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明代職官表並沒有首輔之職,而內閣大學士也只有五品,只有任職六部尚書(正二品)才稱為“閣老”。人們普遍認為首輔就是宰相,這是怎麼回事呢?
5
回覆列表
  • 1 # 青言論史

    首輔可以稱之為宰相,但不能稱之為丞相。而且明代的首輔和以前的宰相比起來,其權力是要極大的下降的。

    明代的內閣,早先僅僅是由於廢除丞相後,皇帝一人幹不了那麼多活,所以找來的幾個辦事員給他做做文秘工作而已,性質大抵類似於如今的辦公廳。但是到了後面,皇帝越來越懶,國家的事卻沒少,甚至還越來越多,因此作為秘書機構的內閣就越來越重要了,其性質也從辦公廳上升為政治局。

    比如早期的內閣大臣,如解縉、楊士奇等,都不過是文學侍從一類的官員,但是不久以後他們的地位就越來越重要,逐漸成為了帝國政治舞臺上不可或缺的一環。待到朱棣去世以後,以楊士奇為首輔的三楊內閣,就成了明代中樞實際上的核心決策層。

    在這種情況下,首輔的權力就更加凸顯了。作為首席內閣大學士,他有著帶領整個內閣的權力和義務,是內閣的象徵。其地位大致類似於宋代的同平章事,是可以稱之為首席宰相的。在嘉靖、隆慶、萬曆三朝,內閣次序尤其嚴格,首輔幾乎可以完全無視次輔的存在。

    但是相比於宋代的宰相能和皇帝面折庭爭,甚至直接封還皇帝的詔書相比,明朝的首輔權力就太小了。首輔們的意見必須要太監那裡蓋章才行,這也為宦官干政埋下了禍根。

    到了清朝,乾脆連內閣都被架空了,稱之為“首輔”的領班軍機大臣只能跪在地上筆錄皇帝旨意,雖然也被稱之為“相國”,卻更談不上宰相了。

  • 2 # 小小丫吳瑞祥

    謝邀 ,宰相是明清以前各朝代 輔助帝王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員的通稱 如宰相、相國; 首輔是明代和清代首席大學士的習稱,明中期內閣大學士稱之為“輔臣”,稱首席大學士為“首輔”,卻無以前的宰相職權。嘉靖、隆慶和萬曆初期,首輔、次輔界限嚴格,首輔職權極重,主持內閣大政,權力最大,次輔不敢與較。清代則領班軍機大臣之權極重

  • 3 # 首響

    明朝的內閣早期只是皇帝的秘書機構,後權利和地位得到加強,三楊時期是個開始加強,張居正時期巔峰還確立首輔助和次輔,其他的就不是一兩句的話可以解釋的,你只要知道內閣和首輔這個職位和機構才是明朝真正的除了皇帝之外高層的決策層就可以了,皇帝和百官都繞不開它,很多人和一些所謂的歷史老師說它並沒有這麼大作用其實是一直很很片面和不負責的行為,其他的就不多說了這涉及到一些權利的遊戲不是一兩句可以說明白的,回到你的問題你只要知道特殊時期首輔並不比宰相差就可以了,當然比丞相差很多,畢竟宋朝之前中國是貴族壟斷時期,丞相背後站著的是各個豪門

  • 4 # 鄧海春

    宰、相二字分別見於商、周及春秋之際,連稱則始於戰國。但在歷代王朝中,除遼朝之外,宰相只是種俗稱,用以指輔助君主行使權力處理政務的主要官位,而不是正式的官名。在不同的王朝內,宰相所指的具體官名也不盡相同。秦朝丞相、漢代三公、唐初三省長官、宋代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元代中書省丞相,都是宰相。 宰相必須具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即必須擁有議政權,和必須擁有監督百官執行權。用這兩個條件衡量明代內閣大學士,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無論從立法角度上看,還是從實際權力的運作看,明朝內閣大學士都不是前朝的宰相,當然作為內閣大學士之首的首輔,也不是前朝的宰相。

    內閣首輔權力過大的時候,如嚴嵩和張居正,皇帝會恪守《皇明祖訓》去糾偏。張居正任首輔時期,閣權已經滲透到吏部和都察院,但是明神宗以親政,凡此種種都被視為“侵權”。閣臣葉向高這樣總結道:祖宗設立閣臣,不過文學侍從,而其重也,止於票擬。其委任權力,與前代宰相絕不相同。夫以無權之官,而欲強作有權之事,則勢固必敗;以有權之事,而必責於無權之官,其望更難酬。此從來閣臣之所以無完名也。上圖明代內閣舊址

    宰相一詞,在明人筆記和著作中的使用是混亂的。有時候指六部尚書,有時候指內閣,還有時候指司禮監太監。從歷史角度看,明代的內閣、六部、司禮監都擁有前朝宰相的部分權力。明代歷史上發生的“閣部之爭”,朝臣與宦官權力的此消彼長,都是圍繞誰應占有更多宰相的事權而展開的。但三者誰也不是前朝的宰相,用數學來表述就是:“三分之一”不是“一”,儘管三者不總是各佔三分之一。

  • 5 # 歷史百家爭鳴

    明朝的時候,朱元璋藉著胡惟庸案把宰相制度給廢了,不過這可苦了朱元璋,害得他天天熬夜批改奏摺,但這也不是辦法,他就選了不少大學士進宮幫他處理政務,後面就慢慢形成了內閣,而內閣也要有頭子來統一意見,於是出現了首輔。

    首輔開始時權力並不大,因為明朝的皇帝前期還是挺能幹的,首輔這個權力還沒有得到擴張,在後面首輔權力才慢慢擴大,首輔也成為了官僚集團的最高代表人,但首輔要跟宦官合作,他的權力才能最大化,張居正就是與宦官合作,他的權力才大了起來。再者首輔也不是一人決策的,都是要跟內閣其他成員商量的,明朝首輔權力達到最鼎峰的就是張居正時期,這個時候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他說啥就是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但他死後還是被萬曆皇帝鞭屍。首輔就是“行宰相之職而無宰相之名”,他們做的事跟宰相沒有多大區別,他們也負責處理政務,他們也會與宰相一樣受到皇帝的制衡,首輔與宰相權力的增長大多是在皇帝能力不強的時候,要是皇帝強硬,他們也難以干涉皇權。而且內閣只負責票擬,提出意見,最終決議權還是在皇帝手裡,他們並不能擅作主張。

    雖說朱元璋廢掉了宰相,但日後的內閣首輔也是實際上的宰相,因為首輔是文官集團的領頭羊,他代表的是官僚集團的利益,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也在制衡皇帝的權力,這跟宰相沒有多大區別,只不過首輔的官品比較低,遠比不上宰相的官品。

  • 6 # 陸棄

    首輔並不是宰相。宰相之名,始見於《韓非子·顯學》一書,宰為主宰,相是輔佐的意思。宰相的權位,各朝各代是不同的,名稱也不同。或稱丞相,或稱相國。其實質意義相差不多。如李斯,蕭何,諸葛亮,王安石都是著名的宰相,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相權大時,可以威脅君權甚至取而代之。比如漢末三國時期的曹操。說他“名為漢相,實為漢賊”,就是指他威脅君權了。

    而首輔之名,是明清時的產物。明朝胡惟庸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位中書省丞相,胡惟庸被廢處死後,明朝不再設丞相。而改革為六部制。君權得到進一步加強。此時的首輔,是指首席內閣大學士,清朝的領班軍機大臣,也稱為首輔。明代的首輔,比如嚴嵩、徐階、張居正,清代的首輔,比如索尼、張廷玉、李鴻章、翁同龢、張之洞。

    不過,明清之時,權力在於君,是君權最大的時期,首輔只是身份高而已,不會對君權有威脅。雖然職權極重,主持內閣,但只是皇帝賦予他的責任而已。實質上,首輔只是皇帝的首席秘書官,替皇帝出出主意而已,不能代皇帝做主的。最後的拍板權在於皇帝。皇帝拍板後,還得受命執行。其實質上的權力,比宰相差遠了。當然,首輔在皇帝弱勢之時,其權力也會達到宰相的程度。比如明朝的張居正,其手中的權力就達了首輔的頂峰,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 7 # 歷史大學堂

    自從秦始皇創立皇帝制度,中國歷史進入了封建專制時代,最高統治者實現了權力的高度集中。皇帝獨尊、皇權至上、皇位世襲構成了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徵,皇權的本質便是專制的、排外的。不過,皇帝在治理國家的過程中,又不得不依靠朝廷官員的力量,他們有時會影響皇帝隨心所欲的行使權力,對皇權形成制約,尤其是作為百官之首的丞相,更是皇權的重要威脅。因此,如何統御群臣,確保皇權的至高無上性,就成為了皇帝們絞盡腦汁想要解決的問題。

    這其中的關鍵,便是削弱相權。

    丞相制度是秦始皇設立的。丞相的職責便是佐天子、總百官,地位顯赫,權力很大。俗話說,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皇權至上,又豈容半點染指?歷史上,自丞相設立以來,君王們為了削弱相權,想盡了各種辦法,招數多樣。

    圖1 秦朝中央官制

    一、漢武帝:提拔親信近臣

    皇帝弱化相權的第一種方法,便是提拔自己身邊的親信近臣。最早運用這種方法的是漢武帝。

    漢朝初年,大多數制度承襲秦朝,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丞相總百官、理萬事,位高權重。到漢武帝開始壓抑相權,應該怎麼做呢?他的思路是“摻沙子”: 丞相權力很大主要是因為他可以參與決策,那我有什麼事情就偏不與你商量,弱化丞相的決策權。

    武帝提拔一些身邊的年輕的親信大臣,給他們一些本職以外的加官,比如中書令、尚書、侍中等等,讓他們可以在皇宮內出入,這些人成為了皇帝在政務上的諮詢顧問,皇帝有什麼機要大事的決策都與他們商量。久而久之,在中央逐漸形成了內(中)外朝兩套班子,皇帝提拔的尚書等人是為內(中)朝,成為了事實上的中樞決策部門,其辦公機構在宮內,被稱為內(中)朝,而原先由丞相領導的三公九卿反倒成為了純粹負責執行的職能部門,被邊緣化了,辦事機構搬到了宮外,成為了外朝官。

    不得不說,漢武帝的這一舉措真的是很有政治智慧,隱晦的擴大了皇權。更重要的是,對後世的影響也是很深遠的。到東漢時期,設立了尚書檯,成為最高決策機構。之後又經過魏晉南北朝幾百年的發展,成為隋唐時期三省體制的濫觴。

    圖2 劉徹(公元前156年 -前87年),即漢武帝

    二、隋唐:三省體制,變獨相為群相

    皇帝弱化相權的第二種方式,就是將相權分散。從隋唐開始發展演變的三省制度正是這一思路的體現。

    三省制度萌芽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到隋唐正式成為中央官制。隋朝時,將中央決策機構分成三個部門,即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分別負責詔令的下達、審議和具體執行。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地位平等。這等於是將一個宰相變成了三個宰相,宰相人數增加了,權力自然也就被削弱了,這樣做的用意,就在於使宰相互相牽制,以收集權之效。

    三分相權還不算完,其後更進一步將權力分而化之。

    圖3 隋朝三省六部制

    唐朝時,三省長官在政事堂中開會議事,共同決定政事,遇有意見分歧,則由皇帝最終裁決。後來,為了進一步防範相權坐大,皇帝又提拔一些低階官員,給他們加上“同中書門下三品”或“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名號,使其能夠進入政事堂參政。到了唐高宗以後,則演變為即使是三省長官,如果沒有“同中書門下”的名號,也不能進入政事堂。這樣一來,相權更加分散,而且,皇帝也可以隨時根據自己的意願對參與政事堂議政的宰相班子進行調整。可以說,到了唐高宗以後,宰相從原先的國家正式公務員變成了皇帝的臨時工,皇權進一步擴大了。

    後來的宋朝,於三省之外另設參知政事的做法也是沿襲唐朝的這一思路。

    這兩種方法,歸根結底,運用的都是“分權與制衡”的原則。皇帝要集權,就必須分割相權,集權是目的,分權則是手段。這是在中國專制社會中近千年皇權與相權的抗衡中凝聚出來的中國政治智慧。

    圖4 明朝中央集權制

    三、明清:皇權的頂峰

    皇權與相權的抗衡到了明清時期來了一個轉折。

    如果說,之前的皇帝還在為如何抑制宰相而費盡心思的話,那麼明太祖朱元璋則完全沒有為此感到為難。因為朱元璋更絕,他直接將丞相給廢除了,一切事務都由皇帝親自決策。不過,丞相本來是政府首腦,輔助皇帝的,廢除了丞相,雖然皇權擴大了,但是皇帝也累壞了。很快,朱元璋就因政務繁雜深感勞累而設定了殿閣大學士作為自己的顧問,幫助自己處理政事。到明成祖朱棣,進一步成立了內閣。內閣的地位僅是皇帝的侍從顧問而已,權力也就是“票擬”(即在奏章上提出自己的處理意見,用小票寫好,附在奏章上,以供皇帝參考)。

    其實,內閣的出現也是必然的,因為皇帝的精力是有限的,必須要有人輔助。後來,內閣的權力一路飆升,尤其內閣首輔,更是權壓眾臣。比如,嘉靖時期的嚴嵩,萬曆時期的張居正便是如此。

    圖5 張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

    不過,如果有人以為首輔就是事實上的宰相,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宰相的權力可是制度賦予的,人家本來就是扮演的政府首腦的角色,而內閣首輔的作用不過就是皇帝的諮詢顧問,權力到頭也就是“票擬”。換句話說,內閣首輔只是皇帝的秘書,最多隻能對政事提出意見,而宰相就不同了,人家是可以做出決策的。

    既然如此,那麼為何首輔能夠權壓眾臣呢?如張居正,竟然還能主持改革。原因很簡單,皇帝信任他!他們的權力來自皇帝信任,而非法律賦予。所以,錢穆先生評價張居正說他是“弄權”,是“權臣”而非“大臣”。一旦有一天,他們失去了皇帝信任,他們的權力也就沒有了依靠,因此,即便權高如嚴嵩、張居正長期把持朝柄,一旦為皇帝所不容,流放、抄家也只是分分鐘的事而已。所以,內閣首輔根本不是事實上的宰相,它是皇權的附庸,根本無力與皇權對抗。首輔的專權只是表象,本質上這恰恰說明了皇權的強大。

    圖6 清朝官制

    我們可以看到,從秦漢以來,皇權發展的總體趨勢是在不斷加強,到了清朝,皇權終於達到了頂峰。

    清朝皇帝的專權那是出了名的,如盛世時期的康熙、雍正和乾隆,那可真是事必躬親。所以皇權的巔峰也在這一時期完成。

    這一巔峰便是雍正皇帝設立的軍機處。軍機處的設定原本是雍正帝為了辦理西北軍務,擔心軍機洩露,所以在皇帝居住的乾清宮外找了一個小房子,在這裡設立軍機處,方便皇帝傳旨,保守機密。有了軍機處以後,皇帝傳旨就在這裡的進行了,原先的內閣就被架空了。在軍機處上班的官員,品級都不高,但是皇帝親選的,地位重要。而他們的工作也很簡單,就四個字“跪受筆錄”,皇帝讓你寫什麼就寫什麼,所以,軍機處完全就是皇帝旨意的傳達室而已。

    圖7 清朝軍機處內景之一

    在專制社會,軍機處的設定將皇帝的權威提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它也是中國古代加強皇權的最後一步。所以說,軍機處標誌著中國專制皇權達到了巔峰。

    天道輪迴,盛極而衰,自然之理也。皇權在明清時期走向了它的頂峰,然而,過度的集權也導致積弊叢生。終於,伴隨著封建制度的衰落,專制皇權也走向了它的末路。

    文:楚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甘南有哪些景點?路線和時間應該怎麼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