該是非常龐大的。

    平首布是由空首布演變而來,布幣的首部由寬厚的空首變為薄平的實首。是戰國時期韓、趙、魏的主要青銅鑄幣,燕國也鑄造有小方足布。分為平首橋形布、平首銳角布、平首尖肩尖足布、平首平肩小方足布等,圓首圓肩圓足布和三孔布在研究時也歸入平首布,三孔布的外形也是圓首圓肩圓足,只是在首部和兩個足部各有一個圓孔,所以叫三孔布。這些布幣上有的會刻有“半釿”、“一釿”、“二釿”等幣值重量標度,但其實際重量往往與幣值重量標度不符,且隨著時間推移,貨幣重量越來越輕。

    三孔布

    此外,楚國還鑄造有兩種布幣,個頭大的面文“殊布當釿”,意為一枚這種布相當於一釿;個頭小的背文“四布當釿”,意思就是四枚這種布相當於一釿。“釿”是三晉的貨幣單位,楚國鑄造這種特殊布幣,大概是為了方便與三晉的貿易。

    刀幣,齊、燕、趙、中山等國都有鑄造。春秋時期齊國就已經鑄造有齊大刀,齊大刀的名稱來源於這種刀幣都帶有“大刀”二字,如“齊大刀”、“即墨之大刀”等,且形體也較大。目前出土的齊大刀基本都在文獻所載的齊國境內,數量達萬枚以上。齊國境內出土還有“截首刀”,外形上猶如尖首刀的刀刃部分被斜著截去一般,但出土數量相對較少。中山國有尖首刀和鈍首“成白”刀,“成白”刀的幣面上刻有“成白”二字。趙國鑄有圓首刀和尖首刀。

    刀幣中最出名的是“明刀”,齊、燕、趙三國都有鑄造。有學者認為,“明刀”的“明”與“盟”相通,或許就是三國會盟協商定下來共同鑄造這種刀幣,便於貿易往來。所以三國“明刀”的形制和文字字型雖然不同,但都有“明刀”二字。這種“明刀”的鑄造數量非常巨大,僅出土的燕明刀就達20萬枚以上。

    刀幣中最出名的是“明刀”,齊、燕、趙三國都有鑄造。有學者認為,“明刀”的“明”與“盟”相通,或許就是三國會盟協商定下來共同鑄造這種刀幣,便於貿易往來。所以三國“明刀”的形制和文字字型雖然不同,但都有“明刀”二字。這種“明刀”的鑄造數量非常巨大,僅出土的燕明刀就達20萬枚以上。

    貝幣,主要是楚國鑄造,又稱蟻鼻錢、鬼臉錢。呈海貝形狀,銅貝上一般刻一個字,有“巽”、“行”、“君”、“貝”等十幾種,也有刻多個字的,還有不刻字的。“古者貨貝而寶龜”,戰國時期貝殼和龜殼已經罕見作為貨幣出現,但在楚國,青銅鑄幣的形狀就是貝殼,金幣的形狀則是龜殼。

    圜錢出現時間較晚,主要流通於戰國中後期,列國幾乎都有鑄造。共同特點是呈圓形,圜錢中間的孔則有圓孔和方孔兩種。圜錢上有的刻地名,有的刻幣值或貨幣單位。戰國中晚期秦國大量鑄造圓形方空的“半兩”圜錢,秦統一後成為法定貨幣,並奠定了之後兩千年鑄幣的正規化。

    楚國還發行過一種長方形的銅牌,銘文有“視金一朱”、“視金二朱”、“視金四朱”等,這是標明其價值等同於1銖、2銖、4銖的黃金。

    戰國時期的青銅鑄幣已經不再是簡單的稱量貨幣,而是逐漸成為一種價值標度,如三晉的平首佈會刻有的一釿、二釿字樣,一釿的正常重量為30克左右,早期的一釿布重約12-17克,晚期的只有10-13克,釿已經變成了虛化單位。而且青銅鑄幣絕大多數是銅、鉛、錫的合金,時間越晚,銅的含量越低,鉛的含量越高,如楚國早期銅貝含銅量在70%以上,晚期則在40%-60%之間。

    穀物和絹布

    穀物和絹布是生活必需品,這種天然屬性讓兩者在中國歷史上長期肩負著貨幣的職能。成書於戰國時期的《管子》就將五穀、文采(即彩絹和布帛)與黃金、珠玉、布泉(青銅鑄幣)並列。

    《孟子》記載,農家的代表人物許行用粟(小米)來換取冠(帽子)、釜(鍋)和各種鐵農具。春秋戰國時代官員的俸祿就是穀物,《史記》記載孔子在魯國的俸祿是“粟六萬”,《墨子》中已經用二百石、三百石來代指官員品級,當時的一石穀物約合今30公斤左右。

    睡虎地秦簡《金布律》直接用法律的形式規定布匹與黃金、銅錢都是秦國的貨幣,並確定了比值:一匹長八尺、寬二尺五寸的麻織布,其價值等於11枚秦國銅幣。

    不同種類的五穀和布帛價值也不相同。《管子·乘馬篇》說,行軍打仗時,一百乘兵車一晚上的花費是黃金一鎰。這相當於細絹三十三制(絹長一丈八尺為一制),或者是葛布一百匹。

    在金屬鑄幣供應相對不足的戰國時期,以物易物的現象應該是十分普遍的,穀物和絹布當然是最佳的交換媒介。

    黃金可以兌換一定比例的銅錢。根據出土的嶽麓秦簡推算,秦制一斤黃金等於9216枚秦“半兩”銅錢,這些銅錢的重量合秦制288斤,摺合今72公斤。《管子》說一斤黃金價值萬錢,秦漢時代也基本延續這一比例。不過,很多國家的貨幣並非如秦“半兩”一樣“重如其文”,而是根據特定幣值來流通,如三晉鑄造的布幣刻有“半釿”、“二釿”等。不過這些青銅鑄幣和黃金之間的比值應該和秦國類似,或者說各國黃金和銅錢的比值基本相同,否則肯定會出現很多人去黃金價格低的國家買黃金,然後去別的國家拋售以賺取差價的現象。

    至於各國青銅鑄幣的兌換,情況比較複雜。許多國家都發行有多種青銅鑄幣,重量各異,而且,即使是同一種規格的青銅鑄幣,重量也會有一些差異,不同時期,這些貨幣含銅量的差異則更大。有些銅幣會在幣面標明與其他銅幣的比值,如一枚楚國“殊布當釿”布幣等於三晉的“一釿”布。當時各國的銅幣之間應該是有較穩定的兌換比值的。不過,隨著各國銅幣含銅量的變化,比值會有波動。甚至不排除在特殊背景下,這些青銅鑄幣恢復到需要透過稱量才能流通的情況。

    戰國時期各國境內都有大量其他國家的貨幣,燕地出土有大量趙、韓、魏的布幣和齊、趙的刀幣;趙地出土有大量韓、魏的布幣和齊、燕的刀幣;巴蜀地區還出土過燕國的刀幣,足以說明當時貨幣流通範圍之廣。

  • 3 # 飛小

    戰國時期的經常還是比較繁榮的,雖然各國紛爭摩擦不斷,但是經濟還是互相來往,貨幣自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在戰國受技術條件的限制,金屬貨幣還是很少的,貨幣主要以珠玉、黃金、刀幣為主,當然,實際上充當貨幣的物品遠不止這些,除了珍珠玉石、金銀類貴金屬和一些青銅鑄幣外,像穀物和絹布也在當時的商品流通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而且各個國家所執行的貨幣,包括價值量,度量都是不相同的,在金屬鑄幣供應相對不足的戰國時期,以物易物的現象應該是十分普遍的,

  • 4 # 奔跑的蝸牛灬

    戰國時期的貨幣是可以相互兌換的。

    儘管當時各國採用不同的重量單位,但是重量相同或接近的貨幣之間,其幣值應該是相同的。

    三晉韓魏趙採用的是以“釿”作為貨幣單位,燕國早期使用尖首刀,中期使用帶有國名的刀幣,稱為“匽刀”,另外也鑄造方孔圓錢。楚國的貨幣分為黃金稱量貨幣和銅鑄幣兩種。秦國使用的是方孔圓形的半兩錢。齊國也是主要以刀幣為主。

    各國貨幣之間存在著可以互相換算的關係,也是由於這種關係的存在,才促進了諸侯國之間商品交換和貨幣經濟的發展。

  • 5 # 舒心暢亦

    春秋戰國時期的貨幣從形狀和分佈上分為布幣、刀幣、圜錢和蟻鼻錢(鬼臉錢)四種。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從奴隸制到封建制的大變革時期,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導致對流通貨幣的大量的需求,而金屬鑄造技術也日漸成熟,為大量鑄造金屬貨幣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春秋戰國時期貨幣的最大特點是貨幣鑄造的種類繁多,幣制混亂。由於當時周王朝的勢力漸弱,列國均各自為政,經濟也自成體系,所以各國自行鑄造貨幣,相互流通,形成了多幣制和多幣型長期共存並用的特殊局面。

  • 6 # 寒梅花末

    戰國時期的貨幣是能夠交易的。戰國時期商業是很繁榮的,各種貨幣大量湧現,所謂“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史記·平準書》)。戰國時期天然的貝殼和龜殼已經退出貨幣領域。《管子》說當時貨幣主要分三類:“珠玉為上幣,黃金為中幣,刀布為下幣。”同時珍珠玉石、金銀類貴金屬和各種青銅鑄幣,穀物和絹布也在當時的商品流通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珠玉,即珍珠和各類玉石,都是極其貴重的物品。珠玉之中最名貴的就是隨侯珠、和氏璧。《史記》記載秦王曾想用十五座城邑從趙王手中換取和氏璧,但未成功。“價值連城”這個成語便由此誕生。 其實,玉璧和土地的交易在《左傳》中就有記載:春秋早期,鄭國曾和魯國交換土地,因為魯地價值更高,所以鄭國又送給魯國玉璧來抵價。

    黃金是戰國時期的通用貨幣,其主要產地在楚國,而現今考古出土的戰國金幣文物大多屬於楚國。楚金幣有龜板形、長方形、圓餅形、瓦形等形狀。金幣使用時會根據需要切割成小塊,流通時需要用天平來稱量。銀在當時也稱作“白金”,一般會被鑄造成鏟、版、餅、貝等形狀。西周時期的青銅銘文就有周天子用“白金”賞賜臣下的記載。但是在文獻裡對於銀幣流通的記載極少,只是說銀可以作為貨幣。

    在戰國時期,主要有四種青銅鑄幣:布幣、刀幣、貝幣、圜錢。布幣是戰國時期韓、趙、魏的主要青銅鑄幣,燕國也鑄造有小方足布。刀幣,齊、燕、趙、中山等國都有鑄造。貝幣,主要是楚國鑄造,又稱蟻鼻錢、鬼臉錢。圜錢出現時間較晚,主要流通於戰國中後期,列國幾乎都有鑄造。

    穀物和絹布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同時在平民百姓中也擔負著作為普通貨幣交易,商品流通的職能,可以當做貨幣使用,可以以物易物。

    主要的貨幣交易還是以銅幣為主的,各個國家都有鑄造銅幣進行交易流通,銅幣交易應該是有一個固定的兌換比值的。如有存在銅幣含銅量變化較大,比值變化也會變動,那就需要特殊處理,例如稱量。

    隨著近代各地考古文物出土,隨之發現了大量戰國時期的貨幣,這也恰恰說明戰國時期的貨幣流通範圍是較為廣泛的。

  • 7 # 藍天之午後陽光

    春秋戰國是奴隸制從封建制度轉變的過程,這個時期金屬鑄造技術日漸成熟,初期由於各國混戰,各自為政,各自形成經濟體制。戰國時期主要出現了刀幣,蟻鼻錢,布幣,圓錢等。戰國後期出現了圓錢,並且第一次以金屬重量作為錢的單位。

  • 8 # 李曉貌

        中國的貨幣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到戰國時代就已形成了相當完備的貨幣制度,各國都有自己的貨幣系統。

    春秋時期是中國國曆史上從奴隸制到封建制的大變革時期,各國之間互相征戰,互相競爭,也是政治和經濟發展最為迅速的一段時間,更是在思想上出現了百家爭鳴的新跡象,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導致對流通貨幣的大量的需求,而金屬鑄造技術也日漸成熟,為大量鑄造金屬貨幣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這一時期貨幣的最大特點是貨幣鑄造的種類繁多,幣制混亂。由於當時周王朝的勢力漸弱,列國均各自為政,經濟也自成體系,所以各國自行鑄造貨幣,相互流通,形成了多幣制和多幣型長期共存並用的特殊局面。這一時期的貨幣從形狀和分佈上分為布幣、刀幣、圜錢和蟻鼻錢(鬼臉錢)四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清掃住客房要注意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