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孔乙己亂彈
-
2 # 皇家橡樹1972
“虎式”坦克雖然在二戰時期是重型坦克,但它內部空間狹小,帶不了多少吃的東西,並且德軍坦克兵沒有美軍坦克兵那樣將大量補給品掛到坦克外面的習慣,“普魯士軍隊”軍容整潔、吃苦耐勞的遺風到了二戰期間還很濃厚。
總體來說德軍所有軍兵種的伙食標準在歐洲國家當中,只是比蘇聯軍隊好一些、比英國軍隊略差、比法國軍隊和義大利軍隊更差、和美國軍隊相比就差的懸殊了!但,德軍伙食當中肉(香腸、火腿)、蛋、奶(奶油、煉乳)還是有相當比例的,沒有高熱量食物就沒有體力去行軍打仗!
德國坦克兵是陸軍進攻的矛頭,他們當然享受最高的優先配給(I級):每天伙食標準是:黑麥(全麥)麵包750克、黃油(二戰前就出現了,用菜籽油、葵花籽油製造的人造奶油,裡面的反式脂肪酸危害100年後才被發現)或者烹呼叫動物油脂(主要是豬油)45克、香腸120克、果醬(主要是蘋果醬)或者人造蜂蜜(葡萄糖或者果糖經過勾兌呈粘稠狀)、清水煮土豆750克、咖啡豆(紅茶)8克,戰爭後期用菊苣根替代(烘乾烤焦後香味和口感甚至苦味與真正的咖啡非常相似,但是沒有咖啡的提神效果)、巧克力或者其他糖果一袋,鹽、胡椒、果醋...等調味品另計,裡面出現大量的替代食品說明了德國物質的匱乏。德軍野營炊事車,任何正規軍隊計程車兵都不認為野戰應急食品是啥好東西,遠不如現做熱飯熱菜可口,所以德軍在營級單位(包括裝甲兵)都配置了幾輛野營炊事車,可由汽車甚至騾馬拖行,宿營後可在2小時內為全營官兵提供熱菜熱飯熱咖啡。
當然戰事非常緊張的時候不可能吃到熱飯菜,德軍會製做成“行軍口糧”,這些食物事先有炊事兵做好一日一份的套餐,行軍過程或者開戰前每一名士兵要領取3~4份的套餐,“行軍口糧”主要內容是:黑麵包或者硬餅乾750克、香腸罐頭或者真正乳酪200克,黃油(人造奶油)60克、糖10克,沒了!遠不及美軍坦克兵吃的好。德軍配發給坦克兵、潛艇兵、航空兵...等技術兵種的“思嘉樂”牌巧克力,後期出現了人造巧克力:就是用:植物油、糖、乳清、花生粉,加上少量的可可粉製成,以現代人的口味可以用“難吃”二字來形容。
總體來說二戰時期德軍的伙食標準可以吃的飽,捱餓的時候除了幾次被合圍之外,其他時間都還供應的不錯,但受德國國土面積較小的影響,德軍食物談不上好或者說是有些單調。大名鼎鼎的美軍K級野戰食品,它是世界上第一種野戰條件下的軍隊集體伙食,標準為12人份(班級單位)美軍三軍包括坦克兵在內都大量配給,K級野戰食品包裝量是給12人提供早中晚三餐,主要內容:黃油、乳酪、餅乾、糖,果醬、SPAM午餐肉、黃豆牛肉末罐頭、精製牛肉罐頭、速溶咖啡(麥氏)、橙味/橘味速溶粉(就是“果珍”)、好時熱巧克力粉...還有什麼口香糖、餐巾紙、勺子、香菸...總之應有盡有,遠比德軍豐富,以至於德軍普通士兵願意去突襲美軍的補給車,看看是否能翻到好吃的...。包括美軍裝備兵在內的美軍部隊在二戰時期的食品供應確實豐富,圖片是《狂怒》劇照,“皮特哥”打仗間歇去德國普通百姓家...拿出了戰時非常少見的食品...然後年輕的坦克兵“諾曼”就和德國小姑娘...。
戰爭比拼的就是消耗!包括野戰食品在內哪一方供應充足、武器製造產能大再加上人力資源豐富,誰就能取得最後的勝利!“虎式”坦克在二戰期間是最優秀的坦克之一,任何盟軍坦克見到它都會退避三舍,但是產量與“謝爾曼”、T–34相比太少,“好漢架不住人多”!從戰術上也沒能贏得戰爭的勝利!而從野戰食品供應量和豐富程度的角度來看,德國與美國的國力也是相差太大!所以,最終德國二戰的失敗也是必然的。著名的德華人的主食黑麵包!與俄羅斯黑麵包相提並論,就是全麥磨粉根本沒有去掉麩皮...口感粗礫、味道酸並且略帶苦味兒...和我們現在“西點店”裡面那種高筋麵粉加上奶油、堅果仁烘烤出來後再撒上糖霜的精美甜食相比是天壤之別!德國未進入工業文明之前,下層百姓只能吃這個,當進入到工業社會以後,生活標準提高了,需要在黑麵包上塗抹一些奶油和蜂蜜以增加口感,但德國沒有那麼多純奶油和純蜂蜜,然後就出現人造奶油和人造蜂蜜...所以,德軍的野戰食品配給當中也就有了這倆人造的東西。菊苣,頭部就是我們超市裡賣的“玉蘭菜”味道和口感與“娃娃菜”相似,這種植物的根部,就是所謂的“咖啡蘿蔔”,將根部洗淨切片曬乾,再經過慢火烘焙磨粉就成了“人造咖啡”,其味道非常接近真咖啡豆,只是裡面沒有咖啡因不具備提神的效果...德華人甚至用橡子(橡樹的果實)製造“人造咖啡”。
翻開食品工業加工書籍就會發現很多人造食品、食品新增劑都是德華人發明,除了前面提到的這些,糖精也是德華人發明的(煤焦油裡提煉的)!德華人在極度物質匱乏的條件發明了很多人造食物的替代品,但這些人造品恰恰是物質短缺的象徵!所以,他們根本沒有資格發動世界大戰這樣級別的戰爭,他們也永遠成不了超級大國!原因就是先天不足。
-
3 # 黑龍江邊的沙子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軍隊食品配備相對符合德華人飲食習慣……
部隊的食品配給分不同的軍兵種分級別供應、以軍用快捷套餐形式配發分4類級別…l類/作戰區域是套餐最高級別、以午餐為主-一份套餐包括德國日常生活中:黑麥麵包、肉類、快速湯品等等,一線士兵一次可以領取3~4份為一天的食品配備。
每一個(以連為單位)的作戰單位都配備有後勤保障中隊、及時向本作戰單位供應食品配餐。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美國兵的食品配備供應鏈完整高效、戰場食品配備、營養/熱量合理供應充足。
所以,納粹德國“虎”式坦克乘員的食品配備供應及時、一般情況下只需要攜帶作戰行動當日的需要食品。
即便是長途機動行軍、後勤保障中隊會在暫停前進修整過程中及時供應食品。
-
4 # 薩沙
虎式坦克的還真不清楚。
美軍M4謝爾曼坦克,一般會放上1到2箱K級口糧,作為緊急的糧食。
其實,美軍的補給是非常好的。
美軍的補給車隊跟隨裝甲部隊前進,各種補給都是應有盡有。
K級口糧主要用於坦克在第一線作戰,深入敵人陣地,補給車隊一時趕不到的情況。
但這種情況不可能長時間,最多二到三天。
K級口糧是美軍口糧中的簡化口糧,口味很好,花樣也多,幾乎都是可以在美國超市買到的食物。
K級口糧也有缺點,就是熱量不足,不能長期食用。
裝入坦克的K級口糧不是一人份的小盒子,而是12人份的大箱子。
這種箱子,一箱就有12份早餐、午餐和晚餐。
而謝爾曼坦克兵只有5人,一箱可以支援2天時間。
一箱K口糧的種類豐富,有:黃油、餅乾、乳酪、砂糖、果醬、速溶咖啡、巧克力、口香糖、火腿罐頭、午餐肉罐頭、開瓶器、餐勺、餐巾紙、火柴、香菸。到戰爭末期,K口糧(K Rations)還加入了奶片、牛肉罐頭。
選單具體是這樣:
早餐單元:罐裝小牛肉(早期版本),罐裝切片雞蛋火腿(所有後續版本),餅乾,葡萄糖或麥乳精片(早期版本),果脯條,預先混合的燕麥片(後期的版本),淨水片,一包四支裝香菸,口香糖,速溶咖啡,糖(顆粒狀、立方狀或壓縮餅狀)。午餐單元:罐裝午餐肉(早期版本),罐裝美國乳酪,瑞士乳酪(乳酪在所有後續版本中均存在),培根,餅乾,麥乳精(早期版本)或5塊焦糖(後期版本),糖(顆粒狀或立方裝或壓縮餅狀),鹽包,一包四支裝香菸,一包火柴,口香糖和一包粉狀飲料包(檸檬(1940),橘子(1943),葡萄(1945)口味)。晚餐單元:罐裝肉,包含薰香腸(早期版本),混有胡蘿蔔和蘋果的午餐肉(套餐1),牛肉和豬肉條(套餐2),餅乾,一塊2盎司(57g)的D-口糧緊急巧克力或者熱帶巧克力或民用甜巧克力,一包廁紙,一包四支裝香菸,口香糖,塊狀濃縮湯和飲料粉包。一般美軍坦克裡面都會放1到2箱,可以支援坦克兵獨立作戰2到5天時間,這就足夠了。
因為美軍坦克最大行程只有100多公里,在幾天內是一定需要補給車隊來加油的。
而實際上,美軍坦克兵往往在坦克裡面塞入各種五花八門的食物,比如美軍的C級口糧(各種罐頭,熱量高但口感差)、D級口糧(巧克力)還有各種新鮮水果和蔬菜。
只是因為坦克內部高溫,新鮮水果和蔬菜很容易變質,必須迅速吃掉。
有意思的是,美軍援助給蘇聯人的坦克裡面,都有1到2箱的K級口糧,貼心不貼心?
-
5 # 漩渦鳴人yy
那你應該就是不太瞭解這個虎式坦克的裝甲營裡面不止虎式坦克。
我們都知道虎式坦克成建制的話,大概就是一個營,一個營,比如說502,501重灌甲營,為什麼?因為在希特勒的戰略規劃裡面,虎式坦克的重灌甲營對抗的可不是對方一個重坦克營,他說要應付的戰場情況,也不是專門對付敵方坦克,有的時候協助步兵撤退的時候遇見的敵方的不對,那是五花八門什麼樣的都有。
這個時候虎式坦克要求保證他的戰鬥力,一往無前,一當百,這是必須的,但是要達到這樣的戰鬥力,光靠虎式坦克是不行的,還得依靠一些其他的後勤部門,比如說一些運輸用的車輛,還有一些後勤保障機構。
所以虎式坦克的中裝甲營除了配備虎式坦克以外,還有大量的運輸車以及後勤部門,你比方說502種莊家贏的那個卡爾烏斯一人擊毀了150輛敵方坦克,他最後受傷是怎麼受傷的,就是因為他把當時502種裝甲營配備的所有統車全部開壞了,然後才開的挎鬥摩托,結果被人給逮了個正著。
而且卡爾烏斯每次在戰鬥之前總會這麼幹,證明配備給502中裝甲營了,這些桶車,還有託運車輛很多,那麼這個時候這些虎式坦克還需要自己帶糧食嗎?肯定是不需要的,如果站長上面真的出現什麼情況,比如說士兵餓了,或者是想要吃一些什麼東西,那其他的這些後勤補給車輛將會迅速跟上,要麼託運虎式坦克,要麼就直接供給食物。
而且虎式坦克的油箱實際上能夠執行的時間大概是幾個鐘頭,也就是超過幾個鐘頭,那油箱裡的油就不夠用了,需要回來加油,這也就讓這些虎式坦克的作息更加有規律一點,你到終點啦,就算你人不餓,你這些坦克也餓了,也需要回去補給一下。
當然對於德華人來講,戰場上面能夠有條件的自然是希望吃的好一點,但沒有條件的話,吃的東西就稍微差一些,曾經有這樣一個影片,就是德華人在北非戰場上面作戰的時候,那個虎式坦克的裝甲上面甚至都可以煎雞蛋兒,這些虎式坦克上面計程車兵則是爬出虎式坦克,在裝甲上面煎了雞蛋以後再吃。
也由此可見,德華人的虎式坦克的駕駛人員,其實吃飯的時候,一般來講都會爬出車外,當然也有一種情況,就是自己實在是餓了,會攜帶一些小零食,那就不屬於後勤保障的一部分。
-
6 # 鵬鵬鵬膨脹首先“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裝甲部隊的機動能力和作戰永遠離不開後勤部隊的有利保障,沒有其源源不斷的燃料,食品,彈藥,藥品,任何一支戰鬥部隊都無法進行作戰。何況是一支高速作戰部隊,那麼裝甲部隊他的機動作戰和作戰時需要的物資供應比步兵要大。已一個裝甲師為例,他的後勤部隊有1600人,裝備了大量的機動車輛用於運輸物資包括97輛摩托車,49輛乘用車,322輛卡車。2.德國的伙食基本一日三餐。其中午餐佔有50%,晚餐33%,早餐13%。這遵照了德華人的生活習慣——以午餐為主。主要包括: 黑麥麵包 黃油 香腸(罐裝)果醬煮過的土豆 ,蔬菜 ,肉類,巧克力,糖果,香菸。這些食物用罐頭裝好和紙包好,放入紙箱 。一般在戰鬥時是不允許攜帶食物的。如果長時間作戰或者長途作戰也會發放食物。
-
7 # 李三萬的三萬裡
大概就是乘員自己帶點零食級別的食物,虎式重型坦克威名赫赫,卻是地道的短腿油老虎,揹著540公升油箱,裝滿了油,也只夠它公路行進最多160公里,野戰行進更是隻有這資料的一半,這樣的坦克是當主力重騎兵使用的,後勤支援必需跟在後面,最多開兩三個小時,就得停下加油,打起仗來稍不注意,打一半就沒油了,得退出戰鬥。這些情況下,恐怕輪不到乘員們肚子餓,或者時常忙到沒空吃東西。德國坦克總得來說,乘員舒適度是要好一點,在沒有人機工程概念的二戰時期,這種好一點,真的也就字面意思上的一點點,坦克內部環境可不是私家車,多注意一下老電影,老記錄片,可以發現行進過後,鑽出坦克的坦克兵,跟那個時代輪船上剛出機艙的輪機員,剛下火車的司爐工都一個德行,滿頭滿臉的油煙汙跡,其實很好想象,導熱良好的金屬殼子裡,悶著蓋子開半個小時,那臺大發動機的巨大熱量就足夠銷魂了,要是戰鬥,同軸機槍和坦克炮產生的熱量,也是捂在那麼點空間裡享受,坦克裝空調則還有得等呢!這種環境,換我是肯定不願意帶食物進去的。德國二戰時期,贏得順利輸的快,被打到很狼狽的時間並不長,軍人對儀表風度的講究近乎變態,後式乘員也算技術兵種,待遇不差,儘可以在座下油老虎頻繁的休息加油時,支個小桌子,從容的喝喝咖啡,吃吃小點心,犯不上賊偷似的把食物帶上坦克,在惡劣的環境中躲著吃。畢竟虎式坦克根本離不開後期支援車輛,甚至不能離太遠,只能作為一個整體行動,脫離支援,要不了多久就得棄車逃跑,沒油的坦克能幹什麼?所以真沒必要帶食物上車,在行進的坦克裡吃東西,感覺滿反人類的。
回覆列表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軍隊食品配備相對符合德華人飲食習慣……
部隊的食品配給分不同的軍兵種分級別供應、以軍用快捷套餐形式配發分4類級別…l類/作戰區域是套餐最高級別、以午餐為主-一份套餐包括德國日常生活中:黑麥麵包、肉類、快速湯品等等,一線士兵一次可以領取3~4份為一天的食品配備。
每一個(以連為單位)的作戰單位都配備有後勤保障中隊、及時向本作戰單位供應食品配餐。
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美國兵的食品配備供應鏈完整高效、戰場食品配備、營養/熱量合理供應充足。
所以,納粹德國“虎”式坦克乘員的食品配備供應及時、一般情況下只需要攜帶作戰行動當日的需要食品。
即便是長途機動行軍、後勤保障中隊會在暫停前進修整過程中及時供應食品。
二戰後期納粹德國戰線太長、後勤供應捉襟見肘、四面楚歌……失敗是必然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