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旺財gold
-
2 # 時空的維度
過去人們認為,孩子“戀物”就預示著其長大成人之後會有心理問題,其實這是一個誤區。現在,兒童心理學家們普遍認為,依戀物在孩子的成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為它可以使孩子學會怎樣在難以應付的環境中進行自我安慰。孩子戀物需要糾正嗎只要孩子情緒、行為等方面發育正常,孩子對物品的依戀就不是異常的,這種依戀會隨著他的成長慢慢消失。通常大多數孩子只是在特定的時候才需要依戀物,比如必須抱著枕頭或布娃娃,或者手捏著被子才可入睡等。對於這種情形,父母一般不需要干涉,更不要生硬地制止甚至強行奪走孩子的依戀物,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保證孩子依戀物的衛生,其他順其自然就可以了。 一般來說,只要孩子對物品的依戀程度沒有影響到生活作息,那麼父母就不需要太過擔心。除非是孩子的依戀行為到達了極端狀態,幾乎要讓依戀物24小時不離身,那就要引起高度重視了。比如奶嘴,只在寶寶哭鬧不休時拿來使用一下就行,而若孩子經常口含奶嘴不放,那就不好了。那樣不但容易造成門牙突出變形,還很容易產生蛀牙。更何況嘴裡整天塞著奶嘴,孩子就不願意開口,學習說話的進展就會變得緩慢。“戀物”本身不會對孩子的成長有消極影響,而“戀物”的源頭,即安全感的缺失才是父母必須時刻關注的。當孩子突然對一件物品產生了很濃的興趣,甚至片刻不離,那父母就要對孩子進行心理干預了。
-
3 # lll好學好學
這個應該不會有什麼影響吧,我妹兒子就是會特別迷戀他的床還有公仔!小時候無論去到哪午睡時間一定要回去他自己那張小床上睡覺,還有那個公仔!現在五歲上幼兒園了還不是一樣照上,也沒有什麼啊!我覺得戀物應該是孩子沒有安全感的時候總是一樣東西陪著他,才會導致孩子一樣對這個東西的迷戀!我覺得孩子在小的時候能得到足夠的安全感非常重要!
-
4 # 資深心理諮詢師
1.戀物,有些闡述模糊。在心理學相應的臨床和理論上,有一個心理發育障礙:戀物癖,如果達到這個程度,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需要治療,尤其是影響到個人的社會功能時。
2.性格獨立,是平行的兩個方面,和戀物沒有必然的邏輯關係。孩子性格的獨立,主要是和成長環境,養育方式,孩子本身的特性有關。父母尊重孩子,有界限,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和鍛鍊,沒有嚴重的妨礙成長事件發生,隨著年齡增長,自然有符合年齡的獨立。
3.作為父母,如果擔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建議去專業機構諮詢,一來降低父母焦慮,更利於孩子成長,二來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
5 # 蘇菲聊育兒
戀物,是很多孩子會出現的現象,只是有些表現明顯,有些不明顯罷了,
家長無需太過於擔心。
1. 導致寶寶戀物的原因
寶寶戀物通常是尋求一種舒適和安全感。
大部分寶寶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戀物情節,時間一般發生在六個月到三歲之間。但有些孩子會時間長一些。
鄰居家的孩子有戀奶情節,5歲多了晚上還要用奶瓶喝奶才肯睡。
2. 如何應對寶寶戀物
首先觀察並區分是因為追求舒適還是安全感不足,
再區別對待。
如果是想要追求舒適,大可不必擔心。
試想下我們大人也會因為某件衣服舒服而貪戀多穿、睡覺喜歡抱著某樣東西。
孩子也一樣。喜歡一直抱著某個毛絨玩具,不影響活動的話就抱著好了。
如果是因為安全感不足,必須要某個玩具才安心,離開就明顯很焦躁不安、甚至恐懼,
家長要做的是給孩子更多的愛,讓他看到,聽到,感覺到。
千萬不可以強行戒除他依戀的東西。
親密的親子關係是解決孩子問題的重要部分。
父母多陪孩子玩耍,經常向孩子表達出你對他的愛,擁抱,遊戲,說出你愛他。
一般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戀物情節會慢慢消失或自己可控。並不太影響性格發展。
鄰居家那位戀奶瓶的孩子,性格開朗活潑,活寶一枚。
所以家長放開心,自己不焦慮,把愛傳遞給孩子就可以了。
-
6 # 大國布衣
不知道寫這篇文章能否發的出去,因為最近的學習正是關於如何健康發展的方向,先簡單聊聊一下戀物癖和如何自我調節,希望給大家帶來一些幫助。解答這個問題需要“介紹”一個認知給大家,單純的戀物跟戀物癖是不一樣的,戀物癖並不可怕,可怕的其實是眾人異樣的眼光。所以希望大家都能理性對待戀物癖,能對這類特殊的人群予以更多的理解和關愛。一但發現自己身邊若有戀物癖的患者,我們不應該歧視和打擊他們,如果遇到有影響到她人或者危害到社會和諧的,反而是要勸其及時進行心理治療,擺脫這種不看的戀物情結。
戀物癖患者接受自我調節呢?
1.嘗試改變行為,提高自控能力
感覺自己有戀物癖的患者,首先應該要去懂得一些性知識,認識到自己作為一個成年人,本該樹立健康正確的性意識。我們成長到了一定的年紀,有性方面的要求是很正常現象。然後我們去找物件談戀愛都是正常的行為。如果沒有這些要求反而顯得是不正常了。如果患者感覺自己又有戀物的慾念時,可以先給自己一個惡性刺激,如在手腕上套一個橡皮圈,一彈拉橡皮圈時就會很疼痛,以此來控制自己出現不好的念頭,直到病態的戀物現象消失為止。
2.努力提高自我意識
其次就是我們要提高認識,分清是非。認清楚不正常的戀物癖這種錯誤的行為是幼稚的,是某些兒童思維在成人身上的體現。如果要用拿女性用品的方式來宣洩自己的性慾,這是人們成長過程中的倒退行為,其結局往往就是是自己貶低自己,走上自毀之路,稍有頭腦的人就不會這樣幹。我們一定要這樣子時常警醒自己,讓自己潛意識裡面對戀物癖有一定的自我意識判斷,克服自己犯案。
3.學會自己嚇唬自己
因為那些戀物癖患者經常會透過偷盜女性用品來進行自慰,因此自己犯了偷盜罪都不自知。而我們要學會正確認識偷盜的危害。並且要讓自己知道這些女性物品都是用過的,那就很有可能沾染上病菌,偷拿這些不僅僅會傳染給自己,如果被人當賊抓送到公安部門,對自己的前途和形象都會有更糟糕的影響。
戀物癖其實不是變態!戀物癖患者會“戀物成癮”只是說明他們有一定的心理疾病,戀物癖簡單地來說其實就是一種心理疾病。而這種心理疾病比較多發在男性群體中。這是這些戀物癖患者在自己嬰幼兒時期受不良性刺激而產生的一種心理疾病,導致日後這些患者發病的時候是處於無法理性控制自己的狀態的。其實說到戀物而非嚴重的戀物癖,是說現在很多男性因為過度痴迷於某些不能公開讓人知道的東西,但是這還是屬於個人隱私範疇的。比如說他們往往會喜歡女人的衣物首飾等等。某些名人喜歡的錢幣、古董收藏等等,其實都可以說是一種戀物行為。現代社會還有很多女性喜歡購物,這也是屬於戀物行為啊。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會有戀物行為,只是他們戀物的程度不一樣而已。其實戀物也並沒有什麼不好的,只要不傷害他人和社會就好。但如果是某些人的戀物到了較為嚴重的程度那就是戀物癖了。
-
7 # 聽說吧心理諮詢
生活中,不少媽媽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在某段時間內會特別“迷戀”某個毛絨玩具、毛毯、毛巾、小枕頭或舊衣物。抓著這些物品不放,吃飯、睡覺、到外面玩都要抱著,甚至上學、去親戚家都要偷偷帶著,隨身相伴。當家長不允許孩子玩或帶這些物品時,孩子的情緒就會很激動,或哭鬧,或委屈流淚……面對孩子這樣的行為,很多父母感到困惑和擔憂,不明白孩子為何會如此迷戀這些物品,也擔心孩子會一直這樣,養成“戀物”或某類“怪癖”。
有位媽媽說:“我家孩子都一年級了,睡覺的時候必須抱著她的舊毯子,半夜醒了先找毯子才能繼續睡覺,這個是戀物癖嗎?”
也有媽媽說:“我家大女兒已經三年級了,暑假跟妹妹去爺爺奶奶家小住一段時間,她一定要帶上自己的枕巾,不然就會睡不好,總嚷著做惡夢、害怕。妹妹反而很乖,什麼都不怕,什麼事情也沒有。”
有關孩子過度依戀物品的問題,常見於兩三歲的寶寶。有的寶寶喜歡小熊毛絨玩具,吃飯、睡覺、外出玩時都抱著,即使上幼兒園也要帶著去;有的寶寶睡覺前要拽著媽媽的睡衣才能安心;有的寶寶一定要抱著自己小時候用過的毛毯才能情緒平靜……
為什麼兩三歲孩子會較多出現這種行為呢?為什麼有些孩子對物品的依戀會延續到八九歲呢?
孩子們所依戀的這些物品,從心理學上來講,叫做“過渡客體”。過渡客體,怎樣理解呢?簡單的來說,它們就是一些充當母親替代物的特殊玩具和玩物,常見的有床單、毛毯、枕巾或某些玩具。
從兒童心理發展學上說,6個月的嬰兒,其心理開始分化了,他開始第一次察覺到“我”和“媽媽”的不同,他不會再安安靜靜躺在媽媽的懷裡,他開始不聽話,會拼命掙脫母親的懷抱,除了探索媽媽的臉,還開始探索媽媽的更多地方,會在媽媽身上爬上爬下、抓頭髮、鼻子、眼睛,甚至把媽媽的頭髮放進自己的嘴裡等等,這是他在探索“我”與“媽媽”的差異,是個體化的開始。
然後,隨著孩子身體的發展,他會渴望探索更廣闊的領域,要看看世界、周圍其他人。但在這個階段,他也會依賴母親的反饋來保障自己是安全的、存在的。我們可以看到,1-3歲的寶寶即使表面是“一個人”在玩,實際上仍然渴望與媽媽靠得很近,也會每玩一會兒後,時不時回到媽媽身邊或希望得到媽媽的迴應。若媽媽的迴應是及時的、良性的(情緒穩定的、快樂的、愉悅的),孩子會感到安心,在稍後一些會朝著更遠處探索、冒險。
在這個過程中,兒童不斷透過想象,在心理上想象出一幅母親的圖畫,建立“內在母親”,來應對母親經常發生的、令人傷心的“消失”行為。對於兒童來說,這一兩年的時間是一段漫長的階段,不得不忍受很多擔憂、恐懼。這個階段,如果母親常常“缺席”,年幼的兒童自然會尋找一些方式來補償因母親缺席所帶來的威脅,往往會抓住一個床單、毛毯、枕巾,更多的是抓住玩具等,用其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母親這個客體。當母親離開兒童的聽覺、視覺範圍時,“過渡客體”可以替代母親,並提供給兒童渴望的溫暖和安全感。
人是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再需要過渡客體了呢?一般來講,答案是肯定的。否則,過渡客體就不是“過渡”的了。父母可以觀察到,如果“過渡順利”,孩子會隨著年齡增長逐漸減少對“過渡性客體”的依賴。所以,在這個階段父母要做的就是尊重孩子的心理需求,以及給予恰當地呵護,不強制孩子與依戀物分離。
我們也會發現,有些兒童與過渡客體的分離是較為困難的。有些兒童太過依賴過渡客體,即使它們已經破舊不堪,他卻依舊不願放棄或換成新的;無論是吃飯、睡覺、母親把他抱到外面的時候,一直抓著不放;超過三歲,甚至已經上小學了,都無法與依戀物適當分離。這時,我們要反思的是,是否過渡客體的替代作用過多了,這意味著早期母親對孩子的關心、陪伴的機會或時間太少了。此時,增強孩子的安全感、增加母子之間的親密感,是幫助孩子順利過渡、與依戀物分離的關鍵。若早期母嬰依戀關係比較糟糕,後期修復中父母感到困難,可尋求專業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的幫助。
回覆列表
很多寶寶都會有鍾情於某種物品的行為,這種“戀物”行為並非不正常,而是寶寶從“完全依戀”轉為“完全獨立”的國度期間所產生的行為。我們知道毛絨玩具除了能給孩子帶來安慰外,還能給孩子帶來安全的感覺。
在寶寶2歲以前,十寶寶建立愛和信任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寶寶會透過對身邊人的依戀來表達自己內心的安全感。這個人最好是爸爸媽媽。如果寶寶與他最一臉的人分開了,寶寶就會把某些物品作為媽媽的象徵或是替代品,把原本對親人的依戀轉移到對物品的一連上。所以,安全感的建立的好與壞,決定著寶寶的戀物情結的嚴重程度。
我們需要給孩子“戒斷”安撫物麼?
安撫本身是沒有問題的,不能讓孩子和安撫物品強行分離。強行分離會大大降低孩子的安全感,會使得他們更加不敢與人交流溝通,更加想念、依賴自己身邊的物品。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逐步戒斷“安撫物”麼?
1、決不能強制戒除
有的父母會擔心這些物品讓孩子永遠不夠man,看起來就像是還沒有斷奶。又或是覺得孩子大了還依戀一下小物件長大後肯定會沒有出息,於是,便粗暴地要求孩子戒除,這是非常非常非常不對的!
英國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曾寫過這樣一個案例:
有一個小女孩,從小特別喜歡吸吮裹在拇指上的一塊破羊毛布。
媽媽在小女孩3歲的時候,強行拿走了這塊布,導致小女孩雖然不吸吮拇指了,卻在睡覺前強迫性咬指甲,根本不受自己控制。
父母強行切斷孩子跟安撫物之間的連結,只會讓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戒備,他們不知道為何父母會這樣做,更不知道自己做錯了什麼。
2、多和寶寶親熱
在日常生活中,媽媽經常性地擁抱、親吻、撫摸寶寶,寶寶就會覺得:媽媽愛我,在我身邊會保護我,我沒有什麼可怕的……
實踐證明,1歲以內在媽媽陪伴下長大的孩子。安全感建立得比較穩固,即使一歲以後,媽媽出去工作,孩子的情況也會很樂觀。所以,1歲以內,甚至2歲以內,媽媽都應儘可能的陪伴在寶寶身邊。
3、替換下寶寶的依戀物
媽媽不要覺得孩子戀物不正常,要理解寶寶戀物是正常的心理需求。要淡化寶寶對某件物品的依戀,可以給寶寶重新購買相似的物品,有意識而又不露聲色地增加新物品的使用頻率,逐漸地就能替換下寶寶曾經依賴的物品。
4、引導寶寶多和小夥伴玩耍
父母不妨多讓孩子和小夥伴們玩耍,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還可以讓寶寶從“戀物”的注意中轉移出來。只有孩子與同伴交往的慾望滿足了,才有可能把注意力從假想的“玩伴”上面轉移開來。當寶寶體驗到和小夥伴一起玩的樂趣後,可以漸漸減少對依戀物的依賴。
對於孩子戀物,是孩子心理發育的自然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際關係的拓展和生活作息的正常化,大多數孩子慢慢就不再依戀這些代替性的物品。所以媽媽們不要著急,多多陪伴孩子,多培養孩子多元的興趣,從淺至深,慢慢地轉移孩子對依戀物的沉迷。