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阿宇的美食日記

    清代沒有太學,最高學府稱為國子監。國子監雖號稱國家最高學府,但在科舉時代,其畢業生地位卻相對較低。其學生來源主要是全國各府州縣按名額貢入之生員,有歲貢、優貢、拔貢、恩貢、副貢等名目,號“五貢”。他們只有生員(即秀才)的功名,若想再進一步,仍須參加鄉試。惟一的照顧便是無論國子監生之籍貫為何地,皆可應試於順天府(大致相當於今北京市)。若不再考取功名,以國子監生身份入仕,則多被用做縣丞,或教諭、訓導等學官,秩低而俸薄,權輕而利小。因此,學生學習積極性一直不高,學校課業也就相對寬鬆懈怠。加之封建時代教學方式之陳舊落後,教學內容之枯燥貧乏,使得學生主要的功課便是背書、寫字、作文。“青春作賦,皓首窮經”,即是對此輩的生動寫照。

    另外,國子監還培養了大批外國留學生。明洪武時期,南京國子監就有招收外國留學生的記載。先是有高麗國學子,後日本亦遣子弟入監讀書,國子監增設號舍,專供留學生居住,國子監遷北京後,繼續招收。清初近四十年間未接收外國學生。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禮部奏曰:琉球國“國王尚貞,以本國遠被皇仁,傾心向學,懇祈使臣汪楫等轉奏,願令陪臣子弟四人赴京受業,應準所請,聽其遣臣子弟人監讀書”。康熙下旨允行。“自後,每遇冊封,遂沿為例”。

    從此,外國留學生尤其是琉球官生,入清國子監讀書者絡繹不絕。其後,北韓、俄羅斯、日本等周邊國家也遣員來華,從中不難看出當時國子監所具有的亞洲最高等府的學術地位。國子監監生身份向不為世人所重,而自明朝景泰皇帝開生員納粟納馬入監(即例貢)之例後,國子監門檻愈低。爾後捐監之風大開,監生以錢鋪路,良莠不齊,益為世人所輕。光緒三十年(1904年),清廷下詔,於明年永停科舉,各級學校皆改辦新式學堂。國子監亦停止招生,祭酒改為國子丞,只負責孔廟祭祀等事務。1912年,清帝退位,國子監亦壽終正寢。

  • 2 # 十三先生說遊戲

    在清朝以前,是不叫國學生的,之前叫太學生,雖然稱呼不一樣,但是學歷還是一樣的,

    太學生,是指在太學讀書的生員,亦是最高階的生員。明朝、清朝時太學即國子監的俗稱。國子監是古代最高學府與教育行政管理機構。內設繩?、博士、典簿、典籍等廳,以分理各項具體事務;設率性、修道、誠心、正義、崇志、廣業六堂,以供生徒聽課、自修及習所。設祭酒、司業各一人為正副長官,其屬有監丞、五經博士、六堂助教、學正、學錄、典簿、典籍等學官掌教務。

    國子監屬於禮部,由本監辦理,國學生又稱國子生,或者是指在國子監肄業的學生,但一般指官員子弟。所以說國學生亦即是太學生,但多指官員子弟的太學生。

    國子監雖號稱國家最高學府,但在科舉時代,其畢業生地位卻相對較低。其學生來源主要是全國各府州縣按名額貢入之生員,有歲貢、優貢、拔貢、恩貢、副貢等名目,號“五貢”。他們只有生員(即秀才)的功名,若想再進一步,仍須參加鄉試。 差不多相當與現在的大學本科水平

  • 3 # 漢水丹輝

    十年寒窗苦讀書 參加縣省國考 漫漫長路 步行騎驢 趕車坐馬 途中因病或災禍半途而廢 辛苦勞累進京面試 功名有秀才 舉人 狀元 用毛筆書寫楷書 狀元文章及書法很重要

    (秀才 舉人 狀元)初中 高中 大學

  • 4 # 橙歸

    誠謝小秘書邀答。

    “國學生”又稱國子生,在古代一般是指在國子監肄業的學生,裡面多為官員子弟,清朝以前也被稱為太學生。《學禮》裡面記載:“帝入太學,承師問道”,周朝時“太學”已是國家的最高學府。國子監從建立開始走的就是“學而優則仕”的道路,國學生就是朝廷即用的後備官員。清朝的國子監監規裡就有說:“朝廷建立學校,選取生員,免除丁糧,厚以稟糈。設祭酒、司業及廳、堂各官以教之,各衙門官以禮相待,全要養成賢才,供朝廷之用。”說白了,國子監就是培養官吏的基地。

    國子監有關學歷的問題本人還真沒怎麼研究過,歷史上被稱為國子監貢監生的“黃金時代”的順治十年(1644——1653),國子監招收時最低水平為秀才,然後在每年四月十五日的廷試後,考得好的任命為知州,依次向下為知縣、縣丞或教官,後提升入學最低條件為貢生。

    綜上簡言,針對國子監政教一體化,國子生可以任職一些低階的官職來看,我個人認為古代的國學生學歷相當於現在的黨校畢業生。

  • 5 # 去古代找歷史

    國學生又稱國子生,亦是指在國子監(古代最高學府)肄業的學生,但一般為官員子弟。國學生畢業後一般有兩條出路:

    第一條出路

    以積分法或歷事法直接授予官職。

    其實相當於現在的學分,高學分者可直接做官,不合格者回爐重鑄。歷事法就相當於實習,擇優錄取。

    因為古代國學生主要是統治者的子弟,所以他們進入國子監(古代最高學府)讀書,其實就已經邁入官場半步,無論成績高低,總可以謀個一官半職,但真正勤奮讀書,憑真才實學被委以官職的,其學歷應該相當於如今的研究生以上吧,畢竟他們起點就高。

    第二條出路

    科舉入仕

    科舉一般有以下幾個過程,不同階段的稱謂不同,學歷也不同。

    ①童生,相當於現在的初高中學歷或以下。

    ②秀才,相當於現在的高中學歷。

    ④貢士,研究生、碩士生學歷

    ⑤進士,博士生學歷及以上。進士中有個最高級別叫"狀元",有人認為相當於院士,畢竟”狀元“難得。

    其實不管什麼學歷,能為統治者所用,最符合他們要求的即是最高學歷。

  • 6 # 玄門天機

    古代的秀才和舉人分別相當於現代的什麼學歷

    秀才相當於初中生,舉人相當於現在的高中生,考上進士,分配 官職後才有俸祿。 科舉制有選拔官員的作用,與現代的學歷確實不能類比。 如果硬要比較,可按照現代學歷與官員級別的關係來確定。比如,博士與教授、研究員都可能享受處級待遇,或出任處級官員,就是縣 處級。科舉制的舉人也可委任為縣丞或次級官員,也是縣處級。進士 最低可被委任的職銜也是縣丞。應該不能完全對上的,古代讀書人少,考上了秀才的都是有功名 的,區別與平民。考上舉人也就是鄉試入圍的,舉人登科即可授官,但無“出身”,就是有機會當個小吏了,但也只是機會,所以范進中舉才會發瘋。你說現今什麼學歷就可以當政府小吏呢,沒有,所以完全對不上。

    考上了舉人身份不同了,平民必須稱之“老爺” 中舉的人才有機會參加會試, 就是全國範圍的科舉考試, 考中的稱貢士,貢士透過皇帝親自監督的殿試,第一名才是狀元,這個狀元 是全國狀元,豈是一個省的狀元可以比的?

    一個省的第一名不過是個 鄉試第一名也就是解元而已榜眼是中國科舉制度中在殿試中, 取得進士第二名的名稱, 與第一名狀元,第三名探花合稱“三鼎甲”。鄉貢: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中,常科的考生一般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另一個是鄉貢。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

    科舉分為童試 , 鄉試 , 會試 , 殿試 . 童試是參加正式科舉考試前的預考, 由縣裡考試 , 中第者為生員,又叫秀才或庠生 . 這是大概 , 成績最好的是廩生,其次是增生,新入學的稱為附生從隋代開始,封建統治者透過科舉考試選拔官吏。科舉考試在中 國曆時一千三百多年,影響巨大。下以明清科舉考試為據,對所涉及的一些常識作一介紹。

    (一)院試 又稱郡試、道試。是參加過縣試、府試後的童生取得生員資格的 考試。由朝廷所派官員主考。考中者稱秀才,才有資格“入泮” (進 官辦學校)學習。

    (二)鄉試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舉行的考試。考中者稱“舉人” ,有做官 資格。第一名稱“解元” 。

    (三)會試 每三年一次會集各省舉人在京城舉行的考試。考中者稱“貢士” (或“中式進二匕”)。第一名稱“會元”(或“會魁”)。

    (四)殿試 亦稱“廷試”,是皇帝在殿廷親自對會試考中的貢士所進行的面 試。按成績分為“三甲” (即三等): 一甲:三名,叫“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亦稱“殿元”),

    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三人同稱“三鼎甲”。 二甲:若干名,均叫“賜進士出身” 。 三甲:若干名,均叫“賜同進士出身” 。 如果某人在鄉試、會試、殿試中均考取第一名(即解元、會元、 狀元),就叫“連中三元”。

    明清的科舉制度: 明清兩朝科舉的基本制度和考試程式大體是一致的, 其中以進士 科考試最為重要。進士科正式考試共分三級:院試、鄉試和會試與殿試。不過,在院試之前,還要經過縣試和府試,可以看做科舉前的預備性考試。縣試和府試分別由本縣知縣和知府主持,府試及格者稱為“童生”。

    清朝的縣試多在二月舉行,府試多在四月份舉行。 院試 是國家科舉考試的最初一級, 在府城或直屬省的州治所舉行。 主持考試的長官是學政,又可以稱學臺、宗師。院試包括歲試和科試 兩種考試。歲試的基本任務是:第一,從童生中考選出秀才;第二, 對原有的秀才進行甄別考試, 按照成績優劣分別給予獎懲。 童生透過 歲試,就算是“進學”了,即成為國家的學生, 稱為生員,俗稱秀才、 相公。歲試成績優良的生員,方可參加科試。科試通過了,才准許參加更高一級的鄉試,叫做“錄科” 。明清時期,通常在鄉試之年的七 月,還要在省城集中舉行一次科試的補考,凡因故未能在各府參加科 試的人,可乘機來補考,叫做錄遺。 鄉試 在京城及各省省城舉行, 三年考試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舉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稱“秋闈” 。

    鄉試的正副主考 官一般由皇帝任明在京的翰林及進士出身的部院官充任。 鄉試有正規 的考場,叫做貢院。貢院內建有一排排的號房,為考生住宿、答題之所。鄉試發榜在九月,正值桂花開放,所以又稱鄉試榜為“桂榜”。鄉試取中的稱舉人,第一名叫解元。鄉試中舉稱乙榜,也叫乙科。考中了舉人,不僅可以參加全國性的會試,就是會試未能取中,也具備 了做官的資格。在清朝,除了按正常制舉行的鄉試外,每逢遇到皇帝 萬壽(生日)、登基等慶典時,還額外有加科鄉試,叫做恩科。

    會試和殿試 是最高一級的考試,其中會試是帶有決定性的考試, 而殿試只定名次,不存在被黜落的問題。會試由禮部主辦,在京城的 貢院舉行。會試一般在鄉試的第二年,也就是醜、辰、未、戌年。考 期多在春季的二、三月。故此會試又稱“禮闈” 、“春闈”。會試被錄 取的人,稱為貢士,第一名叫做會元。會試發榜時,往往正值杏花開 放,所以又稱為“杏榜” 。會試的主考官,在明朝多以翰林官充當, 明末又多以內閣大學士擔任。 清朝稱主考官為大Quattroporte,由內閣大學士 或六部尚書充任。清朝新錄取的貢士,在殿試之前,還須進行一次複試。複試結果,按成績分為一、二、三等,這個等級對於以後授予官 職有重要關係。殿試在四月份舉行,名義上由皇帝親自主持。此外還 要任命閱卷大臣、讀卷大臣,協助皇帝評閱試卷。明清兩朝都只考策 問一場。

    出榜分三甲:一甲為賜進士及第,只有前三名,為狀元、榜 眼、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為賜進士出身若干人,第一名稱傳臚; 三甲為賜同進士出身若干人。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稱進士。中了進 4 士,功名就到了盡頭。 殿試 考中稱為“甲榜”。凡是透過乙榜中舉人,再透過甲榜中進 士而做官的人,叫做“兩榜出身” 。一身兼有解元、會元、狀元的, 叫做“連中三元”。明清兩朝都有數人是連中三元。 按照清朝制度規定,殿試以後還要進行一次考試,叫朝考。朝考的第 一名叫做朝元。

    最後根據貢士的複試、殿試、朝考三次成績得出錄取 等級,再根據錄取等確定授予的官職。殿試的狀元、榜眼、探花在考 中後按慣例可以立刻被授予翰林院修撰和編修, 不再參加朝考。 凡殿 試二甲第一名的傳臚和朝考第一名的朝元,也照例要到翰林院任職。 秀才:科舉考試中最初級的是童試,是府縣級的考試,由州、縣長官 主考;凡讀書人皆可參加,這些讀書人在童試時稱為“童生” ,考試 合格後被稱為“生員” ,通稱為“秀才”,“秀才”可以參加高一級的 考試。“秀才”不能直接授官,但有時經過選拔,有少部分可以以此 出身入仕。

    舉人:科舉的第二級考試是鄉試,是省一級的考試,每三年舉行 一次,由皇帝派專門的主考官,以布政使、按察使以及以後的巡撫為 監考官;鄉試共考三場,三場都過關者稱為“舉人” 。“舉人”可以直 接授官。由於鄉試的錄取名額按中央指定的數目錄取, 故取得“舉人” 的地位相當不易。 進士:科舉的第三級考試是會試,是中央級的考試,它在鄉試的 第二級舉行,由禮部主持;會試也考三場,三場都合格者稱為“進士”。 其第一名稱為“會元”,“進士”都可以參加最高層次的考試,都能取 5 得做官的資格。 狀元:科舉最高級別的考試是殿試,實際上是皇帝的複試,殿試 後分為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名稱為“狀元” ,第二、三名分別 稱為“榜眼”、“探花”,它們往往被授以較重要的官職, 升遷也較快。 中國歷史小常識:院試、鄉試、會試、殿試 研究生的碩士學位和碩士學歷有什麼區別?

    糾正常識性錯誤—— “學歷”是指: 本科畢業,研究生畢業 ,, “學位”一般與“學歷”相呼應,是指: 學士,碩士,博士 ,, 對於本科以上的學生而言, 有的人“學歷”和“學位”是都可以同時拿到的, 但是,有的人因為種種原因有“學歷”而沒有“學位” , 比如本科生畢業生中就會有許多人沒有學士學位。

    也有的人“學位”比“學歷”要稍稍超前, 比如“在職碩士班”結業之後,有學位(碩士學位) ,而沒有學歷 (研究生學歷)這也就是我們有時會聽到的 “XX,本科學歷,碩士學位,,, ” 而讀“在職碩士班”都是要求必須有“學士學位”的。 博士 (研究生學位) 博士是對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生的稱呼,同樣也可用來稱呼已獲 6 得博士學位的人員。 在國外特指獲得過博士學位的人, 中國則把博士 生也稱為某某博士。 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三級學位中,博士學位是最高的 一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鐵羅漢的沖泡方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