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秦始皇滅了六國以後由於疆土迅速擴大,秦國原有人口有限,為了鞏固其疆土,將關內人口遷至六國,並將六國人口遷入關內,從而導致秦人分散,關內空虛。而且由於滅六國導致樹敵太多,導致秦國滅亡。雍正皇帝在康熙晚年力行改革從而挽救了大清的衰亡,使大清又延續了一百多年。倘若雍正早出生兩千多年繼承秦始皇的帝位力行改革能否挽救大秦的頹勢?
7
回覆列表
  • 1 # 古今通史

    這個問題很尷尬,好像怎麼答都正確,也好像怎麼答都是錯的。雍正如果帶著後天的教育、所受的薰陶和見識、從政經驗穿越回去那是可以拼搏一下的,但如果撇開這一切直接把他扔到胡亥的位子,那他和胡亥也不會差太多,人一出生就是一張白紙,什麼樣的方法教出什麼樣的孩子,被趙高手把手教大的,估計也都差不多,至少一般來說是這樣的,畢竟世事無絕對。

    相信悟空想問的是——如果完完整整的雍正穿越回去,情況會怎樣?我只能說盡力一搏吧,雍正執政老練,但有些偏科,相對來說還是內政是他的強項,但單靠內政只能讓天天期盼著過著安定日子的普通老百姓消停下來,對項羽這類以國仇家恨為己任,搶黑鍋來背的人來說,即便雍正是治世良才,以至於生活安逸的項羽吃出了三高死在戰場的馬背上,他也還是會造反的。

    雍正算不上武功卓越,一般般吧,在不吹的情況下。但是相信他處在那個年月的話,做到唯才是舉,任人唯賢是不難的,有了人才,自己不懂打仗又能怎樣,有崇禎當參照物,學會閉嘴,學他哥當木匠,大明就能多活50年,至少他自己這輩子能安穩穩的混過去。雍正年間初攻準部那是將領無能,那時候的戰鬥力和剛入關的時候已經沒有可比性了,而且安逸的時間太長,軍官尤其是高階長官的奢靡腐敗已經深入骨髓,養尊處優的傢伙怎麼能打得了仗。所以不能全怪雍正。

    秦國面臨的問題,有幾點是雍正可以修補的,比如苛政,嚴律、重稅和徭役,如果轉以養民,用不了多久就安定下來了,老百姓要生存,要穩定,僅此而已,而窮兵默武的事,至少在那個態勢下,雍正是不會幹的,這不是捧他,因為雍正是具有基本智商的,他要先解決自身安全問題,比如干掉趙高,然後穩定朝堂,讓官吏為自己賣力賣命,執行政策如臂使指,對百姓,藏富於民也未嘗不可。然後才是剷除外部勢力的時機,而且不是每一場仗都必須要打的,利益可以瓦解一切。

  • 2 # 澳古說歷史

    我們先了解一下雍正是誰?他有什麼特別突出的能力?在他的治理下清朝發展的如何?

    雍正是誰?

    雍正即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第三位皇帝。全名愛新覺羅·胤禛,即清世宗,康熙帝第四子,母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烏雅氏,生於北京紫禁城永和宮。現在很多宮廷劇都是以雍正帝為主角,如《宮鎖珠簾》何晟銘扮演的四爺、《步步驚心》吳奇隆所扮演的四爺、《甄嬛傳》陳建斌扮演的雍正帝,這些劇中的雍正帝雖然不能與正史相比,但至少讓人熟悉了他,還有現在熱播的《延禧攻略》中的乾隆就是雍正的兒子。

    雍正有什麼特別突出的能力?

    雍正帝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能力就是“勤政”,他可謂是清朝最勤奮的皇帝,甚至傳言雍正帝最後也是被活活累死的,其有學者評價:“自古勤政之君,未有及世宗者”,舉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雍正終身一共批閱了共有四萬餘件的奏摺,其中批閱的滿文奏摺6600餘件,漢文奏摺35000餘件,雍正皇帝一共在位12年零八個月,這樣算起來雍正每天至少批閱10件奏摺,同時雍正除了批閱奏摺以外,還要批閱各類的題本每天至少處置40件。同時雍正帝還很“務實”,在他在位期間,所實施的一系列的政策可謂是效果顯著,如為了加強對西南少數民族的控制,實行改土歸流;為了整頓財政,實行耗羨歸公;為了防止官員貪腐,實現養廉銀製度;為了監視臣民,實現密摺制度;為了不讓康熙時期“九王奪嫡的”事情再次發生,創立秘密建儲制;為了加強皇權,設立軍機處,可以說雍正在位13年,實施的每項措施都是極其的務實,且都是高效的執行,並被後世所繼承,從乾隆到宣統,可以說雍正帝所創立的政策都沒有被更改過,甚至被完善的更好,從這點就可以看出雍正的“務實”。

    當然雍正還有著許多突出的能力,包括做事果斷、較真、耿直、心思縝密等等,這裡我就不一一介紹了。我說這些的目的就是想說雍正的能力很強,可以說他可以跟歷朝歷代任何一位皇帝相比,包括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康熙等等,與這些皇帝相比,雍正帝的能力絕對不相上下。

    在他的治理下清朝發展的如何?

    這裡我們可以先看一組資料,在康熙死之後傳位於雍正的時候,清朝的國庫存銀僅剩下800萬兩,但是當雍正把皇位傳給乾隆的時候,國庫存銀多達6000萬兩,也就是說清朝的國庫在雍正在位這13年間,增加了近8倍的白銀儲備,可別小看這8倍,當時清朝全國的稅收也僅僅只是1000多萬兩白銀,再扣除官員發的工資、朝廷的各項用途、每年全國各地的賑災等費用,可以說根本就剩下不了多少,雍正竟然能在13年時間存到這麼多的銀子,不得不說清朝當時在他的治理下是多麼的強盛。可以這麼說,清朝唯一的盛世“康乾盛世”,實際上應該叫“康雍盛世”,正是因為雍正帝的一系列社會改革才讓清朝的國力能達到鼎盛,若雍正帝能活的跟他的父親康熙帝那麼高的歲數,可能清朝將變得更加強大,可惜的是雍正帝死的早,所以才最好讓乾隆撿到了一個便宜,說一句難聽的話,其實“康乾盛世”跟乾隆壓根就沒有多大的關係。

    所以總結的來說,雍正帝治理下的中國是清朝200多年以來最為強盛的時刻,可以說是達到了鼎盛時期,也正是因為他的存在,清朝得以能夠繼續運轉近百年。

    那麼如果雍正早生兩千年繼承秦始皇的帝位,秦國會不會滅亡?

    個人認為若當時秦朝的皇帝由秦二世換成雍正帝,則秦國斷然不會滅亡。其實秦朝之所以會滅亡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宦官專權 重臣被殺”,若秦二世一朝沒有趙高這麼一個專權的宦官在,再若秦二世和趙高沒有將秦朝會打戰的將領和會治理天下的功臣們殺了一個遍的話(秦國名將蒙恬、蒙毅,右丞相馮去疾,將軍馮劫等有能力的老臣們全部都被秦二世和趙高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則不管那些六國們的勳貴們即使再有多大的本事,秦朝也不會滅亡,畢竟秦朝當時打敗六國的那個無敵軍隊,可都是還在那裡的,有那些百萬軍隊再加上這麼名將,你說當時天下誰能滅的了秦國,只可惜的是秦朝出了秦二世這麼一個糊塗貨,只知道享樂而不知道治理國家,導致全國的百姓都怨聲載道,各地起義不斷,甚至還將所有權力交給趙高這個奸臣,這樣的秦朝能不亡嗎?如果雍正在的話,就絕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首先據雍正在清朝的治理情況看,雍正還是知道“與民同休”的,甚至對自己的百姓還是比較好,從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納糧、廢除賤籍、重農輕商等等這些政策都可以看的出來,而且雍正既然能用13年的時間就將康熙末年那個岌岌可危的清朝可拉回來,並且還能讓他重新繁榮起來,這樣不得不說雍正的能力真的很強,我想雍正既然可拉清朝回來,就一定可以把秦朝也拉回來,畢竟當時秦朝的底子可是要比清朝那時候要好,我想以雍正的能力就對是可以的。再加上我剛才所說的雍正帝的各種能力,和對清朝的治理,雍正絕對可以百分之百不會讓秦朝那麼快就滅亡,甚至可以讓秦朝至少能延續百年的國運。

    當然以上僅僅只是我個人的看法,肯定有錯誤的地方,先請各位見諒。

  • 3 # 風逍逍兮易水寒

    秦朝是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秦始皇嬴政率領秦軍一掃六合,統一了全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國家,堪稱是古來第一人,無可爭議的千古一帝。秦始皇的豐功偉績也讓他膨脹了,他自稱“始皇帝”,就是希望秦朝的統治能傳於千秋百世,永不衰落。但是秦朝只傳承了十四年,就歷經二世而亡。

    清朝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建立非常的不易,先是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的各部人馬,建立了後金,皇太極又將國號改為“清”,直到順治帝時,滿清才順利入關,開始了清朝的統治。而清朝初年,全國各地的“反清復明”運動此起彼伏,噶爾丹、三藩、臺灣等大敵環伺,時刻威脅著清朝的統治。

    康熙皇帝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才將這些威脅順利解決,可以說滿清是經歷了四個皇帝的統治,100年的奮鬥才坐穩這個江山。皇位傳到雍正皇帝后,他勤勉於政事,兢兢業業的為了國事操勞,康乾盛世的主要功勞就是雍正,透過雍正的努力,清朝快速恢復了國力。

    如果讓雍正早生兩千多年去拯救短命的秦朝,秦朝是否還會那麼快滅亡?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國力快速增長,將其餘六國遠遠地甩在身後,秦國也成為了七國之中最有希望統一全國的國家。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打響了統一之戰,綜合國力明顯凌駕於其餘六國之上的秦國花了十年時間,終於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千古偉業。

    但是秦朝的統治並沒有持續很長時間,只經歷了兩個皇帝,總共十四年時間就滅亡了。

    厲行暴政是秦朝逃不了的滅亡原因之一。秦始皇生性多疑,脾氣暴躁,再加上統一六國的豐功偉績,心情難免有點飄,建立秦朝後,秦始皇絲毫不體恤百姓,實行暴政,橫徵暴斂,用嚴苛峻法來管理國家。秦二世繼位後,實行的暴政更加變本加厲,苛捐雜稅眾多,徭役沉重。

    為了禁錮人們的思想,鞏固自己的統治,秦始皇進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文化滅絕,他崇尚法家思想,對其他學說不屑一顧,尤其討厭儒家學說,因此他“焚書坑儒”,禁止法家之外的學說傳播,對中國文化造成了極大的打擊。

    其次,秦朝統治者為了標榜自己的功績,大興土木,建造了阿房宮、萬里長城、兵馬俑、靈渠等大型的工程設施,使人們的徭役更為沉重。甚至不惜讓人到巴蜀地區大量砍伐數目,被徵徭役百姓不得不停下手中的活,在各種工程專案中去做苦力。

    尤其是萬里長城和兵馬俑這等世界級的大工程,就算在現在也不是短時間內能完成的。為了修建長城和兵馬俑,許多百姓都有去無回,丟掉了性命。殘酷的生存環境、沉重的壓力、繁重的賦稅、徭役壓垮了老百姓,也成為了秦朝滅亡農民起義的導火線。

    秦朝的統治階級內部傾軋也是秦朝滅亡的一個原因。秦朝建立時,人才濟濟,文武鼎盛,繼承人扶蘇又是難得的賢明之主,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發展。但是秦始皇在處死呂不韋后,寵信趙高,信任李斯,為秦朝的滅亡埋下了了伏筆。

    趙高和李斯相互勾結,對付以扶蘇為首的新貴勢力,新貴勢力掌握著兵權,有長遠的眼光,主張休養生息,仁政愛民。而李斯代表的舊貴族勢力和趙高代表的宦官勢力為了自己的利益,欺壓百姓,政治鬥爭不斷。趙高所代表的的宦官勢力不僅和扶蘇勢不兩立,也在想辦法打擊李斯的派系,妄圖一家獨大。

    各派政治勢力的鬥爭,極大的消耗了秦朝的國力。當時秦始皇身邊只有扶蘇和蒙恬敢直言進諫,但是扶蘇被李斯和趙高陷害,失去了秦始皇的寵愛,蒙恬也被調往邊疆鎮守。秦始皇死後,趙高和李斯篡改遺詔,立胡亥繼位,賜死扶蘇和蒙恬,新貴勢力遭到其餘兩派的聯合打擊,損失慘重。

    秦二世繼位後,趙高又設計對付舊貴族勢力。李斯被趙高陷害,落了個車裂的結局。馮去疾、馮劫兄弟也被趙高陷害致死,朝廷的三大重臣齊齊折在了趙高手裡。章邯是秦朝最後一位名將,先後擊敗過陳勝和項羽,但是被趙高陷害,甚至逼死了章邯的妻子,最後導致章邯投降了項羽,秦朝再也沒有人能鎮壓農民起義。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秦朝實行的政治制度。我們都知道,秦朝實行的是中央集權制和郡縣制。中央集權制將權力全部集中到皇帝的手中,各地的官員都由皇帝任命,不能世襲。這與周朝時期的分封制諸侯擁有極大的自主權不同,實權幾乎都被皇帝及三公九卿拽在手裡。

    而郡縣制更是直接侵犯了六國舊貴族,甚至秦國舊貴族的利益。郡縣制加強了中央集權,削弱了地方的權力,自然會導致舊貴族的奮力反抗。項羽就是其中的代表,項羽是前楚國的貴族後裔,秦始皇的郡縣制侵犯了他們的利益,所以這些舊貴族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秦朝統治。

    秦朝首創了中央集權制和郡縣制,此前並沒有用這些制度來管理國家的經驗,所以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加上秦始皇自視甚高,對任何反對自己的人都是直接橫掃,這也是秦朝律法嚴苛到不近人情的原因之一。

    秦朝剛統一六國,時間並不長,在秦朝嚴苛峻法和制度傾軋下,六國故土的百姓思念故國,對秦朝並沒有認同感,一旦有六國舊貴族登高一呼,一定會得到無數百姓的響應,農民起義的人員基礎是相當龐大的。

    而雍正是歷史上的明君。雖然在影視劇中,雍正的形象並不好,但是在歷史上,雍正的地位和名聲都堪稱古代帝王的楷模。

    雍正最大的閃光點就是勤勉於政事,它最開心的時候就是批閱大臣奏摺,為了國事經常操勞到半夜,每天只睡幾個小時。雍正是清朝子嗣最少的皇帝之一,其他兩位中興之主康熙和乾隆的子嗣是雍正的數倍。

    雍正不僅勤政,而且愛民。康熙時期設立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賦稅制度,但是康熙一生都在平定叛亂和收復疆土,清朝國力恢復是在雍正時期發生的。雍正認真踐行了“永不加賦”的政策,與民修養生息,不妄動兵戈,不給百姓造成負擔和壓力。雍正在位的十幾年間,清朝國力快速恢復,人口迅速增長,成為了清朝最後的繁華盛世。

    雍正還善於用人。雍正用人不拘一格,不限人才,不侷限於科舉選拔,只要有能力、有魄力,雍正就敢用,雍正的用人手段跟曹操的“不拘一格降人才”有異曲同工之妙,展現了一種靈活大氣的胸懷和格局。

    雍正登基的左膀右臂是年羹堯和隆科多。年羹堯居功自傲,隆科多倚老賣老,兩位功臣都對自己的統治造成了威脅和影響,雍正當斷則斷,直接除掉了輔助自己上位和幫助自己坐穩江山的大臣。

    對自己的弟弟敦親王也是如此,敦親王在九子奪嫡中是屬於八阿哥派系,雖然跟八阿哥來往較少,但也並不支援雍正。雍正登基後,看中敦親王的軍事才能,委以重任,維護了國家安全。但敦親王一有造反的念頭,雍正立馬出手將威脅扼殺在搖籃之中。

    可以說雍正的用人之道張弛有度,他知道什麼時候什麼人有用,有用的時候,雍正絕不會自掘墳墓。年羹堯功高震主,但是雍正需要他平定邊疆,一旦邊疆穩定了,雍正就會採用各種手段來保證自己的皇權。所以雍正用人的手段和魄力都不是胡亥可以比擬的。

    假使雍正早生2000多年,取代了胡亥的位置,我想雍正至少能為秦朝續命100年,或許會更長。其實不需要雍正,如果扶蘇登基,做得肯定不比雍正差,更不會讓胡亥把秦朝江山敗得那麼快。秦始皇建立了秦朝,又親手為這個王朝挖掘了一個墳墓,秦朝滅亡只能說是天意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培養孩子的深度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