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王柯鳴Keming
-
2 # 京北漁子墨
我釣深水鯽魚習慣用長腳長尾的棗核漂,目數13-18目,鬧小魚就目數少一些,不太鬧就目數多一些。
調目具體看鉤餌重來變化,釣目我習慣設定在2-3目,苗子先徑0.45-0.60,吃鉛在1.5-2.6克之間,根據水深、杆長以及風大小選擇,前提是拋得出去,主線繃得直,其他都是次要。
自己diy魚漂,麻煩但也很有樂趣,告訴大家個秘密,選什麼材質 什麼漂型的漂,確實沒網傳的那麼邪乎,漁具行業的神話源自商人的邪念和釣魚人的虛榮心。
-
3 # 小青年影視剪輯
首先要知道什麼浮漂適合野釣由於目前浮漂的型別繁多,我們的選擇性就多了,單單漂尾就有很多的種類,三角的,圓的,變得,實心的,空心的等等,簡直太多了。大部分釣友選擇浮漂的前提是靈敏度,但如果一味的追求靈敏度,買那種漂尾非常細的浮漂,有時卻並不適合野外垂釣。在實際使用過程中,我們會發現,光有靈敏度還是不夠的,,野外漂尾太細,看不清浮漂也是一個大問題。就算浮漂再靈敏,看不清漂像的變化,基本等於靠蒙,也是不利於我們垂釣的。所以我們在追求靈敏度得同時,也要注重浮漂的實用性,可以選擇漂尾直徑0·8mm-1·2mm之間的浮漂最合適。短杆就用0·8mm的,長竿可以用的稍微粗點,在不失靈敏度的同時還要保證能看得清楚。關於漂尾稍粗的浮漂,有以下幾個優缺點供釣友們參考。
在冬季或魚口不佳的情況下不適合使用,畢竟粗尾漂的靈敏度還是會稍頓一些,冬天的魚口都比較弱,如果浮漂再頓一些,基本上就看不到魚的吃口動作了。野釣情況下,小魚或多或少都是不可避免的,漂尾粗的浮漂,漂像相對而言不會那麼雜。會比較沉穩一些,對於提竿時機的把握能更加的準確,輕鬆,不至於被搞得手忙腳亂的。漂尾粗,觀漂不費勁而且更清晰,尤其是對老年人或視力不佳的釣友使用更方便。
那麼粗尾浮漂如何調釣更適合呢?實際情況下,野釣垂釣浮漂宜釣頓不釣靈,沒有必要去追求超高的靈敏度,不要過分的講究,認真。最主要得是要做到簡單實用,當然了,這只是在大部分情況下適用,不針對特殊魚情。
為什麼宜釣頓不釣靈呢?有以下幾個原因:漂尾粗,觀漂不費勁而且更清晰,尤其是對老年人或視力不佳的釣友使用更方便。那麼粗尾浮漂如何調釣更適合呢?實際情況下,野釣垂釣浮漂宜釣頓不釣靈,沒有必要去追求超高的靈敏度,不要過分的講究,認真。最主要得是要做到簡單實用,當然了,這只是在大部分情況下適用,不針對特殊魚情。
為什麼宜釣頓不釣靈呢?有以下幾個原因:自然水域的魚警惕性都特別高,如果調釣過於靈敏,子線會處於一種繃直的狀態。魚進食無法一次性將釣餌吸食入口,試探性的吞吞吐吐,浮漂就會出現一上一下的錯誤訊號,此時提竿的“空竿率”會很高,還極易發生錨魚現象,最壞的結果造成炸窩,讓我們前功盡棄。
野釣環境裡馬口,白條,麥穗等雜魚較多,小魚鬧窩是非常普遍的現象,如果調釣太過靈敏,浮漂訊號就會上跳下竄的在“跳舞”,把我們看的頭暈眼花,根本無法分辨哪個動作是真的,哪個動作是假的。而釣頓的情況下,雙鉤躺底,子線略微彎曲,不僅更利於大魚吞食,試探性的動作也會被彎曲的子線抵消,還能過濾掉一部分雜魚的訊號。
浮漂呈現的都是比較真實的訊號,提竿的中魚率也會高出很多。野釣的很多時候,我們也會用玉米,麥粒,蚯蚓等餌料作釣。魚在吞食這類餌料時,很難一次性順利吸入,需要連續吸食,釣頓可以將一些虛假訊號過濾掉。
浮漂調釣靈敏適合釣快魚,釣小魚,勤拋竿,打頻率。而在野外環境,魚的密度通常都不大,不需要那麼快的頻率,釣頓更適合這種環境。
既然釣頓的好處這麼多,那浮漂該怎麼調呢?空鉤離底調平水首先重鉛找底,然後空鉤離底修剪鉛皮(慢慢剪,要有耐心),直到漂尖與水面平齊。當然了,如果露出小半目也沒什麼問題,畢竟野釣不需要那麼講究,而且野釣環境也沒辦法做到那麼精準。然後上推浮漂,掛上餌料拋竿入水,浮漂露出1目就可垂釣。也可根據實際魚情來變化釣目來調整靈敏度,從一目到三四目都是可以的。雖然目數多比目數少要稍頓一些,但野釣環境水底不平整,這點差異完全可以忽略不計。需要注意一點,當釣目上推到一定的目數時,即使再向上拉浮漂,釣目也不會增加了,除非鉛墜到底。
因為魚鉤太輕了,所以這樣的調釣方法,釣目不需要調太高,最理想的狀態是將釣目保持在兩目左右。這種調釣方式,非常的簡單實用,不需要我們反向找底,因為只要釣目大於調目,就說明餌料已經受到了水底的承託力,鉤餌肯定到底了,否則漂尖不會露出水面。總的來說選浮漂還是得看當時的環境因素和魚情所覺定的。
-
4 # 垂釣大咖
這個問題有兩個選漂的條件:深水、鯽魚,從這兩個條件能大致判斷出來漂型、吃鉛量這兩個主要要素,因為鯽魚屬於底層魚種,所以浮漂應該是要快速下底才能夠兼顧頻率和效率,其次就是水深比較深,也就要求浮漂的吃鉛量不能過低,建議吃鉛量在1.5-2g不宜過大,因為鯽魚的吃口動作並不像鯉魚那麼大,浮漂吃鉛量過大就會造成靈敏度的下降,所以我這裡推薦的浮漂時長腳長尾的棗核型浮漂。
長腳長尾的棗核型浮漂的優勢棗核型上下成錐形中間突出的流線型,也就說明這款浮漂的下頓和頂口動作都可以利用漂型克服水下阻力,相對於長身、收身的浮漂穩定性更強,下底速度更快,好多釣友在釣鯽魚的時候喜歡細身的浮漂,這種漂型的浮漂適合在淺水中使用,因為水淺無所謂下降速度,但是題主的水深比較深,如果使用長修身的浮漂,這種漂型的浮漂翻身站立速度和下降速度比較慢,餌料下降過程中很容易被中上層的下雜魚攻擊,所以長身的浮漂在深水中更適合釣行程而非釣底。
浮漂的長度根據水深確定在確定水深後我們根據水深確定浮漂的長度,水深越深浮漂長度越高,一般的1-1.5m使用35-40cm,1.5以上的40-45cm的浮漂長度,可以保證浮漂的下沉速度和浮漂的穩定性,下降更勻速。
浮漂的吃鉛量因為主釣鯽魚浮漂的吃鉛量就不能過大,根據水的深度、杆長確定最合適的吃鉛量,保證能丟擲去竿的同時浮漂靈敏度更大,保證鯽魚的吃口動作更自然,最近的天氣溫度變化比較大,魚口較弱,浮漂的吃鉛量更是要精確化,如果水深3m浮漂1.5的也就足夠了,隨著水深的增長增加吃鉛量,最大不要超過2g。
寫在最後深水釣鯽魚除了浮漂的選擇外,餌料的狀態也尤為重要,如果想讓餌料的入口效果好實用拉餌的情況下一定要在正常拉餌的基礎上加大拉絲粉的用量,保證餌料到水下後也有足夠的餌料附鉤。如果使用搓餌的話,也儘量保證餌團的大小,不要過大阻擋了鯽魚的吃口。
-
5 # 光頭魚司令
鯽魚非常常見,全國除了西藏部分地區外,都有分佈。由於野釣資源越來越差,在很多地方鯽魚也就成了我們釣友的首選目標魚。
小魚是否過多野釣如果水域過深,首先要考慮小魚多不多。如果小魚過多,它們在水面介面和水域中層截口會很嚴重。如果用吃鉛量1-2克的浮漂,在調釣較靈的情況下,魚兒鬧窩很嚴重,餌料很難到底。
如果小魚不多的時候,浮漂小一點餌料硬一點問題不大,如果小魚很多,就要考慮是不是更換大漂。
二、是否用長竿有些水域水邊很淺,呈斜坡狀,用短竿的時候不能越過斜坡,只能用長竿釣深水平坦的區域。對於用長竿這種情況,小漂有可能不太好拋竿,這時候還是用吃鉛量大的浮漂比較好。
三、風向風力風向風力對於拋竿影響很大,如果在有風的情況下,側拋短竿小漂問題不大,如果在風大的時候即使側拋也會有所影響,會造成浮漂餌料偏離窩點,這時候用吃鉛量稍大的浮漂可以改善。
我們釣友都知道頂風的時候魚兒最多,頂風下風口含氧量比較充足,由於風的作用,吹動岸邊樹葉草籽等食物,魚兒都會聚集在下風口覓食。這時候小漂沒有了用武之地,只能用吃鉛量大的浮漂。
四、鯽魚的大小臺釣深水區一般小鯽魚不多,魚兒個體較大,其他大個體魚類也比較多。由於魚兒個體較大,也比較容易碰到其他大魚,也不用考慮用大漂魚兒吃口不清晰的問題。
綜合以上結果:
①、比如:短竿釣深水,5.4以下魚竿
在沒有風、小魚少的情況下,建議吃鉛2左右克就可以了,小魚多的時候浮漂可以增大一點,2克以上。有風的時候側拋建議用2-3克,如果風很大或者頂風的時候建議3克左右。如果有風又有小魚3克浮漂也可以勝任。
②、比如:長竿釣深水,5.4以上魚竿
在沒有風的情況下,建議吃鉛2克以上,小魚多的時候吃鉛建議3克或者3克左右。如果有風側拋的時候,可以用吃鉛3克左右,如果頂風的時候建議吃鉛3克以上。
光頭釣魚有次風很大5-6級風,7.2魚竿很拋竿,但是魚口不錯又不想收竿,用的吃鉛4.5克浮漂,貼著水面拋竿也可以,由於甩大鞭餌料較硬,就沒有甩大鞭。
-
6 # 眼鏡哥說魚
你的問題中已經列出兩個非常關鍵的因素:水深和魚種。這兩個因素加在一起非常容易造成浮漂訊號微弱甚至是完全沒有訊號的結果,深水浮漂訊號弱,再加上鯽魚吃口較輕,所以浮漂的選擇是非常關鍵的。
深水用大漂,釣鯽魚用小漂深水釣魚需要加大浮漂的吃鉛量,因為水越深就意味著水線越長,所以需要吃鉛量更大的浮漂才能夠保證是水線被完全繃直,只有水線完全繃直,釣組的靈敏度才高。
深水釣魚要求浮漂的吃鉛量要大一些,但是鯽魚吃口比較輕,又要求浮漂的吃鉛量要小一些,這兩點是矛盾的,這個矛盾如何化解呢?請接著往下看。
浮漂吃鉛量的選擇深水釣鯽魚浮漂吃鉛量的選擇是非常關鍵的,必須保證能夠讓水線繃直,同時浮漂的吃鉛量還不能太大。在這裡我給你的建議是3米水深使用吃鉛量1.5克左右的浮漂,4米水深使用吃鉛量1.8克左右的浮漂,水深如果超過4米就不適合釣鯽魚了。
另外,還可以透過使用更細的主線和子線來增加靈敏度。建議冬季釣鯽魚使用0.8+0.4或者是0.6+0.4的線組搭配,這樣的線組搭配主線比較細,容易被繃直,因此靈敏度會非常高。
漂形的選擇如果鯽魚吃口較輕,並且使用短竿就應該搭配細尾浮漂來進行垂釣,因為漂尾越細靈敏度越高。如果要使用長竿,建議搭配扁尾浮漂來進行垂釣,扁尾浮漂的靈敏度會比加粗尾浮漂的靈敏度高狠多。
另外,深水垂釣建議使用細長身浮漂,因為細長身的浮漂在水中執行時阻力較小,下底速度比較快,能夠避免中上層的小雜魚截餌。
-
7 # 大王的釣魚日記
水深臺釣鯽魚用什麼漂好?
閱文之前,溫馨提示:快樂出釣,安全第一;文明作釣,愛惜環境;為娛而釣,幼魚放流!
釣魚有句話叫“鯉魚靠窩釣,鯽魚靠漂釣”。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釣鯉魚得打大窩守釣,釣鯽魚得用好漂型、調好浮漂、捉好抓口!原因是鯽魚個體小,很多時候吃口動作很輕,並且容易因水溫差引起泳層改變,所以釣鯽魚的時候一定要用好漂型、調好浮漂,如此才能更準確的看口、抓口!本文就與釣友們探討一下:深水臺釣鯽魚用什麼漂好!
一、氣溫、水溫高的時候如何選擇春末至中秋,氣溫、水溫比較高,這時鯽魚的活躍度大,吃口動作相對也大!同時因氣溫較高,水錶溫度上升快,鯽魚會有離底上浮現象。另外悶熱的低氣壓天氣,鯽魚也會因缺氧導致上浮!所以在氣溫、水溫較高的時候,一般多使用細長腳、細長尾的棗核形或短梭形行程鯽魚漂,同時配25釐米以上的長子線!
優點是:行程鯽魚漂,翻身站立及下降的過程較慢,並且長子線在浮漂下降過程中的擺動幅度大,從離底幾十公分到水底的全程距離都能動態誘魚,同時餌料們大幅度擺動也增強了釣點的立體霧化誘魚!
缺點是:雜魚鬧窩時,餌料到底慢,加重了雜魚追餌鬧窩的機率!
在雜魚鬧窩時可改換粗短腳、細短尾的長梭形或柳葉形漂,同時更換短子線!其目的是:粗短腳、細短尾的長梭形或柳葉形漂,翻身站立快,短子線可以減少餌料的擺動幅度,如此餌料能快速到達水底,降低了雜魚追餌鬧窩的機率!
以上便是氣溫、水溫高時,深水臺釣鯽魚對浮漂的不同選擇。
二、氣溫、水溫低的時候如何選擇深秋至早春,氣溫、水溫偏低時,鯽魚活性差、覓食不積極、吃口動作小!多棲息於深水區,貼底覓食、生存。這時在浮漂選擇上多選用細長腳、細長尾、長梭形或柳葉形底釣漂,同時配15到20公分中短子線!
優點是:細身底釣漂對鯽魚的輕微吃口動作放口明顯,在漂目上能表現出很大的上頂或下頓動作,更利於我們看口、抓口!
缺同是:餌料下落快、擺動幅度小,動態誘魚效果較差!特別出現“小暖冬”現象,鯽魚短時上浮需要釣離底時!
當出現“小暖冬”,鯽魚有離底上浮現象時,可更換細長腳、細長尾、短梭形或棗核形行程漂,其好處同上!
以上便是氣溫、水溫低時,深水臺釣鯽魚對浮漂的不同選擇!
回覆列表
季節上來說,天冷就用蘆葦、孔雀羽等較靈敏的、下降過程較慢的漂型。(如長腳長尾細身漂型、棗核型等)天氣熱就用巴爾沙材質和下降過程快的漂型。(如短腳短尾、短腳長尾或者軟尾等)小雜魚多就用稍微大些的。反之則用小一些的。魚口重可以釣頓一點。魚口輕或者猾可以釣靈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